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靈鷲山志》回家了,它填補了三衢大地上的文化空白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黨委書記何林(右)贈送《浙江靈鷲山志》于柯城區(qū)委書記徐利水(左)手中。
11月28日晚上6時,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黨委書記何林,將中科院珍藏50多年的、三衢鄉(xiāng)賢徐映璞編著的《浙江靈鷲山志》贈送于柯城區(qū)委書記徐利水手中。自此,衢州的九華山(又名靈鷲山、小九華山、大猴嶺等)有了自己的歷史譜系。柯城區(qū)委、區(qū)人大、區(qū)政府、區(qū)政協(xié)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浙江靈鷲山志》珍藏儀式”;《浙江靈鷲山志》作者徐映璞之外孫女章怡青、章怡雯也參加了儀式。
據(jù)徐映璞女婿章家騏在《兩浙史話叢稿》的《后記》中記載,1949年后,有關方面了解到徐映璞尚有500余冊未付梓手稿,中國科學院、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軍事學院等許多部門曾紛紛來函征稿。徐映璞當時曾說:“我的幾張破紙也許于國于民、于子孫有益?!焙髞?,中國科學院專門派員來到徐映璞家中,擬將《杭州云居山志》《衢北仙源三洞記》《浙江靈鷲山志》等復制出版。未料,剛剛謄抄完畢,“文革”開始,徐映璞被遣送回衢,其家藏包括《浙江靈鷲山志》在內的許多手稿、藏書、文房用品等均遭洗劫。故中科院收藏的《浙江靈鷲山志》抄本即是海內孤本。
抄本《浙江靈鷲山志》
徐映璞《浙江靈鷲山志》分地理、梵宇、人物、物產(chǎn)、藝文、叢載等,全面記述了衢州九華山的歷史文化內涵。一直以來,我市文史研究者都聽說過徐映璞編著有《浙江靈鷲山志》,然沒有一人見到過內容,這隱痛在三衢大地上的文化空白,于今天終獲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