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苑寺位于廣元劍閣縣武連鎮(zhèn),寺廟始建于唐代,據說是一代名臣魏征的家廟,后經歷代重修重建,現存為明代風格建筑。覺苑寺內的“佛傳壁畫”精美瑰麗,享負盛名。覺苑寺在2001年被國務院確立為第五批全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覺箢寺南三座大殿及東西對稱的兩座配殿所組成。其中三座大殿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以及觀音殿。大雄寶殿為明代所建,殿內兩根立柱上各雕塑著巨龍盤踞其上,氣勢恢宏。殿內供有三尊如來佛像,寓意為佛家“佛、法、僧”一體三寶。三尊佛像造型一致,唯手勢不一。中間象征著“佛”的造像雙手合十,說法入定,神態(tài)安詳而慈悲。侍立在如來造像左右的為阿楠、迦葉兩位尊者。佛龕后還有一尊阿彌陀佛的立像,神態(tài)端莊威嚴。在大雄寶殿的內壁上,留存著200多幅精致珍貴的《佛傳》故事壁畫。在傳說中,這些壁畫是在唐代建廟時,由畫圣吳道子一夜之間繪制完成。雖只是傳說,但也反映了覺苑寺壁畫的繪畫精美,藝術高超。壁畫故事內容廣博而生動,且皆書有四字標題。據說是由于壁畫繪就之時采用了特殊的技法,雖已經數百年歲月的流逝,這些壁畫卻仍舊絢爛多彩,令人叫絕。
天王殿,復建于民國21年(1932年),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抬梁架,面闊五間25米,進深三間12.4米,通高12米,素面臺基高0.6米,階梯式踏道三級。一層殿堂內原塑天王等泥塑,曾繪有神話故事白描圖畫,可惜在文革中被毀。
大雄寶殿,系明代修復,木結構單檐歇山工屋頂,屋面蓋青灰筒瓦,抬梁屋架,檐下旋斗拱6米,八架椽屋前后施大內額減柱,后施乳袱搭牽用三柱,面闊16米,進深二間13米,通高11米,素面臺基高1.5米,垂帶式踏道九級。其建筑接近正方形平面布局,橫向用10.85米長的抬梁將屋架托起,縱向用8米長的抬梁將屋架托起,殿堂形成了長10.85米,寬8米的井四形空間,寬敞開闊,氣勢雄偉。觀音殿,系明代復建,為單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頂,抬梁式屋架,無斗拱,十架椽屋前后乳椴搭牽用六柱,面闊五間21.5米,進深五間13.8米,通高7.9米,素面臺基高1.5米,垂帶式踏道七級。1986年重塑觀音像于正堂內,并在觀音殿之左設陸游館,之右設魏征館。
一走進大雄寶殿,迎面便可仰視到三尊跏跌而坐的佛像,像高2.95米。據龕前現存的明代石刻大香爐銘文記載,三尊佛像均是釋迦牟尼金身,即佛、法、僧“一體三寶”的如來塑像。中為佛,面龐豐盈,身披袈裟,袒胸露肘,雙手合十,跏跌而坐,莊嚴而慈祥。右為法,左為僧,均笑不露齒,嚴不豎眉,作入定說法手相,衣飾皆與中佛相同,三佛背屏,用木胎泥塑成五方佛、菩提樹、龍、鳳、青鳥、太陽等吉祥物組成的華麗圖案,瀝金裝飾,色彩高雅燦爛,其整體呈桃形,周圍飾火焰紋,通高6.1米。
大佛左侍立伽耶,右侍立阿難,神態(tài)端莊肅穆。大佛背后面塑一尊阿彌陀佛,立姿穩(wěn)健,面目威嚴,肌膚飽滿。其上塑著觀音、文殊、普賢等神像,形態(tài)各異,情趣盎然。
大佛龕前的石刻香爐上,以“羅漢坐禪”、“伎樂百戲”、“賽棋賞畫”為內容的各種雕塑中,其深浮雕的人物,無論坐、臥、說、唱、看、打,都自然生動。爐頂蓋下部雕刻的力士像,更是精湛,他們雙臂彎曲,用力上托,雙腿前后微蹲,雙目圓睜,手臂、額角、頸部肌肉隆起,栩栩如生。
龕前左右通圓木柱上蛟龍纏繞,若騰欲飛。右者張牙舞爪,怒目逼人;左者閉口矚目,動0靜。善財、龍女各手持降龍珠,站立龍頭,大有降龍伏虎之勢。
大殿內額? ??處,左右排列著二十四諸天神像,為明代樟木圓雕,高一米,站立于祥云上。神像文武兼有,男女各異,個性鮮明,姿態(tài)、衣飾無一相同。
