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級旅游景區(qū)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保護、研究、展示重慶和三峽地區(qū)歷史文化遺產與人類環(huán)境物證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基礎設施。中國三峽博物館與重慶市博物館合并共建,今后將掛兩塊牌子。
它位于20世紀亞洲十大經典建筑的重慶人民大禮堂的正西端,兩者中間為4萬平方米的重慶人民廣場,三者共同形成“三位一體”的城市標志性建筑群。如果說重慶人民大禮堂是20世紀50年代重慶的標志性建筑,那么,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是21世紀初重慶的標志性建筑,一顆鑲嵌在山水園林的山城重慶心臟的璀璨明珠。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主體建筑氣勢宏偉,內涵深邃。除正面與人民廣場、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余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并與山體融為一體,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筑的圍合與半圍合,呈現(xiàn)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工程總用地面積為2.9316公頃,主體結構長157.3米,寬98.085米,地面以上總建筑高度為25.2米,共5層,總建筑面積為42497平方米,為一類高層建筑,其中地下1層為文物庫房、車庫、設備用房,地上4層為展廳、報告廳、管理輔助用房。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建筑結構安全等級及耐火等級均為一級,建筑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總體布局通過以東西走向的人民大禮堂對稱軸為主軸線,并以一個完形將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主體建筑聯(lián)系起來,主軸線上人民大禮堂、人民廣場、博物館三位一體,一氣呵成,張馳收放灑脫自如,形成“三位一體”的四維效果(包含人群的行為運動)。通過對完形的分解整合、高差變化、肌理對比,形成統(tǒng)一簡約而又內涵豐富的象征圖形。人民廣場與博物館一體圖形,用一把巨型的琵琶圖案連接。從東端人民大禮堂向西望,博物館主體的玻璃頂在陽光照射下有如水中(前部水池)和群山(展廳山石狀)中升起的紅日,顯出勃勃生機。從西端博物館東望,人民大禮堂在人民廣場和諧曲線環(huán)抱的映襯下,昭示出博物館和人民大禮堂兩個不同時期標志性建筑的歷史對話,而人民廣場則成為對話的極佳場所,這種生動、諧趣的對話方式,既強調了歷史和社會的人文關懷,又展示了重慶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重慶是一座具有優(yōu)秀歷史文化內涵和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城市,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與之相配套的三峽文物搶救保護也是廣為世界關注的工程。因此,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收藏、研究、展示重慶地方歷史文化的標志性博物館,在成為三峽歷史文化永久載體的同時,也將成為三峽工程文明形象的不朽豐碑。