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 | 湖南博物館馬王堆漢墓文物珍品欣賞 (下)
“利蒼”玉印
材質(zhì):玉
年代:戰(zhàn)國
尺寸:高1.5厘米,長2厘米,寬2厘米
“利蒼”玉印,方形盠[lí]頂,穿孔,玉呈灰白色,印面雕刻陰文篆體“利蒼”二字。線條均勻,字作長體橫排,工整清秀,當是死者的私印。
《史記》記作“利倉”,《漢書》記作黎朱蒼,指的都是利蒼,說明二號墓墓主是名流千古的歷史人物。利蒼,第一代轪侯。生于戰(zhàn)國末年,逝于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參加秦末戰(zhàn)事、楚漢之爭。漢初任長沙國丞相。惠帝時封為轪侯,食邑七百戶。封地在今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一說在今湖北省浠水縣蘭溪鎮(zhèn))。
“轪侯之印”銅印
材質(zhì):銅
年代:西漢
來源: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1.4厘米,長2.2厘米,寬2.2厘米
方形,龜紐,有穿孔,印面雕刻陰文篆書“轪侯之印”,方體直排,字體飽滿,當是死者所封爵印之冥器。印章原通體鎏金,現(xiàn)已大多脫落。此印形制與“長沙丞相”銅印相同。
劉邦創(chuàng)建漢朝后,論功行賞。原秦番陽令吳芮因率部助劉邦亡秦滅楚,被封為長沙王。吳氏長沙國轄境,北至今湖北南部,南抵今廣東連縣,東達今江西鄱陽湖,西與今貴州為鄰?;莸鄱辏ü?93年),長沙國丞相利蒼因功受封轪侯,轪侯共傳四代,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末代轪侯、東海太守利秩因罪被廢。
“長沙丞相”銅印
年代:西漢
材質(zhì):銅
來源: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1.45厘米,長2.2厘米,寬2.2厘米
作方形,龜紐,印面雕刻陰文篆書“長沙丞相”四字,方形直排,字體飽滿,是當時死者生前官印之冥器,龜頭作昂起狀,龜背刻有龜裂紋,四足及尾均刻出。龜腹下一穿孔,當是系綬帶處,印章通體鎏金,但大多脫落。長沙丞相——利蒼,由朝廷委任,輔佐長沙王,掌握實權(quán),控制地方。
“轪侯家丞”封泥
年代:西漢
來源: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尺寸:長5厘米,寬2厘米,厚1.5厘米
封泥。印有“轪侯家丞”四字?!稗a侯家丞”是轪侯家的總管。封泥始于戰(zhàn)國,流行于秦漢。戰(zhàn)國初期的公私文書大多寫在竹簡、木牘上,發(fā)送時用繩子捆綁,繩端結(jié)合處用泥封閉,泥上加蓋印章,以防他人私自拆看,其泥稱封泥,而用來存放封泥的木匣稱為封泥匣。由于封泥是未經(jīng)燒制的黏土物,極易破損,且收件人在打開對象前需要先驗證封泥上鈐的印章,再將泥剝?nèi)ト∥铮蕮p壞者多,保存完整的極少。因此,這件帶有封泥匣與殘封繩的封泥彌足珍貴。
素紗襌衣(直裾)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
來源: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尺寸:衣長132厘米,通袖長181.5厘米,重49克
此件素紗襌衣為交領(lǐng),右衽,直裾。面料為素紗,邊緣為幾何紋絨圈錦。因無顏色,沒有襯里,出土遣策稱其為素紗襌衣?!墩f文解字》載:“襌,衣不重。從衣,單聲?!薄抖Y記?玉藻》載:“襌為絅[jiǒng]”,鄭玄注:“有衣裳而無里。”即沒有襯里的衣服。素紗絲縷極細,重量還不到一兩,可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它代表了西漢初養(yǎng)蠶、繅絲、織造工藝的最高水平。
《十問》
材質(zhì):竹
年代:西漢
來源: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尺寸:長約23厘米
房中術(shù)類文獻。全篇共101枚竹簡,內(nèi)容系假托古代帝王、諸侯、官吏、名醫(yī)、術(shù)士互相問答,就十個有關(guān)養(yǎng)生保健問題進行討論。特別指出只有順應(yīng)天地陰陽四時的變化,注意飲食起居,堅持練習(xí)氣功導(dǎo)引之術(shù),特別是注意節(jié)制房事生活,重視房中養(yǎng)生及性保健,方能求得健康長壽。
彩繪陶鈁
材質(zhì):陶
年代:西漢
來源: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35.8厘米,口徑10.7厘米,底徑14.7厘米
