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最有名的十大關口:山海關位列第一寶座
導讀:長城最有名的十大關口:山海關位列第一寶座 長城最有名的十大關口 1、山海關 2、玉門關 3、嘉峪關 4、居庸關 5、雁門關 6、紫荊關 7、娘子關 8、偏頭關 9、倒馬關 10、寧武關
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筑工程,在長城沿線分布有很多的軍事關口。這些著名軍事關口,在歷朝歷代的保衛(wèi)戰(zhàn)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贏得了地位,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長城最有名的十大關口:山海關位列第一寶座。想知道的小伙伴們一起跟著小編來了解下吧!
長城最有名的十大關口
1、山海關
山海關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處,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是明朝朱元璋所建,歷來都是一處重要的軍事重鎮(zhèn)。山海關城周長約4千米,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其中有箭樓、靖邊樓、牧營樓、臨閭樓、甕城以及1350延長米的明代平原長城等景觀。
2、玉門關
玉門關,始置于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于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據(jù)《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于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
3、嘉峪關
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位于甘肅省嘉峪關市西5千米處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連陲鎖鑰之稱。同時也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咽喉。
4、居庸關
居庸關位于距北京市區(qū)50余公里外的昌平區(qū)境內(nèi),居庸關形勢險要,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山、常山,實天下之險?,F(xiàn)在因其周圍清流縈繞,翠峰重疊,綺麗的風景而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其中擁有的眾多歷史遺跡,為人們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文化敞開了一個窗口。
5、雁門關
雁門關,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雁門關及其所在的代縣是古代塞北少數(shù)民族入侵內(nèi)地的通道,所以,雁門關自古就是邊防戰(zhàn)略要地。
6、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紫荊關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
7、娘子關
娘子關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關門兩座。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于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
8、偏頭關
偏頭關,位于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F(xiàn)存關城為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所建,明宣德、天順、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慶年間均有修建。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瀕黃河,因東仰西伏,故名偏頭。
9、倒馬關
倒馬關位于河北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關鄉(xiāng)倒馬關村。倒馬關最初戰(zhàn)國時置,稱鴻之塞,漢代稱常山關,北魏叫鐵關,亦名鴻山關,明代以后通稱倒馬關。現(xiàn)倒馬關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保存著一塊已從中折斷的漢白玉石碑,為《倒馬關建城碑》。碑文記載了1465年修建倒馬關的情況。
10、寧武關
寧武關是一個地處晉北樓煩(古部落名)故地的北方關隘,關城雄踞于恒山余脈的華蓋山之上的長城十大著名關口之一,古時是三關鎮(zhèn)守總兵駐所所在地。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置樓煩關,以防匈奴。
Hash:210fbbfd18dea575a8e0e1d6709602b612856070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