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通博物館館長一起尋找會“唱歌”的風箏!非遺之旅一日游,含親子門票+午餐2份+板鷂制作+帳篷租賃+射箭+卡丁車……
非遺之旅
點擊下面小程序立即搶購!
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用獨有的生存智慧創(chuàng)造著寶貴的文化財富。
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作為文化遺產(chǎn)中的一種,凝結著祖祖輩輩的智慧,承載著當?shù)氐暮裰匚幕?。假如非遺文化會說話......它們一定會訴說著它們在被傳承的時候是多么的不易。然而這一次,MOUMOU海島農(nóng)場將用一場會說話的非遺,來描繪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
01.風箏界的“LV”
2006年5月20日,南通板鷂風箏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板鷂風箏是南通市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起源于北宋年間。中國風箏素有北鳶南鷂之稱,板鷂風箏是南鷂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種,因其造型如一平板而得名。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繪畫、音律設計、“哨口”雕刻等工藝于一體,放上天,“得風則鳴,其聲隨風抑揚”,故有“空中交響樂”之美譽,全國絕無僅有。板鷂碩大無比、平整如板,由六角形為基礎,通過組合變化,結構成串連星式南通風箏。古人在紙鷂上以竹絲為弦,風吹有聲,如箏鳴響,故取名風箏??梢院敛豢鋸埖卣f,在風箏世界中,形聲兼?zhèn)涞哪贤ㄉ诳诎妃_是難得的名副其實的藝術瑰寶。
02.北宋的風箏還會唱歌?
板鷂風箏看起來漂亮,放起來瀟灑,但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制作要十幾道工序,與北方風箏不同,板鷂風箏在制作上除了扎、糊、繪、放四個工藝流程外,還多了一道,也是最關鍵的一道工藝——雕刻哨口。板鷂風箏的扎制工藝要求頗高,首先選擇質(zhì)地堅實、彈性好的江南毛竹或本地上乘的老竹來扎制骨架,粗細長短隨風箏的大小而定,一般都在晴天干燥的日子扎制,這樣便于讓扎繩收緊。板鷂風箏最大的特色就是這一排排的哨口,這里的“哨”和“口”是分開來講的。小的“哨”在風箏的最上邊,大的“口”在風箏的最下面,大的哨口是整個風箏里的重低音,一般是由葫蘆制成。制作時,根據(jù)哨口蓋面的大小,切出葫蘆的口徑大小。通過打磨、浸泡后上漆晾干。
03.館長帶你做板鷂風箏
從前,南通放鷂子是村民中的大事,放前要將風箏供在堂屋里,香燭紙馬,恭敬如儀。放飛時要由一個身強力壯,經(jīng)驗豐富的老手作“頭把手”,帶著十幾個人拉繩,還有一組人扶著風箏放飛,叫“丟”。風箏如一飛沖天,則人們歡聲雷動,認為這預示著一年的豐收,萬事如意!他們認為風箏上的哨鳴可以震天地,震懾妖魔。但鷂子如果斷線,摔落或掉在別人的房子上則是大不吉,是“不順遂”的事。這要燒利市,磕頭上香,然后把鷂子撕碎丟入河灘或墳地去。留傳至今,南通當?shù)赜兴字V說:“鷂子滿天飛,家家有得收?!?/p>
以“風箏”為主題的南通風箏博物館是一個“動”“靜”結合的綜合博物館,除了館藏展示接待游客參觀以外,還作為南通地域文化名片,承接涉外文化交流展覽活動。讓博物館從一個高雅的文化殿堂更多地融入社會,貼近大眾。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日”的時候,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風箏界的大咖, 風箏博物館的徐館長,著名的非遺傳承人來到MOUMOU海島農(nóng)場現(xiàn)場,為大家教授如何做一個會唱歌的板鷂風箏。
徐俊華,2005年至今擔任 南通風箏博物館館長、 南通市文博協(xié)會副會長、南通市風箏協(xié)會理事,2008年起任南通市通師二附小學藝術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南通市民間工藝美術師中級職稱。
作為一名從事風箏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專業(yè)人員,為了更好的傳承和弘揚風箏文化,擴大南通哨口板鷂這一民俗文化特色的知名度,曾經(jīng)主持開發(fā)出了“風箏文化進校園”活動,設計了適合幼兒園的“親子活動系列方案”,適合小學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系列方案”,適合中學、大學的“風箏科技節(jié)系列方案”。通過把民俗文化傳承帶進校園,使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認識風箏及民俗文化,擴大傳承、弘揚民俗文化的隊伍,活動開展至今,參與學校達100多所,參加人數(shù)達30萬人次。
非遺之旅產(chǎn)品行程包含:
只限6月13日使用
數(shù)量有限,點擊下面小程序立即搶購!
Hash:5480a60ba1130c9d6294fe2fffdbb6949fe03c71
聲明:此文由 啟東今啟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