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劉秀故里之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史料匯集,解惑“舂陵老鄉(xiāng)“所未知
文章所有資料為"舂陵老鄉(xiāng)"本人所提供,他提供了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的依據(jù),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質(zhì)疑或不解。
在這里,我依據(jù)"舂陵老鄉(xiāng)"所提供的資料,給他批解釋義。注: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今名瓦店鎮(zhèn)八里鋪,故名淯陽白水村。
"舂陵老鄉(xiāng)"供文如下: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1 )
:公元22年,劉秀攻育陽不下,甄阜等戰(zhàn)于小長安,失利、如果劉秀當(dāng)時是在棗陽起兵,兵少將寡,不會隔著湖陽,棘陽等縣來攻打位于白水的育陽。這從一個方面證明了劉秀的故里和起兵之處在育陽境內(nèi)。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1)
:↑《后漢書》明確記載了義軍的進軍路線是唐子鄉(xiāng)→湖陽→棘陽→小長安→棘陽,不知道這位從哪看到的“隔著湖陽,棘陽等縣來攻打位于白水的育陽”。
另外,《漢書》地理志介紹舂陵時說舂陵是以前的蔡陽縣白水鄉(xiāng)?!逗鬂h書》介紹章陵時說章陵就是以前的舂陵,轄區(qū)包含白水鄉(xiāng)和上唐鄉(xiāng),而育陽的轄區(qū)則包含小長安,這至少說明了白水鄉(xiāng)/舂陵/章陵不可能位于育陽境內(nèi)。
?白曜華釋義(1 ) :
《后漢書.本紀(jì).光武帝紀(jì)》云:光武初不敢當(dāng),然獨念兄伯升素結(jié)輕客,必舉大事,且王莽敗亡已兆,天下方亂,遂與定謀,于是乃市兵弩。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于宛,時年二十八。
光武帝劉秀起兵于宛,時間地點清晰。但光武帝起兵于宛之何地?漢史無載。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1 )之信息告知:光武帝起兵于淯陽之白水村,南陽古宛其它地方?jīng)]有光武帝起兵之地的信息記載,這也是唯一記載。"起于宛"與"蔡陽""舂陵"這些地名及坐標(biāo)地理,是絕不相同的。
光武帝劉秀與與李通從弟軼等起于宛,起兵于瓦店白水村,證明這個地方有一定的物資和人力基礎(chǔ): 衣食住行等等相關(guān)方面都有積累和儲備。而特別是田宅一項,如果光武帝劉秀在瓦店白水村沒有田宅,或其是一個漂流的"窮光蛋",李通兄弟怎么可能認可并信服劉秀呢?李通兄弟與光武帝劉秀的結(jié)識,絕不是僅僅因為其販谷,販谷也有落腳點,這就是劉秀的居住處,也是李通兄弟經(jīng)常與光武的相見居所,這個"居處"讓李通兄弟仰慕。
光武帝起兵于淯陽,證明劉秀在此地有居所,有一定的物資人力資源儲備。"淯陽起兵"不能充分證明淯陽此地是劉秀故里,但亦沒有證據(jù)證明此地不是劉秀故里,因為劉秀在此地有居所,有根基。"兄伯升素結(jié)輕客……
乃市兵弩……"光武兄弟二人在當(dāng)?shù)亟浑H,能夠"乃市兵弩"證明他們有一定資產(chǎn)財力。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2)
:小長安南邊數(shù)里地的白水村(漢屬育陽縣轄),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光武祠,這是為紀(jì)念劉秀出生于此而建的祠廟。
從劉仁、劉回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遷封白水鄉(xiāng),中間經(jīng)過了漢元帝在位的12年,漢成帝在位的26年,其父輩都不會是在舂陵所生,舂陵更談不上是劉秀的出生地,劉秀的出生地只能是瓦南的白水村。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2 )
: ↑劉秀出生地既不在棗陽,也不在瓦店,而是在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蘭考東北)。
?白曜華釋義(2):史載劉秀出生于陳留郡濟陽縣,但"小長安南邊數(shù)里地的白水村(漢屬育陽縣轄),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光武祠,這是為紀(jì)念劉秀出生于此而建的祠廟。"
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光武祠,這是為紀(jì)念劉秀出生于此而建的祠廟。這個為紀(jì)念劉秀出生的而建造的光武祠能夠說明什么問題呢?光武祠建造目的明確:劉秀出生于此。如果光武祠建造于漢代,這一份古跡追溯將印證了漢史所記載的劉秀出生于"陳留郡濟陽縣"有誤。
有沒有其它史證、文物發(fā)掘來證明漢史這一條記載正確,而于漢代所建造的光武祠(出生的)是錯誤的呢?