盛酒器。泥質(zhì)灰陶。出土于南邊箱。器身合模制成。鈁指的是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器表磨光髹[xiū]漆,除下腹部外,周身用黃、綠、銀灰三色粉繪成花紋。肩部二鋪首上各繪一昂首立鳳,另兩側(cè)及四角各繪一花瓣狀云紋;腹部四邊各繪一卷云紋;圈足四邊各繪一鳳紋;器蓋的頂部,用銀灰、朱紅二色繪四蒂紋,四坡則有黃、灰二色的弦紋和波狀紋。
“君幸酒”“四升”云紋漆耳杯
年代:西漢
來源: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尺寸:長22.3厘米,寬27.5厘米
飲食器。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此種耳杯10件,杯內(nèi)均髹[xiū]紅漆,用黑漆書寫“君幸酒”三字。兩耳和口沿外部以朱、赭二色繪幾何云紋,耳背面朱書“四升”二字。這種耳杯器型最大,制作精美。古時用于盛酒。據(jù)漢代《鹽鐵論》記載,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價格十分昂貴,一個漆杯的價格甚至相當于十個銅杯。故漆飲食器皿比青銅器更具優(yōu)越性,因此為宮廷及貴族官僚所愛好,漆器也由此成了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彩繪漆盂
年代:西漢
材質(zhì):漆
口徑34.7厘米,高8.3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盛食器。馬王堆一號墓共出土漆盂[yú] 6件。器形大小相同,造型一致,均為圓木旋削而成。器外壁以黑漆底上朱繪點紋,并以單體卷云紋點綴其間;內(nèi)壁上部和底部裝飾與外壁相同,但兩組裝飾帶之間大面積涂紅漆。這種構(gòu)圖是馬王堆漢墓漆器主要漆繪裝飾風格之一。
盂的外形似較深的盤,最早出現(xiàn)在商代晚期而流行于西周和春秋時期,當時主要作飲器使用。秦以后,盂的功能和名稱發(fā)生變化,既可盛水,又可盛粥、盛羹。
“君幸食”小漆盤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長22.3厘米,寬27.5厘米
飲食器。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此種耳杯10件,杯內(nèi)均髹[xiū]紅漆,用黑漆書寫“君幸酒”三字。兩耳和口沿外部以朱、赭二色繪幾何云紋,耳背面朱書“四升”二字。這種耳杯器型最大,制作精美。古時用于盛酒。據(jù)漢代《鹽鐵論》記載,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價格十分昂貴,一個漆杯的價格甚至相當于十個銅杯。故漆飲食器皿比青銅器更具優(yōu)越性,因此為宮廷及貴族官僚所愛好,漆器也由此成了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彩繪陶鼎
年代:西漢
材質(zhì):陶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高16厘米,口徑16厘米,耳高6.1厘米
烹煮或盛貯食物的器具。此鼎為泥質(zhì)灰陶,出土?xí)r鼎內(nèi)盛有雞骨。器身表面涂黑色粉狀物,口部繪銀灰色寬弦紋和波狀紋各一道,足部和耳部繪銀灰色紋飾。器蓋頂部用黃、綠、銀灰三色繪四朵云紋,周圍繞以銀灰色的弦紋兩道和波狀紋一道。紋飾對稱排列,充分展示了漢代裝飾藝術(shù)的多彩變化。
馬王堆一號墓木槨
材質(zhì):木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長672厘米,寬488厘米,高280厘米
葬具。原置于墓坑底部的3根方形枕木上,有兩層蓋板和兩層底板。槨室由棺室與4個邊箱組成,形狀像“井”字,古文獻稱為“井槨”。4個邊箱總面積6.8平方米,容積9.7立方米,放置各類隨葬品1000余件。棺室內(nèi)有4層套棺,從外至內(nèi)依次為黑漆棺、黑地彩繪棺、朱地彩繪棺與錦飾內(nèi)棺。如此龐大的槨室,沒有一顆金屬嵌釘,采用扣接、套榫[sǔn]與栓釘結(jié)合而成。這是迄今出土保存最完整的漢代井槨實物。這種仿死者生前居室所造的槨室,代表著死者“永恒的家”。
著衣歌舞俑
材質(zhì):木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45厘米
面部豐腴,呈橢圓形,敷白粉,梳垂髻,垂髻是另外雕成再以竹釘釘于腦后,頭和上半身稍向前傾,兩膝略彎曲,無手。從殘存的衣著觀察,似著短褂,長裙。
