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不得不去的5個景點,景色讓我們心曠神怡,樂不思蜀
仙堂山,九龍懷抱,方圓22平方公里,地質(zhì)古老,地貌奇特,植被多樣,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725米,觀音峰、翠微峰、靈鷲峰等山峰環(huán)列如畫屏,最高峰偉回山享有“上帝之碧爐”之譽,舍身巖懸崖萬丈,天然臥佛神態(tài)安詳而莊嚴?;⒄剖?、海底生物化石、仙堂奇松、媧皇宮奇樹、朱砂洞、黑龍洞等奇石、奇樹、奇洞號稱“仙堂三奇”?;ú輼淠?60多種,綠化覆蓋率90%,空氣質(zhì)量和地表水質(zhì)量為國家一級標準,環(huán)境噪聲達到“0”標準,故有“天然氧吧”贊譽。仙堂山居上黨古韓八景之冠,早以它的獨特風(fēng)格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既是我國東晉時期的佛教圣地,更是一個迷人醉客的風(fēng)景區(qū)。黃牛蹄—實會橋說襄垣無勝景,東行五十有奇峰,山中林隱仙堂寺,絕頂空懸媧皇宮。這四句詩概括地道出了旅游名勝仙堂山的獨特之處。仙堂山不僅青山疊翠,奇峰崢嶸,且自然巖洞之多,殊為罕見,諸如觀音洞、朱砂洞、黑龍洞、鐃鈸洞、白龍洞、滴谷洞、狐仙洞、紡花洞、蜜蜂洞等等。
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和美于一體,可謂匯千峽之秀,納萬種風(fēng)情。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斷崖。整條峽谷由億萬年前造地運動形成,斧砍刀削,絕壁對峙,河谷高斷,瀑潭疊出,巖層豐富,化石眾多。這里林木蔥郁,生態(tài)完好,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仿佛一座天然氧吧。在峽谷深處的裙褶形溝坡上,成片生長有2萬余株天然紅豆杉,這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實為罕見;方圓2.5平方公里的石樹公園,奇石林立、樹木參差、石樹相依,渾然天成,獨具特色,為專家學(xué)者拍案叫絕;峽谷內(nèi)還開發(fā)建成極具觀賞價值的雜果園和植物園,是情侶幽會、休閑觀光的好去處。這里有鄉(xiāng)村人家,田園風(fēng)光絕佳。民風(fēng)淳厚,民俗淳樸,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如詩畫卷,不失為都市人返樸歸真的理想境地。這里有商煙隋磚,文化底蘊厚重。穿峽而過的白陘古道是上黨古八陘之一;建于隋代和明代的滴谷寺、九連寺,遺址尚存,壁畫、石刻、碑碣等遺產(chǎn)頗豐,是探索、考察、研究史前文化、古代歷史和佛教文化的現(xiàn)實教材。
上黨門位于長治市西大街的府坡街北端,是古上黨郡署(后為潞安府府衙)的大門。現(xiàn)為長治的象征和標志。上黨之稱,殷商已有,秦置上? ?郡,郡署由長子縣遷移至今長治市。上黨門始建于隋開皇年間。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在衙署內(nèi)大興土木,增建飛龍宮、德風(fēng)亭。最盛時亭堂樓宮有280余間。金元之際毀于兵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上黨門門庭,后又增建鐘鼓樓。上黨門座北向南,建筑布局依次有琉璃影壁、門庭(也稱大門),鼓鐘二樓居大門左右,二門及二門影壁,中門及東便門、西便門,牌坊、大堂、二堂及東西配房廂房,飛龍宮、德風(fēng)亭、辦公院、西花園、瀛春臺等建筑。亭堂摟宮組群結(jié)合,高低錯落,規(guī)模宏闊?,F(xiàn)僅存大門、鐘鼓二樓、府二堂、辦公院、西花園等建筑。大門與鐘鼓二樓平行排列,臺基高峙,主從有別,錯落有致。大門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明間辟門,兩次間青磚砌筑扇面墻,單檐懸山頂。屋頂灰脊灰獸,簡板布瓦裝修。鐘鼓二樓青磚砌筑城垛、券洞、踏道,上筑閣樓,廣深三間,重檐歇山頂。右側(cè)鐘樓上一匾書,曰“風(fēng)馳”,左側(cè)鼓樓上一匾書,曰“云動”,以示高聳入云之意。
黃崖洞,位于黎城縣北東崖底鎮(zhèn)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下,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黃色崖壁上有一個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這里是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重要的兵工廠所在地。游客來到黃崖洞景區(qū),可以按照泊龍山莊-甕屹廊-廊底-烈士陵園-黃崖洞-周邊森林景觀的路線進行游玩。從泊龍山莊出發(fā),越過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黃崖洞”的漢白玉琉璃牌坊,便是入口的甕屹廊。廊長0.5公里,兩側(cè)崖頂欲合,仰視如一線天,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險。步出廊底,有120級石砌磴道,旁有碉堡,形勢十分險要。前行豁然開朗,是新辟的高山公園。中心堵泉成湖,上架六曲板橋,中建“敬英亭”,供游人賞景小憩。四周奇峰異石,云霧飛瀑,又有鎮(zhèn)倭塔、飛虹橋、小山亭相點綴。順山勢步步登高,便是烈士陵園。陵園由紀念碑、烈士墓、題詞石和紀念館組成,屹立在四季常青的松柏叢中。陵園西北500米的崖壁山腰上就是黃崖洞,行人可側(cè)身橫步沿鐵制懸梯攀登到洞內(nèi)。洞平面呈喇叭形,曾是兵工廠的倉庫。步下黃崖洞,就是左權(quán)副總參謀長的簡陋住處。沿著山間小道向東南行進,就是當年水窯兵工廠的舊址,“血染水窖口”戰(zhàn)斗就發(fā)生在這里。
觀音堂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距今已有430多年的歷史,是長治市內(nèi)保存較好的一處寺院。院內(nèi)正殿中設(shè)計精妙,手法精湛、造型精美的彩塑、懸塑,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文物歷史價值。觀音堂座東向西,現(xiàn)存兩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香亭、觀音殿。鐘鼓樓位居山門兩側(cè),左右配殿對峙,院內(nèi)的一株古檜柏,已有千年歷史,挺拔茂盛,郁郁蔥蔥。進門見到的并非廟堂,而是小土丘,過西邊的拱橋進入中門為? ??片空地,頗有峰回路轉(zhuǎn)、空靈幽深之感。天王殿是觀音堂的前殿。兩側(cè)設(shè)鐘鼓樓,拾階而上,登樓遠眺,四野盡收眼底。出天王殿是配殿,后殿便是觀音殿,也叫大士殿。觀音殿廣三間深兩間,單檐懸山頂。門楣之上,懸掛著刻有“觀音堂”三個鎏金大字的匾額,為明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誥封兵部侍郎郜欽所題,保存至今,實為可貴。殿內(nèi)的三面墻壁及屋頂梁架之上、門窗頂部,皆是描金彩繪的泥胎彩塑、懸塑。小小的三間殿堂之內(nèi),現(xiàn)存約五百尊塑像 ,彩塑、懸塑相間,儒、釋、道三教共融,可謂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Hash:bd82558a168983573735e8ba27382233bef65bd1
聲明:此文由 守護我家的燦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