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5天小長假!這個深圳周邊的寶藏小縣城藏不住啦!
走,去龍川~
曾經(jīng),作為京九鐵路上的一個客運中轉(zhuǎn)站
龍川處在京九線和彰龍線的交匯處
每逢節(jié)假日車上旅客都會特別多
購票也是十分困難
還有很多河源的小伙伴表示羨慕
然而
就在今天
正式運行
預(yù)示著河源即將邁進高鐵時代
小喇叭掐指一算
被清明的雨沖昏了的我
在未來的五一5天小長假
已經(jīng)迫不及待想要出門了
龍川是嶺南文化的發(fā)祥地,至已有今2200多年的歷史。這座滄桑卻不失生機的小城,安靜祥和,遠離都市的紛紛擾擾。
在龍川的最南端,有一個小城叫佗城,這個名字和龍川上千年的嶺南文化,都源自一個人——趙佗。
很多人只知道隔壁梅州是“世界客都”,卻不知道其實河源的龍川縣有著最早一批的客家先民,其來歷可追溯到秦朝。龍川是南越王趙佗的“興王之地”,也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趙佗及其屬地民眾正是客家歷史上的第一批客家人。
一個人成就一座城。現(xiàn)下,佗城內(nèi)的“越王井”“越王廟”都還記錄著南越王趙佗率眾南下的事跡。
除此之外,龍川還是雜技之鄉(xiāng),龍川民間雜技有著上百年的文化歷史,曾多次代表廣東省參加全國雜技匯演,深受國內(nèi)外各界人士的贊賞并被譽為南國藝壇一奇葩,更在2018年入選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龍川雜技團在巴拿馬表演 圖/中新網(wǎng) 張小莉 攝
在這里你不僅可以賞景、洗肺、拍大片,更可以感受這千年文化的沉淀,體驗著大家都羨慕不來的“慢生活”。
煩膩了鋼筋水泥的城市,肯定會喜歡上這種“放羊式”生活,清凈自然、舒適愜意~
在龍川,無論是神工鬼斧的自然景色,或是那些隨著歷史長河落在龍川的古老遺跡,每一處都充滿著傳奇色彩。
2019年8月,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了首批廣東省鄉(xiāng)村旅游精品線路名單,而龍川的這條精品線路就被命名為古邑文化神奇山水鄉(xiāng)村美食之旅。
霍山是中國南疆的翡翠,是中國大地上的一顆燦爛的明珠。既有華山之險,又有黃山之秀。這里還是俯瞰全龍川最棒的地方。
每當(dāng)云霧繚繞時,就可以看到這里最壯觀唯美的云霞。還有驚險刺激的玻璃棧道和玻璃橋,讓親們可以換個角度領(lǐng)略霍山之美。
據(jù)說最刺激的是吊橋中部,橋面會跟著左右搖晃,垂直往下看會有點怕,但也很美。因為橋底是一個湖,在湖水的倒映下,天空是天空,湖面也是“天空”。
佗城其實是龍川縣下的一個鎮(zhèn),這樣一個小鎮(zhèn)有著100處文物古跡,從秦朝的越王井、唐朝的正相塔到宋朝的古城墻……隨便拎一個都是歷史的氣息。
這些年佗城避開了商業(yè)性開發(fā),倒是保留下幾十年前甚至幾百年前的樣子,無論是人民公社時期的禮堂、還是學(xué)宮,抑或是老街小巷都還是當(dāng)時的格局。
楓樹壩水庫又叫青山湖,水質(zhì)清澈,春天的杜鵑,秋日的紅楓,萬頃碧濤中點綴出星星點點的紅色,不時有水鳥在江面飛翔,像是一幅天然的畫卷,每到泄洪的時候更是附近居民一飽眼福的好去處。
圖/寶安日報
龍川縣四都鎮(zhèn)盛產(chǎn)柿子,有著“柿都”之稱,每到柿子成熟的季節(jié),榴村滿山遍野都被鮮紅的柿子點綴的格外絢爛。在頂樓還可以領(lǐng)略到榴村式的“曬秋人家”獨特風(fēng)情畫。
“粄”在客家話中指各類糯米或者糯米做的糕點,也有用大米或者木薯粉做的,潮汕人有多喜歡粿,客家人就有多喜歡粄。
粄誕生之初是為了讓人吃后產(chǎn)生飽足感,可以少吃點菜。后來經(jīng)過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來,艾粄、發(fā)粄、紅桃粄、甜粄、鐵勺粄、老鼠粄……足足有200多款。
老鼠粄也叫老鼠粉,在龍川縣麻布崗鎮(zhèn)風(fēng)靡數(shù)百年之久,它的火爆程度大概就是,各種龍川美食攻略隨手一搜,冬天必吃美食的top5肯定有它。
雖然名叫“老鼠粄”,但其實“老鼠粄”與老鼠并沒有聯(lián)系,只是叫做“老鼠粄”而已,至于起初叫老鼠粄原因,現(xiàn)在已無法考證。
豆腐丸是龍川新年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傳統(tǒng)美食。佗城豆腐丸制作技藝于2015年3月被河源市列為第五批非遺項目,它沿襲和傳承了上千年歷史文化和制作技藝。
豆腐丸的內(nèi)餡非常講究,主要以魚和蘿卜為主,豬肉少許,再配上胡椒、香菇等佐料;再將卷筒狀的豆腐丸蒸熟,清甜、爽口的豆腐丸就這樣制作成功了。
圖/龍川在線
八寶魚生主要在龍川縣田心、龍母、鐵場、石坑等鄉(xiāng)鎮(zhèn)是當(dāng)?shù)赜忻奶厣央取!鞍藢殹奔词瞧渑淞?,色彩繽紛、色香味俱全,雖然這些配料味道各不相同,但是組合在一起渾然天成。
老隆牛筋糕有300多年的歷史,成品牛筋糕色澤金黃,味道清甜,微軟耐嚼而不粘齒。這道老少皆宜的美食是龍川市民的集體記憶,是河源市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之所以稱TA為娘酒,是因為在客家族群中,每到過年或者家里有孕婦的時候,龍川人就會著手準備娘酒。
所以幾乎每個家庭里的母親都會釀造黃酒,釀造一壇上好的黃酒,是每一位客家婦人的必修課。
龍川柿餅天然晾曬,陽光充分,新鮮,比起鮮柿子,柿餅的肉質(zhì)會更厚實一些,咬下去軟糯香甜,又不失嚼勁。每逢11月就是龍川柿子好吃的時候。
龍川好吃的那么多,然而這些都只是龍川美食的冰山一角,還有釀蛋、釀苦瓜、釀豆腐、炒米粉……我真的有點迫不及待了!
龍川一小步,河源一大步
現(xiàn)在河源離“高鐵時代”又近了一點點
贛深高鐵龍川段各項建設(shè)也在加快推進中
想想在不久的將來
回/去一趟龍川就只要1小時
這個寶藏小縣城還能藏得住嗎?
如果你是龍川人,記得點一下在看
來源:龍川縣人民政府網(wǎng)站、寶安日報、
中新網(wǎng)、新華網(wǎng)、龍川在線、網(wǎng)絡(luò)
| | 征信查詢 | 口罩預(yù)約 | 網(wǎng)絡(luò)招聘 | | 戴口罩指引 |
Hash:b4bf13171c9eefb141204f2841d50e7e5a6c604e
聲明:此文由 深圳吃喝玩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