對于劉秀出生的的認定,我更傾向認同紀(jì)念光武帝出生地之光武祠這個物證。理由如下:
劉仁、劉回"減邑內(nèi)徙"南陽白水鄉(xiāng),劉回是在鉅鹿郡任都尉輔佐太守,即劉回工作在(河北)鉅鹿,其都尉相當(dāng)于今天公安局長任職。
劉回為什么不選擇蔡陽白水鄉(xiāng)這個位置呢?蔡陽畢竟是窮鄉(xiāng)僻壤之山野……相對于南陽郡治中心宛而言,郡治周邊更發(fā)達,也宜居,更體面。
瓦店白水村的一個寨門上有傳承下來的四個字"氣接舂陵",為什么要這么寫?
"氣接舂陵"已經(jīng)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明是舂陵一脈相承一支于此。而"氣接舂陵"作為族訓(xùn),我判斷可能出自劉欽之手筆。劉回死后,劉欽繼承"父業(yè)"才成為陳留郡濟陽縣令。
劉秀九歲時父親劉欽撒手人寰,其母帶兄弟二人回南陽故宅,當(dāng)然就是淯陽白水村故居。劉秀母親與湖陽娘家來往密集,經(jīng)濟上有娘家支持,并不困厄。
在蕭縣當(dāng)縣令的劉秀叔叔劉良,擔(dān)心他們孤兒寡母無依靠,就把他們接去蕭縣居住,劉秀兄弟二人在此期間求學(xué)長大。劉秀兄弟二人及其母親,如果所處蔡陽白水鄉(xiāng)劉氏宗族之間,當(dāng)然不會有"無依靠"之說。
漢史記載劉秀出生地及淯陽白水村漢光武祠紀(jì)念劉秀出生地,究竟哪一條正確?但也不排除劉秀于淯陽白水村出生后,隨后其母子又過去了陳留郡濟陽縣。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3 )
:中殿內(nèi)敬奉著光武帝的童年像,風(fēng)姿瀟灑,清秀俊美,以示他的童年、少年時代是在淯陽境內(nèi)的白水村度過的。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3 )
: ↑劉秀九歲前跟著父親,先在濟陽,后在南頓,父親去世后被叔父劉良收養(yǎng),生活在蕭縣。
?白曜華釋義(3):
"中殿內(nèi)敬奉著光武帝的童年像,風(fēng)姿瀟灑,清秀俊美,以示他的童年、少年時代是在淯陽境內(nèi)的白水村度過的。"
這些記載緣于樊氏往來南陽淯水白水村,其娘家在湖陽,她不可能于十年間不回娘家看望父母及其他族親人們。
對于"舂陵老鄉(xiāng)"的質(zhì)疑,有什么緣由"不允許"劉欽夫婦及孩子們能夠在陳留郡濟陽縣和南陽之間走動呢?且劉秀的外祖湖陽樊姓豪紳。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4 )
: 傅俊迎陰貴人于淯陽,而不是棗陽,證明陰麗華此時在白水村居住。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4 )
: ↑劉秀與陰麗華在宛縣成親,三個月后劉秀被派往洛陽,陰麗華便回到了新野老家,后來跟著哥哥陰識到了淯陽鄧奉那里,直到劉秀登基后派傅俊把她接到洛陽。所以當(dāng)然是“傅俊迎陰貴人于淯陽”,但這與光武故里在哪完全扯不上關(guān)系。
?白曜華釋義(4):
"傅俊迎陰貴人于淯陽,而不是棗陽,證明陰麗華此時在白水村居住。"——這一條沒有任何問題。
成親三個月后劉秀離開,陰麗華被接回新野居住。后來跟著哥哥陰識到了淯陽鄧奉那里,直到劉秀登基后派傅俊把她接到洛陽。劉秀離開故宅時,他是有安排的:鄧奉留守淯陽白水村老宅,照應(yīng)陰麗華和守護淯陽白水根據(jù)地。故陰識又把妹妹陰麗華送回淯陽,陪伴她在那里,直到劉秀大業(yè)成就后接陰麗華回洛陽。"舂陵老鄉(xiāng)"沒有把這一切歷史碎片合理地揉合在一起,而他孤立地去看待每一條史料時,就會有太多的疑問及不理解。陰麗華為什么要去淯陽?陰識為什么要陪她妹妹去淯陽?鄧奉為什么要在淯陽?陰識陰麗華為什么要去鄧奉那里?鄧奉在淯陽是干什么?
