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雪,哈爾濱就美成了莫斯科
每年冬季,一場又一場大雪傾盆而下,黑龍江就成了雪鄉(xiāng)。在這片土地上,最浪漫最唯美的地方,一定是省會哈爾濱。
一下雪,哈爾濱就成了東方的莫斯科,滿足了所有人對于冬天的幻想。
@whenareyougoinghome
在中國的地圖上,黑龍江的版圖很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鵝。位于中心地帶的哈爾濱,宛如天鵝胸口璀璨的明珠。
或許中國大部分城市顏色是五彩斑斕的,但白雪皚皚的哈爾濱,卻美得遺世獨立。
千百年前,哈爾濱并沒有這繁華,由于地處東北的東北,加上嚴苛的氣候環(huán)境,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化外之地,只有以捕魚為生的女真族生活在這里。
哈爾濱位于黑龍江母親河松花江的兩岸,是一座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城墻的城市,并且它地處三江平原西緣,與松花江與呼蘭河、拉林河三水交匯相鄰,是絕對的水陸交通要塞。
△圖片來源:哈爾濱黨史紀念館
這里也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fā)祥地,金朝第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爾濱阿城,清王朝開山肇祖猛哥帖木耳則出生在哈爾濱的依蘭縣,哈爾濱因此被譽為“一國兩朝”發(fā)祥地。
19世紀末,隨著中東鐵路第一根枕木的落下,這個曾經的小漁村開始發(fā)展變化,成為了少有的,先有鐵路、后建城的城市,又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全年365天,哈爾濱四季分明,夏天從不會熱的讓人焦躁,但大部分時間都是漫長寒冷的冬季,溫度多在零下20度以下,是名副其實的冰城。
歸根結底,哈爾濱地處松遼平原區(qū)的松花江中游地區(qū),是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西北季風通過廣袤的松嫩平原,形成了令人瑟瑟發(fā)抖的寒流。
尤其冬季,越靠近松花江邊,城? ?溫度越低。大江被凍得相當結實,成了冰河大道,行人在冰面上暢行無阻,絡繹不絕。雪花飄落在江面上,成了潤滑劑,呲溜起來別提多爽了。
△松花江上玩冰塊的小孩
面對如此得天獨厚的資源,哈爾濱人自然不會辜負大自然的饋贈,松花江上的冰層會被切成數(shù)百公斤的大方塊,利用電鋸和鏟子變成冰雕。
也由此催生了中國傳統(tǒng)三行(即木工、木頭、木匠)之外的全新行業(yè),那就是采冰人。每天采冰人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這些壯漢通常特別能吃苦耐勞,還具備獨有的防危險技術。
▲采冰人們常常會使用冰鋸、冰鎬等傳統(tǒng)采冰工具先鑿開冰面。PIC/紀錄片《大地情書》
大冰塊在巧奪天工的手藝下,成了一座座栩栩如生的冰雕,也被打造成一個讓人神往的“冰雪大世界”。
△來源:新華網《這就是哈爾濱》
冬季,到哈爾濱,如果沒有好好欣賞過冰雕,玩過雪,那么就是白來一趟。大概很少有一個地方能讓雪和冰的美發(fā)揮到極致。偏偏哈爾濱做到了。
哈爾濱的大街上,漂亮的冰雕隨處可見,非常具有特色。尤其中央大街,從街頭到街尾,形色各異的冰雕,讓哈爾濱變成了浪漫“小巴黎”。
當雪花簌簌落下,人漫步在冰雪鋪就的街道上,心中忍不住感慨,冬天真好。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則聚集了冰雕雪雕的精華。
白天,一座座冰雕在暖洋洋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亮,美輪美奐,讓人感覺放佛正親歷冰雪奇緣。
夜晚,五光十色的燈反射在冰晶上,璀璨奪目,挪不開眼,絢麗的色彩又把哈爾濱裝飾成迪士尼樂園。
當燦爛的光照打在冰雕建筑上,很難有人不會愛上它們。南方人膜拜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北方人則不自覺找尋自己記憶中的童年。
同樣的冰雪,不一樣的心情。難怪有人感慨,這里藏著雪所有的秘密,那些線條、紋理、造型,乃至溫度、氣味、觸感,全在其間。
雖然這份美并不持久,卻保存了所有的想象力。
哈爾濱的冰雪當然不僅僅限于觀賞,也承載了許多人的興趣所在。冰雪大世界幾百米的大滑梯,足以感受到另類速度與激情。
潑水成冰簡單卻好玩,拿一杯熱水奮力潑向空中,水蒸氣遇冷能夠迅速凝? ??成冰晶,剎那間如炸開的煙花,絢爛程度讓人驚嘆,絕對是真正的雪色浪漫。
滑雪也是百試不厭的項目。
哈爾濱滑雪場的雪道種類特別豐富,不僅有氣勢毫不遜色瑞士的專業(yè)滑雪場,也有讓新手體驗滑雪樂趣的魔毯區(qū),還有很多好玩刺激的雪地運動項目,是個不折不扣的滑雪天堂。
