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成人精品视频app,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精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美女胸屁股无遮挡,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美女图片大黄

家風家訓連載(三十七)浙江徐僑:以實心行實政 以清簡傳家風

浙江義烏徐僑:以實心行實政 以清簡傳家風

徐僑

徐僑(1160-1237),字崇甫,婺州義烏縣靖安里龍陂(今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zhèn)王宅片)人,南宋名臣、理學家。

徐僑少時聰敏好學,弱冠入太學,師從呂祖謙門人葉邽。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進士,歷任信州上饒主簿、紹興府司法參軍、秘書省正字、安慶知府、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等職。后辭官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東巖書舍”,潛研理學,教書育人,十多年間孜孜矻矻為學,講學授徒,享譽東南。紹定六年(1233年)應召再起,任國史院編修、經筵侍講、國子監(jiān)祭酒諸職。嘉熙元年(1237年)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家中,享年七十八歲,謚號文清?!端问贰吩u價:“若其守官居家,清貧刻厲之操,人所難能也。”

《徐氏家范》

徐僑在世時為自己和子孫后代立下嚴格的家規(guī)--《徐氏家范》,涵蓋了孝義、禮儀、修身、處事、興教、耕讀、誠信、清廉、婚喪、嫁娶、治家、報國等。明嘉靖年間后人徐興又精選《鄭氏家規(guī)》收入其中。千百年來,徐僑精忠報國、廉潔自律、嫉惡如仇、勤政愛民的精神品質,以及他流傳于世的《徐氏家范》,教育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孫。

講經論學 真踐實履

公元1219年,徐僑因耿直敢言得罪奸臣,遭劾歸鄉(xiāng),創(chuàng)辦東巖書舍,聚徒講學,傳播理學文化。

徐僑早年從學于呂祖謙門人葉邽,后又登朱熹之門,當時的“東南三賢”,他兼承其二,涵養(yǎng)久長,形成了其重“踐履”的思想。向內“修身克己”,化為人格品行,向外“入世濟時”,在政治與生活的實踐中發(fā)揮作用。

“嗟嗟我輩人,志不在名利。所趨必踏正,所論必根義?!?徐僑認為,“理義悅我心,名利害乎道”,他以對儒家義理的切實遵行,抵制了名利妄欲。

徐僑一生憂國憂民,內心也有建功立業(yè)的欲望?!鞍驳萌巳使覄?,一掃蠆螫完民瘡”,字里行間我們不難感受到其欲施展所學、有補于時世之心。

浙江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 孫敏強:

《宋史·徐僑傳》評說徐僑之學“以真踐實履為尚”, 正是求真務實的文化性格,使徐僑為學持論呈現(xiàn)兼收并蓄的氣象,成為推動南宋浙江理學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家。

十余年間,徐僑教授了大批生徒,不少人后來成為杰出的官員、學者,如朱元龍、康植、王世杰等,皆操行清正,卓有成就,一時享譽東南。

浙江省義烏市市志辦主編 吳潮海:

他的精神,對義烏乃至周邊的影響十分深遠。從宋代的朱元龍、康植等,到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黃溍,再到明初“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數(shù)百年間流風余脈不絕,受其影響的學者、文人、清官數(shù)量眾多。

守官居家 清貧刻厲

徐僑為官期間吏畏民懷、清廉剛正,非規(guī)定的俸祿不受,別人饋送皆謝而拒收。解印歸里后,朝中參政知事葛洪、丞相喬行簡都主動為他請求祠祿(離休俸祿),徐僑堅辭不受,甘于清貧,晚年又一再堅辭祠祿。在家鄉(xiāng)他興修水利橋梁,古月橋、回龍橋、龍馬二堰的故事至今留傳民間。

徐僑有《即事》詩一首,表其心跡:“在家貧亦好,居官貧更宜。布被不妨溫,菜羹有余滋。賓至草具杯,事閑遣興詩。外此了無撓,澹然心地夷?!薄端问贰焚澰唬骸叭羝涫毓倬蛹?,清貧刻厲之操,人所難能也?!蹦纤魏笃诶韺W家真德秀也以徐僑自勉:“居貧未若義烏之安。”