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目標是“西部領先,全國一流,世界影響”。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將成為重慶城市文化的象征、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城市精神的名片。2007年,中國三峽博物館作為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而受到國家文物局的表彰。窺探歷史文物之鎮(zhèn)館之寶#重慶三峽博物館
窺探歷史文物之鎮(zhèn)館之寶<一>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是一座”巴渝文化、 三峽文化、大后方抗戰(zhàn)文化、移民文化、統(tǒng)戰(zhàn)文化”的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播為一體的綜合性省級博物館。歷經60余年發(fā)展,現(xiàn)有藏品11.4萬件/套(27.9萬單件),涵蓋23個文物門類,逐步形成了“古人類標本、 三峽 文物、巴渝青銅器、漢代文物、西南民族文物、大后方抗戰(zhàn)文物、瓷器、書畫、古琴”等特色藏品系列。該館具有“壯麗 三峽 ”、“遠 古巴 渝”、“ 重慶 :城市之路”、“漢代雕塑藝術”、“歷代錢幣”、“西南少數(shù)名族風情”、“歷代書畫”、“李初梨捐獻文物”、“歷代瓷器”、“巴渝舊事君應憶:高羅佩家族捐贈高羅佩私人收藏文物”10個常設展廳,年均推出臨時展覽20余個同時呈現(xiàn)《 重慶 大轟炸》半景畫演示和《大 三峽 》環(huán)幕電影,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展覽體系。在這里給大家重點的介紹幾個鎮(zhèn)館之寶,
首先我們先看第一件寶貝
三羊尊年代:商
質地:青銅
1980年出土于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鎮(zhèn)大寧河畔的李家灘,通高42.8厘米,原由巫山縣文管所收藏,2005年6月調劑到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目前陳列在“遠 古巴 渝”展廳。該器造型呈喇叭口、束頸、折肩、弧腹、高圈足。器身以云雷紋為地,上飾夔紋和饕餮紋;造型與紋飾總體呈中原文化商末時期的特征,而模糊的地紋,粗獷的鑄造風格,又表現(xiàn)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因此,三羊尊應該是巴人在商文化強烈影響下的一件自制重器,是迄今所見巴人故地最早的一件大型青銅容器。該器對于研究古代巴人的礦冶技術、文化進程以及商文化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鳥形尊年代:戰(zhàn)國
通體長28CM、寬16.8CM、高29CM。整體呈鳥形,具有魚嘴、鷹喙鼻、獸耳、鳳冠、鴿身、鴨腳。通體飾細密的羽紋,在羽紋上有規(guī)律的鑲嵌綠松石。造型、紋飾及裝飾極其精美。
青銅器中的尊本是酒器,這件尊通體上下除魚形嘴外,了無一孔,不具備容器的實用性,應系學習中原地區(qū)的鳥獸尊而作。其體輕、壁薄、中空,鑄造難度極高。出土于巴人的貴族墓地,是研究巴人的審美情趣,工藝水平和鑄造技術難得的藝術精品。該文物目前陳列在“遠古巴 渝”展廳。
虎鈕錞于年代:戰(zhàn)國
質地:青銅尺寸:高68cm,上徑36cm,底徑28cm,重30公斤。
