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漢旺鎮(zhèn)景區(qū)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
導讀:綿竹漢旺鎮(zhèn)景區(qū)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 1.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 2.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社會事務辦公室工資待遇怎么樣 3.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網(wǎng) 4.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官網(wǎng) 5.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方雅熙 6. 綿竹市漢旺鎮(zhèn)領導機構 7.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蔡偉
1.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
綿竹是個縣級市歷史:1949年12月27日綿竹縣人民政府建立,隸川西行署綿陽專區(qū)。 1983年改屬德陽市。 1996年撤縣設綿竹市。 1995年初經(jīng)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2000年,綿竹市轄24個鎮(zhèn)、2個鄉(xiāng)。 2004年,綿竹市轄24個鎮(zhèn)(劍南、漢旺、玉泉、土門、廣濟、板橋、清道、孝德、五福、金花、富新、遵道、新市、拱星、齊天、觀魚、齊福、什地、東北、西南、武都、綿遠、興隆、九龍)、2個鄉(xiāng)(清平、天池)。民國元年(公元1911)屬川西道,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區(qū)。
2.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社會事務辦公室工資待遇怎么樣
四大古鎮(zhèn)有:郪江古鎮(zhèn)、柳江古鎮(zhèn)、雎水古鎮(zhèn)、青林口古鎮(zhèn)。
郪江古鎮(zhèn):郪江位于四川綿陽三臺縣,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鄉(xiāng),三十年代更名為郪江鄉(xiāng),1992年建鎮(zhèn),同年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郪江古鎮(zhèn)是春秋戰(zhàn)國時為諸侯國郪國王城所在地。
柳江古鎮(zhèn):位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楊村河兩岸,這里并沒有名為“柳江”的一條河,之所以稱為“柳江古鎮(zhèn)”還有段歷史原因。柳江古鎮(zhèn)歷史上稱為“明月鎮(zhèn)”,始建于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zhèn)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
雎水古鎮(zhèn):隸屬于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qū),地處安州區(qū)西南面,東與秀水鎮(zhèn)、桑棗鎮(zhèn)接壤,東南與秀水鎮(zhèn)、迎新鄉(xiāng)相鄰,南接綿竹市拱星鎮(zhèn),西、西南接壤綿竹市漢旺鎮(zhèn),北鄰高川鄉(xiāng)。
青林口古鎮(zhèn):青林口古鎮(zhèn)位于江油東北五十六公里處的潼江河畔,建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被譽為“川西北第一古鎮(zhèn)”,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網(wǎng)
德陽市于1983年8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成為省轄地級市,1998年轄旌陽區(qū)、廣漢市、什邡市、綿竹市、中江縣、羅江縣。據(jù)歷史記載,兩千多年來,由于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因素,其地名和領屬關系更迭繁復。
【三星堆都邑興廢】
今德陽地區(qū)為古蜀國地,現(xiàn)代考古發(fā)掘證明,公元前21世紀后的夏商時期,今廣漢三星堆為古蜀國重要都邑??赡芤蚝闉幕虮薇粴в谏棠┲艹?。
【周秦政區(qū)】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秦滅巴蜀二國建巴蜀二郡,今德陽地區(qū)屬蜀郡。郡下設縣,縣下有鄉(xiāng)亭。
【李冰治水綿雒 】 公元前276-251年,李冰任蜀郡太守,治水雒、綿(地名,今德陽石亭江、綿遠河一帶),除患興利,自流灌溉,受益至今。古今什邡有李冰祠墓承祀。1994年江澤民總書記為重建李冰陵題詞立碑紀念。
【姜氏一門三孝子】
東漢初期,雒縣汛鄉(xiāng)(今旌陽區(qū)孝泉鎮(zhèn))有姜氏一門三孝子(姜詩、龐三春、姜石泉),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姜詩舉孝廉,授江陽縣令。時"赤眉"亂軍至此皆敬畏孝子地。