漢代歌舞盛行一時,貴族們到處搜羅能歌善舞者組建家族樂隊。墓中遣策(隨葬品清單)表明轪侯家就曾擁有一支可以表演楚歌、鄭舞的10個人組成的樂隊。隨葬的歌舞俑臉上敷白粉,描墨眉,點朱唇,身形纖巧,長袖飄飄,為典型的纖腰磬折、長袖曼舞的楚女形象。
帛書《刑德》甲本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尺寸:長64.5厘米,寬48厘米
帛書《刑德》的成書年代應(yīng)在戰(zhàn)國中期以后,即公元前300年以后。帛書《刑德》有甲、乙、丙三篇。甲篇用古隸抄寫,無上下墨線界欄,行與行之間沒有烏絲欄墨格。分上下兩格,右起上格約31行文字,繪有刑德運行干支紀年表和刑德九宮圖,下格約有5000余字,是關(guān)于以刑德占測勝敗和刑德在六十干支運行方位記載。在干支表左側(cè),有“今皇帝十一年”的記載。據(jù)查證,所謂“今皇帝”也就是對漢高祖的尊稱,由此也可知這篇帛書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抄成的。該篇保存比較好,文字大致可讀,九宮圖和干支表清晰可辨,是漢初刑德理論的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學(xué)術(shù)研究價值。
醫(yī)書《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尺寸:縱31厘米,橫16.3厘米;縱30.5厘米,橫19.5厘米
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現(xiàn)存最早的經(jīng)脈學(xué)著作之一?!蹲惚凼幻}灸經(jīng)》一書共三十四行,有“足”和“臂”兩個篇目?!白恪贝硐轮},共有六條:足泰陽脈、足少陽脈、足陽明脈、足少陰脈、足泰陰脈、足厥陰脈;“臂”代表上肢脈,共有五條:臂泰陰脈、臂少陰脈、臂泰陽脈、臂少陽脈、臂陽明脈。每一條脈下均記有該脈的名稱、循行過程、主病病候和灸法。十一脈循行方向全是向心的,治療全為灸法,無穴位名稱和針治記載?!蹲惚凼幻}灸經(jīng)》與同墓出土的《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全文體例很接近現(xiàn)存的《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經(jīng)脈篇》中論述十二經(jīng)脈的部分,但又各自在其文字和具體內(nèi)容方面分別有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由不完備到逐漸周密完整的明顯趨勢??梢钥闯觯蹲惚凼幻}灸經(jīng)》、《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是《黃帝內(nèi)經(jīng)》之前的著作。
著衣歌俑
材質(zhì):木
年代:西漢
尺寸:高32.5厘米
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一號墓出土歌俑4件,置于北邊箱緊靠東壁處,兩個一組,分別以竹釘固定在一木板上。同墓還出土舞俑4件。4件歌俑均兩足屈膝向后席地而坐,面部豐腴,呈橢圓形,敷白粉,墨眉朱唇,著黃絹交領(lǐng)右衽,雙袖交叉屈膝前,俑無手,發(fā)式為盤髻。
北邊箱帷幔內(nèi)的各種擺設(shè),是對死者生前歌舞宴飲場景的模擬,當時諸侯、貴族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死后也要將生前種種享樂帶入陰間。這4件歌俑頭梳盤髻,舞俑著長袖舞衣,采用半肉雕技法,注重頭部與面部雕刻,面部表情生動,并施加墨繪和朱繪,著色彩艷麗的服飾,既反映了墓主人生前歌舞升平的生活,又可考證當時人的衣著服飾及喪葬禮俗。
銅鑲玉樽
材質(zhì):玉
年代:西漢
通高18厘米,口徑9.7厘米
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銅鑲玉樽是一件運用鑲嵌工藝制作的實用玉器,用來盛酒。蓋頂玉片中心刻柿蒂紋,其外刻多圈云紋。器身所嵌玉片、從上至下三組陰刻花紋,上下兩組為工整密集的云紋,中間一組為昂首、翹尾、張足起舞的鳳紋。底部玉片外邊刻谷粒紋。鋬[pàn]為白玉,外表亦刻柿蒂紋。底部邊緣以三個獸面小蹄足作品字形鉚在器身下面的銅箍上。
這件樽鑲嵌緊密,里外打磨光亮,制作精致美觀。這種樽在長沙尚屬初見,其紋樣與長沙戰(zhàn)國楚墓中出土銅器的紋樣頗為相似。
三號墓遣策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竹