這一切問題的核心,就是陰麗華——鄧奉守護淯陽白水老宅根據(jù)地,并照應(yīng)陰麗華。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5):
《重修泉莊寺》碑記云:“......昔光武帝車馬所居之處......”廟址原為劉秀車馬停放之所,后建為祠廟。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5)
: ↑劉秀起兵之前并沒有馬,更不用說車了,擊殺湖陽尉后才得到了馬。也許碑文上只是代指劉秀的居住地,或者指的是光武帝南祠章陵時車隊馬隊的安置地點,這樣的話就這就不算漏洞了。
?白曜華釋義(5):
《重修泉莊寺》碑記云:“......昔光武帝車馬所居之處......”。
"舂陵老鄉(xiāng)"為什么不認為這是光武帝劉秀于宛起兵之地呢?
即或起兵時可能沒有馬,但起兵之后來,又兵馬集聚于此,劉秀居住于此,這是劉秀的落腳地……這沒有什么難以理解吧?
至于"舂陵老鄉(xiāng)"認為:"或者指的是光武帝南祠章陵時車隊馬隊的安置地點,這樣的話就這就不算漏洞了。"
你可以這樣認為,但這里就是劉秀"日北至,又祠舊宅"的地方已無疑。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6)
:小長安南邊數(shù)里地的白水村(漢屬育陽縣轄),有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光武祠,這是為紀(jì)念劉秀出生于此而建的祠廟。漢代既有祠廟。唐代稱為世祖廟。唐代詩人劉希夷曾為始祖廟題詩口:“舂陵氣初發(fā),漸臺首未傳。列營百萬眾,持國十八年。運開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宛城劍鳴匣,昆陽鏑應(yīng)弦”。宋代改為光武帝廟。據(jù)《清光緒?新****志》載:“漢光武廟在城南六十里,宋建隆四年(963年)建”。元代改名為泉莊寺,明代襲之。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6 )
: ↑這座廟到底是漢朝建的,還是宋朝建的?還是說其實有兩座廟被你寫到一起去了?
