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博物館各展廳特色
導讀:陜西歷史博物館各展廳特色 一、陜西歷史博物館各展廳特色 二、陜西歷史博物館免費票可以看哪些展廳 三、求一篇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觀后感
一、陜西歷史博物館各展廳特色
1、第一展廳
第一單元――《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單元――《鳳鳴岐山》,以陜西作為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跡、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
第三單元――《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征,表現(xiàn)了秦帝國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tǒng)河山的時代精神。?
2、第二展館
第四單元――《大漢雄風》,以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典型漢代文物如漢金餅、西漢“皇后之璽”玉印、西漢鎏金銀竹節(jié)銅熏爐、西漢彩繪雁魚銅燈、西漢彩繪陶鐘、漢醬釉綠彩云紋陶奩、西漢彩繪騎兵俑、西漢上林銅鑒等,展示了中國古代社會發(fā)展的第一個高峰――漢代繁榮的經(jīng)濟、文化、對外開放與交往,彰顯其開放進取、開拓強盛的時代風貌。
第五單元――《沖突融合》,以陜西豐富精美的農(nóng)業(yè)民族與草原民族的文化遺存及宗教文物,如漢金怪獸、晉“晉歸義羌王”金印、西魏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十六國靈華紫閣服乘金錯泥c、北魏彩繪騎馬吹號角俑、南北朝彩繪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薩三尊銅像等,表現(xiàn)了民族大融合、佛教東漸以及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特征。?
3、第三展館
第六單元――《盛唐氣象》,通過隋唐時代典型遺存,展示了中國古代最鼎盛時期的文化風貌,當時世界上最為繁華的國際大都會長安,和溝通東西方交流的絲綢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創(chuàng)新發(fā)展而達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七單元――《告別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為西部重鎮(zhèn)和西北區(qū)域中心的陜西,依然獨具魅力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精神傳承。
4、唐代壁畫珍品館
唐墓壁畫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獨具特色的珍貴藏品,共有20多座唐墓的壁畫精品近600幅,達1000多平方米。
其中5件(組)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69件(組)82幅被定為一級品。
5、大唐遺寶展
何家村出土玉器、寶石等器物30余件組,包括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獸首瑪瑙杯。
6、馬文化展
陜西歷史博物館每年還推出6―7個大型臨時展覽,如《驍騰萬里――中國古代馬文化展》。
展覽由陜西歷史博物館主辦,新疆博物館和甘肅博物館、山西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館等全國14家文博單位共同協(xié)辦,挑選了最具各地特色關于馬的文物精品。
7、文保修復展
《巧手良醫(yī)――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展》,是以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為主題的專題性展覽,主要展示多年來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方面的舉措,展示文物保護修復的理念、方法和技術。
擴展資料:
部分館藏文物:
1、青銅器
已登錄注冊39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chǎn)工具。其中最為典型的商周青銅器,許多器物(如多友鼎、師獻鼎等)上鑄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銘文。造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西周牛尊、薆、戰(zhàn)國鳥蓋瓠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2、唐代壁畫
收藏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從陜西關中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wèi)、建筑、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
3、歷代陶俑
已注冊2000多件。藏品? ?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wèi)、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zhèn)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
由于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陜西歷史博物館所藏古代陶俑種類多、數(shù)量大、等級高,而且產(chǎn)生演變的序列完整,在中國博物館極為少見,尤其是天真古拙的漢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為著名。
參考資料來源: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官網(wǎng)-常設展覽
百度百科-陜西省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主要分4個展廳,第一和第二個展廳分別記載了秦漢和隋唐時期陜西境
內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狀況。秦漢甚至包括前秦以及隋唐時期,陜西都是中華民族
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經(jīng)濟中心,絕大部分時期還是統(tǒng)治中心。尤其在漢代和唐代分
別達到了頂峰,甚至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所以這兩個展廳的內容尤
其豐富,各種各樣的真品和仿制品讓人目不暇接,每一個物件都記載了一段歷史
