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之道的景點 - 哲學意義上的道
導讀:哲學之道的景點 - 哲學意義上的道 1. 哲學意義上的道 2. 道是中國哲學的最高范疇 3. 哲學中的道 4. 道的哲學意義是什么 5. 哲學意義上的道德指什么 6. 道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 7. 哲學意義上的道德 8. 哲學意義上的道德是什么
1. 哲學意義上的道
一般來說,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或物質的東西,譬如,古代的哲學家,包括中國古代的思想家,總把世界本質總結為一些具體的事物,譬如,西方曾經把水、火、土、風、光等等當做世界本原,而中國則最常見的類似說法就是金木水火土了。
在認識論上,區(qū)分的是認識方法上,一般來說,形而上學容易達到唯心主義的結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形而上學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而辯證法則相反。
2. 道是中國哲學的最高范疇
1、道:
拼音:dào
筆畫:12畫 ,其中“辶”3畫,“首”9畫。
2、道,道是中國哲學中最高的范圍,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道生萬物,道于萬事萬物中,而又獨立于外。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3. 哲學中的道
“道”在中國哲學,早在老子、孔子之時就已經作為萬物本原、最高境界和宇宙總體的概念來使用,以至人生的最終追求,可以“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來概括表述。“理”概念的界定雖然稍遲一些,但在韓非子那里,已經明確將道與理聯(lián)系了起來,可以看到理作為道之特殊、即具體事物的規(guī)定性而予以定義。到朱熹,則對道與理的關系有了更細致的考量。他比較雙方關系并具體規(guī)定說:
道是統(tǒng)名,理是細目。
道訓路,大概說人所共由之路。理各有調理界瓣。
4. 道的哲學意義是什么
【1】哲學是一種智慧,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的藝術和智慧;是對于客觀世界和人生道路的系統(tǒng)反思;是愛智慧以及對智慧的不懈追求;是力求提升人生境界的境界之學。
【2】道和哲學的區(qū)別在于,道是哲學研究的對象,哲學對道進行解釋說明,把道變成可以讓人理解東西。
道也是一種智慧,但是道只能靠個人領悟并且無法言傳身教,這時候就需要哲學對道進行解釋說明,使道成為可以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的東西。
如果說哲學是智慧,那么道就是智慧的內容。
5. 哲學意義上的道德指什么
倫理,是外在社會對人的行為的規(guī)范和要求,所以,通常指社會的秩序、制度、法制等等。而“道德”,則是指內在的規(guī)范,是個體的行為、態(tài)度和一種心理狀態(tài)。
關于道德,西方哲學史大師康德有句名言,他在著名的《實踐理性批判》中說:“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心靈:我頭頂?shù)男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這句話也被刻在了康德的墓碑上。
6. 道作為哲學的最高范疇
道家的主要思想體現(xiàn):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老子是最早質疑宗教,反對迷信的人
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但是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司馬遷之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中評價古代道家為易行難知,事少而功多。
先秦各學派中,道家雖然沒有儒家和墨家有那么多的門徒,地位也不如儒墨崇高,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道家思想以其獨有的宇宙、社會和人生領悟,在哲學思想上呈現(xiàn)出永恒的價值與生命力。
7. 哲學意義上的道德
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tǒng)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guī)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 ??問題。
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一般指黑格爾之后至今的西方哲學.它的特點是新流派眾多、思想方式變化深刻、與現(xiàn)代科技與人文眾學科的關系密切、對中國的現(xiàn)實思潮影響巨大、與未來哲學的發(fā)展息息相關。