公元1237年,徐僑以寶謨閣待制致仕,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歲。朝廷評價其“資稟清勁,氣節(jié)委特”,謚號“文清”。

家規(guī)流傳 德被后世

徐僑在世時為自己和子孫后代立下嚴格的家規(guī)——《徐氏家范》,涵蓋了孝義、禮儀、修身、處事、治家等方方面面,堪稱修身處世典范??梢哉f,《徐氏家范》既是他個人修為的生動體現(xiàn),也是對家族后人的殷切希望。

治家如治國。徐僑在家范中首先就要求家長要公正無私,“為家長者,必秉公執(zhí)直、謹守禮法以御族眾,一言不可妄發(fā),一事不可妄為,至于剖決是非、分其曲直,務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見以至與訟”。

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過勇:

徐僑“君心正則朝廷正,以至百官萬民莫敢不正”,講的就是作為領導者,必須要帶頭約束自己,然后可以對下屬形成一種感召力。通過這種感召力的放大,產生對整個社會的潛移默化的感染和帶動,使見賢思齊成為風氣。

在《徐氏家范》中,特別注重勤儉節(jié)約,如第三條“通族慶吊之禮,悉遵文公家禮而行,須稱家之有無,禁止奢華,裁減濫費”。

敬宗守孝,是家范的必備內容。家范第八條寫道,“父母舅姑有疾,子婦無故不離親側,寢不解衣,色不滿容,專以迎醫(yī)檢方、湯藥先嘗為務,疾愈方可理家務”。

“為子弟者,不可以富貴勢利,加于父兄宗族及鄉(xiāng)黨。”這一條,就是要求家族人員不管走得多遠、成就有多大,都要不忘初心,和睦親族鄉(xiāng)親。

歷史的車輪,可以湮滅物質的痕跡,但是思想的光芒總是能夠透過歷史的迷霧,照耀著人們前進的行程。直到今天,徐僑的后人依然在潛移默化中傳承著良好的家風。

徐僑后裔、義烏市橋西村黨支部書記 徐福星:

先人徐僑是我們徐氏后人的驕傲,我們要在村莊建設治理中,把他的家規(guī)家訓傳承好,發(fā)揚好。

為了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義烏設立了徐僑紀念館,創(chuàng)作了廉政婺劇《徐文清公》,將徐僑的廉政思想和生平事跡全面展示,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和群眾感受徐僑清白為人的崇高品格。

在義烏這片土地上,像駱賓王、宗澤、徐僑、陳望道等忠直剛毅、風骨凜凜的往哲先賢,他們的風懷,他們的浩氣,從古到今,延綿不絕,為后世敬仰和銘記,并將繼續(xù)激勵著后人,譜寫出嶄新篇章。

●《徐氏家范》摘編

秉公持和

為家長者,必秉公執(zhí)直、謹守禮法以御①族眾,一言不可妄發(fā),一事不可妄為,至于剖決②是非、分其曲直,務宜和解,毋得徇私偏見以至與訟。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御:治理,管理。

②剖決:分析、解決。

【譯文】

當家長的,一定要秉公做事、遵守禮法來管理家族眾人,話不可以隨便亂說,事不可以隨便亂做,對于需要分析判斷裁決是非曲直的事情,一定要注意調和解決,不能徇私帶偏見以至于鬧出官司。

敬宗睦族

祠堂以奉先世神主、春祀秋嘗①,所以報本也,為子孫者當知自一本而分,尊祖敬宗不忘先德,則后日子孫亦尊敬爾輩為祖宗矣,勉之思之。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春祀秋嘗:春季的祭祀叫祀,秋季的祭祀叫嘗。

【譯文】

祠堂里供奉祖先魂靈、春秋祭祀,這是報答祖宗的做法。作為子孫應當知道自己是哪一個祖先的后代(明白自己從何而來),要尊敬祖先,不忘先人德行,那么以后子孫也會把你們當祖先來尊崇敬重,(所以)要好好勉勵、好好思考。

為子弟者,不可以①富貴勢利,加于父兄宗族及鄉(xiāng)黨②。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以:用,拿,憑借。