殿內塑像,采用彩生漆打底、石色粉繪與貼金相結合的手法,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氣質、身份賦彩,使各個塑像衣著華美。因為采用了大面積刷漆貼金,雖經幾百年歷史,仍璀璨奪目,金碧輝煌。殿內“佛傳壁畫”,更令人贊嘆不已。精美的壁畫,內容廣博,對研究我國繪畫藝術不失為珍品。而且對研究軍事、體育、醫(yī)藥、服飾、建筑、文藝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研究我國社會風情更是難得的寶貴資料。
在大雄寶殿內四周高3.5米的壁上。繪制者精美的十六鋪。二百多幅《佛傳》故事彩畫。每幅壁畫均以四字墨書為題。末尾繪著該寺當年的主持僧凈智及其徒道芳和尚等信徒的肖像??傆?70多平方米,是明代英宗天順初年(公元1457年)大殿重建后,由民間藝人集體繪制的。
壁畫內容從題為《摩耶托夢》開始,說的是伽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二十四年(公元前546年)四月初八日,在京城嵐毗尼園無憂樹下誕生了一個嬰兒,起名喬達摩·悉達多。摩耶夫人分娩后,因身受十月懷胎之苦,剛7天就離開了人世,在襁褓中的悉達多就由他的姨母養(yǎng)充。他7歲時開始學文習武。青年時期游觀務農,20多歲時,已懂得文學、哲學、數學,又是一個騎射劍擊的能手,武藝過人,擲象成坑,天姿聰慧,博學多才。29歲時出游京城四門,體察到老百姓生、老、病、死之苦。為了解脫人間疾苦,悉達多不顧父親凈飯王的阻擋,夜走出京城,金刀落發(fā),毅然出家修行,法名“菩提薩捶”,縮稱“菩薩”。在苦行林中,禪坐菩提樹下,風雨不起,熬過了6年苦行。6年間帝釋命牧牛女取乳糜,盛金缽,供食用。牧女獻糜、帝釋獻衣,終于成佛。25歲時,在野鹿苑(今波羅奈城)初轉0,講經說法,普渡眾生。釋迦于公元前486年涅磐。他的一生,在世80年,說法300場,開無量法門,渡無量眾生。迦毗羅衛(wèi)國“釋迦族老百姓,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圣人”。
貫穿著如此豐富的文學故事的精美壁畫,究竟出自哪一位畫家之手呢?一個傳說故事說:一千多年前,大雄寶殿修造竣工后,開光道場隆重舉行,香煙縹緲,鐘磬齊鳴,萬事皆如佛意,唯有四壁空空,主持僧心緒了猶未了,俗求畫師繪制《佛傳》故事壁畫,但誰來執(zhí)筆呢?有武連文人居士倡議,邀請正在蜀中游覽的吳道子執(zhí)筆。于是請來吳道子,特開齋設宴款待,光陰荏苒,數月過去,眼看四月初八佛誕節(jié)即將逼年,吳生仍未動手,主持僧心急如焚,前去催促吳生動筆,當即調好各色顏料幾十盆,腳手架搭好,一切準備就緒。時至四月初七,佛誕節(jié)即至,四壁仍是空空,眾僧侶無可奈何??墒?,翌日清晨,打開中門,卻見四壁輝煌,全本《佛傳》故事,僅一夜之功告成,畫圣吳道子卻不知去向。的確,覺苑寺壁畫屬吳道子畫風,同時又具較明顯的地方特色。整體構圖嚴謹,前后一氣呵成。而幅與幅之間僅以山、水、云、樹、屋宇相隔,上連下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故事性極強,堪稱是一部古典連環(huán)畫。其畫面縝密宏大,造型優(yōu)美,運筆嫻熟,色彩典雅富麗。在繪制方面,采用了工筆線描繪,充分刻畫了人物面部微妙的喜怒哀樂感情。精美的壁畫,堪稱絕代佳品。
古往今來,不少騷人墨客慕名而來覺苑寺參觀游覽,陶醉于畫壁藝術之中,無不嘆為觀止。1986年5月,著名畫家邵宇參觀壁畫后,深為感慨地說:“作畫技術很高,是我看到的明代壁畫中最好的一 處。這里的壁畫已在畫家仇英和唐寅二人之上了。如果說作者是民間藝人,那也是造詣很高的大畫家?!敝麛z影家-參觀了壁畫,贊不絕口,題書“蜀道明珠”。省文化主管部門,先后三次撥款維修。1985年香港商會會長王寬慶先生捐款七萬元人民幣維修、保護壁畫。省文管會派出專家制定維修方案,采用科學方法,揭取修復裂縫,解除了危險,保存了壁畫原貌。
保護范圍:東至武連鎮(zhèn)新街房后小路接居民賈玉華房后;南至水溝接民民拜大關房后、仇世珍房后、接武連至肖家河小路、接武連至新華村公路;西至觀音田、羅漢田、埝塘埂接武連至新華村公路;北至武連鎮(zhèn)新街;南至武連新華村公路外延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