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餅因采用牛骨髓油作原料而得名。髓餅在《東京夢華錄》中已有記載,北宋時期開封市場已經(jīng)流行。髓餅除具有香味濃厚、甜潤綿軟、南味突出之長,兼有強筋壯骨之功。建國后,這一傳統(tǒng)糕點在市場上曾一度絕跡。1983年,市食品科研所重新挖掘研制成功,曾在商業(yè)部召開的食品科技會上受到很高評價。
髓餅用精粉、白精、豬油、髓油、板油丁、麻鹽、香粉、炒黃豆粉、味精等制成。工藝流程為制酥、制皮、制餡、包制成型和烘烤。成品乳白色,呈圓餅狀,內(nèi)部松酥多層次,每斤8~10塊。棗泥點子棗泥點子屬混糖皮類精制糕點。從宋代延傳至今,已有近千年的生產(chǎn)歷史。
該品選用優(yōu)質糖粉、精粉、香油、飴糖、棗泥、桃仁為原料,經(jīng)調(diào)粉制餡、掐劑、包餡、打點、烘烤而成。其形近似饅頭,乳白色,上面有紅色七星點,底部呈棕黃色,富油脂光澤,軟硬適中,略有彈性,酥松綿軟,甜香利口,透紹酒和棗泥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