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宜昌命名的街道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
導讀:以宜昌命名的街道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 1.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 2. 宜昌市區(qū)有幾個街道 3. 宜昌市有什么街道 4. 宜昌市西陵區(qū)97個街道名稱 5.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有哪些 6.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叫什么 7. 宜昌市有幾個街道辦事處 8.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大全 9. 宜昌市名字的來歷
1.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
浙江市現(xiàn)在還是屬于宜昌市的浙江市是宜昌市的一個縣級市在宜昌市有兩個縣級市,一個是當陽市,另外一個就是枝江市,但是他們都是屬于縣級市,還是歸屬于宜昌管的,但是枝江市和當陽市,他們都處在平原地帶,有著很好的農(nóng)作物生產(chǎn),比方說,棉花,花生,水稻,蔬菜等等枝江市是屬于宜昌市的
2. 宜昌市區(qū)有幾個街道
夷陵區(qū)是宜昌主城區(qū)的一個行政區(qū),是主城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區(qū)別在于夷陵區(qū)是縣級體制區(qū)。
夷陵區(qū)于2001年7月28日撤消宜昌縣,設立宜昌市夷陵區(qū)。現(xiàn)有12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1個省級開發(fā)區(qū)和一個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試驗區(qū)。是宜昌主城區(qū)人囗最多、經(jīng)濟實力最強,也是唯一的縣級體制區(qū),綜合經(jīng)濟實力連續(xù)多年位居湖北省一類縣市區(qū)三甲。所以夷陵區(qū)是主城區(qū)的縣級體制區(qū)。
3. 宜昌市有什么街道
恩施市沒有下屬縣,恩施州下轄恩施和利川2個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和鶴峰6個縣。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鶴峰,西界利川、咸豐縣,南連宣恩,北接重慶奉節(jié)。東西寬86.5千米,南北長90.2千米,總面積3972平方千米。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和街道辦事處。
恩施市行政區(qū)劃:
恩施市轄3個街道:舞陽壩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轄4個鎮(zhèn):崔家壩鎮(zhèn)、龍鳳鎮(zhèn)、板橋鎮(zhèn),白楊坪鎮(zhèn)。轄9個鄉(xiāng):三岔鄉(xiāng)、新塘鄉(xiāng)、紅土鄉(xiāng)、沙地鄉(xiāng)、屯堡鄉(xiāng)、太陽河鄉(xiāng)、白果鄉(xiāng)、芭蕉侗族鄉(xiāng)、盛家壩鄉(xiāng)。共有居委會34個,村委會172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為湖北省自治州、地級行政區(qū)。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ㄊ校┙粎R處,位于東經(jīng)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qū),北鄰重慶市萬州區(qū),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nóng)架林區(qū),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
恩施州行政區(qū)劃:
截至2013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xiāng),37個鎮(zhèn),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4. 宜昌市西陵區(qū)97個街道名稱
伍家崗區(qū)是宜昌市主城區(qū)之一,東連猇亭區(qū),南與點軍區(qū)隔江相望,西與西陵區(qū)毗鄰,北與夷陵區(qū)接壤,全區(qū)國土面積91.2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40個社區(qū))、1個鄉(xiāng)(8個社區(qū)、16個村)和1個省級開發(fā)區(qū)(湖北伍家崗工業(yè)園區(qū))。實有耕地面積114.72公頃。森林(林地)面積2399.26公頃,森林覆蓋率28.30%。2021年常住人口33.63萬人,城鎮(zhèn)化率100%。2021年公安戶籍年末總戶數(shù)84303戶,年末戶籍總?cè)丝?08274人。
5.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有哪些
您好,宜昌市大連路屬于東苑街道辦事處管轄。東苑街道辦事處有4個社區(qū),即汕頭路社區(qū)、深圳路社區(qū)、珠海路社區(qū)、青島路社區(qū)。
6.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叫什么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位于萬里長江風景綺麗的西陵峽口,是三峽明珠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貿(mào)中心和旅游服務功能區(qū),轄六個街道辦事處、一個鄉(xiāng)和一個省級開發(fā)區(qū),總面積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萬。轄區(qū)內(nèi)有各類科研機構(gòu)45個、大中專院校10所、中小學校44所、醫(yī)院12所,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總部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坐落境內(nèi),而西陵路是屬于西陵區(qū)。
7. 宜昌市有幾個街道辦事處
馬家店街道辦事處、七星臺鎮(zhèn)、安福寺鎮(zhèn),董市鎮(zhèn)、仙女鎮(zhèn)、問安鎮(zhèn)、顧家店鎮(zhèn)、百里洲鎮(zhèn)、白洋鎮(zhèn)。 枝江全市總面積1310平方公里,2016年總?cè)丝?5萬人,下轄1個街道、8個鎮(zhèn)。2017年,全市完成地區(qū)生產(chǎn)總值491.60億元;人均生產(chǎn)總值達到98281元。
連續(xù)4年被評為“宜昌市目標管理綜合考評優(yōu)勝單位”,連續(xù)13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jīng)濟發(fā)展先進縣市”,全國縣域經(jīng)濟基本競爭力評價排名連年進位。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nóng)辦、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予以通報表揚。2020年11月,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8. 以宜昌命名的街道名字大全