長約27.5厘米、寬約1厘米、厚約0.1厘米
1973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馬王堆三號漢墓遣策共有410枚。出土?xí)r已散亂,無編聯(lián)痕跡,但遣策的排列順序大致清楚,依次為:男、女明童、車馬、各種食物、漆器、土器、其他雜器和絲織物。竹簡保存非常完整,字跡清晰,簡文少則一字(殘簡),多則二十四字。三號漢墓遣策在內(nèi)容記載上大多能與一號漢墓遣策相對應(yīng),但同時也記載了不少一號漢墓遣策中所未記載的內(nèi)容,如男女明童、車馬、兵器以及比一號墓更豐富的樂器、衣物絲織品種類記載,為我們研究西漢時期飲食、服飾、車馬、兵器、喪葬禮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jù)。
木璧
年代:西漢
材質(zhì):木
來源: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木璧為仿玉風格的隨葬明器。自古以來,玉璧一直是古代貴族“禮天地,聘會盟,贈君子,配富貴”的禮器。不同時代和不同情況下也有起信物和裝飾作用。玉璧還是一種財富的代表,同時又是歷代貴族死后財富和高貴的象征,所以玉璧就成為了他們主要隨葬品之一。先秦時期流行真玉璧隨葬,至戰(zhàn)國以后有用玉璧隨葬的也有用木質(zhì)璧替代的,謂之明器。一號墓共出土木璧三十二件,有素面的木璧,也有涂金粉和涂銀粉的谷紋木璧。
矢箙(fú)、箭
年代:西漢
材質(zhì):木
來源: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尺寸:矢箙帶箭桿通高68.5厘米、矢箙高45.4厘米
矢箙為裝箭用具。木質(zhì),作梯形扁平盒狀,上面兩側(cè)伸出兩根尖狀木柱,用朱、黃色繪三角紋、云紋。扁盒上部鉆孔12個,并穿繩,作為固定箭桿之用。矢箙內(nèi)盛箭桿12支?!吨芏Y》有“仲秋獻矢箙”的記載。中原地區(qū)的矢箙以竹木為原料,形制較短;邊疆游牧民族的則以獸皮為材料,形制稍長。使用時多佩帶在身側(cè)。箭的鏃[zú]端向下放置,箭在箙內(nèi)排成一排,羽端露在箙外。南北朝以后,少數(shù)民族的盛矢器具——胡祿(裝箭用的小箭筒)大量引入中原,在喜好胡風的唐代更是風行一時。
錐畫漆弩機
年代:西漢
來源: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尺寸:長70厘米
木質(zhì)冥器。弩臂木制,兩側(cè)錐刻云紋,髹黑漆。弩是一種遠射程兵器。秦以前的弩長度只有52厘米左右,此弩大大加長,射程就更遠。漢代弩的射程一般在一百二十步至二百步之間,約合167-278米。弩有先進的瞄準裝置,有臂張、蹶張、腰引拉弓法等。
兵器架
年代:西漢
材質(zhì):木
來源: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尺寸:高89厘米、寬35厘米
冥器,木質(zhì)方形板,下有木架。板兩面均漆繪,為黑地、朱邊,中用紅、黃、綠等色漆繪云氣紋,粗獷有力。正面有三排彎形木鉤,上排一個居中,中下排各兩個。出土?xí)r中排鉤上置帶鞘角質(zhì)劍一把。古代文獻中稱兵器架為“蘭锜”。張衡《西京賦》中說:“武庫禁兵,設(shè)在蘭锜?!崩钯t注引《魏都賦》劉逵注說:“受他兵曰蘭,受弩曰锜?!奔词钦f,放置弓弩的稱锜,而放置其他兵器則統(tǒng)稱之為蘭。該兵器架為首次出土,這使我們知道了劍不佩帶時的放置方法。
帛書《卻谷食氣》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帛書《卻谷食氣》出土?xí)r與《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導(dǎo)引圖》合抄在一幅帛上。是一篇充滿道家思想觀念的養(yǎng)生學(xué)著作,因殘破厲害,行數(shù)和字數(shù)頗難確定,現(xiàn)存可辨識的字計270多個,缺損字數(shù)也在200余字左右。其內(nèi)容大致包括卻谷和食氣兩部分。卻谷是不吃谷物而吃代用品,食氣是呼吸有益于人體的氣,屬于古代氣功的一種,它是一種結(jié)合呼吸導(dǎo)引以求卻病養(yǎng)生的方法。書中除提出了具體的呼吸方法和要求外,還就一年四季自然環(huán)境中的各種不同因素對于人體產(chǎn)生的各種影響加以闡述,反映了我國漢代以前氣功導(dǎo)引的已有成就。本書原缺書名,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根據(jù)其內(nèi)容特點命名為《卻谷食氣》。在現(xiàn)存的漢魏以降道家古籍中仍可看到有關(guān)以卻谷食氣之法進行養(yǎng)生的著作,對后世影響很大。