,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印象比較深的有銅車馬的復制品、漢彩傭、秦時期
的編鐘、未央宮遺址模型、城中城模型以及鎮(zhèn)館之寶――瑪瑙牛首杯。城中城是
指在明城墻中還包裹了漢城墻,而瑪瑙牛首杯是由天然整塊瑪瑙加工而成,形狀
及色澤都巧奪天工,甚至無法復制。
三廳的內容是關于唐以后宋元明清的,
這一時期,中國的文化政治中心已經(jīng)向南向東遷移,陜西的地位也就不再那么重
要,所以這一展廳的內容也比較少一些,而且也沒什么代表性。第四展廳則沒有
什么固定的主題,是一個用于交流的展廳,我們今天看到的是關于云南的風土人
情。內容挺全面的,從服裝、宗教習慣、節(jié)日慶典各方面描述了云南各民族的同
異之處。
陜西歷史博物館有18件國寶級文物的位置
1、西周早期【(方輿)左右偏旁yu鼎】通高77,口徑56.5厘米。1972年陜西眉縣楊家村出土。
目前暫存庫房,沒有在展線上展覽。
2、西周中期【五祀衛(wèi)鼎】通高36.3,口徑34.3厘米。1975年岐山縣董家村出土。
在一樓西周展覽大廳中段。
3、西周晚期【多友鼎】通高51.5厘米,口徑50厘米。1980年陜西長安縣下泉村出土。
在一樓西周展覽大廳中段。
4、西漢【皇后玉璽】高2,邊長2.8厘米,重33克。1968年陜西咸陽市韓家灣鄉(xiāng)狼家溝出土。
在二樓西漢展覽大廳前段。
5、西漢【鎏金竹節(jié)熏香爐】通高58,口徑9,底徑13.3厘米。1981年陜西興平縣豆馬村出土。
在二樓西漢展覽大廳前段。
6、唐【舞馬銜杯紋銀壺】高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7、唐【闕樓.儀仗圖】高28O,寬280厘米。1971年陜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8、唐【宮女圖】高176,寬196.5厘米。1960年陜西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出土。
9、唐【馬球圖】高229,寬688厘米。1971年陜西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
10、唐【狩獵出行圖】高100-200,全長890厘米。1971年陜西乾縣李賢墓出土。
11。唐【禮賓圖】1971年陜西乾縣章懷太子墓出土。
以上五組18幅壁畫均保存密封庫房中,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內均有其復制品供游客欣賞。
12、13、唐【鴛鴦蓮瓣紋金碗(兩件)】 高5.5厘米,口徑13.7厘米,足徑6.7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14、唐【鑲金獸首瑪瑙杯】長15.5,口徑5.9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后段。
15、唐【鸚? ?紋提梁銀罐】高24.2,口徑12.4,足徑14.3厘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
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中段。
16、唐【三彩載樂駝】通高58厘米。高24.2,口徑12.4,足徑14.3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
原件在庫房,其仿制品在二樓隋唐展覽大廳后段。
17、北宋【青釉提梁倒注瓷壺】高18.3,腹徑14.3厘米。1968年陜西彬縣出土,
在二樓宋元明清展覽大廳中段。
18、宋【黑釉油滴碗】高8.5,口徑30,底徑10.6厘米。陜西渭南出土。
在二樓宋元明清展覽大廳后段。
第一展廳
第一單元――《人猿揖別》,以距今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臨潼姜寨等先民遺存,再現(xiàn)了中華民族生機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
第二單元――《鳳鳴岐山》,以陜西作為西周王都擁有的豐富遺跡、遺物,展示了中國早期國家的政治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尤其是倫理精神以及青銅鑄造技術。
第三單元――《東方帝國》,重點展示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征,表現(xiàn)了秦帝國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積極進取、一統(tǒng)河山的時代精神。
最近剛去陜西歷史博物館,寫了一篇博文,拍攝了不著照片,您可前往:
二、陜西歷史博物館免費票可以看哪些展廳
陜西歷史博物館免費票可以看“基本陳列展”,即“常設展覽”,可以參觀第一展廳、第二展廳、第三展廳等。
第一展廳
第一單元:文明搖籃――史前時期(約163萬年前~公元前21世紀)
地處黃河中游的陜西,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陜西境內發(fā)現(xiàn)的藍田人、大荔人等遠古人類遺存及西安半坡、臨潼姜寨、高陵楊官寨、神木石峁等早期文化遺址,反映了遠古先民在這里形成、演進的過程和生存、發(fā)展的狀況,再現(xiàn)了陜西史前文明的基本特征和中華民族生機蓬勃的童年。
第二單元 赫赫宗周
周(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771年)
先周(當夏商時期,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1世紀)
西周(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
西周是中國早期國家的重要發(fā)展階段,其政治制度、經(jīng)濟形態(tài)尤其是倫理精神對后世影響極其深遠,故孔子由衷推崇并贊嘆:“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陜西是西周的王都與政治中心,豐富的遺跡、遺物代表了璀璨的西周文明。
第三單元 東方帝國
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人是華夏族的一支,曾活動于今甘肅天水地區(qū)。周平王東遷后,秦人以陜西為根據(jù)地迅速發(fā)展壯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建立起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其政治、經(jīng)濟、軍事諸制度,垂范后世。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代文物,以磅礴的氣勢和鮮明的軍事特征,顯示出秦人強烈的開拓意識和進取精神。
第二展廳