②鄉(xiāng)黨:同鄉(xiāng)之人。

【譯文】

做子弟的,不可以憑借富貴權勢,凌駕于父兄宗族及同鄉(xiāng)之上。

孝親悌長

父母舅姑①有疾,子婦無故不離親側,寢不解衣,色不滿容②,專以迎醫(yī)檢方、湯藥先嘗為務,疾愈方可理家務。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舅姑:指公婆,丈夫的父母。

②色不滿容:自己臉上沒有歡喜,只有憂愁,但是在父母面前又不可以過于表現(xiàn)出來,免得父母擔憂。

【譯文】

父母公婆生病了,兒子媳婦無故不能離開親人旁邊,睡覺不脫衣服(隨時準備起床伺候),表情要恰當(既不要喜笑顏開也不要愁容滿面),專心做好請醫(yī)生檢查診斷開藥方、熬好藥先嘗嘗等事情,等他們病好了才可以處理其他家務。

子孫當恂恂①孝友,見兄長坐必以起,行必以序,應對必以名,毋以爾我,進退言動,務在循理。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恂恂:恭謹溫順的樣子。

【譯文】

子孫應當恭順孝敬友愛,見到兄長來了,坐著的要起立,舉止要得體有序,應答一定要報自己的名字,不要用“你我”,言行舉止都必須遵循理數(shù)。

守禮務儉

通族慶吊之禮,悉遵《文公家禮》而行,須稱①家之有無,禁止奢華,裁減濫費。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稱:相當,符合

【譯文】

整個家族的紅白喜事,全部按照朱熹的《文公家禮》來辦,必須合乎自家的經濟狀況,禁止奢侈、鋪張浪費。

凡宴會,不許沉酣杯酌、喧嘩鼓舞以謔①賓客、以慢②尊長,不當強人以酒,亦不得引進娼優(yōu)取樂以失禮統(tǒng),違者家長面叱之。

——摘自《徐氏家范》

【注釋】

①謔:戲謔,開玩笑。

②慢:怠慢,沒禮貌。

【譯文】

凡是宴請聚會,不許酗酒,或以喧嘩嬉鬧的方式戲謔賓客、怠慢長輩,不應當強迫別人喝酒,也不能叫歌妓來取樂從而失掉禮節(jié)和體統(tǒng),違背的人家長要當面呵斥教訓。

九江市柴桑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參觀中華賢母園家風家訓館 家訓

九江柴桑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參觀中華賢母園家風家訓館

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中華優(yōu)秀文化家庭美德,充分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引領廣大家庭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助力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深入貫徹落實九江市教育系統(tǒng)以案為鑒警示教育和問題整改會議精神,不斷增強黨性觀念和廉潔從教意識,切實提高黨風廉政教育實效性。

12月7日,九江市柴桑區(qū)特殊教育學校黨支部組織黨員參觀中華賢母園家風家訓館,據了解,家風家訓館是以陶母、陶侃、陶淵明及陶氏家族為主題,以家風家訓為主線,運用圖文、影片、雕塑等形式體現(xiàn)優(yōu)良家風家規(guī)的教化作用,形成“地方特色—家訓家規(guī)—賢母文化—廉政教育”四位一體的特色展覽。

大家首先觀看了家規(guī)家訓宣傳片,詳細了解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家規(guī)精髓和中華千年以來賢母教子、風范傳世的家訓故事,深刻感悟了中華傳統(tǒng)“賢”“廉”文化內涵。

陶氏一族在繁衍生息中一直注重教育子孫,培育優(yōu)良門風。陶氏家訓的特色在于,以“賢”和“廉”為精髓,把陶母、陶侃、陶淵明等人的思想精神轉化為家規(guī)家訓的具體內容?!肮庞刑漳刚渴稀胺鈮索嚒保套又斝∩魑?,養(yǎng)成廉潔操守;陶侃言傳身教,“勤于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教人珍惜光陰:“大禹圣者,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也”。

這些家訓讓每位參觀者心靈接受了一次質的洗禮和深刻地教化,大家一致認為,在家庭里,要上行下效,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做好榜樣;在工作中,做到待人誠懇,辦事公道,廉潔清正。