竹笛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竹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一支長21.2厘米,一支長24.5厘米
出土?xí)r盛放在漆書盒靠邊最狹長的條形格內(nèi)。竹質(zhì),一端有竹節(jié)封口,一端開口。封口一端其側(cè)有長方形吹口。開口一端起依次有六個洞眼,周圍削成平面。笛子是中國廣為流傳的吹奏樂器,用天然竹材制成。笛子歷史可追溯到約9000年前的骨笛。
《雜禁方》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寬1厘米,長23厘米
本書為古代技書,其內(nèi)容是以厭禁為主的方術(shù)之法。共11支竹簡,共百余字。本書原缺書名,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根據(jù)其古禁方的內(nèi)容,命名為《雜禁方》。本書雖非醫(yī)術(shù),且涉及迷信之事,但作為與古醫(yī)書同時抄錄并出土的文獻,仍有其相應(yīng)的史料價值。(注1厭禁:以迷信的方法,鎮(zhèn)服或驅(qū)避可能出現(xiàn)的災(zāi)禍,或致災(zāi)禍于人。注2方術(shù):一是指古指關(guān)于治道的方法;二是指中國古代用自然的變異現(xiàn)象和陰陽五行之說來推測、解釋人和國家的吉兇禍福、氣數(shù)命運的醫(yī)卜星相、遁甲、堪輿和神仙之術(shù)等的總稱。)
帛書《刑德乙》
年代:西漢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長84厘米,寬44厘米
《刑德》乙篇以隸書書寫,有較完整的墨線外框,朱絲欄分隔圖、表之外的文字。右起上半部繪有朱、黃、墨3色相間彩繪的刑德九宮圖和干支紀年表;右起下半部和左邊均為朱絲欄墨書隸體字,共5000余字,部分文字有朱點起首,其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刑德運行規(guī)律的解說和對“刑德九宮圖”的詮釋,以及關(guān)于以云氣、風、雨、雷等天文氣象占測戰(zhàn)爭勝負吉兇的規(guī)定。該篇是研究漢初刑德思想理論的重要資料。干支運行表中“丁巳”一欄中有“孝惠元”的記載,可知漢惠元年是丁巳年,而不是丁未年,對校正歷史紀年具有重要價值。本篇的抄寫年代即可定為孝惠元年(公元前194年)前后,這也為確定帛書中同類書體抄本的抄寫時間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木犀角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長25.6厘米
木犀角是一種喪葬用品,為犀牛角之冥器。因犀牛為稀有動物,所以貴族們常用木質(zhì)犀角作為隨葬明器,以此作為墓主人財富的寫照和象征,它主要流行于漢代。
《陰陽十一脈炙經(jīng)甲本》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長30.5厘米,寬19.5厘米
《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甲本、《脈法》、《陰陽脈死候》緊連著書寫。《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甲本共37行,原無篇名,亦無章目,據(jù)其內(nèi)容可分為足巨(太)陽脈、足少陽脈、足陽明脈、肩脈、耳脈、齒脈、足巨(太)陰脈、足少陰脈、足厥陰脈、臂巨(太)陰脈、臂少陰脈等十一節(jié),且以陽脈在前,陰脈在后。十一脈的循行徑路、病理征候和灸法的描述,比《足臂十一脈灸經(jīng)》進步和豐富得多,如其中有關(guān)“動病”和“所生病”等病候的記述,無疑是中國醫(yī)學(xué)古籍所見最早的了。
篆書《陰陽五行》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30×20厘米
篆書《陰陽五行》,又名《式法》,現(xiàn)裝裱成39頁大小不等的帛片。該帛書內(nèi)容主要是關(guān)于干支、二十八宿、天一運行的記錄和有關(guān)方位、四時、月令、擇月等方面的占驗,其內(nèi)容非常豐富。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的《陰陽五行》方面的抄本之一,是研究漢初陰陽五行理論不可多得的珍貴材料。
