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現存最早古建崇明寺
高
平
史
話
高平市現存的古建筑崇明寺,屬于佛教方面的寺廟建筑,是我國現存的唐宋時期的早期建筑實例之一。崇明寺中佛殿歷盡千年滄桑保存至今,實是難能可貴,是我國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此建筑雖是宋代遺物,但在建筑風格上,許多地方沿襲唐風,并且結構奇特,具有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崇明寺中佛殿被譽為我國古建筑中一枝獨放的奇花,是我國古建筑中的瑰寶。
我國的古建筑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木構架建筑,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出現,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變化,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建筑體系,多姿多彩的古建筑,或莊重穩(wěn)健,或雄奇?zhèn)グ叮蚩⌒憔?,或高大挺拔,或占盡山水風光,或巧奪天工,都凝聚著驚人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而讓世人嘆服。
在高平市東南15公里處,有一個地名叫圣佛山,這是一塊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好地方,千年古剎崇明寺就坐落在圣佛山的環(huán)抱中。寺區(qū)四周群山連綿,峽谷迂回,寺背依青山而筑,前臨深澗,溪流潺湲。寺東是郭家莊村,寺西是垛則村。
崇明寺,俗稱狼谷寺。崇明是根據佛教義理而得名,非常富有哲理意義,而且又是皇帝特別敕賜的名字,蘊含著大興佛法,而教化黎民百姓之意,而老百姓俗呼其為狼谷寺。崇明寺謂之狼谷寺,多不知其因,也許是崇明寺橫征暴斂,收租逼租;或者是一些不法之徒,橫行鄉(xiāng)里,強奸民女。也許是崇明寺地處深谷野嶺,常有野狼出沒,所以老百姓呼之謂狼谷寺。崇明寺建置于圣佛山的東麓,坐北面南,兩進院落,建筑有山門,中佛殿,后殿,鐘鼓樓,瞭望樓,兩廡及東西配殿等。寺內有宋淳化二年(991)創(chuàng)建崇明寺石碑一通,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圣佛山崇明寺石碑一通,還有幾則題記,除中佛殿為宋代遺物之外,其余均為明清時代的建筑。
清道光六年(1826),《重修圣佛山崇明寺》碑記載:“邑之東南圣佛山崇明寺,考諸舊碑,創(chuàng)建于宋開寶……年湮代遠,而座殿及東西兩廡不無殘缺。于是寺僧為之惻然,募四方積善之士以為營造。計缺者外之,樸者飾之,規(guī)由舊制,或更新作,始于嘉慶二十二年正月至二十四年六月告竣。”宋淳化二年(991)碑說崇明寺創(chuàng)建于宋開寶年間(968—975)。根據此兩碑的記載,可知崇明寺創(chuàng)建于宋開寶年間。根據宋淳化二年(991)的碑記載,崇明寺開工修建到淳化二年(991)立碑紀事。按此推算,崇明寺確切創(chuàng)修年代應是宋開寶四年(971),距今已有1043年的悠久歷史了,這是我國目前現存的唐宋早期建筑,是屈指可數的幾座了。
一千多年來,崇明寺歷盡風雨的剝蝕和人間滄桑,而仍然挺拔。它那挺拔的雄姿,傲立于天地宇宙之中,而更加顯得莊重、穩(wěn)健、神奇,令人嘆為觀止。在唐代,佛教進入了一個輝煌的黃金時代,宋王朝建立后,也是大力推行佛教,為了提高某些寺廟的地位,由皇帝進行敕賜,經皇帝敕賜的寺廟,地位就比較高。崇明寺雖是民間所建寺廟,但為皇帝敕賜之寺,所以要比一般的寺院地位高。
中佛殿位于寺院的中心,把寺院分為前后兩個院子,該殿建筑在一個高50厘米的臺基上,莊重穩(wěn)健。平面近似于方形,殿身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四面修有磚墻,把柱子包在墻內。殿身中間,前后檐各開板門一道,前檐兩次間設置窗戶,六架椽屋。屋頂單檐九脊,筒板布瓦屋面,上施琉璃脊飾和吻獸,舉折平緩,七鋪作斗栱,出檐深遠,超過了五代時期平遙鎮(zhèn)國寺萬佛殿。建筑風格雄健質樸,久遠而古老。
