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記載三代在河洛之間對應龍山時代,在當?shù)卮_曾發(fā)現(xiàn)文化遺存
《史記·封禪書》云:“昔三代之
君
皆在河、洛之間”。
后人認為這里的“君”,是為“居”之訛。其實未必。
“君”,就是“王”,含統(tǒng)轄管制之義?!兑住は缔o下》曰:“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當然,解釋為“居”未嘗不可。司馬遷不用“居”字,大概是及至漢朝,“居”的主要含義是“蹲”,即后來“踞”這個字的含義。
對司馬遷這句話,《史記正義》有詳細注解。其曰:
“《世本》云:‘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兜弁跏兰o》云:‘殷湯都亳,在梁,又都偃師,至盤庚徙河北,又徙偃師也。周文、周武都豐、鎬,至平王徙都河南。’案: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也?!?/p>
所謂“河洛”,無疑是指“黃河”“洛水”。古籍中,說到“河”與“洛”,基本皆指這兩大河流。
那么,“河洛之間”,也無疑是指這兩大河流之間的區(qū)域了。
司馬遷
司馬遷說,夏商周三代,都統(tǒng)轄管制著這一區(qū)域,自然也是居住在這一區(qū)域。
太史公其實還有話。
他說:“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边@是說,因為三代管轄著河洛之間這一區(qū)域,才把這一區(qū)域內(nèi)的嵩山定為“中岳”,把泰山、華山、衡山、恒山這“四岳”分別定為東西南北“岳”。
“四瀆咸在山東”,是說“江、河、淮、濟”四大水系,都在“崤山”之東。
“崤山”,亦名“殽山”,還名“嶔崟山”,在河南洛寧北,西北接陜縣界,東接澠池界。古人所說的“岳”,本作“嶽”,義為“山之尊者”,也就是有名的大山;而“瀆”,則指“大川”。
“五岳”“四瀆”,就是“天下”的象征,所以古代帝王才要“封禪”。
司馬遷在《封禪書》里說:“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彼@是講,從五帝到秦,代代興衰更替,名山大川或為諸侯占有,或為天子掌管,祭祀的禮儀也有增有減,隨時代不同而有變化,不可一一記錄了。
說完文獻,再簡單說說考古。
史籍所載的夏代,還沒有確定的“國界”。因此,要求按現(xiàn)代國家的“疆域”或“邊界”的觀念,非要說出來“非此即彼”的“分界線”,是不可能的——這在國際上,也是到了近現(xiàn)代的國家才劃定的。
關(guān)于“夏”,《左傳》云:“芒芒禹跡,化為九州”,又簡稱為“禹跡”“禹都”“禹域”或“夏墟”。
以上這些,古籍文獻中有記載,盡管亦有出入。但從與史籍記載的夏代時間上來說,相當于“龍山文化”時期。恰好,在河洛之間,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龍山文化遺存。如王灣遺址、西干溝和東干溝遺址、矬李遺址、西呂廟遺址、偃師灰嘴遺址、伊川白元遺址、孟津小潘溝遺址、新安冢子坪遺址、新安西沃遺址、牛砦遺址、馬莊遺址、閻莊遺址、大河村遺址、站馬屯遺址、豎河遺址、點軍臺遺址、古城寨遺址、新砦遺址、留莊遺址、王城崗遺址、煤山遺址、瓦店遺址、北溝遺址、陶寺遺址、丁村遺址等等近百處龍山文化遺存。
這些文化遺存,皆于史籍所載的夏代時段相吻合,且皆位于“河洛之間”。
商和周,不僅有大量文化遺存被發(fā)現(xiàn),還有了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文字可資證明,就不去多說了。
Hash:a255051e82d337c28bbeb6a6f4db5d4129128eea
聲明:此文由 讀史基地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