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产成人精品视频app,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中文字幕不卡在线高清,精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美女胸屁股无遮挡,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美女图片大黄

悠悠千年德州倉

悠悠

千年德州

德州倉已有近900年的歷史

說起德州倉的歷史,應上溯到金代的天會七年(1129)。女真統(tǒng)治者在德州城北運河岸邊即今天的北廠村,設立“將陵倉”,專為朝廷儲存河南、山東兩省的漕糧,然后通過御河將糧食等物品運入北京,以滿足宮廷和軍隊的消費需要。

元代至元三年(1266),蒙古統(tǒng)治者把“將陵倉”改名為“陵州倉”,主要還是著眼元大都的運營,以便將河南、山東的物產(chǎn)運回元大都和內(nèi)蒙大草原。元代中期以后嘗試將山東段運河取直,實現(xiàn)江南稻米瓷器、木材等特產(chǎn)北輸,因此動用大量人力物力開挖了會通河和濟州河兩大工程,德州倉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明初運河不能全線貫通,北方軍需大都由海路運送,經(jīng)德州轉運的軍糧不多,德州漕倉的規(guī)模有限。洪武二十四年(1391),黃河在河南的原武決口,會通河淤塞,淮、徐兩州的部分漕糧只能陸運至德州,而后沿南運河北運到達通州,此時德州仍為重要的漕糧存儲地。當時,天下漕糧,“淮、徐、臨、德分貯之”。海運“咸輸天津倉”,陸運則轉德州倉,“天津、德州二倉所受總輸之通州”(孫承澤《春明夢余錄》卷37)。將德州倉儲存的河南、山東漕糧運至北平,成為海運、淮運之外的第三條運輸線路。

永樂五年 (1427),“令山東布政司量起車夫,將濟南府并濟寧州倉糧運送德州倉,候衛(wèi)河船接運”(《明史·漕運通志》卷8《漕例略》)。濟南府在德州倉附近設濟南府兌糧公館,所屬69個州縣,其中24個縣,直接將糧食交到倉口。宣德五年(1413),命河南、山東糧,皆運于德州倉。

永樂九年(1411),宋禮和白英重開會通河,使京杭大運河全線真正貫通。永樂十三年 (1415),“陵州倉”改名為“廣積倉”,又稱 “德州水次倉”,除負責征收、儲運河南、山東兩省的漕糧外,還接納來自淮、徐、臨等水次倉轉運的漕糧。由于實行支運法,德州倉接納轉運的漕糧后,由山東、河南兩地的衛(wèi)所士兵再將其運至通州。

北廠漕倉遺址石碑

倉址由城外遷到城內(nèi)

德州漕倉遺址有兩處,即北廠漕倉遺址和南門內(nèi)漕倉遺址。

北廠遺址位于德城區(qū)天衢工業(yè)園的北廠村一帶。該遺址占地約15000平方米,現(xiàn)為北廠村村舍和農(nóng)田,僅保留原北廠街格局,主要功能已轉換為農(nóng)村居住區(qū)。村內(nèi)曾發(fā)現(xiàn)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筑殘存如石柱、石構件等?,F(xiàn)在的北廠村西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南運河德州段”和“北廠漕倉遺址”兩塊石碑。德州倉從初設開始,一直到遷入城內(nèi)為止,在北廠村一共呆了320年。

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基于倉廒的安全考慮,朝廷將德州水次倉連同預備倉一并移入德州城內(nèi)。德州倉因庫容大且附帶有級別較高的管倉衙門戶部分司,設在南門內(nèi)東側的顯要位置。預備倉移于城內(nèi)后分為兩倉,移西門者,曰常豐倉;移城隍廟者,曰預備倉。崇禎元年(1628)常豐倉遭遇火災,倉項歸并德州水次倉。原水次倉改名“常德倉”,并開始擔負支發(fā)駐防兵及運軍月糧的任務。

清代德州倉位置未變,只是倉儲規(guī)模和面積有所增大。清朝的滿洲兵米因由此處發(fā)放,故名曰“常德兵米”。城內(nèi)德州倉的范圍大致包括今市檢察院和德城區(qū)委兩個大院連起來,南起東方紅路,北至三八路的這一區(qū)域。其中德城區(qū)委處原有一個大海子,海子北涯即是倉廒所在地。

倉儲容量達400萬左右

明永樂十三年(1415),德州水次倉有倉庫80座,共800間,主要接納來自淮、徐、臨等水次倉轉運的漕糧。宣德五年(1430),德州水次倉增建為德州、常豐二倉,儲糧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山東、河南兩省的全部漕糧皆運德州倉。這一時期每年通過德州水次倉轉運的漕糧達300—400萬石。宣德六年(1431)實行兌運法后,南方漕糧由民眾運往淮安、瓜洲水次倉,然后由衛(wèi)所官兵運往京城。兌運法的實行雖使德州水次倉地位有所下降,但支運法并沒有廢除,德州水次倉仍然存儲大量漕糧。