?白曜華釋義(6):
紀(jì)念劉秀出生于此而建的祠廟:漢代既有祠廟。唐代稱為世祖廟。。宋代改為光武帝廟。元代改名為泉莊寺,明代襲之。
這些記載很清晰,"舂陵老鄉(xiāng)"有什么疑問呢?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7 )
:從考侯劉仁起,劉秀的家族就減戶離開了舂陵,而且得到了皇帝的同意,被寫在了史書中。劉秀的爺爺劉回從初元四年就遷到了南陽的白水鄉(xiāng),他和考侯劉仁的墓地未葬回舂陵。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10)
?白曜華釋義(7 ):
"劉秀的爺爺劉回從初元四年就遷到了南陽的白水鄉(xiāng),他和考侯劉仁的墓地未葬回舂陵。"
劉回在河北鉅鹿郡做都尉,劉回未葬舂陵不奇怪。但劉仁未葬舂陵,這就是很奇怪的事情。舂陵有沒有劉仁墓?只能待發(fā)掘發(fā)現(xiàn)吧!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8 )
:《水經(jīng)注-淯水》載“晉咸寧二年,封大司馬扶風(fēng)武王少子歆為新野郡公,割南陽五屬,棘陽、蔡陽、穰、鄧、山都封焉。”也可知西漢蔡陽,距棘陽、穰不遠。
晉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分義陽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陽,轄新野、棘陽、穰、朝陽、安昌五縣?!啊嗡切姓行模话銘?yīng)在管轄區(qū)的中心,不會偏離太遠??赏浦?,安昌距棘陽近,距棗陽遠。由上可知,故安昌不會在棗陽吳店。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8 )
: ↑先不提西晉新野郡的治所是不是必須在管轄區(qū)中心附近,看地圖就算安昌在瓦店(淯陽),那治所棘陽也在管轄區(qū)的東北角啊。另外,西漢蔡陽距離鄧縣、山都也挺近的。
?白曜華釋義(8)
不知道"舂陵老鄉(xiāng)"從何地得出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的依據(jù)(8)?他已經(jīng)自說自話,這些事情很簡單,解釋起來也毫無意義:地理行政區(qū)劃治依據(jù)史載,而不是推理。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9 )
:后漢書《光武帝紀(jì)》載,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郁郁蔥蔥”,遙望是站在南陽望舂陵,而非棗陽縣志所說,站在舂陵望舂陵,舂陵即蘇伯阿望氣處。說明舂陵距南陽不會太遠吧!
南陽至棗陽吳店在120千米以上。南陽郡治宛城,距南陽白水村(舂陵)只有20千米左右,劉秀祖宅,古樹成林,當(dāng)時沒有高大建筑遮檔,雖帶迷信色彩,晴日20千米外模糊看到百年古樹郁郁蔥蔥是可能的,再迷信,王莽也不可能相信蘇伯阿能望見120千米以外,這又一證據(jù)說明故舂陵在南陽,非在棗陽也。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9 )
: ↑出使南陽郡,就會只能在治所宛縣范圍內(nèi)活動?
?白曜華釋義(9 ):
舂陵老鄉(xiāng)把這些歷史記載忽略了:
王莽時改南陽郡為前隊,"宛故申伯國,莽曰南陽"——王莽改宛縣為南陽縣(宛古名曰南陽)。故后望氣者蘇伯阿為王莽使至南陽,遙望見舂陵郭,唶曰:“氣佳哉!郁郁蔥蔥”,遙望是站在南陽望舂陵——這個南陽即南陽城之上,當(dāng)無疑。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10)
:劉秀起家的二十八宿,大部分在現(xiàn)今的南陽、新野,即舂陵人,沒有隨州棗陽人。這些史載說明劉秀不會是隨州棗陽吳店人。要是隨州吳店人,一個窮光蛋怎么能流竄到南陽來混混?當(dāng)時的封建社會又不是二十一世紀(jì)的今天,交通方便,棗陽南陽兩小時生活圈,當(dāng)年指揮作戰(zhàn)的劉秀還騎著牛,那能方便往來棗陽與南陽間?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10 )
: ↑西漢舂陵隸屬于南陽郡,舂陵人劉秀跟南陽郡其他縣的人經(jīng)常來往不是很正常嘛,又沒說是每天都跑個來回,而且劉秀起兵后也是首先攻略南陽郡,玄漢和東漢的班底多來自南陽郡也就順理成章了。另外,云臺二十八將中沒有舂陵人,舂陵劉氏屬于皇族。
?白曜華釋義(10):
王莽時改南陽郡為前隊,改南陽郡治宛縣為南陽縣,即當(dāng)時前隊郡縣中唯一名南陽的地方。
光武帝劉秀的起兵于南陽,是他的居所及姻親宗族人脈關(guān)系在南陽。劉秀常居南陽即南陽人,自然得到眾多南陽人投奔和擁護:二十八宿將有11個南陽人,他們是鄧禹、吳漢、賈復(fù)、岑彭、馬武、劉隆、馬成、陳俊、杜茂、任光、朱祜。另外,曾經(jīng)追隨劉秀南征北戰(zhàn)的伏波將軍馬援卻榜上無名,還有鄧晨、來歙等功臣也不在其中。
★南陽瓦店貴人鄉(xiāng)依據(jù)(11)
:在張衡的南都賦中只提到南陽舂陵,卻只字沒提棗陽、隨州和吳店。他總比相隔七八百年后的李賢說的要可信吧。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11 )
:↑“棗陽”之名始于隋朝,“吳店”應(yīng)該更晚,東漢張衡如果提到“棗陽”那才叫見了鬼。
?白曜華釋義(11)
:張衡提到南陽舂陵而非"蔡陽舂陵"或章陵,這就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啦!
