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南部青龍河流域是遼寧省內最大的省級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這里水豐草旺,非常適于農作物生長。在保護區(qū)內的塔子溝一帶自古就有種植大蔥的千年歷史,后來經過勤勞的三十家子農民300年定向選擇,母株采種、大壟、深溝,多次高培等,最終選育出優(yōu)良農家地方新品種。因該品種蔥白長,假莖粗而緊實,型似木棒,口感細嫩,入口甘甜微辣,香味濃厚,假鱗莖切段縱切后易散開,呈鱗片狀,因此人們形象的稱之為鱗棒蔥。因為該品種是勤勞的三十家子農民培育出來的,不僅口感好,還耐寒耐儲運,故而取名三十家子鱗棒蔥。
遼寧省凌源市三十家子鎮(zhèn)栽蔥歷史非常悠久。因清軍初入關時在該地區(qū)留下三十戶八旗子弟,故而得名三十家子。當地自古就有種植大蔥的習俗,但是當時受生產技能、交通運輸等條件限制,三十家子大蔥種植面積很小,產量很低。一直到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康熙皇帝去盛京(今沈陽)祭祖陵,沿山路私訪來到三十家子??慈易尤私艿仂`,山清水秀,于是下令行營駐扎在三十家子,并在鎮(zhèn)中心修建承禧寺。在圈地建廟時需要鏟除一片菜園,康熙皇帝看到這片綠油油的的蔬菜,問隨從是什么作物,地方官答曰三十家子鱗棒蔥,可即食??滴踉唬喊傩辗N之不易,朕品嘗之,覺得入口甘甜,微辣,口感獨特,食欲大增,于是每餐不離三十家子鱗棒蔥,即使從三十家子起駕回京時,地方特產一律不要,單單備了一車三十家子鱗棒蔥。能夠得到皇帝認可,三十家子鱗棒蔥便在朝0了名,朝中大臣紛紛追捧,乃至到了“一兩銀子一根蔥”的地步。于是當地群眾便逐步增加栽種面積。到1988年三十家子大蔥面積擴大到18200畝,即使是近幾年政府側重于溫室蔬菜大棚種植,但是三十家子鱗棒蔥的種植面積始終不減?,F在三十家子鱗棒蔥遠銷遼、冀、蒙、天津,聞名遐邇。
遼寧省凌源市三十家子鎮(zhèn)現轄行政區(qū)域
凌源市人民政府《關于申請“三十家子鱗棒蔥”地理標志產品名稱和地域范圍劃分的函》,凌政函〔2014〕54號
凌源市三十家子龍源鱗棒蔥種植專業(yè)合作社企業(yè)標準:Q/LLY01-2014《三十家子鱗棒蔥生產技術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