支部書記劉紀萍要求黨員老師要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促進了全校黨員老師深刻剖析反思,認真對照檢查,嚴格正風肅紀、筑牢思想防線,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

家風正百業(yè)興——關于賀氏家風、家訓、家規(guī)的回憶之一 家訓

家風正 百業(yè)興

——關于賀氏家風、家訓、家規(guī)的回憶之一

賀惠邦

“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好,則社會穩(wěn)。俗話說:“家風正、百業(yè)興”。好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是一種無形的家族凝聚力,能帶來一個家族的興旺。因此,必須重視家風建設。

我老家是山東萊陽市河洛鎮(zhèn)賀家溝村。我們賀氏家族原本是一個非常貧困普通的農村小家族,后來由于倡導良好的家風,打了兩個“翻身仗”:經濟翻身和文化翻身,逐步興旺起來。2017年被《中華姓氏名人錄》編委會授予“中華賀氏望族”榮譽稱號。(見圖1)特別是我寫的《父愛無疆》一書出版發(fā)行以來,經主流媒體宣傳報道之后,賀氏家風、家訓、家規(guī)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為此,做些介紹,這里先說家風。

家風,即是一個家族的風氣、導向,也就是家族世世代代提倡什么,發(fā)揚什么,形成每個家族成員的自覺行為。家風具有方向性、自覺性、習慣性、長久性、傳承性等特點。

我賀氏家族的家風,是從我爺爺特別我父親一代起就一直倡導的“忠、孝、耕、讀”四個字,算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逐步完善固化,形成了世代風氣。當然其具體內涵則隨著時代的變化有所豐富和發(fā)展,打上時代的烙印。現(xiàn)在倡導的“忠、孝、耕、讀”四字家風既有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又有紅色傳統(tǒng)和紅色的基因,二者緊密結合為一體,雖然提法大致相同,但有了新的變化,包含了新的內容。

具體說,就是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1、講“忠”字,興忠信之風。忠,就是忠于國家,忠于忠(共產黨);信,就是為人要講誠信。我父親雖然是一個農民,但他是一個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一九四一年)入黨的老黨員。自入黨之日起,他就下定了一生跟黨走,永遠不動搖的決心。即是面對敵人的屠刀,他也堅定不移。一九四七年秋當國民黨反動派重新占領萊陽城后,有的人動搖投敵,而我父親帶領村中黨員干部參加區(qū)武工隊,在區(qū)委書記郝清的直接領導下,同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殊死斗爭。這就是“忠”。他的行為影響了我們全家人,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大哥、我二哥都冒著生命危險先后報名參軍,為全村青年做出了榜樣。我父親還特別重視誠信交友。所交之友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人品好,講誠信,對黨忠誠,愛憎分明。他有一個當莊摯友叫楊鳳德,他比我父親大一二歲,中等個,紅臉膛,一看就知道是一個憨厚樸實的農村莊稼漢。因為他兄弟兩個,老大叫楊鳳鳴,他排行老二,所以論輩份我叫他二爺爺。他是因生活所迫從外莊搬到我村的。因是外來戶,所以村里有人欺侮他。我父親出于公心,便打抱不平,替他說話。我父親說:“既然搬到賀家溝來,就是一家人,不能排擠,更不能欺負人!”他家有什么困難,我父親也想法幫助解決。以后又介紹其入黨,當了貧農協(xié)會會長。因此,他對我父親非常感激,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土改時,有的人出于私心,想在我家劃成份問題上做手腳。他第一個以貧農協(xié)會會長的身份說話:“賀球家,雖然有幾畝地,但人口多,而且他一家人進步,跟著共產黨鬧革命。賀球不用說了,他大兒子賀彥邦參過軍,他二兒子賀新邦現(xiàn)在八路軍部隊上,誰能跟他比?!彼v得理直氣壯,在場的人都認可,使個別人的手腳沒有得逞!以后,凡是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他對我父親都全力支持,毫不含糊。他說:“賀球是個值得信賴和依靠的大好人,大善人,明白人。我這一輩子就認準他了!”

