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正:亦淺亦深的萬載印象
作 者 簡 介
胡學正江西省萬載縣人,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江西省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宜春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理事。曾在《詞刊》《解放軍歌曲》《兒童音樂》《心聲歌刊》《星火》《宜春》和臺灣《江西文獻》等國家、省、市、縣級刊物發(fā)表歌詞、歌曲、小說、詩歌、散文、故事、紀實、報告文學等作品數百篇,并多次在省、市獲獎。有歌詞被著名作曲家鐵源、農天載譜曲發(fā)表或在網上傳唱。(手機:13507953563)
亦淺亦深的萬載印象
千年萬載,歷史的腳步在山山水水大街小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一個古老地名就是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一處街市坊間就有一個活色生香的傳奇。讓我們重新拾起這尚未失落的記憶,去繪就一幅亦淺亦深的萬載印象。
縣治縣名的變遷
孫吳黃武年間(222——229)置陽樂縣,縣治設羅城。西晉太康元年(280)更名康樂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并入建城縣。唐武德五年(622)復置陽樂縣,縣治由羅城遷龍山下,即原公安局所在地。所以上街頭又叫衙前,公安局后山又叫衙背山。唐武德八年((625)并入高安。楊吳順義元年(921)把時屬高安管的進城、康樂、高侯、萬載四鄉(xiāng)分出來置萬載縣,取“萬載”為縣名。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定為緊縣,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又更名為建城縣。至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才復名萬載縣,自此縣名一直沿用至今。
三山九嶺十八巷
萬載城內的山、嶺之名多冠以姓氏,皆因該姓久居此地而得名。地以人傳,人們往往過耳不忘。
▲ 三山
鄒家山(位于縣政府內,今廢)
林家山(位于原務前街土產公司側,今廢)
▲ 九嶺
鄧家?guī)X(東門鄧家巷內)
巢家?guī)X(大井頭)
李家?guī)X(原縣印刷廠前)
周家?guī)X(康中前)
汪家?guī)X(原新街居委會前)
南門嶺(小南門中段)
甘家?guī)X(縣武裝部內)
王家?guī)X(原棉織廠至今教委)
錢家?guī)X(原康樂鎮(zhèn)院后)
▲ 十八巷
考棚巷(小南門橫街原教堂對面)
上梨花春巷(上街頭原副食品商店旁)
譚家巷(木橋頭縣劇團宿舍坐向右側)
擔水巷(原皮防所至橫街)
朱衣巷(東大路至十字路)
大王廟巷(錦江超市與康樂照相館之間)
百花姑巷(原康樂鎮(zhèn)政府側)
柴會巷(原康樂電影院側)
孚惠巷(康樂醫(yī)院對面)
鄧家巷(東大路)
林家巷(后腦沖)
城隍廟巷、智者樂巷、錢墟巷、龍江巷、汪家巷、麥梨巷、烏柵欄巷(均已廢)
五廟十五街十四坊
▲ 五廟
清代至民國,萬載城內大型古樸的廟宇有孔廟、文昌帝君廟、武廟、城隍廟、財神廟、赤帝廟。至今,除城隍廟外均毀。
▲ 十五街
清至民國初期,城內有衙前大街、學前文昌閣街、天符廟前街、再思橋街、小南門城外街、大南門城內外街、西門城外街、務前大街、后街、王家山大街、朱衣巷口大街、孚惠廟前大街、東門城內外街、大北關城內外街、小北關城內外街。
▲ 十四坊
清至民國初期,縣城以龍河為界,分為東西兩都,河東岸為東都,轄建城、安仁、集賢、康樂、龍江、興仁、福壽七坊。河西岸為西都,轄明德、錦衣、興賢、南浦、建安、仁壽、宋家七坊。
三江兩河十八水
萬載氣候宜人,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水系發(fā)達,主要的江河可以概括為三江兩河十八水。
三江
▲ 蜀江
正源出自宜春慈化,貫穿全縣,全長77.5公里。
▲ 錦江
位于白良,又稱白良水,西源出自謝山至花塘。東源出自大蕪山入蜀江。全長18.5公里。
▲ 改江
兩河
▲ 龍河
穿城之河謂之龍河,有三源,一為竹山洞水一為田北水一為郭村鋪水,注入蜀江,全長12公里。
▲白水河
有二源,一出白水陽洞嶺南,一出大綱山之東,注入蜀江。全長19公里。
十八水
黃茅水、山口水、龍溪水、牟溪水、燒田水、桃源水、禮山水、谷源水、歐江水、后塘水、石板塅水、石筍水、廠塘水、東嶁水、涂溪水、煙塘水、岐山水、泰溪水。
八景