1989年夏, 萬州 甘 寧鄉(xiāng) 發(fā)大水,這件錞于從紅旗水庫泄洪道巨石縫中被發(fā)現(xiàn),由 萬州 博物館收藏。2005年6月,調劑到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目前陳列在“遠 古巴 渝—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展廳。
錞于是古代的打擊樂器,始于春秋時期,盛行于戰(zhàn)國至西漢前期,在長江流域及華南、西南地區(qū)都有發(fā)現(xiàn),其中以巴人故地發(fā)現(xiàn)最為集中,成為巴文化最具特征性的青銅樂器。這件錞于屬戰(zhàn)國晚期的巴人作品,其通體完整,音質優(yōu)良,造型厚重,形體特大,有“錞于王”之譽。其上部的鈕作虎形,栩栩如生,不怒而威,虎腿以漩紋勾畫出神物特征,是巴人虎崇拜的又一重要例證。虎鈕的周圍,分布著五組“圖語”:椎髻人面、羽人擊鼓與獨木舟、魚與勾連云紋、手心紋、神鳥與四蒂紋。這些圖語對研究巴文化是極為重要的資料,其中羽人擊鼓與獨木舟已經被選取為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外墻浮雕的中心圖案。
偏將軍印章年代:西漢
質地:金“
偏將軍印章”是1982年市民劉定全在嘉陵江邊拾得,捐贈給 重慶 市博物館收藏。此印系龜紐方形金印,通高2厘米,紐高1.2厘米,邊長2.4厘米,重108.95克。含金96%。篆刻印文“偏將軍印章”五字三行,前2字為第一行,中間2字為第二行,后1字為第三行,是一方漢代官印。據文獻記載,偏將軍系將軍的輔佐,此官制始設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將軍拜授的。偏將軍印沿襲了兩漢官印制度,即官高者用龜紐,中下級官吏用鼻紐的制度。金制官印流行于漢晉時期,目前全國共發(fā)現(xiàn)26枚,兩漢金印僅存15枚,為稀罕之物,至為珍貴。目前該件文物陳列在“壯麗 三峽 ”展廳。
景云碑年代:東漢
質地:石
出土于 三峽 庫區(qū)云陽縣舊縣坪遺址,東漢朐忍令雍陟于熹平二年(公元173年)為紀念70年前的朐忍令景云而立。碑文記述了景云的祖先由楚國遷入 漢中 、 廣漢 等地,景云為官“政化如神”,深得人民愛戴等情形,反映了三峽地區(qū)的政治、地理、移民等史實,是目前 三峽 地區(qū)唯一出土的漢碑,具有極大的歷史與文化價值。碑為淺灰色細砂巖,造型古樸。碑額正中雕刻婦人倚門像,左右為朱雀和兔首人身像,碑側浮雕青龍、白虎。碑面打磨光滑,中間為隸書碑文,共13行367字,書法美,雕刻精,保存好,是漢碑中的精品,極具藝術價值。該碑由于南北朝時期即已入土,近年發(fā)掘獲得,品相極佳,在存世的漢碑中十分罕見。該碑目前陳列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壯麗 三峽 ”展廳。
烏楊石闕年代:東漢
質地:石刻砂巖,主闕通高5.4米,進深1.7米。
2001-2002年 忠縣 烏楊鎮(zhèn)將軍村發(fā)掘出土。闕為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具有表征意義的樓觀建筑,常左右成對。復原后的烏楊闕為重檐廡殿頂雙子母石闕,自下而上由臺基、闕身、樓部和頂蓋四大部分構成,具有頂蓋出檐寬、闕體收分大、構造簡潔的特點,因而顯得造型格外挺拔、巍峨。 闕身及樓部雕刻有青龍、白虎、鳳鳥等紋飾,風格簡潔平實。
宴飲樂舞車馬出行畫像石年代:東漢
質地:石刻
1954年 成都 羊子 山東 漢墓出土,共計8件,每件長為98~230厘米不等,總長約11米,寬為45厘米。畫像石均采用平面淺浮雕技法雕刻而成,其內容由兩組畫面組成:前半部分描寫了作為高官的墓主人生前出行時宏大場面,其前有導騎、導車開路,中有騎吹樂手和護駕擁簇,主人高車駟馬一路飛馳;后半部分則描寫其家居宴享、觀看雜技百戲的奢糜生活情景。
鹽場畫像磚年代:東漢
質地:磚瓦泥質灰陶,近方形,長46.5、寬39.8、高6.7厘米。