2、講“孝”字,興“孝悌”之風?!靶ⅰ奔葱㈨樃改?,尊敬長輩;“悌”就是對兄弟姐妹親近,對晚輩關心。我父親由于戰(zhàn)爭年代落下“關節(jié)炎”的疾病,到了晚年經常犯,我因公務纏身,難以全靠盡孝心,我侄賀永福(見圖2)作為村里的赤腳醫(yī)生便對我父親進行了全心全意的照顧,使我感激不盡!有時候,賀永福治不了的病,便用獨輪車一邊坐著他爺爺(我父親),一邊壓上一塊大石頭,推到十里外的萊陽中心醫(yī)院去治療。在我父親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大小便困難,賀永福給我父親導尿、敷藥、灌腸,臟物經常能濺他一身,但他一點也不叫苦,仍全心全意地照顧他爺爺(我父親)。事情過去幾十年了,現(xiàn)在回顧起來仍歷歷在目?,F(xiàn)在我大哥也已九十三歲了,已是五世同堂,兒孫們對他也十分孝順。前些天我見到一個視頻:我大哥的孫子賀天佐夫婦二人著帶一雙兒女回家探望他,(見圖3、4)并給他理發(fā),其樂融融,真正體現(xiàn)了賀氏好家風。賀天佐說:“我們夫妻二人要經常帶著孩子回來看望爺爺,這既是對老人的孝敬,也是對孩子的無聲教育!”

我家兄弟姐妹之間,也十分團結和睦。我自?。鶜q)沒有母親,是我父親和大哥大嫂一手拉大的?!袄仙┍饶浮?,我嫂子對我真是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照顧。

記得我八歲那年,大約是秋季的一天,我嫂子領著我到她娘家林格莊去。林格莊離我村六里地,我去一個生地方很不習慣,剛吃過午飯就要向回走。我嫂子說,還有點事,住會再走。我沉不住氣,就一個人偷跑了。但我不記得路,走了好大一會,還在一片梨樹林子里。我嫂子發(fā)現(xiàn)找不著我了,估計是我跑了,就順著路把我找回去。要是一般家長,起碼也要罵幾句或打兩下,但我嫂子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說:“你也不知路,要是跑丟了怎么辦?”住了一會,她在娘家辦完事,便領著我回來了。我嫂子不但對我很好,對我大姐、二姐和三妹都很好。什么事都想的周到。記得一九四九年春,我二哥因為工作住在林格莊下瞳村,離我家五里多地。有一天,我嫂子做了辣椒醬,因我二哥愛吃,便裝了一小罐,讓我送去。我提著這一罐辣椒醬送給我二哥,我二哥很高興!寫了一封信,讓我捎回,對嫂子的關心一再表示感謝!又住了不長時間,我二哥便奉命隨大軍南下到上海去了。

3、講“耕”字(或曰“經”字),興“勤儉”之風。那時,在農村農人以農為主,靠耕種過日子,所以常講“耕”字。而離開農村,干其他工作,則經常講“經”字,總之,不管干什么,都要懂點經濟,學會打譜過日子,經濟上有基礎。

我爺爺就是一個非常勤儉,而且很會打譜過日子的能手。聽說,他小時候家里窮得沒有一寸土地,全憑給人抗活和討飯謀生,但后來省吃儉用,通過四五十年的拼搏,買地蓋房,過上了中等戶的生活,成了村里出了名的過日子能手。

我父親經常說的一名話是:“一個會打譜的頂十個干的。”要想過好,既要勤儉,又要會打譜。他不但在家里過日子會打譜,而且在人民公社擔任村里第三生產隊隊長時也很會打譜,并很會調動社員積極性。所以生產隊里搞的紅紅火火。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每個整勞每年可分配到三四百元(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二三十萬)。他特別重視糧食生產。他說:“民以食為天,在災荒時期守著黃金能餓死,而守著糧食餓不死”。一九五八年農村創(chuàng)共產風時,他也動員社員秋收時把豐收的糧食收回家,做到顆粒歸倉。所以生產救災時隊里無人挨餓,得到社員們的稱贊。

