來北京旅游的游客經(jīng)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北京的胡同在哪里。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時有6000多條,歷史最早的是朝陽門內(nèi)大街和東四之間的一片胡同,規(guī)劃相當整齊,胡同與胡同之間的距離大致相同。南北走向的一般為街,相對較寬,如從北京火車站到朝陽門內(nèi)大街的南小街和北小街,因過去以走馬車為主,所以也叫馬路。東西走向的一般為胡同,相對較窄,以走人為主,胡同兩邊一般都是四合院。
從地理位置上劃分,前門以北的胡同一般較寬,規(guī)劃比較整齊,前門以南的胡同一般較窄,規(guī)劃也不整齊。因為在清代時,清政府為了安全,不允許外地來京人員住在京城內(nèi),所以外地人集中住在前門和崇文門外,也因此形成了前門商業(yè)區(qū);在外來人員中許多是來京趕考的舉人,因此形成了琉璃廠文化街,天橋地區(qū)有許多娛樂場所,北京的劇院也都集中在南城。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jù)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nèi)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fā)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tǒng)計有2550多條。后來合并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jīng)濟和城市建設(shè)的發(fā)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fā)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
國子監(jiān),北京胡同兒深處的“皇家學院”
作為一個北京土著,我打小兒就在胡同兒里亂串,那時南鑼鼓巷還不是游客集散地,后海也可以清清靜靜的滑冰,不寬的巷弄藏匿了太多市井百態(tài)。
然而,在這個文藝極速復興的時代,想找到一處“原汁原味”且富有“文化韻味”的胡同兒已經(jīng)不那么容易了。
在二環(huán)邊上有這么一個地,它有著京城惟一保存完整的街道牌樓,有皇上祭拜孔夫子的寺廟,還有700多年歷史的古代皇家學院國子監(jiān)。
5月里已經(jīng)迎來了盛夏,趁著早晚還算涼快,馬不停蹄的趕到地鐵雍和宮站,托這個佛教圣地的福,周圍交通十分方便,出了D口順著往右走,經(jīng)過“香火一條街”跟著指示牌就看到了寫著成賢街彩繪牌樓。
往里走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幽靜涼爽,街旁的古槐樹在天空織成一張大網(wǎng),把驕陽都擋在外面,路上綠蔭如蓋。左邊是灰墻灰瓦的四合院民居,有的改成小賣部有的改成飯店,聊天的大媽會坐在店門口問你要不要喝自家做的酸梅湯,幾個大爺搖著蒲扇圍成一圈下棋,邊看邊走要小心突然上前乞討的老人,和擺攤算命測字的“大師”,良心建議是別理他趕緊走就對了。
路右邊的紅墻綠瓦把街道點綴的古香古色,濃濃的京味兒又夾雜著一絲貴氣,它是最好的指示標,順著墻走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
原本是一個寺廟一個大學,2004修葺后就作為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一起開放。門票30元,中小學生不要錢! 不要錢! 不要錢! 重要的事兒說三遍。可能是因為快到考試季,有很多學校組織集體參觀,估計也是打算臨時抱抱孔夫子的腳,不知道老師們的苦心學生有沒有Get到啊~
孔廟也叫文廟,是皇帝和百姓祭拜孔子的地方,由于以前交通不發(fā)達,皇帝為了祭孔能方便些,就在北京修了這座孔廟,雖然在面積不如山東曲阜的孔廟大,但逼格卻是最高的,畢竟是在天子腳下,所有碑亭和殿宇都是黃瓦紅墻,與紫禁城皇宮一樣的規(guī)格。
進士題名碑
進入孔廟的先師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西兩側(cè)的198塊進士題名碑林,上面刻著元、明、清這三代5萬名高才生的姓名、次第和籍貫。
他們都通過了國家最高級別的考試,進到隔壁的國子監(jiān)讀書,在古代這算是光宗耀祖大事了,劉墉、紀曉嵐、林則徐等都碑上有名。
孔子行教像
大成門前的孔子石像略萌,笑不露齒且一臉寵溺的看著你,有意思的是來拜孔子的外國人特別多,有的還會一本正經(jīng)地鞠個躬,可見兩千多年前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影響了全世界。
作為中國人此刻覺得有點小驕傲,畢竟你們還得看英文翻譯不是~
東西廡
東西廡現(xiàn)在作為大哉孔子展覽館,里面介紹了孔子這個人的生平和他是如何把儒家思想發(fā)揚光大的,內(nèi)容可謂是巨細靡遺。
仔仔細細地看一圈下來,就算不能完全體會儒家思想,起碼關(guān)于孔子這個人也能略知一二了,圖文并茂的介紹一點都不枯燥,推薦大家去看。
對大成殿的第一印象就是貴氣逼人,作為孔廟的主體建筑,不僅供奉著孔子神位,也是皇帝祭拜的地方,那豪華程度可想而知。
比較有意思的是殿內(nèi)集齊了由康熙至宣統(tǒng)九位皇帝御筆寫的匾額,都是藍底金字,簡直就是清朝皇帝的書法比賽。
大成禮樂
大成禮樂的表演在最后面的崇圣祠里,希望通過歌舞表演讓更多人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一天五場,去的晚了看臺上坐不下,就坐在舞臺兩側(cè)的木頭椅子上,再來晚的,就得站著觀看了。
