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的世界——威靈顯赫的大唐佛教造像
佛教到隋唐有一大飛躍,由以往吸收消化印度佛教為主,轉(zhuǎn)而為獨立創(chuàng)造中國式的佛教為主,這是佛教最有生命力最為活躍的時期,佛教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此時的佛教學派林立,名僧輩出。著名的宗派如天臺宗、法相宗、華嚴宗、凈土宗,以及源于印度而被創(chuàng)造成為中國式的佛教的禪宗均在唐代興盛,達摩禪變成為中華禪,而玄奘,慧能等大德名僧千古不朽。隋唐時代的佛教藝術(shù)亦如隋唐佛教一樣,由以往對印度藝術(shù)的吸收消化日趨中國化為主,轉(zhuǎn)而為獨立創(chuàng)造中國式佛教藝術(shù)為主。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佛教藝術(shù)的繁榮鼎盛時期。隋代結(jié)束了兩晉南北朝歷時三百多年分裂動蕩的社會局面而統(tǒng)一了中國。隨著經(jīng)濟的迅速恢復,新王朝統(tǒng)治者更借助于佛教來鞏固政權(quán)。隋煬帝楊廣在推動佛教的復活和發(fā)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主持開鑿的大運河溝通了南北之間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從而為佛教及其藝術(shù)的發(fā)展提供了良機。盡管隋代只存在了三十七年,但卻將佛教及其藝術(shù)推到又一高度,并起著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代的橋梁作用。
到了唐代,中國佛像又呈現(xiàn)出了不同于其他時代的唐朝的審美趣味,唐代的雕塑藝術(shù)雖仍未完全擺脫宗教的羈絆,但藝術(shù)上已完全進入成熟階段。由于繼續(xù)了南北朝以來的風氣,進行大規(guī)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廟的修建,因而出現(xiàn)了內(nèi)容更豐富、表現(xiàn)范圍更擴大、技巧更熟練的眾多的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紀念碑的意義。宗教雕塑以外的雕塑藝術(shù)品在內(nèi)容及表現(xiàn)上也大大超過南北朝的水平。在經(jīng)過了南北朝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之后,中國佛教美術(shù)的完整的成熟的風格也完全形成了。
唐代李氏建國,與道教的始祖老子同姓,自認為是老子的后裔,所以特別崇信道教??墒?a href='/wuzetian/' target=_blank>武則天又視自己為彌勒轉(zhuǎn)世,并曾自加“慈氏(即彌勒)越古金輪圣皇帝”的尊號,再加上大部分的唐代帝王并不排斥佛教,玄宗、肅宗和代宗還曾奉密教高僧不空為師。在帝王的積極扶持下,唐代佛道二教的發(fā)展自然蓬勃,我們現(xiàn)在所見無以計數(shù)的唐代佛道造像,正是具體的見證。
四面造像
高: 57.5cm 寬: 48.5cm 厚: 21.3cm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造像呈四面龕形,以浮雕手法雕刻了佛像與道教的十四尊造像。正面雕刻五尊道教造像,背面雕刻五尊佛教造像,兩個側(cè)面上下分別浮雕佛教與道教造像二尊,唐代佛教與道教造像均十分發(fā)達,但將二者合為一體的造像卻極為罕見。
銅鎏金佛像飾片
殘長: 10.2cm 寬: 3.7cm
1973年西安市青龍寺遺址出土
西安市青龍寺文管雕收藏
在一個長方形銅片上雕刻出上下排列的兩尊佛像,鎏金。佛像均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臺座上,頭頂寶蓋流蘇,上尊佛手施無畏印,下尊佛手施禪定印。從銅片左右角上的小孔推斷,這塊雕刻著佛像的銅片應是固定在某件器物上的裝飾品。它的發(fā)現(xiàn)地青龍寺,位于今陜西省西安市鐵爐廟村北高地,即唐時樂游原上,其前身是隋代的靈感寺,唐景云二年(公元七一 一年)改名青龍寺。盛唐以后,青龍寺成為密宗教派的主要道場,許多高僧在此講學傳教,香火極盛。
佛陀世界的奧秘
