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寺座落在東扶樂城東側(cè)一座高約4米的一座土臺上,總面積約為1000多平方米。寺院始建于東漢初年,歷史悠久,香火盛行。慶安寺在全國各大寺院排名榜上是排名的。
據(jù)史料載:東漢王朝于公元25年建立,劉秀稱帝后,就采取了“退功臣,進文吏,黃老無用”舉措,把功勞最大的108位將軍釋奪兵權后,均封為列候。驃騎將軍劉隆被封為扶樂候(國王),食封為幾千戶,也是衣食稅而已。原來秦時的大扶城被改名為扶樂城(也就是歷史上扶樂國)。歷史上又被分為大扶樂城(西)和小扶樂城(東),現(xiàn)在仍為東、西扶樂城。
公元67年,東漢永平10年,佛法傳入中國后,劉隆信佛,便選址在東扶樂城東側(cè)建寺院,大興土木,夯制高臺,金塑佛像,取名為慶安寺。慶安寺建成后,燒香拜佛盛行。因為釋迦牟尼于2500多年前,周昭王24年(甲寅)年誕生在北印度,生日是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慶安寺便以四月初八日為佛祖過生日為廟會,沿襲至今。
慶安寺建成后,受到各個朝代的崇拜,對寺院進行修繕。據(jù)太康縣《縣志》記載,明代宣德年間(1436年)進行大修繕,寺院煥然一新。傳說扶樂城明代史姓是名門旺族,對修繕慶安寺,施舍錢糧更多。
據(jù)《縣志》記載:廟基建選在古扶樂國遺址東側(cè),一座高于地面丈余,占地面積900多平方米,四周是海子(深溝是水護寺),整個建筑物呈四方形定位,南面是路,進入廟是山門;中間是大中殿;后面是后大殿;東面是東廊房;西面是西廊房,其它配房數(shù)十間,中大殿飛龍連獸,檐沿挑角,獨具皇家風范,與太康縣黌學大成殿相媲美。
進入寺內(nèi),前大殿為拜殿,中大殿供俸釋迦牟尼神像(佛祖),左右兩側(cè)十八羅漢塑像,其姿態(tài)各異,面目獨具特色,視爾栩栩如生。
后大殿供俸佛祖弟兄三人塑像,其原面目慈祥、善目,與白馬寺的大佛相似,左右站班的和尚虔誠畢恭畢敬,雙手合十。據(jù)游覽過開封相國寺和白馬寺的一些人看后感慨地說:眾佛像和相國寺等神像如出自一個能工巧匠??梢娝芟穹欠?,水平之高。
本寺自始建后,寺內(nèi)曾有住持僧人三十多人,少則二十多人,香火極盛。根據(jù)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是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所以定于每年度的四月初八為廟會,廟會期間請大戲一臺,雜技、古玩都來展觀,吸引了周圍幾個縣的香客游人逛會,百姓們請客會友,出現(xiàn)了家家扶得醉人歸的鼎盛年華。
安慶寺在國內(nèi)寺院是排名的,主持僧由開封相國寺放住,住持的眾僧人,都是在山西普陀山地藏寺等受戒后而來的。沿襲到清代其受管于太康縣大纖坊院。據(jù)清末的住持僧人蘭永強口述(清集鄉(xiāng)蘭堂人),他是最后的住持僧。寺內(nèi)眾神胎毀于民國二十年左右,軍閥馮玉祥統(tǒng)治中原時,馮下令把寺內(nèi)的神胎全部撂倒。對當時寺內(nèi)的七名僧人,被遣送回鄉(xiāng),每人回家分給田地三畝。寺內(nèi)的二百四十畝田地和廟內(nèi)物產(chǎn),歸當時政府所有。后來辦成了國民教育小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仍是小學校。
清末宣統(tǒng)四年,安慶寺成了“黃道會”,農(nóng)民起義軍總部,首領查天化(鄢陵人)受命于南方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的派遣,以宗教信仰為掩護,組織農(nóng)民起義,起義軍失敗后,查天化被殺害,頭顱懸在太康縣城旗桿上多天。
解放后,政府在慶安寺內(nèi)辦起了公立學校,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以來,周圍民眾逢初一、十五日到寺內(nèi)燒香鳴炮,影響教學秩序,后來把學校搬回平地。
1979年農(nóng)歷四月八日恢復了古廟會。請縣級劇團唱大戲多天,周圍民眾象過節(jié)日一樣? ?喜氣洋洋,好不熱鬧。
為了重建安慶寺,周圍民眾捐獻款物,至今已籌款30多萬元,分期對安慶寺的原貌進行興建,受到縣文化部門的指導與支持。
時下,經(jīng)過安慶寺的測量,經(jīng)千年的水土流失,整個寺面積為750平方米,有效保護了水土的大量流失。
現(xiàn)在安慶寺的建筑已初具規(guī)模,已建成了前大殿、中大殿、后大殿,東廊房、西廊房計55間,寺院內(nèi)分佛教、道教。
前大殿(拜殿)塑有阿彌陀佛金像,兩旁是四大天王塑像。
中大殿的匾額為“大成寶殿”,中間是佛祖塑像,高有丈余,兩側(cè)是十八羅漢塑像,形態(tài)各異,形象逼真,北面是南海觀音菩薩的雕像,小紅孩、哪吒太子很是吸引人。
后大殿的匾額是“佛祖大殿”,殿內(nèi)共有三尊佛像,高有丈余,供俸著佛祖弟兄三人的神位。身披大紅披風、金甲金身,威武神姿,完美稱絕。
西側(cè)道教,是一排南北走向的數(shù)十間廊房,塑有陰曹地府里十大閻王,為民懲惡揚善,正如包拯探陰山所描述的那樣活靈活現(xiàn)。
在冥界的東南方,中大殿的西南方,建有三間菩薩送子觀音像,小孩在娃娃山上的各個舉動,給人帶來了美的感受。
在后大殿的西邊,建有上下兩層樓,塑有十二尊老母像,頭戴鳳冠霞配,與西游記里的一模一樣。
在安慶寺的東北角500米處有漢時王室墓葬,再往東北處,有北魏時期的“藏兵洞”,洞里完全是青磚砌成,寬有丈余,高有丈余,向西南方向延伸。因地下掘開后里面是水,至今無從考究其詳。寺院西北角有大型古漢墓群,距寺院有800米,至今保護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