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shù)個、甚至數(shù)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篾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篾,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xù)。
其來歷,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里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后來天神利用智慧將男子的容貌區(qū)分開來。男人們?yōu)榱怂┳∨耍陀锰袤幊扇⑺齻兲鬃?,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現(xiàn)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時的篾圈發(fā)展而來的。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種象征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標志。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說明她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并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伙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制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篾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