天竺與中原會通的佛教藝術(shù)
唐代許多西行高僧在印度參禮佛跡時,曾摹刻或臨寫天竺瑞像,返國以后,這些摹寫的本子很快地便在兩京流行開來,一時「瑞像圖」流行。此外,唐代翻譯了大批的印度密教經(jīng)典,根據(jù)這些經(jīng)典,中國的匠師也制作了許多多頭多臂的密教造像,祂們或怒發(fā)上揚,或兩眼暴突,這些造像的出現(xiàn)豐富了中國佛教藝術(shù)的內(nèi)涵,除了造像題材外,唐代的匠師也巧妙地融天竺造像風格于中國的傳統(tǒng)之中,呈現(xiàn)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shù)面貌。
石造釋迦如來舍利寶帳
高: 109cm 底邊長: 53cm
臨潼縣博物館收藏
寶帳質(zhì)地為石灰石,工字形須彌蓮花座,楞柱方體,重檐挑角,蓮花桃形頂,形似方亭,由六件迭置構(gòu)成。寶帳上刻有各類裝飾圖案,有交枝牡丹、蓮花、伽陵頻伽、寶相花等。寶帳中部四周分別刻有釋迦說法,涅盤荼毗,供奉四幅佛的故事畫,雕刻手法與唐代石槨線刻畫不同,主要人物形象輪廓用減地平雕,面部,衣紋等細部則用線刻,既有凸起的立體感,又有細膩的刻畫,是研究佛教藝術(shù)的珍貴資料。
寶帳座前角上飾金蓮花兩株,殘高廿九.五公分,梗、莖、花、葉、蕾皆銅質(zhì)鎏金,梗中空,內(nèi)納銅梗,蕊心嵌綠寶石,蕊周粘珍珠,金葉染綠,脈絡纖細逼眞。花葉皆薄若紙,蕾似含苞待放。
寶帳的重檐四挑角上飾菩提樹四株,殘高五十一公分左右,樹枝桿為銅質(zhì),葉為銀質(zhì),葉狀 似蝴蝶。
金棺
高:6.5~9.5cm 長:14.5cm
1985年陜西省臨潼縣新豐鎮(zhèn)慶山寺遺址出土
臨潼縣博物館收藏
棺為銅質(zhì)鎏金,蓋為瓦形,下有長方形鑲空座。蓋中央粘有鎏金寶相花,花中間嵌以貓眼寶石。棺蓋兩側(cè)及棺體尾端皆以珍珠堆砌團花,并粘有絹葉。棺首鉚有一對鎏金銅獅。棺內(nèi)鋪蓋錦衾,朽錦至今猶存。棺內(nèi)置兩個綠色玻璃瓶,一高四.六公分,一高二.一公分。兩瓶 均裝有用水晶制成的舍利代用品。大瓶早已破碎,舍利盡倒蓮座之上。
銀槨
高:11~14.5cm 長:21cm 寬:7~13cm
1985年陜西省臨潼縣新豐鎮(zhèn)慶山寺遺址出土
臨潼縣博物館收藏
銀槨形制與金棺相同,槨下方配有束腰須彌座。須彌座長廿三.四,寬十七,高十二公分,上有弧形槨蓋。蓋頂中央貼鎏金寶裝蓮花。蕊以白玉作成,以瑪瑙珠為蕊心?,旇е樯弦源帚y絲作成螺旋塔形,大花前、后、左、右又有四朵較大的團花,花蕊分別以寶石鑲嵌,蕊上皆用粗銀絲價成螺旋塔形。棺蓋四角用珍珠貼成梅花。槨首有扇門兩扇,各粘一個鎏金菩薩,尾端粘鎏金摩尼寶珠。槨兩側(cè)粘釋迦牟尼十大弟子鎏金像。
金棺銀槨是佛教僧人安放舍利的葬具,在印度,佛舍利一般用罌壇盛放,置于塔中。佛教傳入中國后,為符合中國的習慣,逐漸改用中國式的棺槨盛放并埋葬于像墓室一樣的地宮之內(nèi),上面再建塔,以利佛教徒供奉禮拜。為表示對佛的虔誠和對舍利的重視,唐代的金棺銀槨大都做得非常精美。在已出土的唐代金棺銀槨中,以臨潼慶山寺所出最為華美,被譽為「華」。
石刻畫舍利函
高:32cm 長:32cm 寬:32cm
1990年藍田縣唐法池寺遺址出土
藍田縣文管會收藏
石函為漢白玉質(zhì)地。函蓋為盝頂式,函側(cè)刻斜列式如意云頭各四朵,蓋側(cè)刻斜列式如意云各五朵,函蓋與函身之間以子母扣相合。函身呈正方形,四周有淺浮雕石刻畫四幅,分別為迎送舍利圖、高僧說法圖、迎賓圖、安葬圖。這些圖畫線條流暢勻稱,內(nèi)容新鮮罕見,對于今天研究佛教史、中外交流史等有關(guān)問題均有重要意義。
鎏金一佛二菩薩像
高:26cm 寬:20cm
1977年西安市西郊土門李家墓出土
西方三圣即阿彌陀三尊,中為阿彌陀佛,左脅侍為觀世音菩薩,右脅侍為大勢至菩薩,三佛結(jié)跏趺坐于園座上,三個園座下有榫鉚分別鉚于折枝蓮葉上,枝葉與三級六曲海棠形座、透空八曲座相互榫鉚相接。
「神龍二年」佛坐像
高:80cm 寬:36cm
西安市郊區(qū)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佛高肉髻,面方圓,長眉細目,神情肅穆,著雙領(lǐng)下垂袈裟,結(jié)跏趺坐于佛座之上。佛座上有刻文記載此佛像為大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所造。
漢白玉佛立像
高:79cm