哲學發(fā)展到當代,不論是哪個學派,都出自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其中的一支.這兩大思潮相互對立,形成了近代哲學的發(fā)展軌跡,但是,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的發(fā)展又有一個共同的走向或趨勢,那就是由對立走向融合。
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基本特征
現(xiàn)代西方哲學與傳統(tǒng)的哲學相比,具有自己的時代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驗論
在經驗論與理性論(即唯理論)的長期論爭中,經驗論由盛而衰,理性論有抬頭的跡象。從20世紀初到50年代末期,在英美哲學界一直占統(tǒng)治地位的,是由A.孔德開始,由B.A.W.羅素發(fā)展起來的分析經驗論(見分析哲學)。實用主義以及歐洲大陸的其他一些哲學流派也傾向于經驗論。這一時期,理性論僅僅在新經院哲學(見新托馬斯主義)中還有點影響。但后來,情況發(fā)生了變化。
6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結構主義運動,力圖恢復理性論在現(xiàn)代哲學中的地位。而對經驗論最沉重的打擊,是來自心理學方面。蓬勃發(fā)展起來的認識心理學派,給理性論提供了反駁經驗論的最有力證據(jù)。按照認知學的看法,心靈完全不是一塊白板,即使最簡單的知覺也受認知作用的影響,決不是單純接受來自外界的刺激。一個意象更是信息儲存與檢索的復雜操作,經驗論者所設想的那種純粹的經驗或觀察并不存在,人們在對外界事物的認識中,認知的模式或范式起著決定的作用。
科學實在論根據(jù)新的物理實驗結果對經驗論所作的批評,也為理性論的復興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jù)。經驗論者不僅忽視了心靈或理性的作用,而且還否認或懷疑外物,即那些不可觀察的“理論對象”的存在,并以可觀察性作為實在性的標準。大多數(shù)科學實在論者反對經驗論主張的這種觀點,有些實在論者還提出了相反的看法,認為科學哲學中最后的裁判員不是理論,而是實驗,不是我們怎樣思想,而是我們如何行動。在他們看來,能夠產生效果的理論對象,即使本身是不可觀察的,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它們是實在的。經驗論和理性論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易位,也是科學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19世紀中葉以前,近代科學明顯地對經驗論有利。然而現(xiàn)代科學并不支持經驗論,由于哲學家和科學家們長期囿于經驗論的傳統(tǒng),他們往往試圖從經驗論立場解釋新的科學發(fā)現(xiàn)。隨著現(xiàn)代科學中理性論再度被重視,導致它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的復興。這樣,結構、整體、范式等,便代替邏輯原子、感覺資料、觀察語句而成為最流行的哲學概念。
決定論
在邏輯、倫理學、認識論和科學哲學等領域,普遍出現(xiàn)了多元主義、相對主義取代一元主義、決定論的傾向。哲學家不再信奉那種永恒不變、普遍有效、獨一無二的規(guī)范、準則、標準或范式,承認道德規(guī)范、合理性標準、科學范式等都相對于文化和時代而發(fā)生變化,甚至邏輯規(guī)則也可以根據(jù)約定而有所不同。例如,R.卡爾納普提出的容忍原則,就允許有不同的邏輯和不同的語言構架;M.福柯揭示了文化史上各種不同的認識型;T.S.庫恩指出了科學史上各種不同的范式;P.K.費耶爾阿本德強調合理性標準隨時代而改變。
這些哲學家對多元主義的趨向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態(tài)度:有的認為這是可以容忍的;有的承認這些是人類學和科學史上所揭露的事實;有的則表示熱烈擁護。費耶爾阿本德指出,一個科學家不僅是 理論的發(fā)明者,而且是事實、標準、合理性形式,乃至整個生活方式的發(fā)明者。
現(xiàn)代西方哲學在文化史、倫理學、認識論和科學哲學等方面,還普遍地帶有相對主義的特點。一個多元主義者如果進一步主張同時或先后出現(xiàn)的不同標準、范式等等是不可通約或不可比較的,并且在它們之間并無正確、不正確之分,并無進步、退化或優(yōu)劣之別,他就成了一個相對主義者。在歐洲大陸哲學中的后期結構主義、解釋學以及在英美的分析哲學中,相對主義并不罕見。
19世紀德國哲學家F.W.尼采可以被視為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相對主義的最早典型。他認為一切推理都是合理的,一切“真理”都是源于某一占支配地位的“意志”的視界。
