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寺之緣。
定慧寺之緣
文|皋南書院-章志生
我剛出生的那幾天,適逢村里放露天電影《水滸傳》,梁山故事便成了大家田間地頭津津樂道的談資,好漢魯智深的形象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好我兄弟排行“志”字輩,家里人圖省事,也可能是出于對梁山好漢的崇拜,便給我取名“志生”,字雖不一樣,但是這個名字的出處肯定是確鑿無疑的,不用考證。所以從我穿開襠褲起,爺輩叔輩都喜歡叫我“花和尚魯智深”,有時候直接喊“花和尚”,走到前也叫,走到后也叫,讓我不勝其煩,我那時候覺得有綽號的人很沒面子,為此,我和同齡的屁孩干了不少架。后來,漸漸的也習(xí)慣了,剛識幾個字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的名字換成同音或近音的其他字,換來換去,“智深”竟也被用過好多次,甚至還被老師用過,這已經(jīng)算是比較“官方”的認可了。不管怎樣,我與和尚就是有不解之緣。
和尚離不開廟,我因了這名字的緣故竟也對寺廟有著莫名的情感。
我五六歲的時候,聽別人說如皋城里有個定慧寺,寺里有很多菩薩,很大很大,大啦?。∮谑?,我纏著家里的大人,一定要去定慧寺看菩薩,別人去了是燒香許愿,我是為了看菩薩!這事竟然得到了大人們的許可,我父母都是農(nóng)民,農(nóng)民對菩薩的虔誠幾乎是與生俱來的。家里才買了個新腳踏車,母親就趁著禮拜天騎車帶我上定慧寺敬香。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已記不清當天是晴天還是多云,只記得我特別興奮,對于極少走出過村子的我來說,上如皋就是出了趟遠門,相當于現(xiàn)在人說的旅游,當時的興奮勁兒不亞于現(xiàn)在乘飛機飛向景區(qū)。
也記不得怎么買的票怎么請的香,只記得進門之后就看到了一尊很大的金身菩薩,面容慈祥而又威嚴,我不由自主地跟著大人跪在蒲團上磕拜,然后依次拜過了很多尊大小菩薩,當時的大人們都很嚴肅,走路時都沒人大聲說話,老太太們都是雙手合十舉在額前一路幾乎閉著眼睛在移動,我母親也這樣。沒多長時間,我就不想跟著大人這么慢吞吞地拜了,我趁大人不注意,一會兒就溜了。我仰著頭把很多大菩薩都認真看了個仔細,想來當時的表情對菩薩是多么的不敬,我想菩薩也不會跟一個鄉(xiāng)下的無知孩童計較吧!鄰居家的小孩曾經(jīng)跟我說他在如皋還摸了菩薩的腳的,還說摸了菩薩腳更能得到菩薩的保佑!我一想到這個,立馬飛快地把有蒲團可以跪拜的菩薩都拜了一遍,也趁著和尚和香客不注意的時候,把身材適合的菩薩的腳都摸了一下,小的塑像或雕像也太多了,我摸不過來,但是,形象威嚴的四大天王的腳尖我都認真摸過。那時候我也不認得字,看不懂“禁止觸摸”的牌子,不知道那樣做不利于文物保護。
摸了菩薩腳之后,我又在寺內(nèi)四處轉(zhuǎn)悠,東停停西看看,努力記住我所看到的一切,就為了積累“資料”,回去好跟小伙伴們吹牛。我走到一處相對幽靜的房舍前面,沿著走廊一間間地張望,有一間房子里有個面容十分慈祥的老師父在寫毛筆字,他看到我在他房間門口探頭張望,就停下手中的筆,笑著問我:“小施主,你是來當和尚的嗎?”嚇得我飛也似的竄了。當時農(nóng)村的小男孩大多是剃個光頭,像我這么圓頭圓腦的肯定特別像個小和尚,難怪老師父喜歡。
二零零九年夏,我調(diào)進市一中教書,一中和定慧寺僅僅一河之隔。中國著名古園林專家、同濟大學(xué)教授陳從周先生贊定慧寺"水環(huán)寺、樓包殿、山門北向,在全國獨具一格"。寺南有護城濠河,北有玉帶河。寺西南有觀鳳橋跨護城河,一中恰在橋西南,站在四樓就可以看到定慧寺的多半建筑的屋頂,觀音塔尤為突出。一年四季,無論哪個季節(jié),晴時總是香煙繚繞殿宇生輝,初一月半二十五時尤甚。雨時更是古韻綿綿,極目遠眺,煙雨蒙蒙,青磚黛瓦,讓人想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詩句。觀音塔白天古樸莊重,夜晚燈火輝煌,流光溢彩,宛若神話中的宮殿,煞是壯觀。
來如城工作的十年,也是與定慧寺朝夕相望的十年,我從而立之年走向不惑之年。十年光陰,我經(jīng)歷過喜怒與哀樂、榮耀與屈辱、如意與無奈,無論遇到什么,只要遠眺定慧寺的樓宇,凝視那些古建筑的屋脊和寶塔的尖頂,面朝定慧寺仰望天空,我就會逐漸變得寧靜,變得勇敢與堅毅。不管行色多么匆忙,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當我路過它時,都忍不住將步子放慢,放輕……
