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穿越時空的追尋(一)人文篇
編 者 說
editor's note
遼闊的草原風光、豐富的歷史人文、古老的巖畫藝術,隱秘于世聞之后的天然峽谷……都在訴說著一個不老的傳奇——巴彥淖爾。巴彥淖爾是民族的驕傲,馬鞍的搖籃,平原在陰山峽谷間相互碰撞,黃河在這里溫情地畫出了獨一無二的“幾”字灣,富饒的土地、明媚的湖泊以及經久不衰的古老傳說,都為這片草原水城注入無限活力和精彩內容,也孕育了它豐美的骨肉和多彩的靈魂。且讓我們跟隨著名畫家李翔、王界山、耿宏亮、孟慶民等人寫生采風的足跡,體驗一把穿越時空的追尋……《美術傳承》將分幾個專題為您講述他們一路的所見所聞,本期且欣賞第一部分《人文篇》。
2016年7月18日,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李翔,中國美協(xié)理事、空軍文藝創(chuàng)作室副主任王界山,畫家耿宏亮、孟慶民等一行走進了內蒙古巴彥淖爾寫生采風。首先,到后的當天下午便在巴彥淖爾市文廣新局局長王瑞、巴彥淖爾市文聯(lián)主席白建軍、巴彥淖爾市美協(xié)主席張志堅老海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了解當?shù)氐?a href='/jingji/' target=_blank>經濟文化發(fā)展概況……
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暨內蒙古河套文化藝術中心,其前身是巴彥淖爾市博物館,于2012年組建成功并投入使用,是我國首個以文化叢命名和展示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
河套文化博物院坐落在泛河套文化圈的核心地帶、巴彥淖爾市臨河區(qū)河套主題公園南側。整個建筑氣勢宏偉,地上五層,地下一層,總建筑面積約6.4萬平方米,其中博物院建筑面積2.9萬平方米,由陳列展廳區(qū)、文物庫房區(qū)、觀眾服務區(qū)、業(yè)務科研區(qū)及多功能廳等部分組成,是一座極具特色的大型歷史文化博物院。
河套文化博物院立足于獨特的地域文化河套文化與河套豐厚的古生物化石、歷史文物、長城邊塞文物、民族民俗文物、特別是居全國七大巖畫寶庫之首的陰山巖畫等資源優(yōu)勢,以河套文化為主題思想貫穿整個基本陳列。陳列分成前廳總序、七大主體單元、尾聲展望三部分,其中以七大單元為主體部分,構成了河套文化從古至今的一個完整體系。
這七大單元分別為文化生態(tài)篇、先人演進篇、巖刻春秋篇、青銅鑄史篇、長城嬗替篇、水利開拓篇、文化升華篇。整個陳列共展出文物5000余件(套)、圖片523幅,制作景觀54處,將古往今來的河套人文歷史融于一爐,集中展示了河套文化萌生、發(fā)展、成熟、興盛的歷史全貌,是一部濃縮了河套及其“泛河套文化圈”億萬年來生態(tài)變遷史、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碰撞交融發(fā)展史的立體“大百科全書”,也是巴彥淖爾市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標志。
Part 1
文化生態(tài)篇
河套地區(qū)以河套平原為中心,北矗陰山,東臥呂梁山,西踞賀蘭山,南連晉陜山地,面積約六十五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特殊地理單元。河套地區(qū)的形成去經過了漫長的地史變遷,早在距今約十八億年前的元古代,這里是浩瀚的海。到二億年至六千五百萬年前的中生代,地面升起,海水退出,這里成了湖沼相連的熱帶雨林世界。到約六千五百萬至一萬年前的新生代,四面高山隆起,河套平原形成。黃河約在距今一百六十萬年左右誕生,環(huán)山而過,奔流東下,造就了富饒的河套平原,成為后來河套文化生成的沃土和依托。
河套地區(qū)在新生代時期,廣泛分著大批古哺乳動物化石,在內蒙古的巴彥淖爾市烏中旗前沿,鄂爾多斯市薩拉烏蘇河流域、滿達呼和查布蘇木,寧夏靈武及甘隸與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等地,均因盛產恐龍化石而為世人矚目,得到世界古生物界專家學者的首肯。尤其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的巴音滿都呼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大批的原角龍化石,被古生物學界譽為世界角龍祖源之地,在這個神奇的地方,依然埋藏著大量的恐龍化石和海生物化石。
恐龍景觀
恐龍景觀
這片充滿活力的熱土,孕育和承載了源遠流長而又波瀾壯闊的河套文化,在中華文明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曾產生過重要影響,作出過巨大的歷史貢獻。
Part 2
先人演進篇
河套地區(qū),在遠古時代,溫暖濕潤、氣候宜人。在距今約七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河套地區(qū)東部便出現(xiàn)了以大窯石器制造場為代表的遺存,留下了猿人最早活動的足跡;到距今約十萬年左右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河套地區(qū)中部出現(xiàn)了以著名的河套人為代表的系列活動地,他們正處于中國智人轉折的關鍵時期;到距今約兩萬年前后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河套地區(qū)西部又出現(xiàn)了以水洞溝人為代表的眾多生活區(qū)。