尼采早在19世紀末期就反對19世紀中期以來流行的實證主義,他針對實證主義者“有的只是事實”的口號說:“不,恰恰沒有事實,有的只是解釋?!?/p>
庫恩和費耶爾阿本德則在20世紀60~70年代反對當時占統(tǒng)治地位的邏輯實證主義,他們對邏輯實證主義者所信奉的既是經驗意義標準也是理論評價標準的觀察證據(jù)提出質疑,認為沒有任何中立的觀察,只有充滿理論或受理論污染的觀察。在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比較流行的有道德相對主義,還有文化相對主義和歷史相對主義,但相對主義并未占統(tǒng)治地位。有些多元主義者或歷史主義者既反對固定不變的標準,也反對相對主義。
問題研究
西方古代、近代的許多哲學家都對語言作過哲學考察,但他們并不認為這種考察是一切哲學思考的必要條件或預設?,F(xiàn)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承認語言哲學并不以形而上學或認識論為基礎,相反的則是形而上學、認識論和任何其他哲學學科必須以語言哲學為基礎,而且只有通過語言的分析和闡明才能夠研究、澄清或解決任何哲學問題。英美分析哲學和歐洲的主要哲學流派如現(xiàn)象學、結構主義和解釋學都十分注重語言的研究和闡明,只是著眼點有所不同。
分析哲學家往往認為科學問題是事實問題,科學研究一刻也離不開語言,而哲學問題本身就是語言問題,或者可以歸結為語言問題。他們所關注的主要在于分析形式化語言或日常語言,但其中又有不同的側重點。一種是把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看作對各種不同語言或談論的分析和闡明,如對宗教、倫理和科學的談論等等。
這樣,哲學談論就是對談論的談論,是屬于第二層次的、使用元語言的談論。對象語言和元語言只有在人工語言或形式化語言中,才能被明確區(qū)分出來。持這種看法的哲學家認為,日常語言有許多缺陷,無論分析那一種談論,都必須或應當構造一個形式語言系統(tǒng),代替那些實際上被使用的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夠闡明該談論中出現(xiàn)的許多詞、句的語義關系和邏輯關系。例如,在分析科學語言時,主要不是分析科學家實際使用的語言,而是分析那些經過合理重建的科學理論和觀察報告等等。
另一些分析哲學家則致力于分析與日常語言中的哲學至關重要的詞匯和語句,反對用人工語言代替日常語言。他們認為日常語言本身毫無問題,毛病主要出在對日常語言的誤解。正是由于不懂日常語言的用法或使用不當,造成了奇怪的、難以解決的哲學問題。因此,只要對日常語言進行細致分析,闡明有關詞、句的意義和用法,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使哲學困惑得到“治療”。
在語言問題上,主要流行于歐洲大陸的結構主義和解釋學與主要流行于英美國家的分析哲學有所不同,這些學派比分析哲學更注重語言分析,它們不只是分析語言,而且把一切現(xiàn)象,包括社會現(xiàn)象、? ??理現(xiàn)象甚至自然現(xiàn)象,都當作一種代碼或符號系統(tǒng),或者當作一個文本加以分析和解釋。
例如,法國結構主義者C.勒維-斯特勞就把神話和親屬關系看作具有象語言一般的結構。按照他的分析,神話并不是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而是努力解決人的生存和社會組織問題的嘗試。他把語言和通訊作為哲學的關鍵概念,認為人的本質特征是具有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解釋學專門研究和解釋人的行為、語言、社會制度等本質上有意向的現(xiàn)象,它把一個夢、一個神話故事和一條法律等等,都看作是具有語言的性質,并需加以解釋的文本。
8. 哲學意義上的道德是什么
一己之間,一家之談。
若有問題,也屬正常。
竊以為:
自由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隨著時代法律、科技、文化等外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著,它屬于有限制的、相對的存在,而非無條件的、絕對的存在。
自由的本質則是人心的投射。
要么貪婪無度、要么對人對己雙重標準,要么僅僅是人類累積下來進入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肌肉、血液、細胞等不同級別的“習氣”與習慣而已。
若論自由,其性貪得無厭、專門利己;其質以維護自我利益為目的、一切唯我獨尊;其形依外在條件而多變,抓住一切可能、采用雙重標準對己對人。
自由,僅僅是一個概念。
歷來被用之來保護自己、攻擊社會與他人、他國。
自由,沒有它自己的不變的、本質的定義;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被不同的人定義與詮釋著而已。
Hash:9dd8d664b1c778ddc89ff93327e6f5bee354bef0
聲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