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縣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隨后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多次維修,近年進行過全面整修,日前清真寺布局完整,占地1200平方米。雖然是清真寺,但整個建筑仍然在主體上采用了中國傳統建筑的形態(tài),是攀西地區(qū)伊斯蘭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全寺采用單進四合院布局,主入口在南面軸線上,這里矗立著一座一底二樓三重檐六角形攢尖木質樓閣,名為“望月樓”,也稱“邦克樓”,是清真寺建筑類型中的重要元素,以往用于登樓召喚教民祈禱。大門即開在望月樓底層,成為整個清真寺的標志性建筑。
保護范圍:東至圍墻外10米,西、南、北分別以圍墻外5米為界。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