早晨,我常常去定慧寺旁散步,在學(xué)童的讀書聲中慢慢走過觀鳳橋,經(jīng)文昌閣右拐,沿寺廟南邊的路上向東漫步。北邊是寺院的黃墻青瓦,墻上的窗欞皆由小瓦拼成,圖案多樣,古樸典雅。南邊是護城濠河,濠河邊垂柳拂地,清晨的陽光透過南岸的樹梢,射向波光粼粼的水面,河面上就像托起了一汪碎金,晶瑩的光芒柔和地燿著行人的眼,水鳥貼著河面飛過。樹下的石凳上坐著滿頭銀發(fā)的老人,神態(tài)安詳?shù)刈⒁曋S墻內(nèi)的觀音塔,似乎在參禪悟道,也許老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禪什么是道,但是霞光下的白發(fā)老者展現(xiàn)的就是禪意綿綿的石凳靜思圖。
漫步之際,心生好奇:各地廟宇均為山門向南,為何唯獨定慧寺山門向北呢?聽老人介紹后方才知曉:定慧寺原本面南而建,明嘉靖年間,為了抵御倭寇侵擾,揚州府出資修筑了城墻,將定慧寺包入城內(nèi)。明萬歷年間重修時正式將山門改為北向,原山門處改建成藏經(jīng)樓。山門北向原是為了抵御外敵入侵,現(xiàn)在反而成了定慧寺的特色,這一不依古法風(fēng)水之道的廟門建設(shè),竟深藏著這么一段“保護黎民”的動情故事。如今南墻共有一大三小四個門??拷?a href='/wenchang/' target=_blank>文昌閣處有一門稍大,朱漆銅釘。觀音塔處有一小門,觀音塔就在墻內(nèi)不遠處,站在墻外就能十分清楚地看到各層飛檐和窗戶上的裝飾。另有兩個與之等大的小門,一為“解脫門”,一為“不二法門”,據(jù)仁臻師父說此二門名字源自《華嚴經(jīng)》,平時不打開。
寺東南角有一暗河,從“解脫門”東側(cè)的路下穿過,內(nèi)接放生池,外通護城河。暗河上有兩處水面露出路面,分別在路的南北兩側(cè),有石雕圍欄相護。過“解脫門”左拐,再走三五十步,經(jīng)育賢橋至學(xué)宮路,一片開闊的水面豁然出現(xiàn),這就是與玉帶河相接的放生池。沒有風(fēng)的時候,水面如鏡,觀音塔和慈恩亭的倒影清晰如真,石堤垂柳,青石欄桿,古槐參天,池中魚兒歡快地追逐爭食,水面上激起無數(shù)個同心圓,一圈圈地遠漾開去……若是晴朗的月夜,月光如水水如天,明月寶塔天水相映,此種情狀,縱有萬千煩惱也將隨風(fēng)而去,讓人凈心如水吧!
放生池畔有一門向西,上書“功德林”。功德林西邊就是定慧寺正大門,向北而開,正中間是一對開大門,兩側(cè)各有一小門,朱漆銅扣,頗為莊嚴。正門僅在年三十夜、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十九和六月十九幾個重要的日子才會打開。山門正對定慧橋,定慧橋也是罕見的三橋同體構(gòu)造,三座橋自東而西依次為師范橋、定慧橋和長壽橋,分別與三個山門相對,師范橋向北正對如皋師范學(xué)堂的大門。
定慧寺的西北有冒家橋,過橋左拐繼續(xù)南行,一排向西的店面中間,有一門正對文定苑,為“智慧門”。再走幾步就是過丞相亭和文昌閣了,過觀鳳橋返回學(xué)校。
如此繞寺漫步一周不過半個鐘頭的光景,走下來讓人神清氣爽,什么愁情往事均煙消云散,踏踏實實開開心心開始一天的工作。不惑之年的我能夠有現(xiàn)在的從容淡定但又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離不開這十年繞寺漫步的參悟??!
我與定慧寺,還有一緣維系。鄰家徐二爺爺?shù)呐鲈谌绯亲鲂虚L,徐二爺爺有一次被女兒女婿接到城里過年,正月初一到定慧寺吃了一碗素面,覺得好吃得不得了,覺得這是這輩子吃到的最美味的一頓!回來后跟我們說道的時候,那神情就好像一頓素面香到骨頭鮮到了魂,打那時候起,我就有一個心愿,那就是想嘗一嘗定慧寺的素面。我無數(shù)次從功德林前面走過,知道功德林內(nèi)有一小院,小院內(nèi)有聞名遐邇的素食宴,這里每天都有善男信女或是游客在此享用素齋,定慧寺素食宴講究“以素為魂以雅為綱以禪造景以凈沁心萬物有靈敬天愛人”。功德林素食是營養(yǎng)健康環(huán)保低碳的凈心美餐,將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與養(yǎng)心修性的佛教文化相融合,給人清、凈、潔、悟的氛圍,讓人在享受“凈素美食”的同時,還能享受到愉悅與和諧。我對定慧寺素餐仰慕已久,雖然我所教書的學(xué)校近在咫尺,我隨時能來了此夙愿,但是我不想輕易為之,我要以此來激勵自己,生活上積德行善,工作上造福桑梓,有朝一日,我定要來此大快朵頤,哪怕就來一碗定慧寺素面!
關(guān)注我 按小手
Hash:80a8f2cae39c2fac57fb9e2407bd37140d013b37
聲明:此文由 磨頭人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