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大佬們住啥樣私人豪宅? | 豫記
如今的鞏義是河南最富裕的縣,名列中國百強縣。其實,鞏義人會經商,能致富,大有淵源。歷史上。鞏義誕生了像康應魁、張書泰這樣的富商巨賈,他們不僅一度是鞏義乃至中原地區(qū)的商業(yè)巨頭,還給后世留下了規(guī)模宏大的莊園。從這些莊園的歷史以及建筑上,我們可以一窺鞏義商人的精神世界。
馬子亭|文
一、泰茂莊園
泰茂莊園位于鞏義東南部新中鎮(zhèn)靈官殿村,由清代張書泰建造。抗日戰(zhàn)爭時期,豫西獨立抗日支隊司令員皮定鈞也在此辦公居住過。據(jù)當?shù)厣狭四昙o的老人說,張家當年可以稱得上是“暴發(fā)戶中的暴發(fā)戶”,張書泰則是當年的“闖王”李自成的后人。李自成失敗后,張書泰分得了一部分金銀財寶,為躲避戰(zhàn)亂,就帶著金銀財寶到深山里定居,時局平穩(wěn)后才用這些金銀財寶建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莊園。
根據(jù)《史話鞏義》記載,張家其實和康百萬家族的起家過程類似,也是通過經商逐步積累了巨大的財富。不過不同的是,張家的后人中似乎沒有出現(xiàn)過高官,而康氏家族則重視耕讀傳家,后世中多有舉人、進士等,做高官的也不少。
清代咸豐年間,張家傳到了第二十代張殿臣,他在前輩創(chuàng)業(yè)的基礎上使得張家的產業(yè)有了進一步發(fā)展。這一時期,張家的土地達到了1400多畝,遍及周邊數(shù)十個村鎮(zhèn)。以土地為基礎,張家在鞏縣縣城、米河和小關開設了多處錢莊、糧行、布店、藥鋪、作坊等,聲名遠播。張家的商號全部以“泰茂”為名,故張氏莊園又被稱為泰茂莊園。
鼎盛時期的泰茂莊園沿著玉仙河(今已不存)分布,依山勢分七層修上山頂,每層建有九孔窯洞,取“九九歸一”之意。莊園的每一層又被分為三處,形成獨立的院落。上下七層之間,又通過院內的門樓層層相通。氣勢宏偉,是一處遠近聞名的“無梁高樓”。莊園的布局也是根據(jù)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進行安排的。莊園的背后是火石嶺,山腳下就是玉仙河。由于火石嶺形似一只站立的仙鶴,此地又得名“仙鶴探水”
值得一提的是,泰茂莊園的建筑美觀實用,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不管是砌窯洞、蓋房還是修院墻,都是用河道里的鵝卵石砌成。時至今日,這些建筑已有幾百年了,仍然堅如磐石。
如今,由于不斷添建拆改,泰茂莊園早已不復當年盛況,從前居住在莊園附近的居民也都紛紛搬遷,只留下一樹爛漫桃花掩映下的塌毀老屋。
二、張祜莊園
在鞏義市新中鎮(zhèn)新中村,有一片豪華的住宅群,是當?shù)赝鍙埣业?a href='/haozhai/' target=_blank>豪宅。從前,人們習慣叫它柏茂園,現(xiàn)在又稱為張祜莊園或張誥莊園。
張家是書香門第。張祜一代,張家共有堂兄弟八人,除其中三人早亡之外,剩下的五人都在科考中金榜題名。幾兄弟中,在財富上以張祜為先。張祜莊園始建于清朝末年,整個住宅群自南向北依次分為柏茂園、柏茂仁、柏茂信、柏茂永、柏茂和、柏茂恒六個大宅院,共有院落13處、樓房80余間、窯洞30余孔。
莊園中的建筑很有特色,順著山勢砌成三層窯洞,最深的有20多米,且洞中有洞,曲折回環(huán)。底層窯洞出檐2米左右,二三層又往里收了3左右,各層都有一個活動平臺。
張家真正的發(fā)展是在張祜之子張誥的手中實現(xiàn)的。張誥曾考上北京政法大學,但未等學業(yè)完成便回家開辦了煤礦。但至今沒有人說得清,張誥是怎樣開辦煤礦的。隨著煤礦的發(fā)展,張家擁有了田地數(shù)百頃,逐漸成為當?shù)氐拿澥赘弧?/p>
1944年,皮定鈞進入鞏義抗日。這期間,張誥是鞏縣支援八路軍的可靠鄉(xiāng)紳,不管是部隊、專署還是駐軍醫(yī)院,缺糧缺錢只要向張誥一提,他總是有求必應。
張誥在名氣上之所以能超過他的父親張祜,一方面是由于他在抗日期間的義舉,另一方面是因為張誥本身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他既是個善人,在過年過節(jié)時總是慷慨解囊,接濟貧苦群眾;他也是個惡人,張家煤礦里的“圈子窯”以不給工人自由、不顧工人死活而聞名。
進入21世紀,居住在莊園里的人們陸續(xù)外遷,張祜莊園及其附近的連片建筑正逐步得到保護和修繕。
劉鎮(zhèn)華,本名茂業(yè),鞏義市河洛鎮(zhèn)人,清末秀才,參加過辛亥革命,是民國時期河南數(shù)一數(shù)二的軍閥和官僚。他以地方武裝鎮(zhèn)嵩軍起家,利用軍閥各派系間的矛盾,在亂世中發(fā)跡,歷任陜西督軍兼省長、安徽省主席等職。同時,劉鎮(zhèn)華的五弟劉茂恩也是國民黨內的實力派人物,曾參加平型關戰(zhàn)役等,民國時長期擔任河南省主席。