全方位的設施和服務,吃喝玩樂一應俱全,真的可以盡情放飛自我,感受滑雪的快感。倘若在滑雪場上不小心摔上幾次,也是痛并快樂著。
有些冰雪是熱鬧絢麗的,有些冰雪卻是寧靜唯美的。
冬天的夜晚,因為雪,似乎來得都早些。下雪的時候,忍不住伸出手去接,看著雪花在手心一點點消失,只剩下讓人銘記的涼。
往往,一夜白雪過后,整個城市就成了白色世界。這時,大片的雪包圍著樹木、街道和路燈,很多地方都沒人經過,就這樣一場場積雪過后,等著春天來融化。
哈爾濱是最靠近俄羅斯的省會城市,東、北和西邊都緊鄰著俄羅斯邊界。難免,哈爾濱處處留有俄羅斯的痕跡。
圣·索菲亞大教堂已經有100多年歷史,是哈爾濱的地標建筑。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中東鐵路時,直接修建了一座隨軍教堂,這便是索菲亞大教堂的前身。
Anewday
同年,俄國茶商赤斯嘉科夫出錢,在隨軍教堂的基礎上重新修建了一個全木結構的教堂,四年后,為了讓教堂更堅固些,又在木墻外面砌了一層磚墻,形成了磚木結構式教堂。
1923年,索菲亞大教堂再一次重建,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觀賞的模樣。這一次由俄國建筑師科亞西科夫設計,歷時九年建造,整體富麗堂皇,宏偉壯觀,曾經是遠東地區(qū)最大的東正教堂?,F(xiàn)如今,則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
教堂的鐘樓里有7座銅鑄制的樂鐘,代表著7個音符,正午時分,訓練有素的敲鐘人手腳并用,敲打出震人心弦的音樂。每一聲鐘鳴,悠揚、悅耳,心靈的煩心事也跟著一起擊碎。
白天,絡繹不絕的游客在這里打卡,一對對新婚夫婦最愛在教堂前的音樂噴泉留下他們一生最美的畫面。
夜晚,暮色來臨,彩色玻璃暈染出迷離的光線。一幅幅圣母升天、耶穌、若瑟的畫像似乎煥發(fā)了新活力,神圣的氛圍,讓人更加篤定信仰是有力量的,無論信什么。
在中央大街上,俄式風格的建筑更是不勝枚舉。古希臘式、哥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建筑……讓人仿佛置身于建筑? ??的課堂中,增加不少見識。
在哈爾濱街頭,俄羅斯風情小店也特別多,童年最愛玩的套娃,好吃的巧克力糖,俄羅斯制造的望遠鏡,應有盡有。來到哈爾濱,不經意間,真的是以為出了一趟國。
在哈爾濱漫長的冬季中,少不了食物給予的力量。
中央大街上的馬迭爾冷飲,是哈爾濱的特色之一。1906年,俄籍猶太人開斯普在哈爾濱創(chuàng)建了馬迭爾冰棍,名字之后從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都沒更改過。
馬迭爾冰棍因為甜而不膩,冰中帶香而備受歡迎,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凍掉下巴的三九天,馬迭爾冰棍攤位前永遠排著長長的隊伍。雖然沒有華美的外包裝,但在冬天的大道上吃馬迭爾冰棍,絕對是最過癮的體驗。
像這樣的混血美食,在哈爾濱一帶,比比皆是。豪橫的大列巴,清甜的格瓦斯,鮮香的罐牛、罐羊和罐蝦、承載哈市人鄉(xiāng)愁的紅腸……俄式美食漂洋過海來到哈爾濱后,搖身一變,更加接地氣,也形成了別具一格的 “東北俄式風味”。
地道的東北美食,哈爾濱也不缺。鍋包肉,東北到處都能吃到,卻各地做法不同。
哈爾濱的鍋包肉,選取新鮮的肉里脊切成切成薄厚適中的片,在油鍋翻炸兩遍,用米醋糖調成的糖醋汁勾芡。簡單顛勺后就可以出鍋,一口咬下去,酥脆鮮嫩,讓人吃了還想吃。
靠著松花江,哈爾濱人自然也少不了吃魚的心得,得莫利魚燉魚就是非常普遍的吃法。在哈爾濱郊區(qū)方正縣伊漢通鄉(xiāng)得莫利村,北靠松花江,村民世代以捕魚為生。
距今一百多年前,村里的一對老夫婦開了一間小飯館來養(yǎng)家糊口。他們把當?shù)氐幕铛庺~和豆腐、寬粉條子燉在一起,取名為得莫利魚燉魚。因為味道鮮美,湯汁濃厚,使得生意非常火爆,菜的做法也不脛而走,當成了哈爾濱當?shù)氐拿恕?/p>
熏大馬哈魚則是起源于哈爾濱阿城的名菜。大馬哈魚的名字還有個歷史典故。
相傳在乾隆年間,黑龍江和烏蘇里江都是中國的內河,百姓生活的非常富足。沒想到,俄國沙皇派兵過來攻打這里,槍殺中國百姓,搶奪財物,使得民不聊生。
乾隆知道后,就派大軍過來援救,可雖然兵馬過來了,糧草卻因為路途遙遠,加上這里人煙稀少,四處都是高山,被耽擱在了半路上。沒有糧食,軍隊寸步難行,全軍上下十分危急。
于是,帶隊的將軍就急中生智,就地取材,讓士兵下江捕魚。
沒想到,真的補到一種大魚。戰(zhàn)馬吃后,都高興的直叫喚,和人哈哈大笑一樣,因此被取名為大馬哈魚。
豪爽直接,是許多人對哈爾濱人最深刻的印象,然而風風火火的外表下,音樂的藝術浸透在哈爾濱人的每一個細胞里。這里被聯(lián)合國授予的“音樂之都”。
轉眼間,又是一年冬天,此時,來哈爾濱,正好。
Hash:550e12a8c58df3b8c965d08351674137f4f3550d
聲明:此文由 意象中國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