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級旅游景區(qū)
蓬萊仙洞是國家AAAA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石臺縣城東向6公里處的杜村前山,仁里鎮(zhèn)境內(nèi),晚唐著名詩人杜荀鶴故里所在地。蓬萊仙洞風景區(qū)是國家4a級風景區(qū),安徽省第一批省級名勝風景區(qū),全省首批地質公園。石臺縣素有溶洞之鄉(xiāng)的美名,見諸地方典籍記載的、有名稱的溶洞,有一百多個??梢赃@樣說,到目前為止,蓬萊仙洞是已被發(fā)現(xiàn)的溶洞景觀中,最為優(yōu)秀的代表作。
蓬萊仙洞作為蓬萊仙洞風景區(qū)的主體作品,具有體量大、層次豐富、景觀別致的顯著特色。就已開發(fā)開放的部分而言,洞體全長3千多米,近七華里路長;洞體呈鹿角狀朝西、南、東三個方向,在石灰?guī)r層中曲折延伸,匍匐前進,形成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層結構;洞內(nèi)可供游覽面積達到2萬多個平方米。溶洞開發(fā)之后,依據(jù)其自然形態(tài),被分為迎賓廳、探海長廊、東海龍宮、通明宮、迷仙宮、玉蟾宮、銀河長廊、瑤池、南海、朝音殿、送客廳10個景點。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的鎮(zhèn)點之寶,探海長廊中的“落地金鐘”、通明宮中的“凌霄寶殿”、玉蟾宮入口處的“石花”、銀河長廊中的“天馬行空”,等等,無不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在大大小小的近百處景點中,最為游客所稱道的是“蓬萊四絕”:山水浮雕、羅紗帳、千佛山、天絲(天女散花)。
“四絕”依次分布于通明宮前端迷仙宮的入口、瑤池和南海。一絕“山水浮雕”,又被叫著“天然壁畫”。這是一個巨大的巖體溶蝕景,景中樓臺亭閣,山環(huán)水繞,起伏跌宕,仿佛人工就地精心雕琢而成,令人稱奇。二絕是“羅紗帳”。羅紗帳是由高純度碳酸鈣凝結而成的巨大的結晶體,渾如帳幔,從洞頂直垂到溶洞的底部,因其顏色潔白如玉,晶瑩剔透,故名“羅紗帳”。這種高純度的碳酸鈣結晶體在地質學上被稱為“石盾”。類似的結晶體在在其他的一些溶洞景觀中,也有可能見到;但是,像這樣大體量的“石盾”,從目前已經(jīng)掌握的信息看,當是國內(nèi)僅有,華東唯一。三絕“千佛山”和四絕“天絲”,同在南海景點中。千佛山是由無數(shù)個蓮花瓣狀、黃褐色的鐘乳石自然壘砌而成的洞中山,高約20米,圍度約50米。雄偉壯觀。四絕“天絲”,又被叫著“天女散花”。南海西南側溶洞穹頂上,懸掛著無以數(shù)計的玻璃管狀結晶體,晶明透亮,仿佛一場急雨從天而降,卻又因為某種神力的不期而至,使“雨絲”僵持在了半空中,從而被游客們因物象形的叫著“天絲”;也有的游客,將天絲叫著“天女散花”。理由是:那些玻璃管狀的、密密匝匝的碳酸鈣結晶體,是“天女”散花時,飄散在空中的花絮所形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蓬萊仙洞從一般的觀賞層面而躍進到旅游經(jīng)濟的新天地,四絕的被發(fā)現(xiàn),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發(fā)和引爆作用的。
蓬萊仙洞,是石臺縣歷史上的一大名洞。明萬歷三十二年和康熙十四年的《石埭縣志》上都有關于蓬萊仙洞的具體記載。在萬歷三十二年的《石埭縣志》上,蓬萊仙洞被寫著“蓬萊第一洞”:“入其中,寬廣可容數(shù)百人。中有‘積翠臺’、‘蓮花柱’、‘華蓋巖’、‘夕照光明’,五彩爛然,蒼碧錯列,奇不可盡述”。同一志書中,還收錄了時人沈懋學的《蓬萊洞》詩:“天開玉洞欲為題,此地桃園路不迷。千疊嵐光浮碧落,百盤石凳接丹梯。曉看真氣雙龍合,晚眺仙臺萬象低。他日山靈終不負,吾將從爾結幽棲?!钡?,相對于現(xiàn)在開發(fā)開放的實際深度而言,當時志書中的記載包括詩歌所描述的內(nèi)容,尚只是局限于蓬萊仙洞——地洞中的景物。真正使蓬萊仙洞“? ?揚天下”,登上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特別是旅游經(jīng)濟建設的殿堂,是天洞的被發(fā)現(xiàn)——亦即洞中的“四絕”被發(fā)現(xiàn)之后,才真正揭開了蓬萊仙洞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