《出行占》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30×20厘米
《出行占》內(nèi)容是講不同時日、時段出行時的各種吉兇、宜忌事項,性質(zhì)與《日書》相類。一般屬于占卜人行程已定,出行前先問方向的吉兇,再問出行結(jié)果、道路是否吉利。古人出行多擇吉日,出行占卜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記載,其理念是一脈相承的。后來的陰陽家又將之與天干、地支、五行連在一起,把一年中各日分成吉與兇兩大類,編出何日宜何日忌的說法,故民間有“逢吉方行,遇兇則止”的箴言。
《刑德》丙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大頁:50×20厘米,小頁31.5×19厘米
《刑德》丙篇抄寫在一幅寬48、長約82厘米的帛上。因殘破太甚,已很難拼合和句讀。現(xiàn)存原物共揭裱為18頁殘片,從殘存的片段文字看,其內(nèi)容大致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位于帛書右上方并列的三個圖,均見于帛書《陰陽五行》乙篇;第二部分是位于三個圖下方及左側(cè)共約73行文字,內(nèi)容雖包括有刑德占方面的信息,但更多的是與《陰陽五行》乙本的相近的東西。而該篇全部用朱文書寫,欄格則全是黑色的烏絲欄,外圍有很粗重的墨線邊框,這種較為奇特的形式是否別有含義,尚待研究。
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高50厘米
《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卻谷食氣》和《導(dǎo)引圖》抄在一幅高約50厘米、長約100厘米的帛上,現(xiàn)裝裱成一幅卷軸保存。前段為《卻谷食氣》和《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后段為《導(dǎo)引圖》?!秴s谷食氣》末了,緊接著抄錄《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兩書筆跡一致,中間不另分行,且相接處有缺損,見不到區(qū)分標識?!蛾庩柺幻}灸經(jīng)》乙本僅存18行,中間殘缺較多,但首尾較完整。敘述十一脈的順序亦為先陽脈,后陰脈,即足巨(太)陽脈、足少陽脈、足陽明脈、肩脈、耳脈、齒脈、足巨(太)陰脈、足少陰脈、足厥陰脈、臂巨(太)陰脈、臂少陰脈。脈名可作分段的標識,此外別無篇名。內(nèi)容與《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甲本基本一致,故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根據(jù)其內(nèi)容將其定名為《陰陽十一脈灸經(jīng)》乙本。
帛書《雜療方》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30.5×20厘米
《雜療方》單獨抄在一幅高24厘米帛上,有40塊斷片,現(xiàn)揭裱為4頁,現(xiàn)存文字約79行,大約有45條醫(yī)方,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6個方面:
(1)益氣補益醫(yī)方,共2條;
(2)壯陽、壯陰的諸醫(yī)方,共20條;
(3)產(chǎn)后埋胞衣方,共2條;
(4)“益內(nèi)利中”的補藥方,約有3條;
(5)治療“蜮”蟲及蛇、蜂所傷醫(yī)方,共8條;
(6)主治不詳?shù)娜舾蓺埲碧幏剑?條。
由于這些內(nèi)容涉及面較多,故帛書整理小組將其定名為《雜療方》。
帛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高25.2厘米
帛書《老子》甲本及卷后佚書合抄在317厘米的長卷上。文中不避漢高祖劉邦的諱,其抄寫年代當在劉邦稱帝(公元前206年)之前。《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包括《五行》、《九主》、《明君》、《德圣》四篇。帛書出土?xí)r殘破,文字多有缺損。
《五行》篇緊接著《老子》甲本抄寫,其內(nèi)容主要是闡述聰、圣、義、明、智、仁、禮、樂等道德規(guī)范,是失傳已久的關(guān)于“思孟五行”理論的重要文獻;《九主》主要內(nèi)容是記述伊尹論九主的言論,故又稱其為《伊尹?九主》,所謂九主即法君、專授之君、勞君、半君、寄主、破邦之主二、滅社之主二;《明君》篇主要是闡述賢明君主的幾大要務(wù);《德圣》篇的內(nèi)容主要是融合儒、道兩家的思想,對“五行”觀念進行綜合性的發(fā)揮和闡述。指出凡具備仁、義、禮、智、圣五行的君子,就會“德心起”而達到天人感應(yīng)的“玄同”境界。
