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化石發(fā)掘遺址
那派盆地位于扶綏縣山圩鎮(zhèn)境內,是我國重要的早白堊世脊椎動物化石產地之一,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屬中生代斷陷盆地。白堊紀初期,盆地里各種生物繁盛,尤其是中生代的恐龍。
那派盆地恐龍化石最早發(fā)現于1971年。197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侯連海等人到了廣西,與廣西博物館工作人員一起對上英屯恐龍化石地點進行了調查和試掘,先后發(fā)現了雙殼類、龜鱉類、硬鱗魚鱗片、弓鮫牙齒等化石,其間發(fā)現的早白堊世“中國上龍”(后鑒定為棘龍)擴大了棘龍類在亞洲的分布,以前只在泰國和日本發(fā)現,這次則是在中國首次發(fā)現。1994年,廣西自然博物館對那派盆地恐龍化石地點展開了為期20天的調查和試掘工作,在那派盆地發(fā)現了十幾處恐龍化石地點,并在蘢草嶺莊稼地發(fā)現了不少恐龍化石碎塊。2001年在山圩鎮(zhèn)那派盆地產出了世界頂級品位的恐龍化石,“一窩三龍”恐龍化石是目前世界上白堊紀早期最高大的蜥腳類恐龍化石之一,堪稱“稀世珍寶”。 2008—2016年期間,廣西自然博物館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知名恐龍專家Eric Buffetaut等人組成的團隊多次在那派盆地進行古生物化石調查,發(fā)下了不少雙殼類、鯊魚類、硬骨魚類、龜類、鱷類以及多種類恐龍化石。2014年扶綏縣榮獲了國土資源部批準授予的全國首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稱號,成為廣西唯一一個入選的縣份。2015年扶綏縣成功申報,并被授予“中國恐龍之鄉(xiāng)”,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進入階段性時期。
2016年3月,廣西自然博物館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知名恐龍專家Eric Buffetaut等人在山圩鎮(zhèn)那派盆地進行了規(guī)模的古生物化石調查工作,發(fā)現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并確定了潛在的古生物化石挖掘點,為接下來系統的挖掘工作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