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在那兒?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峨眉山市東31公里的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是唐代摩巖造像中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于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fā)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景區(qū)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巨形臥佛景觀等組成,面積約8平方公里。景區(qū)屬峨眉山風景名勝區(qū)范圍,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聞名遐邇的風景旅游勝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說。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tài)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fā)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著戰(zhàn)袍的護法武士石刻,數(shù)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佛像鑿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層樓閣覆蓋,時稱“大佛閣”,“大像閣”,宋時稱“天寧閣”。可惜毀于明末的戰(zhàn)亂,被張獻忠的起義軍焚毀??梢詮拇蠓饍蓚鹊纳窖律峡吹綆资幙籽?,那是當年建造樓閣時,安置梁柱的地方。
大佛兩側的巖石是紅砂巖,樂山的紅沙巖是一種質地疏松,容易風化的巖石,比花崗巖軟,是很好的適宜于雕塑的材料。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蝕、風化,樂山大佛就是在這種巖石上雕刻而成的。樂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也有人為的。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過維修。自明、清以來的數(shù)百年間,大佛飽受自然風雨侵蝕,以致佛身千瘡百孔,面目全非。1962年,政府撥專款對佛像作全面維修,1982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政府撥款對大佛頭部進行了比較徹底的維修。同時增加了一些配套設施及服務設施。1996年12月,峨嵋山-樂山大佛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專家桑塞爾博士·席爾瓦教授實地考察時,贊譽“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羅河的帝王谷媲美”。
Hash:55ffc5ad2e285b107d428b238312c3a193aa9330
聲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