成都 羊子山東漢墓出土。磚面圖像反映的是漢代巴蜀地區(qū)制作井鹽的場景。左下角是 鹽井 ,井上搭有高架,架上裝置滑輪,纜繩上掛著汲鹵用的吊桶,高架分為兩層,每層對立二人,合力提取鹽水,居左者用力上提,居右者用力下拉。高架旁有處鹵的器具,并有一竹枧經過山溪將鹵水引至右下灶上的五個釜內。灶是長形的,一人于灶口撥火煮鹽。其上方為重疊起伏的山巒,各種動物穿行其間,中間二人好像在運輸鹽包,右上二人正在張弓射獵。該畫像磚生動地展現(xiàn)了漢代巴蜀地區(qū)制作井鹽的勞動場景,為研究漢代巴蜀地區(qū)井鹽生產乃至社會經濟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牽馬俑年代:東漢
質地:青銅
類別:雕塑、造像
銅馬高98、寬90厘米,銅俑高78.5、寬33厘米。 開縣 出土,原收藏于 開縣 文物管理所,2005年調撥至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銅俑由頭、身和四肢分4小件組合而成,戴帽著履,身穿右衽寬袖長袍,腰間束帶,左手側上作牽馬狀,右手殘缺。銅馬由頭、軀干、尾和四肢分7小件組合而成,張口露齒,巨目微凸,豎耳直立,作站立昂首嘶鳴狀,其腰圓體壯,四肢矯健,造型雄健威武。銅馬和銅俑保存基本完整,銅馬形體高大、造型雄健威武,是 重慶 乃至巴蜀地區(qū)漢代同類器中的精品。
松石間意琴年代:北宋
類別:樂器、法器
通長122.5、寬19.2厘米。1964年市人民法院移交。仲尼式,通體黑漆,面桐底梓,發(fā)小蛇腹斷間流水斷,鹿角霜灰胎,金徽、玉軫、玉雁足。腹面有“紹圣二年東坡居士”題字,旁有“坡仙琴館”長方形朱印,另有唐寅、沈周、文徽明、祝允明等多位古代名人題字或詩。該琴系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古琴文化推廣的重點藏品,琴身上有蘇東坡、唐寅、文徵明等十多位宋、明、清書畫名家的題字或詩,是目前所見題識人數(shù)最多的一件古琴。
金帶具年代:南宋
質地:金總長約108厘米,最大寬約7厘米。
1986年 南川 縣人民醫(yī)院基建工地南宋石室墓出土,原收藏于 南川文物管理所,2005年調撥至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金帶具一組16件,計有帶扣2件、扣箍1件,方銙11件,橢圓形銙1件,撻尾1件。該帶具采用了錘揲、掐絲、焊接等古代金銀器的常用工藝制成,精致 大方 。紋飾主要有折枝花卉、回紋以及荔枝紋,其尤以荔枝紋最為精美。帶具是古代附于腰帶上的裝飾品,有玉、金、銀、銅等多種質地,宋代尤為重視金帶。根據墓中出土墓志記載可知,該石室墓主人為張俁(1088~1155年),字子碩,潞州 潞城 (今 山西潞城 )人。張俁前半生從軍,歷經對西夏、遼、金以及農民起義軍的無數(shù)次征戰(zhàn),多次立功,累官至武功大夫。后半生長期擔任地方州、軍的長官,曾任 南平 軍知軍、 永康 軍知軍等職,政績也頗為突出,為鄉(xiāng)民所稱道。該帶具制作工藝精良、紋飾精美,且保存完整,有學者稱全國同類完整的金帶具僅有3件。所出墓葬的墓主人為兩宋之際的武將,其墓志為研究宋遼、宋金戰(zhàn)爭以及 南平 軍(治所在今 南川 )的建置提供了重要史料。
雜景院畫冊年代:南
宋質地:絹本類別:書法、繪畫
絹本設色,縱13.8厘米,橫22.3厘米。1950年王纘緒捐贈。雜景院畫冊是南宋時期馬麟、林椿等7位宮廷畫家的作品,共計8開,內容分別為《丁香黃蜂圖》、《瓊花真珠雞圖》、《叢花蛺蝶圖》、《鵪鶉圖》、《清風搖玉佩圖》、《綠茵牧馬圖》、《葵花獅貓圖》以及《荷塘清暑圖》。其中3開鈐有“御府圖書”印表明該冊曾為南宋宮廷收藏。該冊著錄于清代方濬頤 《夢園書畫錄》卷二,名稱為“宋院畫小品冊”。此冊封面為元錦,各禎襯紙是明代羅紋紙,又綜合各幀鈐蓋的鑒藏印及畫后題記,可見此冊頁傳承有序:成畫后入藏南宋內府,于寧宗癸酉年(1213年)由楊皇后贈予其兄楊次山;后由楊氏家族流傳出,元代曾經重裝,明代為項子京、項篤壽兄弟先后收藏 ;至明末清初為陸啟浤所有,之后先后經清姚元之、周壽昌、方濬頤收藏;清末民國初為蜀中收藏家唐鴻昌、唐百川兄弟、以及王纘緒遞藏;1950年由王纘緒捐贈給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前身西南博物院。另有“秋屏珍玩”、“李氏秋屏珍藏”收藏章,考李秋屏或為清末文人李緯(字秋屏)。