帛書《脈法》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長30.5厘米
帛書《脈法》是古醫(yī)家傳授弟子應(yīng)用灸法和砭法的一種民間教材。全文僅300余字,出土?xí)r已嚴重殘損,漫漶難識者近半數(shù),帛書整理小組乃根據(jù)原文首句的“以脈法明教下”而命名為《脈法》。這里所說的“脈”,它既有后世醫(yī)書中的“經(jīng)脈”之義,也有血脈(血管)之義。它是目前所見最早提出人體氣與脈的關(guān)系和確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虛實補瀉概念的古醫(yī)籍。
帛書《陰陽脈死候》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絲帛
1973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長30.5厘米
帛書《陰陽脈死候》百余字,原無篇名,帛書整理小組據(jù)其內(nèi)容定其名為《陰陽脈死候》。這篇帛書主要論述在三陰脈與三陽脈疾病中所呈現(xiàn)的死亡癥候及有關(guān)理論,認為三陽脈屬天氣,主外、主生,三陽脈病一般不至于死,其中只有折骨裂膚,才有死的可能性。三陰脈屬地氣,主內(nèi)、主殺,其病多為腐臟爛腸,常易引起死亡。此外,文中還引述了一些養(yǎng)生理論及根據(jù)脈象而決定治療方法等內(nèi)容。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辛追墓)出土
長8.5厘米、寬5厘米
梳妝用具。出自辛追墓的單層五子奩內(nèi)。馬蹄形。19齒。古人用梳梳理頭發(fā),以篦清除發(fā)垢,梳、篦總稱為“櫛”?!墩f文》稱:“櫛,梳、篦總名也?!薄夺屆贩Q:“梳,言其齒疏也;篦,言其齒細相比也?!秉S楊木自古是制梳首選,《本草綱目》載:“其木堅膩,作梳剜印最良?!?
黃楊木篦
年代:西漢
黃楊木篦
西漢
1972年湖南省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辛追墓)出土
長8.5厘米、寬5厘米
梳妝用具。出自辛追墓的單層五子奩內(nèi)。馬蹄形。篦齒比梳齒細密,這把木篦寬度只有5厘米,卻有74根齒,黃楊木是一種質(zhì)地非常堅硬的木料,用它進行雕刻是相當困難的,此篦雕刻之細密均勻令人難以想象,這說明西漢時期的手工業(yè)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先進了。
長柄大竹扇
材質(zhì):竹
年代:西漢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柄長176厘米、扇面寬45厘米
以細竹篾編成,扇面邊緣包素絹。扇柄裹黃絹,柄的上部劈成兩半夾住扇面并用錦條捆牢。大扇又稱“障扇”,用于儀仗中遮陽擋風避沙。
小竹扇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竹
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柄長52、扇面寬22厘米
竹扇內(nèi)側(cè)緣用細竹竿作骨,延伸緣骨并用竹篾編成管狀的柄,再裹以錦條。小竹扇用來扇風取涼,若出行時遇到熟人不想打招呼,也可用扇遮擋面部,所以又稱為“便面”。
錯金銅弩機
年代:西漢
1973年長沙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
長15厘米
上刻銘文“廿三年私工室”,為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制造。它可能伴隨利蒼經(jīng)歷了秦末農(nóng)民起義、楚漢之爭。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稱為弩,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弩機是我國兵器史上最古老的瞄準機動裝置,它是以弓為基礎(chǔ),加木質(zhì)箭槽托等發(fā)展而來,但與弓相比,射擊時更具穩(wěn)定性,通常用于防御和伏擊。
角質(zhì)短劍
年代:西漢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
長78.8厘米
此劍器形完好,外套劍鞘制作精細。漢代人佩劍,一為防護,二是做裝飾之用,在官員和文人中尤其如此。漢初社會的游俠習(xí)氣,也使得佩劍之風更加盛行。
