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中歷史文化遺產(chǎn)第一篇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古堡、墩臺、驛道、古橋
一座城市和一個人一樣,
不能僅有光鮮亮麗的外表,
更應有獨特鮮明的內(nèi)涵,
她以歷史為基,以遺存為柱,以文化為魂。
物質文化遺產(chǎn)
在新石器時代,遼中先民們就已在遼中這片土地上逐水草而居,以農(nóng)事漁獵為生,順天時而動,留下他們一路走來的印跡。
白家村后沙崗子、大黑崗子村西崗子、潘家堡村南崗子等新時器遺址,讓人仿佛看到遼中先民們鉆木取火升起的裊裊炊煙……然則3600 年前左右,農(nóng)耕文明在這里戛然而止。接續(xù),“牧草掩沒牛羊肥,朔風蕭蕭胡笛吹”。下遼河進入了千年的游牧時代,也因此引發(fā)了中原劍戟與游牧彎刀在這里豪情碰撞,遼中成為憑遼河天險的古戰(zhàn)場。漢代烽火臺、茨榆坨長勝堡、肖寨門古營盤、后邊外明代邊塞,似乎在向世人傾訴著曾經(jīng)的風霜雨雪、刀光劍影。
遼中,厚重的背影倏忽遠去,終不棄中華文明鮮活一脈。偏堡子漢魏墓葬、宋金驛道、清永安橋、滿都戶興隆寺、茨榆坨西平寺、戴家房大清寺、南三臺子三皇廟、遼中文廟和關岳廟,積淀下遼中深厚的文化底蘊,留下許多久遠的故事。乃至近現(xiàn)代,英雄的遼中兒女,奮起反抗,救民族于危亡,爭取人民的解放。靜靜的遼中革命烈士陵園,矗立著他們不朽豐碑。
古 堡
長勝堡 長勝堡,即今茨榆坨街道辦事處所在地。建置年代未詳。但據(jù)解放前茨榆坨村內(nèi)明代所建西平寺內(nèi)二碑考之,則此堡不稱茨榆坨而稱長勝堡,可見此堡至晚建于明代。
又載,長勝堡,明時為一軍事駐地,屯兵495 人。堡之四周有墻計707 米,西與南有二門。今墻蕩然無存,而代之興起的是聞名遐邇的集市貿(mào)易中心。
墩 臺
古時,邊防有敵來犯,守軍點火報警于高臺之上,此臺名為墩臺,又稱烽火臺,境內(nèi)古墩臺,建于漢時,均以土筑,北起新民屯鎮(zhèn)北三臺子村入境有北三臺,沿邊墻至大兀拉村,細河西岸有越河臺,至西余村北有帕臺,至八音臺村西有八音臺,至四方臺村西有四方臺,至大臺村西有大臺,至偏堡子村北有北大臺,村南有南大臺,至茨榆坨村北有北高臺,村南有南高臺,至南三臺子村中有南三臺,村東有喇嘛臺,至媽媽街村南有媽媽街臺,共13 座。明時,這些墩臺歸長勝堡守軍統(tǒng)轄,與境內(nèi)邊墻合成防線以御外患。后因時光流逝,幾經(jīng)滄桑,風蝕雨剝,日漸塌廢,早已失其軍事意義?,F(xiàn)存之墩臺,皆其遺址。臺與臺間距2.5 公里或4.5 公里不等。今遺址高者約27 米,低者早已削為平地,甚至泡沼。
驛 道
古時,遼中境地,系宋、金國通使過往之地。據(jù)《東北通史》一書考,遼中至沈陽一段舊路,為宋、金通使驛道。
1124 年(宋宣和六年),宋使臣許亢宗出使金,從雄州起北行,經(jīng)顯州(今北鎮(zhèn)),梁魚務(黑山境內(nèi)繞陽河岸的蓮花泊),至遼河大口渡遼河。據(jù)載“遼河大口”,即今遼中區(qū)城西的遼河渡口。許亢宗由此渡遼河,行約35 公里到達廣州(今彰驛站)。往東繼續(xù)行35 公
里到達沈州(今沈陽)。由此向北去金上京會寧府(今白城子)。1129年(宋建炎三年)入金使臣洪皓,1190 年(宋紹熙元年)入金使臣趙彥衛(wèi),均經(jīng)此路??梢娝巍⒔饡r,遼中境內(nèi)已有驛道,西接宋境,東連金土。并在遼河大口設驛館,叫平津館,供兩國使臣休憩。
遼中境內(nèi)的古驛道,不僅有宋、金兩國使臣通行,《東北通史》載,1127 年(金天會五年)10 月,霜染楓葉,宋徽、欽二帝被金兵所虜,押往金國上京,也由此路通行。
古 橋
永安橋 位于遼中縣(今區(qū))城大東門外,距今區(qū)人民醫(yī)院東百余米處。此橋系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建,全長約30余米,分11孔,橋腳以青石砌就,橋面用50余塊長方形花崗巖板石鋪成。板石以“”形鐵鋦連結,煞是堅固,故人們也稱此橋為“大石橋”。當時,橋東有碑為記。解放后,因公路改線拆除此橋。以其石料在縣城小東門外(今客運站處)修建一橋,名“新華橋”。
東貓耳頭橋 位于老觀坨鄉(xiāng)(今肖寨門鎮(zhèn))東貓耳頭村附近。此橋系1838 年(清道光十八年)建,整個橋體以石砌成,后被水沖毀。1858 年(清咸豐八年)重建。解放后,因水利建設改道廢橋。
文稿來源:遼中文史資料(第二輯)遼中文化與自然遺產(chǎn)
編輯: 張同波
Hash:f5c1e8026caff4d08e00abdec2b48c165f4ed1e2
聲明:此文由 遼中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