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池在泰山西溪,從黑龍?zhí)镀俨枷聛淼南畤W嘩而流,經(jīng)玄圭石時,河水突然來了一個直角拐彎,拐得那么急迫,兩座大石夾岸,河道促狹之際迫然變窄,平緩的水流不甘縛于狹窄的河床,便噴云吐沫,濺起白花花的水浪,順自然傾斜的大石板飛流直下,直奔銅鑼灣,那是一泓水平如鏡的溪灣,碧澈見底,對比之下,夾道之內白色的水流便宛如一條小白龍了,南邊為龍尾,北邊為龍頭,吞噬著上游來水,故名“白龍池”。
春秋《公羊傳》曰:“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者,惟泰山云爾?!币馑际钦f,古人認為泰山石多生竅,云從竅生,祥云聚于泰山,云聚而迅速生雨,雨下而澤被天下,風調雨順,而五谷豐登,而安居樂業(yè),而天下太平,于是泰山便成為人們心目中祈雨、祈年、祈豐的圣地,歷朝歷代,一年一度,皇帝或派朝中大員,或遣當?shù)?來泰山祈雨,地點便選在了白龍池,一則位于泰山腳下,上下方便;二則祈雨求露,有龍則靈;三則和黑龍?zhí)?、白龍池的一些民間傳說有關。因而白龍池便成為國家祈雨求豐的圣地,-在此為民祈福,感謝泰山、感謝小白龍、感謝上蒼,興云化雨,養(yǎng)育黎元,功德無量。銅鑼灣畔的石刻“德施斯溥”正是這種意愿的體現(xiàn),也是對小白龍的感恩贊頌。登山盤道上“膚寸升云”刻石、岱頂“青云洞”、“白云洞”均與此有關。
直至明朝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了北京紫禁城后,又修建了天壇、祈年殿,從此,國家求雨、祈年的大典儀式才在泰山衰落了。
公元1008年,宋真宗趙恒來到泰山,感念小白龍的功德,便敕封其為“淵濟公”,并在玄圭石的平臺之上,立祠一座,祀小白龍,名為淵濟公祠。世事滄桑,祠早已不存,直到2000年,泰安華龍建安公司的老板回報社會,捐資重修了淵濟公祠,純石架構,卯榫結合,也算精巧,只是新建不顯古樸,需要時日才能和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
白龍池下接銅鑼灣,水流建岱橋而入龍?zhí)端畮?。何謂銅鑼灣?蓋因水流楞橧,咆哮有聲,發(fā)出有如敲鑼之音,聲傳十里,而得名。
高天流云,逝者如斯,泰山無言,只有眼前白色的滾滾水流,一成不變,還在默默訴說著龍的前世今生和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