在莊重悠揚的樂曲中,正殿的數(shù)道大門被輕輕推開,時光好像倒流了千年,一群手捧竹簡,頭戴冠巾的儒生們恭敬虔誠的誦讀著流傳千年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美麗的少女們,邁著優(yōu)雅的步子,演義了一段靈動曼妙雍容華美的漢代宮廷樂舞。
乾隆石經(jīng)
乾隆石經(jīng)也叫十三經(jīng)石碑,陳列在孔廟和國子監(jiān)之間的展覽館中,是國子監(jiān)學生蔣衡花了十二年抄寫而成,然后乾隆皇帝命人將這十三部儒家經(jīng)書刻到石碑上,一共189座。
據(jù)說這也是我國現(xiàn)在僅有的一部完整十三經(jīng),但讓我意外的是這么珍貴的石碑居然沒有隔離在玻璃窗和柵欄里,而是“赤裸裸”的肩并肩整齊排列著,游客可以最近距離的觀賞,看看就好千萬不要動手動腳,它需要被你文明地保護著。
走過持敬門或穿過乾隆石經(jīng)都可以到達國子監(jiān),也許你聽說過它,但不一定了解它有多牛!這所古代最高學府可是大有來頭,它是中國唯一的大學,專門為朝廷輸送人才,三年才招一次生,管吃管住還免學費,連皇上都在這兒講課,畢了業(yè)直接分配當官。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如果你覺得在這兒讀書很容易,那就大錯特錯了,和以上這些優(yōu)厚待遇相對的是它嚴格的入學條件,基本上能在這讀書的主要分兩種人,一是達官貴族拼爹保送進來的,二是寒窗苦讀智商超高的天才。
光考進來還不算完,你要面對的是苛刻乃至殘酷的校規(guī),背不好書“打”、頂撞老師“打”、品德有失“打”、連放假時也不能醉酒玩樂,這里所謂的“打”可是用鞭子、木板和各種叫不上名字的刑具往你身上招呼,甚至國子監(jiān)內(nèi)還有專門的刑房。
古代的學生就是這么過的,我覺得別說畢業(yè)了,能活下來都不容易??删褪沁@種取經(jīng)似的磨難都擋不住學生的憧憬,畢竟能進國子監(jiān)讀書是進入仕途的最快捷徑,吃上這個金飯碗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通常建在寺廟的門前,國子監(jiān)的這座是北京唯一一座為教育設(shè)立的牌坊,頂上覆蓋著黃色琉璃瓦,具有典型的皇家建筑特征。
在古代學生要從兩側(cè)小門走,中間的大門只有皇上和狀元才有資格通過,稱為龍門。今天就沒那么多限制了,誰都可以從龍門過,石板中間有2塊漢白玉“龍門石”,記得要一步邁過,象征著“鯉魚跳龍門”。
辟雍
辟雍殿是國子監(jiān)里最壯觀華美的建筑了,是皇帝客串老師給學生們講課的地方。大殿是正方形,四周環(huán)水,用漢白玉石欄圍成了一個圓,水上東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橋連接著大殿和院落。
殿內(nèi)布置的也非常講究,彩繪的天花頂、桌案、屏風、鼎爐一個不少,當年皇上就坐在金光閃閃的龍椅上給跪在外面的學子們講講自己的心得體會?,F(xiàn)在的國家領(lǐng)導們也不時地在大學里演講,估計這個習慣就是從這來的。
東西六堂
院子里左右兩邊的廳房,是學生上課的教室,現(xiàn)在用作展覽。其中右邊的國子監(jiān)原狀陳列展,強烈推薦大家去,里面展示了清代國子監(jiān)的歷史風貌。
有科舉制度的由來、有當時的考卷和公布名單的皇榜、有考生在貢院的實景還原,特別有意思的還有學生作弊的小抄,在紙或者絲綢上的“蠅頭小楷”,就算貼在臉上我都看不清寫的是什么,這小抄的主人要是刻微雕絕對能成大師。
狀元及第
一般父母們逛完國子監(jiān),基本就跟打了雞血一樣,也希望自家孩子能成龍成鳳,“貼心的”商家理解這種無處安放的宏圖大愿,特別在院子左邊開設(shè)了買狀元牌祈愿的大廳。
進去逛了一圈,頭頂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牌子,從買到開光到掛上,整條流水線服務(wù),小心的問了問價格,統(tǒng)一價位100元/個,還真是不便宜,但誰讓人家開在國子監(jiān)呢,要的就是個人杰地靈,我是覺得還好,畢竟不是掛個牌子就能上清華,想想國子監(jiān)里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們,勤奮才是他們成功的捷徑吧。
琉球學館
琉球指的是清代日本沖繩的留學生,當時國子監(jiān)聲名遠播,再加上孔子的儒家思想傳到海外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傳播,所以清朝時期有大批海外學生來中國念書。
除了日本還有俄國、交趾(今越南)、高麗(今朝鮮)和蒙、回、藏、滿等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簡直比今天的北外還熱鬧。琉球?qū)W館在彝倫堂后面,是留學生的教室和宿舍,現(xiàn)在是員工宿舍,已不對外開放。
整個孔廟+國子監(jiān)玩下來,差不多4個小時就夠了,這“一廟一學”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顏色,雪白的石碑、朱紅的宮墻和翠綠的古樹,它們組成了整個建筑,也傳遞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學精髓。
告別這個一生需要來一次的地方,帶著“傳承”離開。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推薦
對于北京,我們從來不是陌生的,對這里總是有著一種美好記憶和感覺,這里的文化,這里的歷史建筑遺跡,這里的自然景觀,這里人和物,每一處都好像是記憶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畫面。
而且,這里美食更是歷史悠久,而且因為北京的位置,這里的美食還體現(xiàn)著多元化的特點,那么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老北京胡同里面的美食,看看你有沒有吃過吧!
