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圃鎮(zhèn)鼓樓坊:覓一方凈土,品滄桑歲月留下的“鼓”韻味
習慣了城市車水馬龍的生活,偶爾漫步古村落,細品遠離塵囂的青山古樹和古老街巷的石板蜿蜒,你會發(fā)現(xiàn)孩提時的記憶不曾遺忘,古村雖老卻散發(fā)著古樸的魅力,悄無聲息地用它淡淡的余溫驚艷了時光,讓我們找回潛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
在中山市黃圃鎮(zhèn),有這樣一個古村,距今已有超800年歷史,它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熟知的三社社區(qū)。三社始建村于宋代,由靈會坊、鼓樓坊和三社坊3個自然村組成,因此古時又稱為三坊。今天我們一起去尋訪三坊之一的鼓樓坊吧……
鼓樓坊位于黃圃鎮(zhèn)北部,距離鎮(zhèn)政府約500米。東靠葫蘆崗、圍子嶺、鰲山村,南接三社坊,西鄰兆豐村,北連靈會坊。村東的葫蘆崗山,海拔81米,村西側有黃圃涌支流新基涌。明永樂元年(1403年),黃姓族人從鎮(zhèn)內(nèi)靈會村和廣東南海、順德等地遷此開村。 因坊中原建有更鼓樓而得名鼓樓坊。
黃圃鎮(zhèn)鼓樓坊村貌(黃圃鎮(zhèn)攝影協(xié)會供圖)
鼓樓坊雖只是個小村,但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村落大族歷世聚居,行文重教,在明末清初時廣開社學,供族中子弟讀書進士。1754年,時任香山縣知縣的 彭科倡導籌建了黃圃首間學堂“ 鰲山書院”,成為香山縣最早的書院之一。鰲山書院的建設頗具規(guī)模,入門處為天井,天井后為兩層高的樓閣,稱為講堂。樓閣外復為廣闊的天井,天井兩旁蓋建8座書房。書院的后座為文昌殿,供奉文昌公。鰲山書院建成后,培育眾多科舉人才。其中,清光緒年間 進士何文耀和舉人孔廣霖,嘉慶年間文林郎王麟五,同治年間郎中關獻璐和武舉人何在方等皆出自鰲山書院門下。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堂后,鰲山書院曾開辦 女子學校。民國期間,也曾在此開辦 初級小學、高級小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 惠正小學在此設辦。新中國成立后,鰲山書院成為黃圃區(qū)人民政府所在地。經(jīng)多次改建,原來書院的面貌不復存在,僅剩的鰲山書院原會堂門遺址存于該村的三社幼兒園內(nèi)。
黃圃鎮(zhèn)鼓樓坊報恩禪寺(黃圃鎮(zhèn)攝影協(xié)會供圖)
村內(nèi)有中山市北部最大的宗教活動場所—— 報恩禪寺,經(jīng)年香火鼎盛。報恩禪寺原名 觀音古廟,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依葫山而建。據(jù)民間傳說,因觀音廟地勢較高,廟門前兩個大燈籠夜間光亮,宛如虎眼直射。位于其西南方的小欖鎮(zhèn)民眾望之心有余悸,恰有多名小兒早夭,遂被認為不吉利。小欖鄉(xiāng)紳與黃圃鼓樓坊村民協(xié)商,愿意出資將觀音廟移建他址。觀音廟于1818年遷址重建于黃圃尖峰山山腳下。1964年9月初,遷建的觀音廟毀于臺風。香港觀音山凌云寺主持釋慧皆大師分別于1988年、1995年倡議捐資重修并擴建觀音廟,并易名為“ 甘露寺”。1999年,由中山市民族宗教局接管,將黃圃甘露寺觀音廟更名為“報恩禪寺”,聘請廣州六榕寺高僧明一法師擔任主持,報恩禪寺成為中山市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寺院占地面積667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建筑獨具風格,薈萃中外的佛教藝術與園林景色渾然一體。大雄寶殿三尊金身大佛莊嚴雄偉、氣宇非凡、栩栩如生,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左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右是阿彌陀佛。兩旁十八羅漢造型精巧特異,形態(tài)逼真。
黃圃鎮(zhèn)鼓樓坊劉氏清燕堂(黃圃鎮(zhèn)攝影協(xié)會供圖)
村內(nèi)現(xiàn)存主要宗祠有 劉氏清燕堂。劉氏清燕堂始建于清乾隆末年,位于靈古中街,坐東向西,寬14.7米。原為三進深廳堂,1949年初拆除臨街的前座,現(xiàn)存二三進間。前座深9米,中座深10米,后座深8米,天井深8米,占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鑊耳山墻,龍舟脊,門面磚雕灰塑圖形。抗日戰(zhàn)爭期間,潘惠(當?shù)厝朔Q“高佬惠”)及其弟潘浩出資在劉氏清燕堂開辦 難童收容所。該所收養(yǎng)孤兒130人,聘請一名教師,將年紀稍大的兒童集中于一室教學,一直辦至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在該堂開辦 黃圃鎮(zhèn)立小學,后擴大校舍改稱靈古小學,“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稱 培紅小學。2013年,培紅小學成為省一級學校,成為中山特色民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黃圃飄色傳承基地和高蹺活動訓練基地;也是 廣東省小學生足球傳承基地。培紅小學足球隊一直是中山市小學生足球比賽的冠軍隊,多次吸引國外嘉賓前來學校參觀交流,為中山市少年足球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
黃圃鎮(zhèn)培紅小學(黃圃鎮(zhèn)攝影協(xié)會供圖)
鼓樓坊的 巡游飄色活動歷史較久,影響較大。該活動源自明末清初的木偶戲。起初是在坊間興起,村民在舉行廟會活動時扛抬北帝神像巡游,祈求保佑安康太平、風調雨順。后因木神像呆板不靈活,人們在木神像頂支插一鐵條,上撐托一名小童,連同神像扛托巡游。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基本定型為把神像縮小塑造在細鋼條上,并附加鳥獸造型作襯托,鋼條上方支頂一名小女童,下方安插于木柜上,旁邊裝扮一小童作陪襯,組成一版“飄色”,由四位成年人扛抬上街游行。后來飄色人物內(nèi)容由神像擴展至歷史典故人物,并逐漸形成鋼條纖細、人物造型巧妙的藝術色梗,輔以小童裝扮,使色版造型靈動飄逸,世代相傳。黃圃飄色自古至今為靈會、鼓樓、三社所特有,故俗稱“ 三坊飄色”?!叭伙h色”1961年后一度停辦,1994年復辦,更名為“ 黃圃飄色”。 2007年,黃圃飄色成為廣東省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省級傳承人為蘇照恩。
2013年在黃圃鎮(zhèn)三社社區(qū)舉辦的黃圃飄色巡游活動
(黃圃鎮(zhèn)政府供圖)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 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xiàn)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北Wo古村落,就是守望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根脈。
文丨馮麗瑩 、 播報丨蔡婉婷
編輯:陳琳琳
本文資料來源:《中山村情》
如若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山檔案方志
Hash:c968aa1c4349e202b0d4b8e87c1154ef7b927ee6
聲明:此文由 中山檔案方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