舂陵老鄉(xiāng)說: 照《后漢書》的記載,白水鄉(xiāng)(舂陵)也不可能在南陽瓦店,首先看劉秀起兵后的進軍路線,如果舂陵在瓦店南的話,瓦店南→唐子鄉(xiāng)→湖陽→棘陽→瓦店→棘陽,那義軍是在轉(zhuǎn)圈玩兒?
白曜華釋義說:
劉秀起兵于瓦店南——帶兵與其大哥招募兵馬會于舂陵——殺新野尉得馬——進屠唐子鄉(xiāng)——兄弟二人回頭殺向外祖的湖陽——拔棘陽——回頭進攻小長安(瓦店)不能拔——回兵棘陽。這有什么問題呢?
劉秀起兵于宛過舂陵是為什么?
是大哥劉縯回舂陵老家招募人馬,族人都不相信他,以至于劉秀得不到劉縯的行動回應(yīng),只好帶人馬過去舂陵看究竟。
★舂陵老鄉(xiāng)質(zhì)疑之(12)
:《后漢書》還記載,建武十八年,劉秀回到章陵祭祀祖先,路過湖陽的時候,拜祭了外祖父樊重的陵墓,追封他為壽張侯,謚號為敬,并為他在湖陽立廟。如果章陵在瓦店南的話,南祠章陵怎么可能路過湖陽?
還有一句更直接的,劉縯在反對劉玄淯水登基時說:“舂陵離宛縣只有三百里,不足為功。倉促之間自行尊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而瓦店南離宛縣的直線距離只有近六十里。
?白曜華釋義(12):
章陵,為劉仁、劉回"減邑內(nèi)徙"之南陽白水鄉(xiāng),為光武帝劉秀之祖籍。
南陽瓦店白水村劉秀故里,以"氣接舂陵"已經(jīng)說明劉欽這一支劉氏與章陵劉氏的關(guān)系:劉秀起兵于南陽,于淯陽白水自名"舂陵兵",當(dāng)然是情理之中。
舂陵老鄉(xiāng)提供史料之(13)
①《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進屠唐子鄉(xiāng),又殺湖陽尉。軍中分財物不均,眾恚恨,欲反攻諸劉。光武斂宗人所得物,悉以與之,眾乃悅。進拔棘陽,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戰(zhàn)于小長安,漢軍大敗,還保棘陽。
②《漢書》志·地理志上:舂陵,侯國,故蔡陽白水鄉(xiāng)?!逗鬂h書》志第二十二·郡國四 :章陵,故舂陵,世祖更名,有上唐鄉(xiāng)。 育陽,邑,有小長安,有東陽聚。
③《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下:皇考南頓君初為濟陽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縣舍。
④《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光武年九歲而孤,養(yǎng)于叔父良?!逗鬂h書》四王三侯列傳:趙孝王良字次伯,光武之叔父也。平帝時舉孝廉,為蕭令。光武兄弟少孤,良撫循甚篤。
⑤《后漢書》皇后紀(jì)上:更始元年六月,遂納后于宛當(dāng)成里,時年十九。及光武為司隸校尉,方西之洛陽,令后歸新野。及鄧奉起兵,后兄識為之將,后隨家屬徙淯陽,止于奉舍。光武即位,令侍中傅俊迎后,與胡陽、寧平主諸宮人俱到洛陽。
⑥《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光武初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東觀漢記》紀(jì)一:資用乏,與同舍生韓子合錢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
⑧《后漢書》樊宏陰識列傳:十八年,帝南祠章陵,過湖陽,祠重墓,追爵謚為壽張敬侯,立廟于湖陽。
⑨案《后漢書》伯升曰:“春陵去宛三百里耳,未足為功。遽自尊立,為天下淮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計之善者也?!?/p>
