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縣入選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好消息!
近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結果揭曉,
我省紅軍標語“活”起來——樂安縣“紅軍標語+全社會力量”保護利用模式榮獲十佳!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經(jīng)過20家入圍項目單位代表精彩匯報和評審專家認真評議,樂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申報的讓紅軍標語“活”起來——樂安縣“紅軍標語+全社會力量”榮獲十佳案例。
案例內容
樂安縣依托豐富的紅軍標語資源,堅持政府主導,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群策群力,勇于創(chuàng)新,科學地探索出一條“紅軍標語+全社會力量”保護利用模式。
一、高位推動,全面壓實責任。成立了紅色標語普查和保護利用領導小組,縣委書記為組長,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旅局、縣財政局、縣委黨史辦等12個相關部門以及16個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為成員單位,同時,建立了縣、鄉(xiāng)、村三級責任機制。
二、廣泛宣傳,點亮紅色印記。近年來,通過書刊、微信公眾號、電視臺、學習強國等媒體,進行多方位地宣傳紅軍標語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2018年,編輯出版了《樂安紅印》《樂安紅軍標語精選》等書籍。2019年以來,中國文物報先后作了《定格紅色印記 打造樂安名片》《小標語大歷史 小標語大情懷》報道。學習強國中央平臺和學習強國江西平臺先后作了《江西樂安:永不磨滅的紅色印記》《江西樂安:山水樂安留紅印》視頻報道。江西日報先后作了《留信最美的紅色記憶 》《樂安:永不褪色的紅色印跡》報道等。通過宣傳,樂安縣紅軍標語走向了全國。
三、創(chuàng)新認保模式,凝聚社會力量。樂安縣在做好掛牌保護、革命文物維修、傳統(tǒng)村落保護等工作的基礎上,著力開展社會認保工作。出臺了《樂安縣紅色標語認保工作方案》,制定了認保協(xié)議書,明確了認保人保護紅軍標語責任,鼓勵全社會力量參與紅軍標語認保工作。一是機關單位踴躍認保。許多單位節(jié)省辦公經(jīng)費用來保護紅軍標語。如:樂安縣工商銀行捐款5000元保護紅軍標語。二是社會團體積極認保。許多社會團體把保護紅軍標語作為最好的公益事業(yè)來做。如:樂安鑫點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三是老百姓主動保護。如:湖坪村村民王耀宗50多年如一日堅守保護紅軍標語;池頭村邱希仁、邱惠仁兩位退休教師,義務保護村中紅軍標語;坊塘村村民丁小平、丁建新、丁建國捐資、捐物搶救性修繕紅軍標語載體。
四、系統(tǒng)開發(fā)利用,用活紅軍標語。按照“開發(fā)紅色資源,發(fā)展紅色旅游,創(chuàng)建紅色品牌”的思路,堅持“點、線、面”結合,多渠道多層次開發(fā)紅軍標語資源。一是精心打造“點”。精心在紅軍標語保存好且有特色的建筑內舉辦展覽。目前,全縣舉辦了《墻上號角》《列寧室》《絕命后衛(wèi)師——興國模范師第十六團》《紅歌漫畫》等多個紅軍標語專題展覽。二是精心連成“線”。在紅色南村、紅色湖坪等村,以紅軍標語專題展覽為基點,將其它紅軍標語保存點連成參觀線路。三是精心構成“面”。根據(jù)紅軍的征戰(zhàn)線路,將全縣的景點、景區(qū)規(guī)劃成一張紅色旅游藍圖,使全縣的紅軍標語整體供游客參觀。
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受到各地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經(jīng)過革命文物所在地省級文物行政部門推薦和革命文物單位自主申報,推介活動辦公室共收到來自2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申報的案例109項。經(jīng)過推介活動辦公室組織資格審核,共有95項參評案例參與初評,初評評選產(chǎn)生20項案例入圍終評。經(jīng)過與會專家評審評議、記名投票,優(yōu)中選優(yōu),最終產(chǎn)生十佳案例和優(yōu)秀案例各10項。
此次推介活動聚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文件部署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及該工程確定的系列重點項目實施中的典型案例,重點關注2018年以來各地加強資源整合、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助力紅色旅游、精準扶貧,惠及革命老區(qū)民生改善、建設發(fā)展的典型做法,以及社會力量參與的創(chuàng)新案例。推介活動主辦方還將在20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舉辦相關研討交流活動,進一步擴大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案例的宣傳影響,助力“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名單
讓紅軍標語“活”起來——樂安縣“紅軍標語+全社會力量”保護利用模式
樂安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游局
弘揚抗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武漢革命博物館抗疫物證收藏保護利用
重慶宋慶齡舊居“時代小先生”系列社教活動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進藏先遣連戰(zhàn)斗遺址保護修復和進藏先遣連紀念館建設工程
中共阿里地委宣傳部
北京市香山公園管理處
東北烈士紀念館“云+”系列——疫情條件下紅色資源的展示與宣傳
東北烈士紀念館
以紀念館建設為載體傳承紅色基因——湘江戰(zhàn)役舊址保護利用實踐探索
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歷史展覽館
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yōu)秀案例名單
抗大舊址群共建共享
“學英烈事跡 誦抗戰(zhàn)經(jīng)典 做紅色傳人”主題教育活動
“尋偉人足跡 立成才志向”韶山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及配套文創(chuàng)
紅色金融歷史展
青海原子城“兩彈一星”精神教育實踐活動
青海原子城紀念館
對民間革命文物深度開發(fā)利用的探索與實踐
山西烽火抗戰(zhàn)博物館
紅色尋寶之旅
紀念紅十四軍建軍90周年“革命文物網(wǎng)上秀”系列主題活動
如皋市紅十四軍紀念館
“吹響集結號 重走東渡路”紀念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主題活動
韓城市文物局
來源:國家文物局、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革命文物處
編輯:吳蕓潔
Hash:2c370202b60cf155aa4521d6897ac27f17f39260
聲明:此文由 這里是江西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