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是中國四大名瓷之一,產于許昌之禹州市神后鎮(zhèn)。禹州古稱夏禹國,啟大諸侯于“鈞臺”,以“鈞臺”命名,窯曰“鈞窯”。鈞瓷始于唐,盛于宋。所產鈞瓷觀之如景,叩之如馥磬,瑰麗奪目,濃艷晶瑩,加之燒制難度,“十窯九不成”,鈞瓷成為連城之寶,人們將它和玉器、金銀并列、榮譽“鈞與玉比,鈞比玉美”、“黃金有價,鈞無價”,被譽為國人瑰寶。新中國建立之后,經反復研究和科學實驗,在古鈞瓷工藝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眾多的鈞瓷產品,“進窯一色,出窯萬彩”。品色最出色悅目的有朱砂紅、梅子青、雞雪紅、胭脂紅、丁香紫、玫瑰紫、茄皮紫、葡萄紫、蔥翠青、天青、月白等,且紅里有紫,紫中有蘭,蘭中泛清,青中透紅,五彩滲化,相映生輝。更使人叫絕者,鈞瓷經過“窯變”,鈾面上自然出現一幅幅神奇畫卷,有的高峽飛瀑,翠竹生煙,仙臺瓊閣;有的如晨星滿天,煙火怒放,龍鳳飛翔等。產品中“云林層出,高山瀑布,河山相映,老者過橋”窯變色彩圖案的雙龍瓶、雙龍虎頭瓶等世謂珍品。所產名貴鈞瓷出口美國、日本、法國、英國 .
2008年,鈞瓷燒制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鈞窯的故鄉(xiāng)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以市轄的神垕鎮(zhèn)一帶的窯廠最為集中和著名,[2]禹州市境內發(fā)現古鈞窯址147處,經專家認定歷史上不同朝代的窯爐就有260多座。
禹州的鈞瓷,被稱為“國寶”、“瑰寶”。鈞窯是我國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它的主要貢獻在于燒制成艷麗絕倫的紅釉鈞瓷,從而開創(chuàng)了銅紅釉之先河,改變了以前中國高溫顏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開拓了新的藝術境界,鈞瓷是因宋徽宗時期曾在近禹州市內古鈞臺附近設置官窯專門燒制御用瓷而得名。
各朝代特點
在陶瓷燒造史上,傳統(tǒng)的觀點是始于唐盛于宋。禹州鈞瓷同樣始于唐盛于宋。這符合歷史事實,但青瓷開始更早。因為青瓷是花瓷、鈞瓷的前身,禹州根據出土實物可以推出新結論:青瓷始于隋盛于唐,花瓷、鈞瓷始于唐盛于宋,這一論斷會更準確一些。
在禹州,文物管理所以及民間收藏唐代花瓷的數量較多,花瓷的產生為鈞瓷的誕生做了前期基礎工作。花瓷是在天目黑釉上零星施加一些或藍或白或褐色釉料,燒窯時這些零星的釉上釉就會產生窯變,向器物底部流動,產生一些或藍或白或黃或褐色斑點,使釉色有了變化。其實,這些變化既有人為的痕跡,又有自然窯變的成分。人們稱這種由青瓷演變而來的瓷為花瓷,有人稱之為“唐鈞”。的確,這種瓷是鈞瓷的前身,沒有花瓷上的窯變斑點的啟發(fā),窯匠們就難以想到整體上的窯變。這是一種靈感啟迪的作用,因而禹州藝人有了一個了不起的重大發(fā)明——鈞瓷窯變。唐代鈞釉是在黑色釉上點綴有大塊的藍白釉斑,或在藍白釉上點綴有大片的黑色釉斑,也有在黑釉上全施藍白釉,其釉色變化黑白藍相間,黑里1,活潑多變,主要以鐵為著色劑,這種釉瓷古人稱之為“花瓷”。
宋代鈞釉,窯變單色釉,其釉色是在唐鈞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鈞瓷窯工除去在唐鈞釉中的黑色成分,取其藍白色,追求一種雅致如玉的效果,釉的基本色調為天青色,其窯變色深者為天藍,淡者為月白;窯變花釉,其釉色特點是在青藍色釉面上點涂紫紅色斑塊,燒成后猶如在藍天上出現的彩霞那樣美麗燦爛。