擔任陜西省主席后,為炫耀門庭,劉鎮(zhèn)華便在老家修建了一棟中西結合的豪宅,這便是今日的劉鎮(zhèn)華莊園。1946年劉母80大壽時,有人給劉家送來一副對聯(lián),其中劉家往日的輝煌表達得淋漓盡致:上聯(lián)寫的是“兄主席弟主席兄弟主席”,下聯(lián)寫的是“父司令子司令父子司令”,橫批是“天府”。
劉鎮(zhèn)華莊園位于河南鞏義市神都山南側,由上海著名設計師親自設計,可以說是“土洋結合”,既有傳統(tǒng)的窯洞,又有西洋建筑。莊園周圍寨墻由紅巖石塊砌筑,分上下兩部分。上院東西長500多米;南北寬18米,正面為石砌窯洞,西部面向東筑二層小樓一棟,上下共8間、面向北有瓦房5間,青磚小瓦,共有6個院落,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
1931年建成的這座莊園,以其中的“仿重慶大廈”最為出名?!胺轮貞c大廈”的整個建筑為六棱形,包括地下室共5層72間,鋪有實木地板,樓內設客廳、臥室、舞廳、書房、浴室等。一層大廳內后壁設有仿西式壁爐,供全樓取暖,廳前設陽臺近20平方米。整個莊園甚至已經對電路進行了暗線處理,甚至還安裝了單獨的發(fā)電設備。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30年代的上海街頭。
作為軍閥,劉鎮(zhèn)華可謂惡名遠播,至今我們還能看到關于劉鎮(zhèn)華禍陜的一些記載:1918年左右劉鎮(zhèn)華入陜后,亂殺無辜,曾在藍田、鎮(zhèn)安、山陽等地血屠數(shù)千人,連十來歲的幼童都難于幸免,慘不忍睹。不僅苛捐雜稅多如牛毛,還開放煙禁,強迫農民種植鴉片,增派煙款,整個陜西民不聊生;1926年進攻西安期間,由于久攻不下,劉鎮(zhèn)華分兵攻咸陽、三原、涇陽、高陵諸縣,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致使十數(shù)萬民眾流離失所。被困在西安城內的軍民更是饑寒交迫,以麩糠、油渣、樹皮,甚至將牛皮制品煮了充腹,前后長達八九個月之久。
然而,劉鎮(zhèn)華又十分重視教育事業(yè)。在河南老家,他不僅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資金來助教,后來還辦起了壽山小學。另外,1922年當河南第一所大學——中州大學籌建時,劉鎮(zhèn)華在陜西曾捐助5000銀元為學校購買圖書,還曾擔任焦作工學院董事。1924年暑假,劉鎮(zhèn)華在陜西西安舉辦暑期講習班,曾邀請魯迅等人前往講學,還創(chuàng)辦了西北大學,為陜西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做出了一定貢獻。
四、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其實并不是對某一個人的稱呼,它指的是以康應魁為代表的康氏家族。當年慈禧太后逃難,回歸京城途徑鞏義,康家負責接駕,不僅出資修建了黑石關行宮,在慈禧一行離開之時還贈銀一百萬兩,使得慈禧太后感嘆:“不知此地還有百萬富翁?!币虼恕翱蛋偃f”名揚天下。
康氏家族的跡始于販鹽業(yè)。明朝時期,康家第六世祖康紹敬在地方水陸交通、鹽業(yè)和稅務等方面擔任要職。到了清朝時期,康家不僅已經壟斷了陜西的布市,還趁著清廷鎮(zhèn)壓白蓮教之際,通過各種手段取得了長達十年與布匹有關的軍需品訂單。同時,康家的船行六河(洛河、黃河、運河、涇河、渭河、沂河),土地商鋪遍及附近魯、陜、豫三省八縣,達到18萬畝,一度富甲三省。
康百萬莊園保存下來的建筑主要分為寨上住宅區(qū)、寨下住宅區(qū)、南大院、祠堂區(qū)、作坊區(qū)、菜園區(qū)、龍窩溝、金谷寨、花園、棧房區(qū)等十余部分,有33個院落,53座樓房,1300多間房舍和73孔窯洞,總建筑面積達64300平方米,是山西喬家大院的15倍之多。
康家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便是其真實寫照。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留余”文化對康氏家族的影響。在康家主宅,懸掛著一塊“留余”匾,被看做是康家的家訓:
“留有余,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人生在世,不能把福、祿、壽、財都享盡、用盡、占盡,凡事應留有余地。隔著數(shù)百年歷史的煙云,“留余”的思想依然讓人敬仰。
今天,雖然除了康百萬莊園以外,這些莊園大都寂寥在歷史的風煙深處,但正是因為它們,鞏義的歷史才越發(fā)顯得厚重。
編輯:曉夏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記”,投稿請發(fā)郵件至yujimedia@163.com
微信公眾號搜索:豫記。(yjhltxdjm)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
Hash:fe2a7179c00025909e56a57d25b97e29de6a38a8
聲明:此文由 豫記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