仙山樓閣圖團扇面年代:元
質地:絹本
類別:書法、繪畫
絹本設色,縱26.4、橫27.5厘米。1950年王纘緒捐贈。此圖無款,有跋等32則,與圖合裝為一冊。首頁有清代胡升猷題“ 赤城 霞燦”行書四字。封面為王澍(1668-1743年,康熙五十一年進士)楷書“ 天臺 山圖”四字。畫面小巧精細。樓閣占去大部分畫面,祥云繚繞,青山疊翠,上有仙人乘鶴,下有群仙云集,在如此小的畫面上繪有人物百余。人物身高不足7毫米,頭部僅有芝麻大小,而眉目清晰可見,衣裙飄逸生動。眉目之筆畫細于發(fā)絲。屋瓦全用金線描,山石亦有金線勾勒。樓閣之窗欞,臺基之雕飾,亭榭之欄桿,蒼松之針葉,筆筆精細。傅熹年先生曾云,如此精細的古代小幅繪畫作品,國內僅此一件。此圖最早之收藏者潞王朱常淓(1607~1646年),后為梁清標(1620~1691年)、湯右曾(1656~1722年,康熙二十七年進士)所有。光緒間為胡薇元所有。胡薇元之后為王纘緒所有。1950年,王纘緒將其捐贈給西南博物院。胡薇元題記中曾提到袁世凱曾許以道臺官職以換此畫,胡亦未許。
玄宮之碑年代:元
質地:石刻
高144.4、寬57厘米。1982年江北上橫街 重慶 織布廠明玉珍墓出土。明玉珍(1329~1351年),是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領導者之一,他在1357年率軍從 湖北 入川占領 重慶,并相繼攻陷 成都 等地,后于1363年在 重慶 稱帝,建立大夏政權,改元天統(tǒng)。1366年,明玉珍死于重慶 ,史稱“葬于江水之北”,或稱“葬江北 永昌 陵”。玄宮之碑碑文中記載了明玉珍的籍貫、生卒年月,其起兵、入川、稱王、稱帝事跡以及與徐壽輝、陳友諒等人的來往情況,是難得的證經補史的材料。碑文稱明玉珍墓為“叡陵”,可更舊載之誤。
唐寅臨韓熙載夜宴 圖卷年代:明
質地:絹本,
工筆重彩尺寸:縱31厘米、橫548厘米。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描繪南唐大臣韓熙載因政治失意而與閣僚、歌伎放縱聲色之事,該畫對后世人物繪畫影響頗大,明清時期多有臨本。此卷為明代唐寅的臨本并有所改編,是諸多臨本中的佳作。唐寅,字伯虎,自稱“ 江南 第一風流才子”,“明四家”之一。此卷設色鮮麗華貴,筆觸精細,尤其是韓熙載的眼神,使我們能窺視到其痛苦、矛盾的內心世界,的確是“傳神”之筆。此卷中兩處唐寅的書法也為畫卷增光添彩。自唐寅繪此卷后,數(shù)百年來為收藏者秘不示人,向不見著錄,今一“醒”驚天下。目前陳列在 重慶 中國三峽 博物館“歷代書畫”展廳。
何朝宗制觀音像年代:明
質地:瓷高:19.1厘米。
何朝宗是明代 德化 窯瓷雕大師,他刻意追求瓷的質地美與雕塑美。觀音臉型飽滿 大方 ,雙目微閉,右手撫膝趺座,左手執(zhí)如意,胸部飾瓔珞。脊背處有“何朝宗”葫蘆印紋。立像通體施象牙白釉,釉面溫潤如凝脂,雕塑手法細膩,線條流暢,衣紋處理似有隨風飄拂之感。該文物曾參加全國精品文物展,并被《 中國 文物報》登在第一版正中該文物系 重慶 市博物館舊藏,目前陳列于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歷代瓷器”展廳。
齊白石四季山水屏年代:民國