4、講“讀”字,興學習之風。在舊社會我們家族曾飽受經濟貧窮和文化落后的苦,所以從我爺爺那一代開始,就教育后代堅決打好文化翻身仗。我父親常說:“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他小時候一天學也沒撈著上,不識字,但后來通過刻苦自學,識了一千多個字,為孩子們做出了榜樣。我是一九五二年秋考上招遠二中(初中)的。那時能考上中的人很少南莊北村沒有幾個,我父親和全家人都很高興!但家里困難供不起。于是我父親便開家庭會、會前囑咐我多說我哥嫂的好話,第二天晚上開家庭會,我按父親的囑咐,說:“能考上中學,是父親和哥嫂多年來教育支持的功勞,我要求去上。將來學習好,忘不了哥哥嫂子,一定好好報答!” 父親和哥嫂聽了都很滿意。平時我和我哥嫂關系很好,但因為我外出上學不但花銷大,而且家里少了半個勞動力,到底合算不合算。我父親說:“要放長眼光, 現(xiàn)在勒緊腰帶供出個人才,不但全家受益,親戚朋友也會跟著受益?!苯浄磸蜋嗪?,哥嫂表態(tài):“家里出了個中學生,不容易! 一定支持上中學!”這樣,我上招遠中學的事就定下來。我初中畢業(yè)后,又先后上了高中和大學。在我的影響和帶動下,我們賀家溝村賀氏家族(含親戚)先后出了多個大學生博士生等,改寫了賀家溝村不出文化人的歷史。

“話到老,學到老,八十八歲還學巧?!边@是我賀氏家族老人們經常對晚輩們講的一句話。高尚的品行是修來的,高強的本領是學來的。我今年雖然八十多了,但感覺到需要天天學習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永葆年輕的心態(tài)!

我深深地感到,我的前輩們雖然沒有給后輩們留下什么錢財,但給后輩們留下了寶貴的家風,這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一個家族世代永昌的法寶。

2020年8月中旬

(本文作者:中國當代著名毛體書法家,毛體書法新流派首倡者,世界文化名人)

網絡圖片

(王玉龍編輯)

家訓自由行旅游攻略

  • 家風家訓連載(三十七)浙江徐僑:以實心行實政 以清簡傳家風

    浙江義烏徐僑:以實心行實政以清簡傳家風徐僑徐僑(1160-1237),字崇甫,婺州義烏縣靖安里龍陂(今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zhèn)王宅片)人,南宋名臣、理學家。徐僑少時聰敏好學,弱冠入太學,師從呂祖謙門人葉邽。淳熙十四年(1187年)登進士,歷任信州上饒主簿、紹興府司法參軍、秘書省正字、安慶知府、提舉江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等職。后辭官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東巖書舍”,潛研理學,教書育人,十多年間孜孜矻矻

    2022-03-14
    240 31
  • 九江市柴桑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參觀中華賢母園家風家訓館

    九江市柴桑區(qū)特殊教育學校組織參觀中華賢母園家風家訓館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中華優(yōu)秀文化和家庭美德,充分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引領廣大家庭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助力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深入貫徹落實九江市教育系統(tǒng)以案為鑒警示教育和問題整改會議精神,不斷增強黨性觀念和廉潔從教意識,切實提高黨風廉政教育實效性。12月7日,九江市柴桑區(qū)

    2022-03-14
    1709 81
  • 家風正百業(yè)興——關于賀氏家風、家訓、家規(guī)的回憶之一

    家風正百業(yè)興——關于賀氏家風、家訓、家規(guī)的回憶之一賀惠邦“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好,則社會穩(wěn)。俗話說:“家風正、百業(yè)興”。好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是一種無形的家族凝聚力,能帶來一個家族的興旺。因此,必須重視家風建設。我老家是山東萊陽市河洛鎮(zhèn)賀家溝村。我們賀氏家族原本是一

    2022-03-12
    937 4
  • 廣德名臣張光藻的家風家訓

    張光藻(1815-1891),字翰泉,直隸廣德州(今安徽廣德市)城東人。清咸豐年六年(1856年)進士,歷任河北曲周、望都、寂縣、邢臺等知縣,正定府知府。同治九年(1870年)三月任天津知府。張光藻在內憂外患之際出任直隸天津知府,深感治理之艱難,但他不計個人得失,堅決維護津民利益,敢于據理力爭,秉公辦事。因在反對外辱的“天津教案”后,被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發(fā)配到黑龍江,兩年后獲釋歸里。他以詩抒懷,

    2022-03-12
    1245 56
  • 國慶去哪兒?人少免費+名臣+家訓展覽,這個地方居然就在瑤海!