【龐統(tǒng)攻雒陣亡】
建安十八年(213)劉備進圍雒縣(今廣漢),軍師龐統(tǒng)"中流矢"死亡,后封靖侯,葬今白馬關,有祠墓歷代承祀。
【秦宓諫阻下獄】
漢末蜀中學士綿竹人秦宓諫阻劉備興兵伐吳,被下獄幽閉。備死后,放出,受諸葛亮重用,官至蜀國大司農,助亮治蜀有政績。
【德陽建縣】
唐武德三年(620),析雒綿建置德陽縣,為德陽縣名之始,至今歷時1300余年,唐時德陽縣上屬益、漢州。
【玄宗駐蹕萬安驛】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避"安史亂"奔蜀,宿萬安驛(今德陽羅江縣),反感"萬安"地名,曰"一安且不可,況萬安乎"?乃移宿縣城東外玉京山寶明寺。
【王建襲鹿關據(jù)蜀】
唐僖宗光啟三年(887),西川節(jié)度使陳敬瑄書召曾任利州(今廣元),壁州(今通江)刺史的王建議事。王建亦謀不軌,率全軍進逼鹿頭關,瑄悔,力止之。王建大怒,破關而入,據(jù)德陽,進殺陳敬瑄據(jù)成都,后取東川,稱王號帝,建國前蜀。
【德陽趙鐸起義】
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德陽趙鐸于孝泉鄉(xiāng)起義,聚眾數(shù)千人,稱趙王,設置將軍、評事等官,聯(lián)絡川中多處義軍,流動作戰(zhàn),成為著名首領,后被明軍和綿竹地方武裝殺死。
【德陽王的興亡】
明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蜀王之下陸續(xù)封郡王16人,華陽王已傳九代,德陽王僅傳三代,有8個郡王僅傳一代。崇禎十七年(1644),張獻忠占成都稱王時,德陽郡王朱至璇逃奔夔州(今重慶),部屬幕僚7人死守德陽藩王城,被義軍殺死,藩樓被毀。
【李調元藏書樓被毀】
嘉慶時(公元1800年前后),白蓮教起義活動在德陽、羅江、中江一帶盛行。羅江李調元的川西第一家萬卷藏書樓毀于此次兵火之中。
【德陽工業(yè)區(qū)】
1958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德陽工業(yè)區(qū)東電和二重的建設工地。鄧小平說:"德陽的工業(yè)是國家的大工業(yè),拿制造冶金設備、電站設備的大工廠來說,是目前全國最大的,是機械工業(yè)之母,這里將成為一個新興的工業(yè)城市。"
【德陽建市】
1983年8月18日 國務院函安(1983)156號文批復:"同意設立德陽市。德陽市駐德陽城關,轄城區(qū)街道辦事處、漢旺鎮(zhèn)和旌陽、城區(qū)、八角三個公社。將綿陽地區(qū)的德陽、中江、綿竹三縣和成都市的廣漢、什邡兩縣劃歸德陽市管轄。"
【德陽縣撤銷】
1984年9月12日 國務院批復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設德陽市市中區(qū)的請示》:"同意撤銷德陽縣建制,將德陽縣的行政區(qū)域劃歸德陽市;德陽市設立市中區(qū)。" 1996年8月3日撤銷市中區(qū)建旌陽區(qū)、復置羅江縣。
4.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官網(wǎng)
內江市(又名甜城)位于天府之國的東南部,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沱江之濱。內江市位于四川東大門,東連重慶,西接成都、資陽,南扼自貢、宜賓、瀘州,北通遂寧、南充,成渝鐵路、內昆鐵路在這里接軌,成渝高速公路、內宜高速公路在這里匯合,公路密度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通車里程達3149公里,是川東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匯點,有“川中樞紐”、“川南咽喉”之稱。是川東重鎮(zhèn)、四川省規(guī)劃建設的8個大城市之一。地理位置東經(jīng)104°15′--105°26′,北緯29°11′--30°2′。全市幅員面積5386平方公里,耕地18.56萬公頃?,F(xiàn)轄市中區(qū)、東興區(qū)、資中縣、隆昌縣、威遠縣,共3縣2區(qū)、87個鎮(zhèn)、24個鄉(xiāng),2001年末總人口420.06萬人,其中城鎮(zhèn)聚居人口73.49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市中區(qū)。
內江市郵政編碼:641000,代碼:511000,電話區(qū)號:0832,車牌編號:川K,拼音:NeijiangShi。
內江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氣候溫和、降雨量豐富、光熱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冬暖夏熱,雨量適中。平均氣溫15℃--28℃,一月均溫6℃--8℃,七月均溫26℃--28℃,最高氣溫可達41℃,最低氣溫-5.4℃,活動積溫5598℃左右。
境內熱量資源比較豐富,常年平均太陽總輻射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總日照時數(shù)1100-- 1300小時,無霜期達330天。全年有霜日數(shù)一般4--8天左右,災害性天氣以旱為主,旱澇交替出現(xiàn);春夏秋冬,低溫、風、暴雨時有發(fā)生,綿雨顯著。全年氣溫有明顯的冬干春旱現(xiàn)象,同時,夏旱伏旱的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下,多分布在夏季,約占全年雨量的60%,高溫期與多雨季基本一致,春季約占17%,冬季僅占4%。