質地:紙質類別:書畫紙本設色,縱138,厘米,橫62厘米,共12條。1951年王纘緒捐贈。該作品創(chuàng)作于1931年,是齊白石衰年變法之后的經典佳作,齊氏主要以花鳥畫聞名于世,其山水畫存世數(shù)量并不如花鳥畫之巨。而實際上他的山水畫在他全部的創(chuàng)作中占據著重要的分量,是理解齊白石一生藝術歷程、創(chuàng)作與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別是在齊白石40歲后的一段時期,山水畫成為他創(chuàng)作的中心內容,他“六出六歸”的遠游經歷、創(chuàng)作心路都集中體現(xiàn)在山水畫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夢游渝城》中所題詩中的“治園將軍”就是這件文物的捐贈者也是 重慶 巴蜀中學的創(chuàng)建人、抗日名將王纘緒。王纘緒(1885-1960),男,字治易,號庢園居士,先后任國民黨革命軍師長、軍長、集團軍司令、 四川 省政府主席等。王纘緒是職業(yè)軍人并數(shù)次從政,熱心教育,喜好書法、詩詞和收藏。
文工會成立時的簽名軸年代:1940年
質地:紙質
紙質72厘米。1983年翁植耘捐贈。1940年11月1日,國民政府政治部所屬“文化工作委員會”在 重慶 通遠門天官府正式成立,根據周恩來“要造一個聲勢,以顯示我們的力量”的指示,以郭沫若為首的文工會領導層決定于11月7日晚在純陽洞中古電影制片廠 新建 的“抗戰(zhàn)建國紀念堂”(抗建堂)舉辦一次盛大的招待會,籍以擴大抗日救國的宣傳和影響。當晚嘉賓陸續(xù)到場,受邀請的來了,沒受邀請的也來了,空曠的大廳轉眼間顯得十分擁擠。到場的嘉賓相繼在門口設立的簽名臺上簽名。據統(tǒng)計,當天曾在簽名軸上簽名的人有327人,簽名無法辨認有9人,名字不完整有29人,總數(shù)共365人。這幅簽名軸此后一直掛在文工會辦公所在地天官府的客廳墻上,陪伴人們度過了近四年的艱難歲月,成為文工會成立及活動的重要歷史見證。
江竹筠烈士的遺書年代:近代
質地:紙質
江竹筠烈士(1920——1949),女, 四川 自貢 人。幼年做過童工,1939年加入共產黨。1940年任 重慶 新市區(qū)區(qū)委委員,負責學運工作。1947年4月隨愛人彭詠梧去下川東發(fā)動武裝起義。1948年6月,因叛徒出賣被捕,關押于 重慶 軍統(tǒng)集中營渣滓洞監(jiān)獄。獄中,她經受了難以想象的酷刑,但堅貞不屈,被難友們譽為“中華兒女革命的典型”。1949年11月14日在 重慶 軍統(tǒng)集中營電臺嵐埡英勇就義。江竹筠烈士遺書寫于1949年8月。她愛人彭詠梧已不幸在起義中犧牲,自己又身陷囹圄。面對死亡,她是從容無畏的。然而,在充滿黑暗、暴力的渣滓洞獄中,卻時刻思念著寄養(yǎng)在親戚譚竹安家中的兒子彭云。于是,帶著酷刑留下的累累傷痕,留下了這份遺書。信中告誡要培養(yǎng)孩子樹立遠 大理 想,為建設新 中國 獻身,決不可嬌寵溺愛,飽含著一個革命母親對孩子的深切厚愛和殷切希望。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有的字著墨較重,大約是獄中書寫工具低劣所致。這頁手掌般大的遺書,對人們的教育、啟迪作用是無法估量的。自陳列展出以來,廣大觀眾無不為以江姐為代表的革命先烈崇高的思想境界所感動。遺書縱14.5厘米,橫13厘米,淡黃色毛邊紙。從右向左直行書寫,字體娟秀。1950年,西南博物院發(fā)現(xiàn)后隨即征集入庫。現(xiàn)陳列在 重慶 中國 三峽 博物館“ 重慶 :城市之路”展廳。
重慶三峽博物館,除了360度環(huán)幕數(shù)碼電影,還有這些展品不能過錯
若在重慶問你喜歡這座城市的哪一座博物館呢?似乎每座城市都有著挺多的博物館,當然也是不同級別的各類博物館。然而想必很多小伙伴剛到這座城市的時候,或許也會到這座城市的博物館來了解一下這座城市的故事。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為您分下一下在重慶很值得一來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更是與人民廣場和人民大禮堂三位一體,或許看到這個在重慶的你就已經猜到是哪一座了。好了,我們也廢話不多說,直接帶您了解這座博物館的游玩攻略資訊。