第四單元 大漢雄風――漢(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定都長安的西漢王朝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第一個盛世。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作為絲路起點的長安城日漸成為東亞文明的中心和著名的國際大都會,中國因此第一次以一個強盛國家的姿態(tài)從長安、從陜西走向世界。漢都長安、漢家陵闕和大量漢代文物,從多方面再現(xiàn)了當時發(fā)達繁榮的社會經(jīng)濟、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雄渾博大的文化藝術以及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第五單元 沖突融合――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zhàn)亂頻仍,政權更迭。北方? ??少數(shù)民族在陜西角逐、內徙、沖突、融合,農(nóng)業(yè)文明與草原文明在交流和互補中共同發(fā)展進步。絲綢之路依然繁榮。佛教東漸,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fā)展與繁榮。
第三展廳
第六單元 盛唐氣象――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階段,國都長安(今西安市)成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繁華的都市。通過繁盛的絲路,中國與世界廣泛交往,隋唐政治經(jīng)濟文化全面發(fā)展。這一時期的陜西文物反映出大唐盛世文化兼收并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輝煌成就和時代風采。
第七單元 文脈綿長――唐以后的陜西(公元907年~公元1911年)
唐以后,隨著中國政治中心東移,陜西告別了長期擁有帝都的歷史。但作為西北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創(chuàng)造和傳承,仍然獨具魅力。
三、求一篇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觀后感
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活動總結體會
首先陜西歷史博物館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yè)邁入了新的發(fā)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tǒng)、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于一體。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面積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線總長2300米。展廳跨度大,層位高,視野廣闊,照明設備靈活多用,通風設施好,裝飾古樸典雅,給人凝重、舒暢、清新之感。整個陳列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和已開辟為 國際畫廊的中央大廳等幾個部分。序廳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陳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獅(唐順陵石獅復制品),襯以黃河巨幅彩照,引導觀 眾去領略由黃土黃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為陜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歷史進程為線索,選取各時代的典型文物進行組合陳列,來揭示陜西地區(qū)古代社會文明發(fā)展狀況。該陳列展廳面積4600平方米,共三個展室,分為七個部分(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精選的2000余件珍貴文物包括: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藝術追求的豐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周人興起與鼎盛的青銅器,反映秦掃六合統(tǒng)一天下氣勢的青銅劍、經(jīng)機、兵馬等,以及顯示秦漢奮 發(fā)崛起精神的鋼建筑構件、大型瓦當,還有反映封建盛世繁榮景象的精美的唐代金銀器和唐三彩等,并配以遺址模型、圖表、照片等輔助展品。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自115萬年前至1840年陜西地區(qū)的古代歷史。由于中國古代社會周、秦、西漢、隋唐幾個盛期都是在陜西地區(qū)建都的,所以該陳列以這幾個時期為重點,既突出反映了陜西地區(qū)古代燦爛的文化,也反映了這幾個時期中國社會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最高水平。
專題展覽廳位于序廳西側,陜西青銅器珍品展和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是陜西歷史博物館首次推出的兩個專題展覽。展廳面積約2600余平方米,展出文物600多件(組)。其中陜西青銅器珍品展選取這個陜西歷史上文物最宏富、最突出的橫斷面,從種類與用途、銘文與書法、造型與裝飾、隨葬與窖藏、青銅鑄造工藝五個方面予以展示。展出青銅器260件(組),整個青銅器展室給人一種厚重凝煉的感覺。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展出文物341件,以時間為序,分為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代五個階段,分別以神武鷹揚、氣勢古拙、神韻質樸、儀態(tài)軒昂、典雅華美、灰色凝練、余光明媚為主題展示了陜西乃至中國陶俑的發(fā)展過程。
陜西歷? ?博物館現(xiàn)有文物藏品115000多件。其中已登記注冊的有41000多件,未登記注冊的尚有74000多件(不包含尚未清理的錢幣)。絕大多數(shù)藏品是前陜西省博物館移交的。比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類:
一、銅器。 已登錄注冊的有39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漢。種類有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活用品和生產(chǎn)工具。其中最為典型的商周青銅器,許多器物(如多友鼎、師獻鼎等)上鑄有史料價值很高的銘文。造型較為典型的有先周鳳柱受、西周牛尊、它較、戰(zhàn)國鳥蓋部壺和漢彩繪雁魚燈等。
二、唐代墓葬壁畫。400多幅,畫面面積1000多平方米。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從陜西關中地區(qū)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畫面內容有四神、儀衛(wèi)、建筑、狩獵、生活及唐與四鄰的友好來往等。是反映唐代社會的重要形象資料。
三、歷代陶俑。已注冊的有2000多件。藏品時代包括秦漢、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質地有陶、彩繪陶、釉陶和三彩。藝術形象有文武官員、甲士侍衛(wèi)、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鎮(zhèn)墓獸和馬、駱駝等各種動物。