1973年西安市南郊沙呼沱村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佛像以漢白玉雕刻,螺髻,面容豐滿,眉目清秀,表情慈祥溫和,肌膚飽滿光潤,身著圓領(lǐng)袈裟,手施無畏印相,足部殘缺。這尊造像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雍容大度、飽滿瑰麗,充分體現(xiàn)了唐代高超的雕刻技藝。
佛坐像
高:175cm
麟游縣博物館收藏
九成宮位于陜西省麟游縣新城區(qū),是隋唐時皇家夏宮,始建于隋開皇十三年(公元五九三年),原名仁壽宮,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修葺,并改名九成宮。唐太宗曾五次到此居住?!妇懦伞拐?謂「九 重」或「九層」之意,言其高大。這尊漢白玉佛像即在九成宮遺址內(nèi)發(fā)現(xiàn)。佛梳螺髻,大耳垂肩;隆胸細腰,身披袈裟,雙手捧缽結(jié)跏趺坐于束腰形蓮花臺座上,蓮座上部仰蓮瓣二重,中部蓮梗挺拔,下部為一重復蓮,整個蓮座造型穩(wěn)重大方,富麗優(yōu)雅,襯托著慈眉善目的佛像更加完美高大。
鐵造彌勒佛坐像
通高:185cm,最寬處:93cm
1998年西安市唐空觀寺遺址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收藏
佛像為高肉髻,刻以螺發(fā),身著袒右肩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下著長裙,腰系裙帶并作花結(jié)。善伽倚坐于方座上,右手半舉至肩,掌心向外,無名指與小指彎曲,其余三指直伸,左手置于左膝上。腳踏蓮花座,下又置長方形臺階座,桃形背光通過一凸起的長方形榫與佛背連接,坐佛除一只手與腳下踩的蓮花,背光為銅質(zhì)外,其余均為鐵質(zhì)。佛像表面可明顯看出遺留的布紋,在臉面右側(cè)上部還可看到布紋上有一漆灰層,同時還發(fā)現(xiàn)極少的部位傳留有碎小的貼金。佛像出土于一個廢棄的干井里,出土時,座、靈光、手臂都被打碎。從佛的破壞程度與出土地點分析,當是唐代晚期會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唐武宗滅佛時,佛寺被毀,佛像被砸后埋入地下的。
此佛形體高大,氣勢宏偉,雍容典雅,加之髹漆貼金,可謂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
釋迦降外道像
高:71.5cm 寬:41.5cm
1955年征集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造像為白石質(zhì)地,方形,圓雕。釋迦牟尼佛赤足立于蓮座之上,下為方形臺基。釋迦佛螺髻,面相方圓,兩頰豐滿,表情沈穩(wěn)寧靜,背后有圓形頭光。袒右肩,斜披貼體袈裟。佛右手上托一餅圖案,有一神像作跳躍狀,兩手揮舞,二鹿相背而臥呈座基狀,形象生動,造像之右下角在佛左手下壓處亦有與此相似的餅圖案,不同的是由二鶴相背而臥呈座基狀。造像底座上刻有「釋迦牟尼佛降伏外道時」十字,由此推理,上下兩幅圓型圖案應是外道的標志,佛祖上托上壓的手勢則是降伏的象征。這尊造像造型明快,別具一格,是迄今僅見的釋迦佛降伏外道的形象。
一佛二菩薩佛龕造像
高:76 cm 寬:60.5 cm 厚: 36cm
陜西省西安市青龍寺遺址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收藏
正面龕內(nèi):中央浮雕阿彌陀佛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座上,頭后有云紋背光,左右兩側(cè)為觀音菩薩,菩薩上部為菩提樹,石龕兩側(cè)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
虛空藏菩薩造像
高:76cm
1959年西安市東郊唐安國寺遺址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虛空藏意謂包藏一切功德如虛空,故名。又說此菩薩擁有無量寶藏,好像充滿虛空。此尊菩薩束高髻,戴寶冠,豐頤秀目,神態(tài)典雅。頸上佩戴瓔珞式項圈,腰束帛帶,右手殘斷,左手上抬貼胸,執(zhí)一枝蓮花,下身著長裙,結(jié)跏趺坐。那優(yōu)雅的身姿,嬌美的面容,表現(xiàn)出莊嚴華貴的盛唐氣派。臺座為束腰須彌式,上層的缽形表面高浮雕刻出三層蓮瓣,束腰分和下層臺座表面刻飾繁縟富麗的纏枝石榴花卉,雕刻藝術(shù)精美絕倫。