八景之說始于湖南。北宋初期畫家李成最早畫《瀟湘八景圖》,后為米芾收藏。北宋嘉佑八年(1063)春,畫家宋迪來永州,曾以瀟湘平山遠水風景為題材,畫了很多作品,其中頗為得意的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洞庭秋月、瀟湘夜雨、山市晴嵐、江天暮雪、煙寺曉鐘、漁村夕照八幅,稱為《八景圖》。北宋元豐三年(1080),著名書畫家、詩人米芾看了之后拍案叫絕,給每一幅畫都作序題詩。偏安江南的南宋寧宗皇帝看到后,也對瀟湘八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竟丹筆御書了八景組詩。一時,畫家畫,詩人吟,畫附詩,詩配畫,八景題材在各地蔚然成風?!澳衬嘲司啊敝饾u盛行全國。歷代八景詩畫被載于志乘,宋至明清數百年延續(xù)不斷,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萬載修志自明成化丙申十二年(1476)始,編撰者自然把八景搬上志書。所以,萬載古八景最遲成于明代成化年間。
萬載古八景
紫蓋浮云(位于高城鄉(xiāng)境內)。
小嶺樵歌、石筍凌空、鵝峰聳翠(位于鵝峰鄉(xiāng)境內)。
坤山夕照、龍河晚渡、筆架洄瀾(位于康樂街道境內)。
萬載新八景
萬載古八景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由于歷史的變遷和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其中的小嶺樵歌、鵝峰聳翠、龍河晚渡已不復存在,只剩下湯周雪霽、紫蓋浮云、筆架洄瀾、石筍凌空和坤山夕照等五景,但它已代表不了當今萬載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風貌,很需要有新的八景來取代。2007年11月至12月,由縣內外廣大群眾推薦,最后由縣新八景評審委員會投票,確定了萬載新八景。
▲ 竹山古洞
此景位于縣城東南10公里的馬步鄉(xiāng)洞口村,是一個大的喀斯特溶洞,全長近4公里。
▲ 老檵盤桓
此景指位于茭湖鄉(xiāng)謝溪村的老檵樹。
▲ 古廟晨鐘
此景指縣城城隍廟 ,是江西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廟。
▲ 寶塔生輝
此景指文明塔,位于縣城南面,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監(jiān)生易瓊等捐建。
▲ 仙源勝跡
位于萬載縣西北部44公里的仙源鄉(xiāng)。1932年4月至1934年1月,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機關駐扎在此。至今,還有30余處舊址、會址、舊居保留完整。2006年5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康樂靈運
此景指謝靈運墓景區(qū),座落于康樂里泉村蓮花形山,距縣城2公里余。該墓于清光緒七年(1881)由謝靈運后裔重修,是全國唯一有碑之實墓。
▲ 大宅幽深
此景指位于株潭鎮(zhèn)株山村丁家橋的周家大屋,建于清嘉慶乙亥年(1815),三列五進,占地17000平方米。
▲ 鳳翔九天
萬載城東有山,昔人望形生意而謂之“雞籠山”。2007年,縣人因山辟地,依勢造園,易名鳳凰山公園。金雞變鳳,鳳翔九天。公園占地60余畝。
萬載名產和特產
三大名產
▲百合
在萬載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白水為主要產區(qū)。民國初期萬載就年產百合粉200石,故萬載有“百合故里”之譽。
▲辣椒
分尖椒、圓椒兩大類,尖椒主要有黃椒、牛角椒、向天椒、七姐妹等。民國時期全縣有辣椒行七、八家,專門經營辣椒,銷往武漢、南昌等地。1976年開始出口,深受港澳、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qū)和國家歡迎。
▲康樂雞
品味鮮美,據傳是博得晉武帝司馬炎的歡心而得名,為江西名貴雞種之一,在萬載已有1700多年的飼養(yǎng)歷史,曾暢銷國際市場。
三大特產
▲花炮
萬載花爆生產歷史悠久,素有“花爆之鄉(xiāng)”的美稱,然創(chuàng)于何時,迄無確考。查有文字記載者,鞭炮生產的歷史至少在17世紀中葉。煙花生產則始于1964年。如今,萬載花爆已從單一的響聲好,發(fā)展到聲、色、電、光、煙、香、花等綜合造型運用。
▲土紙
即表芯紙,俗稱草紙。民國初期,全縣有紙槽5000余個,年產表芯40余萬擔。除國內營銷外,還出口香港、澳門、朝鮮及東南亞等國家。
▲夏布
俗稱扁紗。萬載夏布生產歷史悠久,然起源于何時,已無從查考,但最遲在東晉后(即1600年以前)便有生產。明代,萬載有約70%的農戶從事夏布生產,縣城經營夏布的商號上百家。清代,全縣有1000多家作坊從事夏布生產,從業(yè)者近萬人。運銷粵、蘇、皖、浙及南洋、朝鮮等地。21世紀后出口日本、法國、德國、印度、東南亞等地。 ???????
本篇原創(chuàng)作者:胡學正
來源:德福茶社
Hash:b64a93797332cec6b7d47a3c7fcda06af285b12b
聲明:此文由 萬載旅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