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北省趙縣縣城內,刻于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該碑青石質,首身一體,碑身高大,刻工精致,通高5.14米,寬1.38米,厚0.38米。橢圓形碑首。碑額雕七龍蟠頂,左右各三龍,龍頭向下并列于碑側,龍身向上翻卷、纏繞、穿插;另有一龍頭部出額陰正中,兩前腿環(huán)抱兩側的龍腿,兩后腿出額陽,兩爪環(huán)抱火珠;從碑陽看碑額僅見雙龍。
額中陰刻大觀圣作之碑6個楷書大字。碑身四周淺刻兩方連續(xù)卷龍纏枝牡丹圖案。碑文陰刻,正文20行1013字,說明3行76個字,落款4行169字,共計1258字,現(xiàn)殘缺69字。龜趺座。碑身上部有斷裂。
大觀圣作之碑是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立于宮學、太學、辟雍和各郡縣的圣旨碑。大觀元年(1107年)三月,宋徽宗下詔建立八行取士科,同年九月二十八日,資政殿學士兼侍讀臣鄭居中奏乞以御筆八行詔旨摹刻于石,立于宮學,次及太學辟雍天下郡邑。獲準后敕令于大觀二年(1108年)八月二十九日禮部尚書兼侍講鄭久中以所賜御筆刻石。
碑文由書學博士李時雍仿徽宗瘦金體書丹。圣旨碑當時在全國共立多少通已不得而知,現(xiàn)存世的僅有6通,除趙縣這通外,分別在河南新鄉(xiāng)市紅旗區(qū)人民法院、泰安岱廟碑林中、陜西興平縣文廟、河北平鄉(xiāng)文廟和西安碑林中。
這在我國的教育史和科舉史上,都是很有價值的文獻。在書法藝術上,由徽宗創(chuàng)立的瘦金體在諸多書法流派中獨具一格,瘦金體書全用中鋒,瘦勁挺拔,似鐵畫銀鉤,剛健俊逸。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刀鋒,過渡性的連筆則如游絲飛空。碑文書丹雖非御筆,精神氣質卻也近似。
趙縣的大觀圣作之碑是中國現(xiàn)存的大觀圣作之碑中保存最好的一通。碑文比同類文獻資料記載更為詳細,為研究北宋學校、科舉取士制度提供了可靠實物資料。碑文也具有一定的書法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