四、歷代陶瓷器。已注冊的有5000多件。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漢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窯青瓷等。器物種類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五、歷代建材。已注冊的有1000多件。藏品時代上起兩周秦漢,下至唐宋明清。器物種類有陶制的瓦、瓦當、磚、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屬建筑構件。
六、漢唐銅鏡。已注冊的有800多件。造形多樣,圖案精美。有些還鑄刻著吉祥語句。
七、金銀玉器。包括湮金望銀的銅器。已注冊的有2000多件。其中如西周玉制禮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鳥、西漢皇后玉婆、攀金銀竹節(jié)銅熏爐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塞金獸首瑪瑙杯、八棱樂位金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赤金走龍等,均屬舉世罕見的精品。 八、歷代貨幣。已注冊的有10000多件。未清理造冊(即不包括在總藏品數(shù)之內)的尚有50000多枚和近7000公斤。種類繁多,有西周貝幣、戰(zhàn)國刀幣、秦半兩、西漢金、王五株、王莽時的各種貨幣、唐金銀幣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幣。
除上述八大類外,還有字畫、版本、經(jīng)卷、織物、骨器、木器、漆器、鐵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現(xiàn)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面對著每一件展品我們就像貪吃的孩子突然闖進免費的食品店,既興奮又緊張,什么都覺得好,又什么都嘗不夠。班級成員情緒都十分高漲,漫步在五個大的展覽廳中,可以感受到陜西洶涌、博大的文化,在博物館的幾個小時中,我們一舉跨越了從公元前21世紀到現(xiàn)代社會。通過一件件的文物,我們無聲的與古人默默對話,感受著幾千年甚至數(shù)千年勞動技術結晶所帶來的沖擊。思想接受著歷史大浪的沖刷,歷史推著我們的好奇發(fā)笑。通過這次活動相信同學們對歷史文化也會有新的體驗和理解。
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走得穩(wěn)健而自信,但是在世界形勢愈發(fā)復雜的情況下,中國仍面臨著來自經(jīng)濟、政治、安全等等方面的挑戰(zhàn),我們不能安于現(xiàn)狀,讓我們每一個參觀的同學懷著對中國璀璨文化歷史的感受和理解更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投身于學習和實踐,繼續(xù)革命前輩們奮斗終身的事業(yè),積極發(fā)揮現(xiàn)代大學生團員的特色,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發(fā)展。
2013年的秋天,我懷著一顆對歷史的崇高敬畏之心,興致勃勃的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心中? ?有些感觸,愿講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位于陜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的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她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的遺愿建設的。該館籌建于1983年, 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筑外觀著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布局成軸線對稱,主從有序;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筑群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筑風格與現(xiàn)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格于一體。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區(qū)占地6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qū)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370萬余件。
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芍^是館藏文物數(shù)量之多、種類之全,品位之高、價值之廣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有千姿百態(tài)的歷代陶俑(兩千多件漢、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漢、唐銀器,唐墓壁畫(四百多幅,畫面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等??煽胺Q是陜西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象征。
在詳細參觀了上述諸多館藏歷史展覽物件后,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是華夏文明誕生、發(fā)展的重要地區(qū)之一;而陜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曾于此建都立國稱帝,以號令天下。
可以說,陜西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正是這種文化的積淀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其中三大古國文明皆有中斷,唯有我中華文明未曾中斷,一直綿延至今。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教授曾說:后人對中華文化遺產(chǎn),應抱以敬畏之心,贊頌之意,驕傲之情,欣賞之趣,而行守護之職,關愛之意,學習之心,弘揚之責。
是啊!作為炎黃子孫,特別是陜西人,且又是一名歷史的學習與鉆研者。我覺得,我們這些當世的后輩子孫有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這一歷史使命和責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切身實際的感觸一下悠久淵源的中華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氣息。極力呼吁廣大社會青少年朋友能夠以身作則,行使“弘揚中華之文化,傳承民族之精神,立中華之美德”的光榮傳統(tǒng)習俗!