    李鴻章享堂說起李鴻章,不少人首先會想起李鴻章故居,卻鮮有人知道位于合肥裕溪路的李鴻章享堂。9月29日,經過兩個月的封閉修繕維護,李鴻章享堂將以新面貌迎接游客,系列新展也將面對游客免費開放。保存較為完整的名臣墓園之一李鴻章享堂位于合肥市東郊大興集,始建于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為晚清重臣李鴻章與其夫人趙氏合葬的墓園,園區(qū)占地14000

    2022-03-11
    1348 70
  • 傳家訓揚新風之八十二丨徐埠鎮(zhèn)大塘余村:十萬世家探源

    余氏“家訓十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撫恤孤寡、憐貧救難、勤修職業(yè)、儉樸節(jié)用、立志安分、忍氣省事、齊家正俗、忠君愛國溯源:由余授姓,元詔旺族“大塘”與“大唐”,一個是都昌縣徐埠鎮(zhèn)蓮花村委會的一個村莊名“大塘”,大塘村其實不大,現(xiàn)今只30余個村民;一個是中華民族的一段輝煌盛世叫“大唐”,從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李唐王朝存世289年?!按筇痢迸c“大唐”的交集是,大塘的建村在“大唐”德

    2022-03-11
    1091 93
  • 范家大院:廉儉家訓彰顯時代清風

    梁霜廉政瞭望記者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掃一掃看更多文章經過一簇郁郁蔥蔥的竹,翹角飛檐的范家大院映入眼簾。墻是新刷過的,白得簇新,屋頂?shù)耐咂苋玺~鱗,門口的石柱卻尚有斑駁之感。在蒼色平整的院壩跟前,是一方散著三兩荷葉的池塘。“荷花兒才開過,一入夏,這兒就熱鬧得很?!钡玛柺辛_江區(qū)紀委監(jiān)委宣傳部部長許靈玲說。不久前,中國羅江·范家大院—家風文化園正式開園,距今已有300年歷

    2022-03-10
    1615 61
  • 好家風是最珍貴的家產——霞浦傳承不息的王伯大家風家訓

    初秋,在霞浦縣牙城鎮(zhèn),依托當?shù)貧v史文化名人——王伯大的宗祠建成的鎮(zhèn)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里,改造提升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著,以讓更多人在此接受廉政及王伯大“四留”家風教育,讓好家風走入尋常百姓家。王伯大,霞浦十大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字幼學,號留耕道人,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生于今霞浦縣松港街道赤岸村,葬于今霞浦縣牙城鎮(zhèn)雉溪村。南宋為官34載,王伯大清廉忠直,素以直諫聞名,是閩東歷


    2022-03-04
    104 74
  • 廣東恩平唐氏家訓:務學唯習 和行表善

    【姓氏簡介】廣東恩平唐姓的始祖是唐仲一,唐仲一于700多年前,從南雄經新會暫居,后遷至恩平,至今已繁衍到三十一世代。唐仲一墓葬于君堂潢步頭管區(qū)龜山,此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曾在道光十四年重修。聯(lián)合國前常務副秘書長唐明照、全國僑聯(lián)副主席唐聞生也是唐氏后裔。唐仲一墓【原文】務學唯勤習,和行表善端。賢聲鄉(xiāng)邑重,先澤子孫長。——出處:《恩平唐氏族譜》。位于恩平市君堂鎮(zhèn)瑯哥村委會塘