元代鈞釉多數為窯變彩斑釉,少數為窯變單色釉,但是青藍色釉面沒有宋鈞那樣的滋潤,相對而言比較粗放且流動性稍大,有紫紅色斑塊的也沒有宋鈞那樣的層次分明和韻味十足,而稍顯呆板,但由于青與紅二色協調相比,也不失為一種裝飾性很強的窯變釉。
清代鈞釉,由于 月牙白鈞瓷
月牙白鈞瓷(2張)歷史原因,鈞瓷至明代已經斷燒,到了晚清鈞瓷又開始恢復,當時主要用風箱小藍碳窯燒制,所謂的“爐鈞”。爐鈞釉是一種特殊的鈞釉,與前代相比,釉內溶劑成分較多,故釉高溫下流動性較大,冷卻時容易析晶,所形成的窯變效果很奇特,釉色有朱砂紅、天青、天藍帶各種紫等。
如何鑒別
古鈞窯的鑒定分四個方面內容:一是辯真?zhèn)危菙鄷r代,三是定窯口,四是估價值。
古鈞窯鑒別注意以下幾點:
1、看胎質,鈞窯由于是用還原焰燒成的,因此,無釉的胎質表面(主要是器物足部)一般呈醬黃色。
2、看造型,鈞瓷的造型明代以前多為生活用品,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3、看工藝,古鈞瓷制作為手工成型,諸窯是手拉坯和印坯。
4、看釉色,從時代特征看,鈞瓷的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釉色,如唐代是黑釉藍斑,宋代的紫紅花釉,宋元兩代的天青、天藍、月白釉等。
5、看底足,宋代官鈞窯底足一般抹有芝麻醬色釉或較稀薄的青白釉。
鈞瓷生產自古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說,主要是講其生產工藝復雜。如以現代生產工序劃分,鈞瓷生產一般需要經過原材料加工、造型設計、制模、成形、素燒、釉燒、檢選八大工序。
鈞瓷生產工序多,燒制不易。從選料到燒成產品,其間要經過數十道生產工序,無論哪道工序稍有不慎,即便是小小的差錯也會造成前功盡棄,這也是鈞瓷珍品率極低的原因。綜其大略,鈞瓷生產一般需要經過如下幾道大的工序:
原材料加工
⑴選料。在礦區(qū)尋找性能可靠,質量穩(wěn)定,宜于鈞瓷產生窯變的原材料,并精心進行挑選。
⑵把原材料進行必要的處理。瓷土堆放于露天料場,進行長期的、循環(huán)不斷的風吹、日曬、雨淋、冰凍,使其風化潤酥,改善性能。礦石料需入輪碾進行粗碎,成砂粒狀或粉狀。有的需遮陰、防雨、防塵等。
⑶細磨。把各種原料按配比裝入球磨機中轉動,成為符合質量要求的泥料或釉料。
造型設計
鈞瓷傳統(tǒng)造型以盤、缽、碗、爐、花盆等器皿為主,追求端莊大氣、質樸自然的藝術風格?,F代鈞瓷在傳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加入了現代美學元素,開創(chuàng)了鈞瓷藝術新的表現領域。鈞瓷造型有傳統(tǒng)器皿類、人物類、動物類、異型類幾大類別,形成了器皿系列、動物系列、人物系列、文具系列、茶具系列、飛禽系列、實用品系列等上百個造型系列,上千個品種。
制模
把造好型的模子翻制成模型。模型材料古代用泥,翻制成后素燒成模,可用于脫坯成形。現代普遍用石膏粉加水調制成漿,使其凝固而成模。石膏模既可用于注漿成形,也可用于脫坯成形。素燒泥模和石膏模的相同點是都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吸水性,可反復多次使用。模型一般為內空型,其內壁的形狀即為坯體的外形。
成形
根據產品的種類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形有注漿成形、拉坯成形、脫坯成形等幾種方法。
⑴注漿成形:把泥漿注入石膏模型中,待有一定厚度后把多余的泥漿倒出,少頃打開模型即可取出成形的坯體。
⑵拉坯成形:在轉動的1上放一泥團,用手拉制成各種圓形的坯體。為主要傳統(tǒng)成型方法之一。
