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照寺的山門與眾不同,一般寺廟的山門是三門,而這里的山門是五門,稱為五朝門,在五臺山是獨一無二的。寺前有一對石獅,寺內(nèi)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塔院、藏經(jīng)閣、后院等建筑,其中大雄寶殿內(nèi)供三世佛:東邊是藥師佛,當(dāng)中是釋迦牟尼佛,西邊是阿彌陀佛,三世佛的兩側(cè)是十八羅漢,文革中,這些塑像多數(shù)被毀。
圓照寺后院內(nèi)有一座白色的塔,高五丈,四角各設(shè)小塔,造型奇特,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圓照寺位于顯通寺鐘樓對面,古稱普寧寺。明永樂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來到中國宣揚佛法,為了記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臺山修建了這座寺廟。 大圓照寺是一座700年的古寺,坐落在佛教圣地五臺山臺懷鎮(zhèn),靈鷲中峰。圓照寺現(xiàn)為山西省省重點保護(hù)寺院,因坐落的地勢稍高,所以顯得格外開朗。此寺北仰菩薩頂、廣宗寺,南瞰顯通寺、塔院寺,東眺黛螺頂、善財洞,西望壽寧寺、三塔寺,居群宇之中心,傲天地崔嵬。平面布局南北長,東西窄,依山勢而建,呈一棗核形,占地面積12600余平方米,共有各種建筑物八十多間。該寺古稱普寧寺,明永樂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來華傳教,應(yīng)沼十大善殿講經(jīng)論法,深得永樂皇帝的欣賞,敕封其為“圓覺妙應(yīng)輔國光范大善國師”,賜給金印、旌幢,讓其到五臺山講經(jīng)、室利沙在五臺山就住在顯通寺。明宣德初,室利沙又被召人,奉旨--。
佛事活動告一段落后,請旨?xì)w山,沒有得到皇帝的準(zhǔn)旨。誰料就在請旨未準(zhǔn)的第二天,室利沙無疾而亡。
佛教稱為圓寂。宣德皇帝聞訊后,深感痛悼,降旨御祭火化,并將其舍利于一分為二,建塔珍藏。一塔在今北京,并建真覺寺;一塔在五臺山,建寺曰圓照寺。
至今室利沙的舍利塔仍保存完好,屹立寺內(nèi)。塔為藏式磚塔,塔基略成方形,塔高5米,涂白色,潔白耀眼。四角各建小塔1座,形成五塔共峙的形態(tài),造形奇特,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