瓦店說的論證都是這么漏洞百出嗎?那倒也未必——已故的武大教授石泉老師也贊成瓦店說,這也是我知道的唯一一個支持瓦店說的非南陽人。
石泉老師在《古代荊楚地理新探》中《從春秋吳師入郢之役看古代荊楚地理》一章提到,贊同棗陽說的古籍中記載的棗陽境內(nèi)沙河、滾河以及光武祖宅的位置描述不統(tǒng)一,而且沙河、滾河的實際流向與《水經(jīng)注》中記載的洞水(即白水)流向不符,而南陽境內(nèi)的白河則與《水經(jīng)注》中的洞水流向基本相符,雖然也有偏差但當(dāng)?shù)睾恿鲿r有改道所以可以忽略;而且瓦店說也能與文中研究的古唐國故址相對照。
石泉老師引用了大量典績相互印證,結(jié)構(gòu)完整,邏輯清晰,如果不是結(jié)論與史書有明顯沖突,我真的就會認同這種說法了。所以我努力尋找不合理的地方,終于還是找到了:石泉老師認為《水經(jīng)注》中的洞水,大致相當(dāng)于當(dāng)今白河的一段及一部分偏東的別流和故道,但是在《水經(jīng)注》中另有大量的篇幅介紹淯水,白河怎么可能既是洞水又是淯水被介紹兩次?
白曜華釋義(13 ):
但我有一條辯證思維:
把"劉秀"解釋于棗陽,棗陽有一些合理性,但其史料記載及文物、古跡發(fā)掘印證其行不通!
但把"劉秀"解釋于淯陽之白水村,亦有一些史料記載并不匹配。
《后漢書》云:
"更始元年六月,遂納后于宛當(dāng)成里,時年十九。及光武為司隸校尉,方西之洛陽,令后歸新野。及鄧奉起兵,后兄識為之將,后隨家屬徙淯陰,止于奉舍。
鄧奉起兵淯陽,后兄陰識為將。
"后隨家屬徙淯陰,止于奉舍。"
鄧奉把陰麗華及其家屬遷徙之淯陰奉舍,以防備不測。
《后漢書》又云:
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于宛,時年二十八。
十一月,有星孛于張。光武遂將賓客還舂陵。時伯升已會眾起兵(初,諸家子弟恐懼,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殺我”。及見光武絳衣大冠,皆驚曰“謹厚者亦復(fù)為之”,乃稍自安。伯升于是招新市、平林兵,與其帥王鳳、陳牧西擊長聚。)
光武初騎牛,殺新野尉乃得馬。
進屠唐子鄉(xiāng),又殺湖陽尉。軍中分財物不均,眾恚恨,欲反攻諸劉。
光武斂宗人所得物,悉以與之,眾乃悅。進拔棘陽。
與王莽前隊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戰(zhàn)于小長安,漢軍大敗,還保棘陽。
以上是劉秀起兵南陽的過程及與陰麗華的姻緣。
又案:(光武帝35年)閏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陽,祠章陵。日北至,又祠舊宅。禮畢,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塤篪和之,以娛嘉賓。還,幸南頓,勞饗三老、官屬。
光武帝劉秀"日北至",也就是自"祠章陵"后向北座駕一個白日的半天時間。
章陵以棗陽吳店鎮(zhèn)所在地為坐標(biāo)到南陽瓦店鎮(zhèn)白水村的里程計算:
騎自行車時速20公里需要六個小時,光武帝劉秀座駕馬車而行以時速15公里計算,也就是八個小時,剛好一個"白日"光景。
光武帝劉秀"日北至,又祠舊宅",就是看看自己曾經(jīng)與陰麗華結(jié)婚時候的故宅,也就是淯陽白水村之舊宅。
以上是對"舂陵老鄉(xiāng)"所提供史料記載,及其所不解問題的一些分析,研習(xí)目的弄清楚蔡陽白水鄉(xiāng)與南陽瓦店白水村的歷史人物及地理淵源關(guān)系,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補充探討這些問題。
Hash:59f312173313031d7413262be15538d904ebbe53
聲明:此文由 冰冰動漫動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