宜昌并沒有保留很多的古建筑,其中有名的古鎮(zhèn)有三個,還有三個歷史悠久的村莊。
1、董市古鎮(zhèn)
董市歷史悠久,商賈云集。三國時期蜀將魏延駐守此地,改為董灘口,因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逐步形成商埠后演變成董市,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明清時期,集鎮(zhèn)上共有四條街道,從東向西為三條直街,分別為老正街、河街和背街,從南向北為一條橫街。
2、清江古鎮(zhèn)
清江古鎮(zhèn)采用明清時代的徽派建筑風格,集休閑度假、觀光游覽、民俗古玩、謎語競猜、農(nóng)耕體驗等為一體。拱橋回廊,古色古香,寧靜雅致,具有濃郁的江南小鎮(zhèn)風情。
3、龍泉古鎮(zhèn)
“龍泉鋪”自古商業(yè)氣息濃厚。清朝中期,夷陵改稱東湖縣,全縣劃分36鋪,從那時起,“龍泉鋪”便成為聲聞遐邇的名片。龍泉鋪古鎮(zhèn)在宜昌夷陵區(qū)“重現(xiàn)”,依山傍水,古樸幽遠,宛若傳說中的世外桃源。
4、南邊村
南邊村位于宜神公路曉峰景區(qū)附近一個叫中嶺的地方,因當?shù)貫楣僬咴谇宄觊g受御賜楠木金匾而得名“楠匾村”,其后數(shù)百年間,以訛傳訛遂簡化為如今的“南邊村”。
5、官莊生態(tài)第一村
這是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拍攝地,一個專供人休閑旅游的地方,在閑暇時候,可以來這里散散步,也可以沿著綠道騎騎自行車。路旁有的是樹,有結(jié)果子的,也有只供欣賞的。雖然是鄉(xiāng)村,但是馬路還挺寬敞的。這里空氣清新,美的就像畫,人也在畫中了。
6、翟家?guī)X村
其平均海拔為380米,占地面積為180多畝,距今已有極為悠久的歷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具有200多年的歷史,除此之外,還有20多種不同種類的古樹,枝繁葉茂,具有極為珍貴的人文歷史研究價值,形成了極為獨特的古樸村落風貌。
9. 宜昌市名字的來歷
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武漢,地處我國的中部地區(qū),東邊是安徽省,南邊是江西省、湖南省,西邊是重慶市,西北邊是陜西省,北邊是河南省,全省土地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1.94%。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5927萬人。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nèi)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漢平原上,現(xiàn)有湖泊755個,湖泊水面面積合計2706.851平方公里。
夏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jīng)到達江漢地區(qū)。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納入商的版圖。
西周時期,湖北境內(nèi)已出現(xiàn)諸多小國,春春秋戰(zhàn)國時,湖北屬楚國。
秦朝時期,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
西漢時期,湖北大部屬荊州刺史部,東漢時期,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三國時期,魏、蜀、吳爭奪荊州,后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 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xiāng)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兩晉時期,湖北大部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xiāng)、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南北朝時期,湖北主要屬南朝范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朝時期,先撤銷僑置州、郡、縣,后又恢復。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tǒng)領(lǐng)南郡、夷陵、竟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后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鄂即源于此。
唐朝時期,全國分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
五代十國時期,湖北境內(nèi)的襄、均、房、隨、郢、復、安七州一直屬于五代,黃、蘄、鄂三州初屬吳,后屬南唐;黃、蘄二州復又歸后周。江陵地區(qū)的南平國建都江陵,據(jù)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宋朝時期,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占湖北大部分地區(qū);北部設京西南路,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南部屬江西南路,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
元朝時期,湖北地區(qū),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西北部一隅屬陜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縻州屬四川行省。
明朝時期,湖北屬于湖廣布政使司,有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
清朝時期,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是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并沿用至今。
民國時期,湖北省總體區(qū)劃變化不大。
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轄13個地級行政區(qū),包括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分別是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陽市、鄂州市、荊門市、孝感市、荊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還有4個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包括3個縣級市、1個林區(qū),分別是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神農(nóng)架林區(qū)。
Hash:7a96dab0ced11ff0d81ae81066ca96233465a7e9
聲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