中佛殿在許多地方沿用唐代建筑的形制和特點,柱頭上沒有普拍枋,雙抄雙下昂,昂為批竹式,昂的尾部壓在四椽栿的下面。補間斗栱五鋪作,雙抄偷心造,下部無櫨斗和直斗,這一建筑特點和唐代建筑五臺山佛光寺大殿幾乎沒有什么兩樣。佛教建筑在隋唐五代時,國家和民間都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在建筑、雕刻、塑像、繪畫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發(fā)展,但是保留至今的佛教建筑已經很少了。高平市現存的崇明寺中佛殿和五臺山佛光寺正殿的柱頭斗栱結構和補間鋪作的形制卻完全一樣。斗栱碩大雄奇,整個建筑莊重穩(wěn)健,表現了中唐以來雄渾的建筑風格,而一直延續(xù)到五代至宋代初期。而宋代中晚期的建筑,向著精巧秀麗的方向發(fā)展,使我國的古建筑出現了新的篇章而絢麗多彩。
崇明寺中佛殿,唐風猶存,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展示了崇明寺的獨有的風采,成為我國建筑史上一處具有重要的科學藝術價值的建筑實例。
崇明寺中佛殿盡管在建筑形制上、風格上和唐代建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在建筑的結構和功能上別樹一幟。殿內使用的一對“斷梁”,是民間匠師獨特的創(chuàng)舉。神奇的“斷梁”,不但結構奇特,而且設計合理,流傳千年,仍然穩(wěn)健牢固,成為我國古代建筑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可謂是我國古建筑史上的一絕。我國的古建筑主要是以木架構為主要結構形式的建筑。千百年的演變與發(fā)展,形成了我國木架構建筑的獨特風韻。抬梁式的建筑是我國木構建筑的一種主要形式,崇明寺中佛殿就是宋代典型的抬梁式建筑。神奇的“斷梁”,就是崇明寺中佛殿的四椽栿,使用的是兩根直徑,長度相等的短小木材對接而成,在“斷梁”的正中縫下,使用一根不太大的順栿串承托,兩端置于前后檐柱斗栱的后尾上,并將尾蓋的重力,平衡到前后檐柱之上。這一建筑特點,是我國古代建筑匠師因材而宜,大膽設計,小材大用的科學實踐,是建筑智慧的結晶。
崇明寺在清嘉慶年間,曾進行過一次較大的修葺。工程結束后兩廣總督祁寫了重修碑文,為崇明寺增添了無盡的輝煌。佛教發(fā)展到清代,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宗教組織,佛教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滲透于民間的俗習生活中。孝義村離崇明寺只有幾里之遙,而祁的家庭又是世代為宦。祁能為重修崇明寺撰寫碑文,也是順理成章,情在其中了。
崇明寺自宋開寶年間創(chuàng)建以來,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已經擁有相當的財富和田產,而成為當地非常富有的寺院。佛教到南北朝時,不僅廣為流傳,而且逐漸形成了相當獨立的寺院經濟,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寺院擁有大量的土地財富,通過出租土地或役使依附于寺院的農民,經營商業(yè),發(fā)放高利貸,聚斂財富,從而以強大的經濟力擠進了中國地主階級的行列?!币驗樗略河兄鴱姶蟮慕洕A,為佛教的發(fā)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有些致力于佛教研究、科技發(fā)展的圣徒們,或潛心學習,或著書立說,或從事科研,大大地促進了佛教的發(fā)展。強大的寺院經濟,形成了等同世俗地主宗法制度的傳承方式。到了宋代,佛教的發(fā)展雖然不像唐朝那樣繁榮,但仍然得到了宋王朝的支撐和推廣。開寶年間創(chuàng)建的崇明寺,逐漸建立了自己的寺院經濟,擁有相當的田地產業(yè),有大片的土地,其耕種土地的范圍擴展到十里以外,成為當時以田產為主的盛極一時的寺廟。
編輯:李 茜
審核:張靈敏
Hash:9f69aac463f2ae73765023a2addf8a3a0e2dd779
聲明:此文由 高平電視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