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合肥老城記憶,你還記得二郎廟么?
— 老城記憶
老城成了記憶中一部分,時代的變遷訴說著歲月的興旺 ,歲月的長河不斷向前流淌。
今年剛剛退休的義倉巷居民王學(xué)武,從小就生活在老城,熟悉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在他的筆下,我們仿佛可以看見早已湮滅在歷史塵煙中的二郎廟里的舊模樣,甚至可以聞得到當(dāng)年裊裊的香火,聽得見忙碌在這個古老小巷里的大媽們,站在家門口,拉長了尾音喊道:“伢啦,來家吃飯啦”……
1
二郎廟巷變身北含山路
二郎廟巷是老城靠近北城墻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由南向北,依次連接北油坊巷、柳木巷(“文革”中改名向陽路)、徐小巷、義倉巷和吳山巷。
▲北含山路便是當(dāng)年的二郎廟巷
二郎廟巷由于連接柳木巷與徐小巷,故而交口處的年輕人常聚集在一起胡吹神侃,擺枰手談。夏夜乘涼,坐在巷道口的涼床上,吹的吹,拉的拉,彈的彈,怡然自得,好不熱鬧。悅耳悠揚的旋律便隨著微風(fēng)四處飛散。
2
記憶中的二郎廟
二郎廟巷當(dāng)然是因二郎廟而得名。二郎廟位于二郎廟巷與柳木巷的東北交口。
大門朝南,四圍是佛殿,高大寬敞,菩薩佛像也威武雄偉,彩塑生動。那時,我在柳木巷小學(xué)讀書,有段時間,學(xué)校因修繕,曾租用佛殿做教室,坐在后面的同學(xué)捅破扎墻的蘆席,我們輪流著看稀奇。廟的庭院很大,兩個班的學(xué)生課間玩耍也沒有感到局促。
3
曾有兩件事轟動合肥
二郎廟的主持是勝海法師,上世紀60年代中期,只有一個徒弟,形同母女,二郎廟成了尼姑庵。 勝海法師慈眉善目,言語靄靄。二郎廟在“文革”中平安無事。原因是二郎廟早就名存實亡,成了居民住處,師徒倆靠收取房租度日, 之后二郎廟有兩件事曾轟動合肥。
徒弟入黨
紙箱廠的黨組織將一個佛教徒轉(zhuǎn)變成一名先進的無產(chǎn)階級先鋒戰(zhàn)士,這在當(dāng)時可以作為思想改造成功的一個典型實例吧。
支持農(nóng)婦
一位舒城農(nóng)婦不忍丈夫家暴,找到勝海法師要求出家,勝海法師收留了她。她的丈夫聞訊趕來要人。平日里和藹可親的勝海法師征詢農(nóng)婦的真實想法之后,堅決又堅定地支持農(nóng)婦,義正詞嚴,大義凜然,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4
蝴蝶巷里改名寶蓮寺
上世紀80年代,因修建壽春路及后來的淮河路改造,二郎廟拆遷了。勝海法師不愿遷徙他處,最后落腳在明教寺東側(cè)的蝴蝶巷里,改名“寶蓮寺”,但格局狹小多了。如果你有空邁進寺里,或可見到勝海法師還站在佛堂里向你微笑呢。
▲寶蓮寺門前的大香爐里常年煙火繚繞
時光荏苒。當(dāng)年的柳木巷和徐小巷合并為壽春路,二郎廟巷也被北含山路取代。地平了,路寬了,平房變成了樓房。淮河路步行街一年到頭都是人聲鼎沸,一片興旺的商業(yè)氣息,但是我的腦海里總愛浮現(xiàn)當(dāng)年的景象。
我想,沒人留念貧窮和破舊,其實,人們眷戀的,是生活的溫馨;不舍的,是生命的印跡。
來源:掌上四牌樓
-謝謝你,看到了最后-
↓↓↓微攝影大賽投票請戳“閱讀原文”
Hash:de1e354a2dd770434b1b4c8964e50cf2c4f3d3c1
聲明:此文由 廬陽發(fā)布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