⑶脫坯成形:又稱印坯成形,把泥料拍打成泥片,緊貼在模型內壁壓實,對接成形。脫大瓶時須把泥搓成泥條置于模型內,并拍打成合適厚度的坯體,連續(xù)不斷地重復這種過程,逐漸擴展坯體,直至最后把整個大瓶脫成。
⑷徒手成型:是指用手工捏制、雕塑等手法進行成型的方法,一般用于小件或異型器皿的制作。
施釉
⑴素燒:把經過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燒一次,溫度在900℃~950℃,以增加坯體的強度和吸水性,利于上釉操作。
⑵上釉:把經過素燒后的素胎,采用涮釉、浸釉、澆釉、刷釉等方法進行上釉,使素胎表面附著一層具有合適厚度的釉漿。
燒制
經過上釉的釉坯,入窯進行燒成,也就釉燒。溫度一般在1280℃~1300℃。古代宋鈞官窯采用柴燒,新中國成立后恢復鈞瓷生產時采用煤燒,1994年以后則普遍采用氣燒,直到任星航恢復柴燒工藝后,宋代的制鈞燒成秘密才得才破解。鈞瓷燒成時由于溫度、氣氛以及氣候等的影響,使燒成后的產品具有色彩斑斕、變化萬千的窯變效果。
出窯
對燒成后的產品,按照鈞瓷技師標準進行檢選和分級。合格品一般有正品、精品、珍品等幾個級別。正品沒有缺陷或缺陷極小,窯變效果一般;精品沒有任何缺陷,有一定的窯變效果;珍品則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窯變效果豐富獨特。窯變效果包括鈞瓷產品釉面的色彩、斑點、紋理、開片及自然圖畫、意境等。
風格特征
柴燒鈞瓷柴燒鈞瓷窯爐特別是宋代雙乳狀鈞瓷窯爐,雙火煻增加火網面積,雙火口輪流添柴,有利于在燒成過程中爐溫平穩(wěn)上升。柴燃燒快,燃盡后灰燼即落入灰坑,所以火煻內沒有很厚的燃燒層。勤、快、少的添柴燒制方法也為爐溫的平穩(wěn)上升提供了有利條件。柴燃燒時火苗長,火焰柔和,所產生的一氧化碳氣氛濃淡適宜,為釉料中的銅元素還原成色營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所以柴窯制品釉色相互滲化過渡自然,呈現出清麗淡雅、俊秀飄逸的藝術風格,這也是使作品最接近宋代鈞瓷藝術效果的一種燒成工藝。
煤燒鈞瓷煤燒鈞瓷窯爐有倒煙、直煙、平煙等多種類型,內部結構和燒成原理基本相同,只不過煙道出口所處的位置不同。煤燃燒時間長,不易燒盡,容易形成較厚的燃燒層。在下渣松動燃燒層時往往會引起窯溫驟升。煤所產生的熱量相對較大,火勢猛烈,在不同階段所產生的一氧化碳氣氛濃度差別較大,這些客觀條件在合理燒成制度的控制下,為窯變效果的形成提供了先決條件。釉汁在高溫下的流動受窯溫起伏和一氧化碳氣氛濃淡的制約,也就容易出現曲線變化和色彩交融。煤窯制品具有熱烈奔放、生氣勃發(fā)的藝術風格。釉面容易出現山水畫面活霞彩紛飛的藝術效果。
清代爐窯以碳作燃料,這里的碳指未燃盡的煤渣,俗稱“藍碳”,所以廣意上講也屬于煤燒鈞瓷一類。爐窯一次之燒一件產品,一次添加燃料燒成,用風箱通風控制窯溫。這種獨特的燒成方法和特殊的燃料,使爐內一氧化碳氣氛相對較淡,不利于銅元素呈色。所以爐窯制品以天青、月白類單色居多。這也就形成了自然恬淡、質樸無華的藝術風格。
氣燒鈞瓷液化氣鈞瓷窯爐所用的液化氣或天然氣,純凈、少雜質,燃燒完全?;鹈缬蓢娀鹂诳刂?,噴火口的大小多少都在人的掌控之中,是最容易操作的鈞瓷窯爐。爐火的純凈,升溫曲線的平和,為釉面的平穩(wěn)呈色提供了空間。氣窯制品一般都鮮艷明亮、色彩秀麗。在合理的燒成制度下也能產生豐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藝術效果。
簡而言之,柴窯制品清新俊逸、秀麗典雅;煤窯制品熱烈奔放,畫面宏偉;碳窯制品質樸自然,恬淡無華;氣窯制品釉層鮮亮,明麗淺艷。這里所說的是一般現象,在燒成制度的調節(jié)下,某種窯爐由于客觀因素的改變,制品也有可能出現其他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