生活在河套地區(qū)的遠古先民,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披荊斬棘,歷盡艱辛,不斷繁衍進化,成為中華民族的祖源之一,也促成了河套文化的孕育與開端。
從遠古走到今天
生命的誕生(河套人的生活場景)
Part 3
巖刻春秋篇
河套平原北亙陰山,與蒙古高原遙相呼應,在新石器時代,陰山南北氣候溫暖,草木興盛,是北方氏族人群活躍的天然樂園。在綿延一千公里的陰山中,遍布各時代的巖畫,其中以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最為豐富,反映了中國北方原始獵牧氏族人群成長壯大的歷史足跡。是古代亞洲北部巖畫的重要發(fā)祥和傳播地之一。
巖畫分為涂沫繪制和刻畫、雕鑿多種,被后人譽為“文字之前的文字”,“逝去的人們已經沉默,然而巖石還會說話”。在河套文化生成地區(qū)氏族先民創(chuàng)造的巖刻幾近十萬幅,在世界巖畫大家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內容豐富,形態(tài)各異的巖刻是人類早期圖形文字,也是華夏大地的無墨天書,是河套文化的主體元素,也是河套人文歷史的最好佐證。
人面圖騰與圓穴組圖巖刻
群虎圖
羊群(青銅時代)
巫師祈雨圖(青銅時代)
Part 4
青銅鑄史篇
河套人宜獵宜農宜牧,活躍于河套地區(qū)的中國北方氐族,在新時器時代馴化羊牛馬的基礎上,進入青銅時代,從最初最多的獵牧氏族邑落,逐步發(fā)展為游牧部落,建立了匈奴草原王國,游牧業(yè)興盛,青銅冶煉業(yè)發(fā)達,騎兵勇悍善戰(zhàn),是民族迅速崛起和強大的動力,對中國古代歷史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對河套文化的產生與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古代霍各旗銅礦礦石開采
青銅甲衣、胡人騎駝飾件(戰(zhàn)國)
Part 5
長城嬗替篇
河套平原居中國古代北疆中樞,北越陰山是廣闊的蒙古高原,南過晉陜山地是富饒的關中平原,東穿呂梁太行是華北大地,西出甘青是浩瀚的西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戰(zhàn)國至明清兩千余年中一直備受中華封建帝國的重視,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軍政聚焦區(qū)。歷代封建王朝相繼在河套南北修筑長城,或建立軍政重鎮(zhèn),以爭奪河、控制河套。北方草原民族進據(jù)河套,則兵強馬壯。中原王朝占有河套,則國盛邊安。所以這有力地推動了河套地方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促進了中華民族大融合,也推動了極具特色的河套文化的形成與成熟。
雞鹿塞---是漢代為抵御匈奴內侵,修建于陰山地帶的一座軍事要塞
Part 6
水利開拓篇
河套平原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陰山之北高原廣闊、牧草興榮,河套成馳名北國的塞上糧倉。加之南北經濟交匯碰撞,農牧互補,尤其農業(yè)盡得牧業(yè)支撐之力,推動河套地區(qū)社會經濟代代繁榮發(fā)展,隨著時代變遷發(fā)展,構成河套地方文化特有的社會基礎,推動河套文化的形成不斷走向成熟。
民國時期農業(yè)加工工具
Part 7
文化升華篇
河套地區(qū)在中國北方政治,軍事,經濟地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歷史發(fā)展到近現(xiàn)代社會尤為突出,從1911年中華民國建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8年中,神州大地動蕩不安,國內階級斗爭激烈,外辱入侵山河破碎。在風云變幻的時代,河套地區(qū)民眾支持人民革命斗爭和民族解放戰(zhàn)爭,成了軍國大事的北方基地,河套地區(qū)土地廣闊肥沃,農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成了聞名近代中國的塞上糧倉。河套地區(qū)人口眾多,繼承歷史地域文化傳統(tǒng),養(yǎng)成了大氣厚重、包容誠信、淳樸進取的社會人文精神,這使得河套人民引以為豪,也為國內所熟知。
河套地區(qū)物產豐饒,人杰地靈,河套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通過參觀河套文化陳列展覽,了解河套地區(qū)悠遠燦爛的過去,定會鼓舞人們奔向更加輝煌美好的未來。
張志堅老海在談到博物院的建設發(fā)展時頗有感觸:中國河套文化博物院是河套文明發(fā)展的標志,自己在河套文化博物院建設指揮部任文化藝術總監(jiān)和文化咨詢部主任期間,通過四年的構思、積累和組建,最終將河套文化的人文歷史景觀系統(tǒng)地展現(xiàn)給世人。作為一名美術工作者,一位本土畫家,在這個過程中他學到了很多東西,通過對當?shù)貧v史文化的深入了解,在總結中提煉、在提煉中升華,將地域文化與繪畫藝術巧妙融合,使自己的藝術之路有了很好的推動與積淀。他指出,博物院建成以來,對挖掘河套文化,打造河套文化品牌,加快巴彥淖爾市民族文化大市的建設進程,提高地區(qū)文化軟實力,起到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Hash:fe6ca8d01c1d6dc7d9c8216806ba5ae6be802095
聲明:此文由 書畫指南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