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別名生軍、將軍、錦文、葵葉大黃等。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在宕昌各地均有栽種,種植面積大的地方有竹院、好梯、獅子、官亭、秦峪、新寨、南河等鄉(xiāng)鎮(zhèn),1984年曾獲外經部“出口商品榮譽證書”,2015年,宕昌大黃通過國家農業(yè)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宕昌縣是大黃的主產區(qū)之一,聞名國內外的“璇黃”就產在禮縣的璇水鄉(xiāng)和宕昌的竹院鄉(xiāng)一帶。大黃已成為宕昌五大主導藥材產品之一。
宕昌大黃早在唐代時便由野生變?yōu)榧曳N,世代相傳栽培技術,俗稱“中國大黃甲天下,銓水大黃享盛名”。宕昌縣南陽地區(qū)與銓水山川相連,河流貫通,土質、水分、氣候相同,兩地所產的“雙鹿牌大黃”,質優(yōu)品高,遠銷歐洲各國。
大黃是中藥材的四大名藥之一,其藥理用途十分廣泛,主要功效為:破淤活血,攻下瀉熱,抗菌消炎,保肝利尿,調解免疫,延緩衰老,降脂減肥,抗腫瘤,止血止痛等。而且,還用于配制果糖、飲料、香料、釀酒和做工業(yè)染料等行業(yè)。
早在公元753年時,宕州大黃被鑒真和尚東渡“I本時捎去,與“I本大黃雜交,形成了日本紋州大黃。從此,宕昌大黃便山野藥變?yōu)榧曳N,世代相傳,俗稱“中國大黃甲天下,銼水大黃素盛名”。本縣南陽地區(qū)和銼水交界,土質、水分、氣候相同,西地所產:雙鹿牌大黃”質優(yōu)品高,遠銷歐州各國。
大黃在本縣各地均有分布。解放后開始栽種,種植面積大,產量多的有竹院、好梯、獅子、官亭、秦峪、新寨等鄉(xiāng)。全縣年均種植面積3000-4000畝,總產量12。多萬斤。1984年獲外經部“出口商品榮譽證書”。年出口20-30萬斤,創(chuàng)外匯38萬美元。
藥用功能植物名掌葉大黃,屬石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多生長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陰濕處,性喜涼爽濕潤,忌高溫耐嚴寒,能安全越冬,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活的沙質土壤中生長良好,忌粘土,忌連作。性味苦、寒,含有草酸蔥醒內衍生物的瀉下成份,有攻積導滯,瀉火涼血,活血祛癖,利膽退黃之功效,主治因腸胃實熱積滯所致的便秘腹痛,因火熱亢盛引起的吐血,咽喉種痛,目赤口瘡,牙痛,以及換血阻滯,濕熱黃膽等癥,因性寒,會傷元氣,耗損陰血,大黃氣味濃厚,沉而降,生用攻下力猛,稱藥中之將軍,炒用緩下,炒炭止血,邪氣在上,非酒不止,必用酒浸引上,稱潤軍,故大黃乃足太陰、手風陽陽手足厥陰五經血分之藥。
地域范圍
宕昌大黃種植區(qū)域主要位于宕昌縣東部西漢水上游的良恭河、竹院河、好梯河流域和岷江流域的海撥在2000~3000米的高寒陰濕地帶。東經104°01′~104°48′,北緯33°46′~34°23′,地形由東向西逐步走高,東臨禮縣,南接武都區(qū),西至迭部,北接岷縣。區(qū)域內有阿塢鄉(xiāng)、哈達鋪鎮(zhèn)、理川鎮(zhèn)、八力鄉(xiāng)、龐家鄉(xiāng)、南河鄉(xiāng)、何家堡鄉(xiāng)、木耳鄉(xiāng)、興化鄉(xiāng)、車拉鄉(xiāng)、將臺鄉(xiāng)、賈河鄉(xiāng)、城關鎮(zhèn)、新城子鄉(xiāng)、臨江鄉(xiāng)、甘江頭鄉(xiāng)、兩河口鄉(xiāng)、沙灣鎮(zhèn)、官亭鎮(zhèn)、新寨鄉(xiāng)、獅子鄉(xiāng)、南陽鎮(zhèn)、好梯鄉(xiāng)、竹院鄉(xiāng)、韓院鄉(xiāng)等25個鄉(xiāng)鎮(zhèn),334個行政村,區(qū)域面積3333.1平方公里,2013年大黃種植面積4260公頃,年產量為3.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