內江市境屬長江流域沱江水系,沱江為長江一級支流,清流河、小青龍河為長江二級支流,烏龍河入釜溪河,仍入沱江。
沱 江
沱江又名中江,發(fā)源于四川盆地西北邊緣的茶坪山脈九頂山,出漢旺入成都平原,穿龍泉山入盆地丘陵區(qū),經(jīng)簡陽、資陽、資中入內江,然后至滬州人長江,全長629公里,流域面積27900平方公里,其中在內江沱江鄉(xiāng)龍門鎮(zhèn)以上流域面積19329平方公里,市境內(含內江市市中區(qū))于流長71.68公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31800千瓦,占全市的82%。多年平均流量為350.37立地破,流量111.51億立米。
清流河
清流河上游分大清流河、小清流河。大清洗河源于安岳縣新民鄉(xiāng)唐石壩,于天林鄉(xiāng)窩子入內江,小清洗河源于大足縣中敖鎮(zhèn)陳家寨,過安岳縣李家、元壩等鄉(xiāng)鎮(zhèn)入內江,大、小清流河在石子鄉(xiāng)松林壩匯合后和清流河,至大河口入沱江。全長121.74公里(境內94公里),流域面積1538.3平方公里(境內52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19.64立米/秒。
小青龍河
小青龍河發(fā)源于安岳文峰鄉(xiāng)文峰寺.經(jīng)大治、高粱太安,于小河口入沱江,全長56公里,流域面積53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618立米/秒。
烏龍河
烏龍河源于資中縣五皇鄉(xiāng)藍家壩,全長33.15公里,流域面積10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79立米秒。
內江地區(qū)處于四川盆地中心。西靠龍泉山脈,東界重慶市與華瑩山余脈相接,地勢平緩,淺丘平壩相間,向南北延伸,與自貢、瀘州、宜賓、德陽、遂寧、南充的丘陵地區(qū)構成盆中丘陵區(qū)總體,東西長121.5公里,南北寬94.7公里,幅員面積13340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川中丘陵區(qū)地貌,主要地形區(qū)海拔300—500米,在這種地貌區(qū)河網(wǎng)發(fā)育差,土壤展現(xiàn)不足。
內江地區(qū),地形屬四川盆中淺丘。由侏羅系、白惡系紅色地層演變而成的淺丘地形占幅員面積的88.8%,其余為低山地形。西北龍泉山和西南九宮山為岷、沱兩江分水嶺,主要山峰海拔高度800—1000米。東南有華瑩山余脈—螺觀山、圣燈山。東部淺丘內的沱涪分水嶺,為一些壟崗狀丘頂構成,一般高度450—560米。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處在龍泉山獅子巖,海拔高度992.3米,最低處在安岳白水鄉(xiāng)石羊河出境處,海拔高度248米。
內江境內有倆母山、白云山等山脈。
倆母山
倆母山地處威遠縣西北山區(qū),海拔高度834米,是古代陵州地域(今仁壽)最高的山峰,也是流向沱江水系的清溪河和流向岷江水系的越溪河的分水嶺。
白云山
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稱,有108個山頭,峰巒疊翠,連綿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縱橫交錯,懸崖絕壁隨處可見。最高峰海拔733米,相對高差達430米。
5.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方雅熙
截至2016年,綿竹市轄20個鎮(zhèn)和1個鄉(xiāng)。
1、20個鎮(zhèn):劍南鎮(zhèn)、東北鎮(zhèn)、西南鎮(zhèn)、興隆鎮(zhèn)、九龍鎮(zhèn)、遵道鎮(zhèn)、漢旺鎮(zhèn)、拱星鎮(zhèn)、土門鎮(zhèn)、廣濟鎮(zhèn)、金花鎮(zhèn)、玉泉鎮(zhèn)、板橋鎮(zhèn)、新市鎮(zhèn)、孝德鎮(zhèn)、富新鎮(zhèn)、齊天鎮(zhèn)、什地鎮(zhèn)、綿遠鎮(zhèn)、清平鎮(zhèn)。
2、1個鄉(xiāng):天池鄉(xiāng)。 綿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處東經(jīng)103°54′ -104°20′,北緯31°09′-31°42′之間。幅員面積1245.3平方公里,自西北向東南伸展,東西寬約42公里,南北長約61公里。市境東南靠德陽市旌陽區(qū),東北與綿陽市安縣接壤,西南與什邡隔河相望,西北與阿壩州茂縣毗連。
6. 綿竹市漢旺鎮(zhèn)領導機構
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漢旺鎮(zhèn)漢新路郵編是618201
7. 綿竹市漢旺鎮(zhèn)人民政府蔡偉
24個鎮(zhèn)(劍南、漢旺、玉泉、土門、廣濟、板橋、清道、孝德、五福、金花、富新、遵道、新市、拱星、齊天、觀魚、齊福、什地、東北、西南、武都、綿遠、興隆、九龍)
2個鄉(xiāng)(清平、天池)
Hash:9daf4c965178ba490b4c316a94ab047fa2d4fe21
聲明:此文由 夢相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