正統(tǒng)初年, “運糧之數(shù)450萬石,而兌運者 280余石,淮、徐、臨、德四倉支運者十之三四耳”(《明史·漕運通志》卷8《漕例略》)。成化二年(1466)“以各處折糧銀四萬兩,命官平氽米粟,以實臨清、德州水次倉”。成化七年(1471)實行長運法后,支運法逐漸廢除。德州及淮、徐、臨倉原支運的漕糧也全部改在水次倉交兌。雖江北一帶交兌不同的漕糧,仍由以上四倉收儲轉運,但德、臨倉轉運作用削弱,只存預備米19.11萬石作為填補漕糧缺額所用。遇有災荒,受災地區(qū)應繳納之糧可暫時停免,而于鄰近地區(qū)湊補,待豐年歸還。

由于德州倉存儲預備糧過多,年久不用,以至于谷多腐爛。于是正德二年(1507)令運軍于德、臨二倉,年支運35萬石至京。此后,德、臨二倉儲糧漸少,而京、通二倉糧多不能容。因此在擴建京、通二倉的同時,令德、臨、河西務三倉各廢三分之一。

到萬歷時,德州、臨清倉均有儲糧,而淮、徐倉無米,于是規(guī)定德州、臨清倉儲足50萬石,其余存入淮、徐二倉。萬歷三十年(1602),漕糧多折銀交納,漕運京師的糧食僅為138萬余石,京城官軍以及邊軍給餉改為銀米兼支,京城以及北邊所需糧食多由商人販運,導致德州倉的規(guī)模隨之縮小。明中期以后,德州水次倉有東倉廒29座,263間;西倉廒12座,117間 (楊宏《漕運通志》卷6《漕倉表》)。

清雍正九年(1731),朝廷又建德州新倉120間。直到嘉慶年間,收繳上來的皇糧多得無處存放,嘉慶皇帝曾一度設想用德州行宮暫作倉廒。據(jù)文獻記載,同治年間,德州倉仍儲存著大批皇糧。由德州倉轉運到北京的糧食仍達100多萬石。

設專門官員管理運作

為維持倉儲管理秩序,元代至元三年(1266),統(tǒng)治者在改“將陵倉”為“陵州倉”的同時,在德州設置捕盜司、達魯花赤、監(jiān)支大使等,負責德州倉的安全和運行。

明永樂十三年 (1415)在德州設戶部監(jiān)督分司;天順五年(1461),改為戶部管倉分司,“督理倉務”,在各水次倉或派戶部主事出任 “監(jiān)倉”,或由戶部員外郎出任“督某某倉儲”。自天順到崇禎年間,德州共有“監(jiān)倉”158人。為防止官員久任專權,自宣德至正統(tǒng)年間,監(jiān)倉官員3年一換;景泰后每年1人,并成為定制。

起初,監(jiān)倉只是監(jiān)督糧倉的管理,不直接管理具體倉務,倉務由德州地方管轄。后來由于“官軍橫者難治”,方由戶部官員直接管理。其具體管理人員有倉大使1至2人、副使2至4人,弘治年間裁減為每倉大使和副使各1人。另外還有勤雜人員如攢典、斗級、修倉夫等。攢典,掌管漕糧的接納和輸出;斗級,負責糧食的日常晾曬和存儲;修倉夫,負責糧倉的維護和修理。

清初沿襲明代的管理體制,亦設倉大使管理水次倉,并有戶部分司加以監(jiān)督。據(jù)《山東通志》記載,倉大使署在德州倉的南面,清初至康熙中期,共有倉大使59人。清初仿明在德州所設的戶部分司,“康熙四年(1665)停,倉務委托萊州府通判管理,十八年(1679)改并督糧道”。乾隆二十八年 (1763),裁德州倉大使,歸糧道庫大使。

明初為更好地保護糧倉,統(tǒng)治者曾用仁、義、禮、智、信等封建綱常用語將糧倉分類,“各倉門以致仕武官二,率老幼軍丁十人守之,半年一更”(張廷玉《明史》卷79《漕運·倉庫條》)。天啟、崇禎年間由于后金勢力的屢屢入侵和階級矛盾的尖銳,加之統(tǒng)治者疏于對水次倉的管理,到清初時原明代的德州水次倉出現(xiàn)嚴重傾毀倒塌。經(jīng)清統(tǒng)治者的擴建和維護,德州倉在清代同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清王朝的腐朽和沒落,德州倉也不可避免地重蹈明末的殘敗覆轍。

光緒三十四年(1908),清政府裁撤督糧道和倉大使,德州倉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Hash:7551a3332eb46ef507cb666f6b76c86ebfea7c50

聲明:此文由 德州市地方史志辦公室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