道灣胡同內(nèi)的日料店
道灣胡同,在美術(shù)館后街東側(cè),因胡同內(nèi)曲折多彎而得名。
果不其然,小編跟著導航,在狹窄的道灣胡同里七拐八拐之后,
終于在一處民宅外停住了,試探性的走進去,才確定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鰻丼·熊本食堂”。
餐館面積不大,大廳就是一個能容納四個小方桌的榻榻米,除此之外還有吧臺、操作臺,以及一個榻榻米單間。
別看地方不大,但是室內(nèi)布置得很溫馨,有隨處可見的熊本熊,日本清酒,喵星人……是地道的日式風格。
粉橘色的三文魚片肉質(zhì)鮮美,肥嫩可口。金槍魚沙拉量也很足,最外面是滿滿的一層魚子醬。熊本卷就是芝麻海苔米飯里卷著鰻魚、三文魚、炸得酥脆的大蝦和黃瓜,很推薦,不虧是熊本食堂的招牌。
鰻魚飯更是誠意滿滿,烤得皮焦肉嫩的鰻魚,把碗口鋪得滿滿的,肉質(zhì)鮮美,醬汁不甜不膩。天婦羅烏冬面味道鮮美,蝦不僅新鮮,而且個頭也很大,湯汁也很好喝。
東四九條胡同里的烤串店
假如你在東四十條、張自忠路附近的段祺瑞執(zhí)政府、葉圣陶故居逛累了,想找個好吃的烤串店,那就來這里吧!
因為,他家的肉串塊大、量足!所有烤串都是放在小水桶里,滿滿一桶的肉串!
牛肉串、羊肉串是他家的招牌,大塊的牛肉或羊肉串在鐵簽子上,分量很足,很實在。
蜜辣雞翅的味道很特別,不同于蜜汁味,一絲絲甜味中還帶著一點點辣。表面烤得焦焦的,里面的肉很嫩。烤大蝦、雞脆骨也都很推薦,烤得很焦,很大的幾塊雞脆骨上面撒的料也很足。
烤饅頭片、烤小蘑菇都可以試一下。黑椒土豆泥也是每桌必點的菜,里面除了有濃香的黑椒味外,還有芝士味。
炒豆臭豆干咬上去很有嚼勁,味道不重還帶有一絲絲甜味。別看他家藏在胡同里,但是一到傍晚時分,超級火爆!他家的店面裝修很簡單,但很接地氣,找到了童年的感覺。
東四二條胡同里的湘菜館
如果你喜歡吃辣,那一定要去東四二條胡同里的百米粒去嘗一嘗。
它是一家湘菜館,店面不大,但是裝修得很有一股文藝范兒。
石鍋燒豬蹄,很軟爛,辣中還帶著一絲絲微甜,豬蹄上裹滿了紅潤香濃的湯汁,吃在嘴里肉質(zhì)勁道但不膩,很推薦。
砂鍋苦瓜牛蛙,很特別的搭配,也是他家的一大特色。里面的小米椒和黃辣椒很多也很辣。特別要說的是,牛蛙真的很嫩。
茭白牛肉絲應(yīng)該是他家少有的不辣的菜了,看上去好像沒什么特別之處,但是,味道還是不錯的,很清爽。
重點要說的是他家的米酒很不錯,一共有四種口味,有桂花味的、玫瑰味的、洛神花味的和原味的,小編更喜歡玫瑰味的,感覺味道更醇厚一些。
別看樓下的地方有些狹小,爬上樓梯來到二層,還有一個大露臺,只不過,現(xiàn)在是夏天,正午時分坐在外面吃飯實在有些熱,露臺在晚上會開放哦。
當小編介紹完之后,大家的美食清單是不是有增加了一筆呢?這樣的在老北京的胡同里面的美食,有著老北京的風味,也有著最接地氣的人情味道,這樣的美食無非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用味道來記住這一次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