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已有2000多年歷史。濰坊是發(fā)明風箏和放飛風箏最早的地方之一,而楊家埠風箏是濰坊風箏的一支獨有流派,甚至可以說是主要流派。它與楊家埠年畫一樣,在我國民族藝術寶庫中,都憑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占有了一席之地,堪稱“寒亭名片”。
溯源
西楊家埠村是楊家埠風箏的的中心產地,也是濰坊風箏的故鄉(xiāng)。明代初年,楊氏家族已開始扎制風箏。至明末,西楊家埠的藝人把木版年畫的技藝與風箏工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使風箏與木版年畫成為齊頭并進的姊妹藝術。清乾隆至嘉慶年間,西楊家埠已有風箏作坊30余家,年產風箏4萬余只,其附近仉莊、三角埠、王家道、倉上等村也開始仿效生產。清末民初,楊家埠一帶村莊所扎制的鶴、燕、蝶、蟬及各種人物風箏近百種,無不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僅西楊家埠村就有60余戶、200余人從事制作,年扎風箏18萬余只?!捌咂呤伦儭鼻?,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每逢濰城沙灘二、七大集,楊家埠風箏上市量8000余只,年經銷量超過20萬只。抗日戰(zhàn)爭時期,楊家埠風箏受戰(zhàn)亂影響,日趨衰落,至濰城解放前夕,風箏的扎制業(yè)幾乎瀕于絕跡。
新中國成立后,楊家埠風箏的制作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迅速得到恢復。其中哪吒鬧海、劉海戲金蟾、水漫金山寺等20余種風箏,已開始銷往青島、濟南、哈爾濱等地。在北京、天津、濰坊三家風箏產地鼎足而立的競爭中,濰坊風箏以扎、糊、畫俱佳和放飛高穩(wěn)的特點,獨樹一幟。1958年,西楊家埠扎制的風箏開始進入國際市場,先后參加了美、英、日、法等1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展銷和放飛。
“文革”期間,西楊家埠的風箏扎制業(yè)受到極大破壞,年均扎制不足1.5萬只。1978年,楊家埠風箏得到長足發(fā)展,年扎15萬只。1981年已達到抗戰(zhàn)前的水平。1984年,楊家埠風箏的扎制達35萬只,1986年達50萬只。1987年,楊家埠村風箏廠成為國內最大的風箏加工廠,楊家埠風箏年扎制量突破100萬只。
楊家埠風箏的扎制原多為鳥蟲與人物類,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風味。經歷代藝人不斷創(chuàng)新,現(xiàn)楊家埠風箏已擁有300多品種。小不盈尺,放飛時用細線牽動,微風即起;大長數(shù)百米,放飛時需8噸載重汽車牽引,四級風以上方能騰空。1982年以來,在國際國內風箏比賽中,楊家埠風箏以造型奇特,形象逼真,色彩鮮艷,起飛平穩(wěn)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友人。其中,“荷花屏”、“小蜈蚣”、“天女散花”、“友誼花開”、“鐘馗”、“包青天”等10余件作品,分別獲全國風箏比賽一、二、三等獎和創(chuàng)新、設計獎。1986年,西楊家埠村85歲的風箏老藝人楊同科,積其豐富的扎制經驗,創(chuàng)作了長350米,腰徑70厘米,共320節(jié)的超大型“龍頭蜈蚣“,在第三屆濰坊國際風箏會及第一屆全國風箏邀請賽放飛中,使國內外20萬觀眾為之嘆服。美國《洛杉磯時報》用一個整版的彩色篇幅刊登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風箏,國內外近百家報刊、電臺也紛紛作了報道。泰國《世界日報》稱“山東楊家埠風箏蜚聲中外”。1988年4月,在第五屆濰坊國際風箏會上,有美國、聯(lián)邦德國、泰國、日本、澳大利亞、法國、加拿大、英國和中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風箏協(xié)會負責人,一起薦舉濰坊市為“世界風箏都”。
楊家埠風箏揚名中外,吸引了國內外知名人士和游人。西楊家埠接待來賓逐年遞增。谷牧、賀敬之、朱穆之、郝平南等來此為其題詞贊譽。有48個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前來參觀。1988年9月,民間藝人楊其民應邀參加巴西中國藝術節(jié),進行風箏扎制表演。同年11月黨支部書記楊高之應邀赴法國進行文化交流。
楊家埠風箏正以窗口的作用,推動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風箏產品也已由低檔,轉向中、高檔,由內銷為主轉向外銷為主。
信息來源:寒亭區(qū)史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