觀音菩薩坐像
高:73cm
西安市東關(guān)景龍池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觀音又作觀世音、觀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按照佛教經(jīng)典的說法,觀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世間眾生碰到各種困厄災難時,只要信奉觀世音菩薩,誦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他就會「觀其音聲」而前來解救,使受難眾生實時得以脫困,因此,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受到最普遍、最廣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種圖像或造像中,觀音菩薩像最為常見。這尊觀音菩薩像是其中的精美之作。
菩薩頭束高髻,戴寶冠,其上浮雕一坐佛,有頭光、身光。菩薩面龐豐 潤,眼微翕,表情莊重安祥。胸前佩掛著華麗的頸圈,瓔珞垂落到胸腹。左手握蓮蕾,右手輕撫其上。臺座為高束腰蓮花式,其中浮雕伎樂人物,形象生動,雕琢細致。
十一面觀音頭像
高:25.5cm
西安市西郊通訊學院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十一面觀音為佛教密宗的造像,有十一個面相,依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音神咒經(jīng)》,其形相分別為前三面作菩薩面,左三面作瞋面,右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后一面作大笑,頂上一面作佛面。面部都向前,各戴華冠,冠中各有化阿彌陀佛??上н@件造像的面相已不完整,缺失了五面,但這絲毫沒有減少這尊觀音頭像的莊嚴與華美。
此觀音頭像雕刻生動細膩,頭頂一周雕飾的菩薩頭像及阿彌陀佛立像,小巧而細致。頭頂正中小龕內(nèi)的阿彌陀佛立像,身著圓領(lǐng)通肩袈裟,手施無畏印相,上身和雙腿輪廓隱現(xiàn)于衣袍上,使人能感覺到袈裟輕軟透體的質(zhì)感。兩旁的小菩薩頭像,寶冠中有化佛,面容圓潤,微微含笑。整座雕刻充滿了神秘的美感。
立菩薩殘像
殘高:110cm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這尊菩薩立像的質(zhì)地為漢白玉。頭、雙臂、兩足都已殘斷,殘留的項頸上佩帶著瓔珞式頸圈,用串珠綴成,為雙環(huán),在環(huán)下懸流蘇為飾,其上身裸露,僅斜披掛絡,下身的長裙緊貼腿上,顯露出一副健美修長的身軀。她那豐滿的雙乳,纖細的腰身,修長的雙腿透露著世俗女子的青春美,反映了唐代佛教塑像的寫實風格。
馬頭明王像
高:89cm
1959年西安市電廠路唐安國寺遺址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馬頭明王又作馬頭大王,即馬頭觀音,是密宗六觀音之一,但他沒有一般觀音菩薩那種端莊柔和的面貌,而是面現(xiàn)忿怒相,呈威猛摧伏之狀。據(jù)佛經(jīng)記載,此明王頭戴白馬頭,身赤肉色。以白蓮花為瓔珞,象征白凈大悲之心。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頭上毛發(fā)如怒吼的獅子,表示勇猛精進,摧伏邪魔。這尊明王結(jié)跏趺坐于蓮花座上,三頭八臂,手中各執(zhí)蓮花、銊斧、羂索等法物,頭上有一尊化佛,身后為火焰紋背光,胸前項飾、瓔珞從兩肩至腹部垂于座上,整座造像雕刻細膩而不繁蕪,為盛唐時期密宗造像的代表作品。
降三世明王造像
高:88cm
1959年西安市東郊唐安國寺遺址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明王挽高髻,戴寶冠,頭頂飾小坐佛,帶舟形身光,下為覆蓮座。其上身赤裸,佩項圈,戴臂釧和腕釧,飾瓔珞,下身著裙。有三頭八臂,中間之主體明王雙目圓睜,齒外露,作憤怒相,兩手十字交叉施印契,左右兩小頭亦作憤怒相,其余手臂分別持金剛杵、寶劍、箭矢、三叉戟等法器。降三世明王為五大明王之一,位于東方,是東方阿閦佛的教令輪身,因其能降伏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的貪、瞋、癡三毒,故有其名。