因此,今天我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在重慶蠻不錯的適合假期閑游的好去處:重慶三峽博物館。這座三峽博物館是在重慶比較喜歡的一個博物館,三峽博物館依地勢而建,也是頗有特色的。而且三峽博物館正面還與人民廣場和人民大禮堂保持三位一體外,其余部分均順地勢地貌而建,可說是并與山體融為一體,再結合地勢高差與建筑的圍合與半圍合,給我們呈現(xiàn)出山水主題的園林景觀,以及舒展平緩變化的體量似從山體中生長雕琢而成,可以說是在國內眾多的博物館之中,也是很有特色的。
三峽博物館的占地面積也是很大的,外觀大氣,館內一共四層,然而其中的大小展廳一共有十個左右。主要由360度環(huán)幕電影、4個基本陳列包括《遠古巴渝》、《壯麗三峽》、《抗戰(zhàn)歲月》、《重慶·城市之路》)和6個專題陳列。然而我們比較喜歡的就是這里的《壯麗三峽》展廳,因為它收集了大量三峽庫區(qū)的實物,真實再現(xiàn)三峽原貌,確實是一處在博物館很值得觀賞一回。三峽博物館也會根據參觀人數(shù)提供免費講解,還有博物館免費不免票,在一樓大門口有免費存包處。
三峽幫博物館的一層的是《壯麗三峽》,分“造化三峽”、“山水之間”、“三峽風流”、“永遠的三峽 ”的四個單元。還有一個環(huán)幕影院有25分鐘左右的免費電影觀看,內容主要是講述了長江和三峽的行程,與歷史和文化。放映時間記得似乎分別是10:30、14:30和15:30 ,“大三峽環(huán)幕數(shù)碼電影”以高科技電影手段反映庫區(qū)蓄水前三峽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是對三峽工程前的三峽風貌的永久紀念,確實很有紀念意義。
三峽博物館館內也是珍藏有大量歷代瓷器、書畫和錢幣等文物。博物館也是真的挺大的,感覺在三峽博物館內慢慢的細逛可以也是要用上半天多吧。我們悠悠然的走馬觀花觀賞了一圈,可見博物館的燈關感覺設計得非常好,各種的展品也是很不錯的。在這里記得比較深刻的莫過于重慶大隧道慘案,覺得這個走廊真的是有一個大隧道的感覺,而且在轉角的地方,看到真的會很震撼。然而讓三峽博物館你有對于哪件事物記得比較深刻呢?
似乎我們每到一個城市,總是喜歡去博物館看看,或許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的了解這座城市,而博物館也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因此,重慶要是周末閑暇沒事不妨來此閑游觀賞一回。相信通過三峽博物館里的壯麗三峽、城市之路、抗戰(zhàn)歲月和西南民族民俗風情等,各種展覽讓前來游玩觀賞的你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到更多體會川渝文化,確實的一種很不錯周末閑游之旅。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Tips:
開放時間:09:00-17:00,周一閉館
游玩用時參考:1-3小時
館藏精品:銅牽馬俑、哺乳俑等
好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游玩資訊就到此為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關于你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有何游玩趣事,或許你的分享會成為很多人的參考哦!了解更多好玩有趣的旅行地,歡迎大家關注我們。帶你看遍整個世界,與你分享旅途見聞!我們下期再見!
