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在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是醫(yī)書里的一種良藥,無論內(nèi)服或者外用都對人體有不錯的功效。不少地方的民間也喜歡用它來做成小食,味道獨特,又可以保健,是種不錯的食材。清明時節(jié)許多地區(qū)都會做的傳統(tǒng)食品“青果”(又稱青團子),其主要材料正是艾草。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種常見的食材。每到春季,田頭水邊就會長出一叢叢艾草,綠色的葉子盤旋而上,像寶塔似的非??蓯?。這時,女人們會把它們采下來,回家將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里蒸熟,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糍”。
艾糍味道濃烈,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后來我隨老婆回娘家,岳母大人做艾糍時會特意少放些艾葉,吃起來滿口清香,還帶著一種特有的甘味,讓人頓時胃口大開。
其實艾草做的菜并不只限于艾糍,只是艾糍太過出名讓人忽略了用這種食材烹制的其他菜式而已。客家菜里面的梅州狗肉是出了名的美味,卻很少有人知道它還有咸、甜之分。而甜狗肉就是用糯米酒糟和艾葉來煮的,個中滋味十分美妙,卻又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只有親自嘗過才能體會。這種做法可能只有客家才有,即使在把甜味用得出神入化的淮揚也沒能找到這樣烹制的狗肉,可算一絕。
艾草本身還有祛風(fēng)的作用,所以客家女性坐月子時會用艾干來燉雞,一來滋補身體、二來驅(qū)除風(fēng)邪,只要放量適當(dāng),味道會非常好。對于南方潮濕的春節(jié),也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