    2022-03-01
    1764 35
  • 外篇:范仲淹《誡諸子書》等家訓及幾則事跡

    【真儒范仲淹】外篇:范仲淹《誡諸子書》等家訓及幾則事跡【附:范仲淹故居】導語:本系列【真儒范仲淹】介紹范仲淹的一生事跡。本文是外篇,介紹范仲淹對子孫、宗族的教導,留下《誡諸子書》等家訓以及《義莊規(guī)矩》等,傳于子孫后人。文內后半部分,擷取史料中范仲淹的幾則事跡;最后附有范仲淹故居的一些景觀。*********前幾篇連載文章,介紹了范仲淹一生的德行事跡。范仲淹除了身體力


    2022-02-22
    1317 56
  • 李氏家族紀念館立起“家風墻”家訓八要!李氏家訓

    寧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侖戚家山李氏家族紀念館新增了4塊“家風墻”。墻上刻著李氏家族先人張?zhí)蛉肆艚o后人的家訓:科學宜擇其利濟者為之,兵學、法學未始非御侮之才、治世之具,究之兵兇戰(zhàn)危,如殺機何?舞文弄墨,如作奸何?汝曹其謹志之!至于農工賈礦理化醫(yī)藥,或裨實用,或利群生,肆而習之,積久自寤。讀書以明理,明理能做人,李氏家族的故事在當?shù)赜锌诮员?。據記載,當年張?zhí)蛉伺既宦犝f鎮(zhèn)??诘囊凰掖?/p>

    2022-02-19
    674 86
  • 江氏宗祠里的傳世家訓——“夢筆生花”

    入圍江家馬尾瑯岐江氏宗祠位于瑯岐集鎮(zhèn)上岐鰲山北麓,簡樸素凈的紅墻青瓦鬧中取靜,在百年中看盡海島的變遷。宗祠內,一本家譜訴說著一代族人的教育理想和堅持。先祖“夢筆生花”后世奉為經典江氏宗祠始建于明萬歷年間,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歷經明、清四次重修,1932年及1993年的重建,宗祠保留有清、民國時代建筑的藝術風格?,樶献陟糇哌M祠堂,進入宗祠正廳抬頭便看到祠

    2022-02-19
    752 53
  • 2019年張家祠堂拜祖典禮暨鞏義市回郭鎮(zhèn)首個家風家訓展示館建成

    10月7日,2019己亥年重陽節(jié)張家祠堂修繕竣工典禮暨家風家訓展示館授牌儀式在鞏義市回郭鎮(zhèn)清西村劇場隆重舉行。天高氣爽吉祥日,鑼鼓齊嗚彩旗飄。宗親齊聚祭先祖,優(yōu)良傳統(tǒng)世代傳。2016年春,在張家祠堂理事會倡導和組織下,宗親自籌資金近40萬元,歷時四年修繕祠堂,今天終于修繕落成,內設書畫藝術展室、農耕文化展室、家風家訓展示館等。張家祠堂坐落于回郭鎮(zhèn)清西村,據文物部門

    2022-02-19
    276 22
  • 全國廖氏家訓、家規(guī)集錦,好家風!請一定要傳下去!

    無論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廖;都是全球600多萬廖氏宗親之一。敬請您關注“廖氏宗族”,即可知曉天下廖家事。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廖氏文化、傳播廖氏正能量、共建繁榮廖氏!廖氏榮耀!全國廖氏家訓、家規(guī)集錦,請一定要傳下去!廖氏宗族家訓,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國家更加富強的必不可少的一點。

    2022-02-19
    1261 21
  • 海南這個古老家族700多年繁盛不衰,其奧秘就在家訓里→

    孝友勤儉最為立身第一義——海南文昌《云氏族譜》家訓代代傳承《云氏族譜》導語“孝友勤儉四字,最為立身第一義,必真知力行。”《云氏族譜》家訓第一句,道出了云氏家族700多年繁盛不衰的奧秘。穿過蒼翠椰林,一組四進相連、紅墻綠瓦的建筑——海南云氏大宗祠坐落在靜謐村落中,這處位于海南文昌文城鎮(zhèn)頭苑橫山村的大祠堂彰顯著歷史的滄桑與莊重。得益于后世的珍視與詳實記載,祠堂內懸掛著家族世代杰出成

    2022-02-09
    798 11
  • 點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