國內屬一流,西部誰領先——重慶三峽博物館參觀記 6
“重慶·城市之路”展廳是三峽博物館四大基本展廳中的第三個展廳,此廳介紹了重慶在城市化道路上走過的歷程。重點介紹了自19世記以來,重慶由一個普通的地區(qū)性軍事要塞、都署府城向中西部地區(qū)的戰(zhàn)略樞紐,長江中上游地區(qū)的經濟中心、西南首府、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發(fā)展過程。
重慶的建城史始自春秋時期,諸候國巴國的王城就在現(xiàn)在的重慶城一帶,具體位置已難說清。秦滅巴后,秦將張儀在原巴國王城附近建巴郡城(史稱儀城江州),城址就在今天的渝中區(qū),東至小什字,西至大梁子、小梁子一帶。根據考證,江州城的城址范圍約2平方公里,那是準確記載的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秦朝以后,重慶城幾經風雨,名稱多次變更,城廓幾經變化,但作為長江中上游地區(qū)重要的軍事要塞地位一直沒有改變, 城市的位置也一直兩江相夾的渝中半島上,基本沒有大的變動。
蜀漢建興4年(公元226年),江州都護李嚴父子又在重慶筑城。為防守所需,李嚴還在如今的佛圖關修筑了衛(wèi)城,扼守其身后的重慶城。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重慶老城定形于南宋。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為防御蒙古軍隊的入鋟,重慶知府彭大雅竭盡全力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范圍大致比以前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同時改土墻為磚墻。在抵御蒙古軍隊方面,重慶城起到了'為蜀根本'和'國之西門'的作用,堅持戰(zhàn)斗近40年之久,成功粉碎了西線蒙軍'順流而下、直取臨安'的戰(zhàn)略意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進程。
明末,為抵抗張獻忠攻城鑄造的城防大炮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重慶府指揮使戴鼎在南宋舊城基礎上大規(guī)模修筑石城,形成九開八閉十七道城門格局。也就是后來人們說的“重慶城”。此后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基本沒有再變。
明末清初連續(xù)幾十年的戰(zhàn)亂,重慶城墻嚴重受損??滴醵?,四川總督李國英補筑城墻。清代的重慶城功能齊備,城墻外的兩江灘涂,是碼頭運輸、下層勞工、民間宗教建筑區(qū)。朝天門至小什字的金沙崗兩側,是傳統(tǒng)的商貿區(qū)。東水門向西至老鼓樓一帶,是傳統(tǒng)的衙署區(qū)。大梁子東小什字西片區(qū),是傳統(tǒng)宗教區(qū)。上半城北部片區(qū)是文教區(qū)及富戶商紳住宅區(qū)。五福宮山至大梁子主脈,是軍事區(qū)。
1929年重慶建市,城墻開始拆除。
重慶地處三峽西側,長江和嘉陵江兩條大河交匯處,自古就是各類人員、物資進出四川的著要之地,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清朝后期,西方列強不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打開了重慶的城門。光緒二十二年,馬關條約后一年,西方列強、日本強盜相繼進駐重慶。重慶在屈辱之中進入了的近現(xiàn)代社會。清朝滅亡后,民國十八年重慶正式建市。民國二十六年重慶成為中國的戰(zhàn)時首都,大批人員,大量工廠遷至重慶,這個時期成了重慶城區(qū)發(fā)展的一大時期,至民國三十年前后,西至如今沙坪壩、西永一帶,東至南岸彈子石往東,南至九龍坡往南,北至江北,北碚一帶。逐漸形成現(xiàn)在重慶主城的模樣。
1949年11月30日, 重慶獲得了解放。解放后,有西南首府之稱的重慶進入了新的發(fā)展時期,迅速成為西部地區(qū)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工業(yè)基地和水陸空交通樞紐城市。改開以后,重慶于1997年恢復了直轄市的地位,從此重慶的發(fā)展更是進入了快車道,現(xiàn)在已發(fā)展成為國內曲指可數(shù)的國際化大都市。
城市之路的第二部分用大量的圖片、文字、模型、塑像介紹了老重慶的民居、普通市民的市井生活,從此我們可管中窺豹的了解重慶人過去的風土人情、人生百態(tài)。
城市之路的第三部分介紹的是重慶在工業(yè)化道路上的發(fā)展過程。19世記是中國最屈辱的時期,連續(xù)兩次鴉片戰(zhàn)爭和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讓中國國門大開,西方列強的侵略讓中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事實證明落后就要挨打,大批有識之士認識到中國要想強大,必須學習西方,走工業(yè)化的道路。大批熱血青年出國留學,并回來報效祖國,一些有實力的人士開始投資開辦工廠,重慶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工業(yè)的萌芽。不過那時的中國積弱難返,重慶的民族工業(yè)雖然上了路但發(fā)展極慢。
西方列強在重慶留下的歷史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