不動明王造像
高:62cm
1959年西安市東郊唐安國寺遺址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不動明王與東方降三世明王、南方軍荼利明王、西方大威德明王、北方金剛叉明王合稱為五大明王,是密教最重要的五位明王之一。不 動明王的位置居于中央,為五大明王之首。據(jù)說他是奉密教的主尊大日如來的教令而示現(xiàn)的忿怒身。
這尊不動明王結(jié)跏趺坐在座上,眉緊鎖,眼微閉,嘴角緊抿,他右手執(zhí)慧劍,左手握羂索,以劍和羂索表示降伏一切邪魔,引導迷妄眾生歸入佛法正途之意。這尊明王像同其他幾尊造像同時出土于唐安國寺遺址,出土時造像相互迭壓置于一口徑約一米的窖穴中,估計這批造像是在唐武宗會昌滅佛時,寺僧為使其免受毀壞而埋藏起來的。
金剛造像
高:71cm
1959年西安市電廠路唐安國寺遺址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金剛穩(wěn)坐石座上,表情憤怒,發(fā)如火焰,佩戴項飾,身披長飄帶,袒露胸腹;下身著袍,腰身結(jié)帶;右手舉杵,左手握拳,正在作拳打降魔狀,一派威嚴剛烈氣概。
天王立像
高:110cm
1983年西安市南郊長安大學出土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收藏
天王由漢白玉雕刻,頭梳高髻,身著裲襠甲、明光鎧,右手插腰際,左臂半舉,左手殘,左足下踏鬼怪,原施彩繪已脫落。
天王立像
高:107cm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收藏
天王戴頭盔,盔頂殘缺,身著裲襠甲、明光鎧,雙臂飾獸頭吞口,吊腿登戰(zhàn)靴,左手插腰,右臂半舉,右手殘缺,左足直立,右足踏一鬼怪,與上尊天王配為一對。
天王是佛教中的護法神,這一對天王像應是當時佛教寺院的供奉品。
銅鎏金仁王像
高:68cm
寶雞市收集
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
仁王原是佛教中的護法神,古人將它放入墓葬中來鎮(zhèn)墓壓邪,保護墓主人。一般為身著鎧甲,腳踏小鬼的唐代武士形象,表現(xiàn)出英武豪邁、威鎮(zhèn)邪惡的氣勢。在唐代銅多用來制作銅鏡、造像,仁王形象多為陶質(zhì),如此高大完美的鎏金銅仁王像是十分罕見的。
石力士造像
高:48.74cm 底座長:28.2cm 寬:19.5cm
1974年西安市西關(guān)王家巷出土
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
力士站立于后座上,上身裸露,腰系絳帶,下身著袍。造像比例勻稱,刻畫逼真。生動再現(xiàn)了力士驅(qū)魔降邪的勇猛氣勢。
石刻護法金毛獅
高:59cm 重量:70kg
法門寺博物館收藏
為漢白玉圓雕,后蹲姿態(tài),闊口大張,鬃毛卷曲,銅鈴巨目,虎視眈眈,直視遠方,通體施黃、綠、黑三彩。地宮內(nèi)共兩尊,形態(tài)相同,形象生動,分雄雌二性,置于地宮前室漢白玉阿育王塔兩側(cè),守護地宮,護衛(wèi)舍利。獅子是佛或菩薩的坐騎,是佛教中的吉祥動物。
高:11.1cm 寬:9.6cm
西安市南郊出土
陜西歷史博物館收藏
此像為不太規(guī)整的方型,泥質(zhì)細膩,陶色深青,邊緣一周連珠紋。像正中為三級四面式多寶塔,塔座三層迭澀。塔第一層內(nèi)有釋迦多寶并坐像,二層、三層各有一坐佛。塔兩側(cè)對稱分布十個坐佛,兩脅侍菩薩,兩力士。力士體態(tài)強健,手托寶塔。菩薩身體扭曲,姿態(tài)婀娜。像背面有陽文方格題記,縱橫各七格,每格一字,中空一格,共四十八字。文曰:「大唐國至相寺比丘法律從永徽元已來為國及師僧父母法界蒼生敬造多寶佛塔八萬四千部流通供養(yǎng)永為銘記矣?!?/p>
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為唐高宗登基之年,說明此像為初唐所造。至相寺為隋時創(chuàng)建,唐大歷中改稱白塔寺,地點在今長安縣終南山楩梓谷?!阜伞篂橹料嗨律?即造像者。
Hash:0f962fd511b8eea78de0231ff38d0b844e1ed595
聲明:此文由 禪林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