注:三秦大地:歷史上楚漢相爭之時,以秦都咸陽為中心,關中地區(qū)被楚霸王項羽一分為三,封給了當時的秦朝三位降將。即司馬欣封塞王,管轄咸陽以東地區(qū),建都櫟陽(今西安及臨潼一帶);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陜北地區(qū),建都高奴(今陜西延安);封章邯為雍王,管轄咸陽以西地區(qū),建都廢丘(今陜西興平)。此三王互為犄角之勢,共同防御遠在漢中之地的漢王劉邦,故稱“三秦大地”。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觀后感
我x月x日有幸游覽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感慨萬千!徘徊于歷史的長廊中,感受著幾千年來先祖先輩們創(chuàng)造的中華文明.我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自豪感,尤其是看到一串接一串的外國人.為什么?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要把外語學好,把中國的千年文化通過我的敘述介紹給更多更多的外國人.那該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
為什么這些古跡古器能夠招致如此這么多的人來欣賞觀看?答案,我認為,是這些東西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人文精神和生活底蘊,而這些東西和現(xiàn)在 物欲橫流的商業(yè)社會完全不同.試想一下:現(xiàn)在哪兒哪兒的一座高樓大廈在幾千后會被當成今天的古城墻一樣被當成文物保護起來嗎,不會,說不定每幾年就拆了蓋新的了.它沒有內涵,歷史的內涵.
再說說我們耳邊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些人名:孔子.李白.魯迅.林語堂....這些人是名人.他們之所以有名是因為他們就同那些歷史古跡一樣,自身包含了非常之多的精神:孔子的”儒”,李白的”詩”,魯迅的”憤”,林語堂的”語”,當然他們的一切都和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的中國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他們的思想仍然為我們后人所瞻仰,思索.
我希望做這樣的人,成為這樣的人,幾千年后仍然回有人記著有這么樣的一個人.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遵照周總理遺愿,1983年開始籌建,1991年6月20日建成開放。這座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yè)在20世紀90年代發(fā)展最高水平的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自開放以來,便以其雄偉莊重的仿唐建筑,豐富精美的藏品和博大雄渾的歷史陳列聞名中外,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成為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作為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無論在建筑功能,陳列展示還是文物收藏保護技術和設施等方面,均代表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最高水平,它的建成開放被視為中國博物館事業(yè)走向現(xiàn)代化的標志和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里程碑。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基本陳列《陜西古代史》以時代為序,將陜西古代史劃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個階段,從館藏文物中精選了200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以周、秦、漢、唐為重點,在6000平方米的面積、2000余米長的展線上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了自藍田猿人至鴉片戰(zhàn)爭前人類進化發(fā)展的艱難足跡以及幾千年來陜西古代文明的興衰和滄桑,被譽為“濃縮的中國古代史”。除《陜西古代史》外,陜西歷史博物館還利用館藏優(yōu)勢與國內外文博機構合作,在東、西展廳舉辦了《陜西古代青銅器珍品展》、《陜西歷代陶俑精華展》等十幾個主題鮮明、品位高雅的專題陳列和臨時陳列,從多角度、多側面向廣大觀眾揭示了歷史文物的豐富內涵以及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時也形成了自己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的陳列體系。
陜西歷史博物館每年接待游客60多萬人次。開館20年來,已累計接待國內外觀眾上千萬人次,作為展示陜西及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陜西歷史博物館在熱情歡迎來自世界各地游客的同時,還在國家文物局和陜西省政府和上級機關的支持下,獨立或與有關單位合作,先后在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墨西哥、巴西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舉辦了近40個文物展覽。不少展覽都在當?shù)匾鹆司薮筠Z動,在不同程度上掀起了“中國熱”,為我們與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人們之間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真正實現(xiàn)了讓世界了解陜西,讓陜西走向世界,同時也為弘揚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做出了貢獻。通過文物對外展覽交流,陜西歷史博物館與世界許多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合作關系,并由此進一步奠定了在世界博物館中的重要地位。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藏品無論對微觀和宏觀的考古學研究,還是對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評估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均具有重要意義。開館以來,陜西歷史博物館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主辦了西周史學術討論會、唐墓壁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秦漢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其學術水? ?和地位已為國內外學術界廣為認可,并被視為周秦漢唐研究的重要信息交流中心之一。
Hash:6d7823004d0fda4cdd6ba2435db912d6891017a7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