小銅鼎
年代:西漢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二號墓出土
通高4.8厘米,口徑6.5厘米,耳高0.5厘米,足高0.3厘米,耳寬1.2厘米,重137克
口微斂,深腹,豎耳,圜底,小蹄足。上腹飾凸弦紋三周。鼎是古代的一種青銅器,三足,兩耳,通??逃芯毜募y飾。它最初是一種炊具,后來因用于烹飪祭祀給神的犧牲,而上升為禮器,成為國家政權(quán)中君主、大臣等權(quán)力象征。利蒼作為轪侯,有權(quán)利享用銅鼎,但此鼎器形甚小,顯然非實用器,應(yīng)是作為明器使用。
鐵夯錘
年代:西漢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二號墓出土
口徑6厘米,高6.3厘米,底徑5.2厘米,厚0.5厘米
遺存在墓坑填土中的筑墓工具,發(fā)現(xiàn)在距坑口深3.6米處。作圓筒形,用雙合范鑄造。在近口的上部有一圓形小洞,當是插銷釘之用。
玉璧
年代:西漢
材質(zhì):玉
1974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二號墓出土
內(nèi)寬7.4厘米,外寬4厘米,厚0.4厘米
馬王堆漢墓出土玉器極少,只在利蒼墓中發(fā)現(xiàn)數(shù)件,且大多為小飾件。此璧是其中最大的1件。玉璧在古代有多種用途,既可以作為祭天的禮器,又是權(quán)利和財富的象征,同時也可作為佩飾器和喪葬器。此璧出土于二重棺頭擋擋板之間,當為喪葬用器。
角質(zhì)箭鏃[zú]
年代:西漢
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
長5.3厘米、寬1厘米;長5.7厘米、寬0.5厘米;長5.3厘米、寬0.9厘米;長5.3厘米、寬0.9厘米
角質(zhì)三棱形鏃,尾端可插入桿內(nèi)。利蒼之子墓出土12枝箭,桿似為蘆葦,前端涂黑漆,尾端涂紅漆,尾端有羽,殘留的羽毛可見。利蒼之子墓中出土了很多兵器,他生前是一名武將,曾參與指揮朝廷征伐南越國的戰(zhàn)爭。
“君幸食”漆耳杯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長18.6厘米、寬17.8厘米、高3.6厘米
飲食器,因兩耳像雀之雙翼,亦稱“羽觴”。杯內(nèi)涂紅漆,內(nèi)底黑漆書“君幸食”三字,耳背部朱書“一升半升”四字,測得實際容量為420毫升。辛追墓出土漆耳杯九十件,其中五十件漆書“君幸食”,四十件漆書“君幸酒”,可見其用途有明確的分工。
彩繪陶盒
年代:西漢
材質(zhì):陶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高14.5厘米、口徑19厘米、內(nèi)徑15.6厘米、腹徑18.9厘米
盛貯食物的器具。盒呈扁圓形,子母口,器蓋表面磨光涂彩,用藍、綠、銀灰三色繪弦紋、波狀紋和云紋,出土?xí)r器內(nèi)盛小米餅。秦漢彩繪陶較為常見,是彩繪陶發(fā)展的一個高潮。彩繪陶色彩絢麗、充滿浪漫情調(diào),品種有壺、盒、碗、爐、奩等,主要用作明器,常繪有幾何紋及人物、動物等紋飾。
黃釉印紋陶罐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高38厘米,底徑17.7厘米,口徑17.5厘米,腹徑29.5厘米
食物盛貯器具。大口短頸,深腹平底,上部拍印席紋,下部拍印斜方格紋。該罐出土?xí)r內(nèi)有魚骨。
“牛脯笥[sì]”木牌
年代:西漢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長8.9厘米、寬3.7厘米、厚0.3厘米
食品竹笥標牌。馬王堆漢墓共出土了101枚木牌,吊系在竹笥之上。木牌的形狀大都是頂部為半圓形,以墨涂黑,并有兩個系繩的小孔。下部為長方形,有墨書文字,用以標識竹笥內(nèi)所盛之物名稱。該墓出土了大批記錄食物的遣冊和木牌,相當于現(xiàn)在的食單或菜譜。這木牌出土?xí)r系在竹笥上,以毛筆隸書“牛脯笥”三字,表明其所系竹笥內(nèi)盛放的為“牛脯”?!案笔?a href='/techan/12975' target=_blank>肉干的意思。
雕衣女侍俑
年代:西漢
1973年馬王堆三號墓出土
高37厘米、肩寬8.5厘米
西漢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8年)
利蒼之子墓共出土4件雕衣女侍俑。此雕衣木俑衣著是雕琢而成,墨繪眉目、朱繪雙唇,所雕衣著內(nèi)為交領(lǐng)右衽長袍,外為對襟長襦,面料紋樣似彩繪刺繡,衣緣紋樣同該墓所出絨圈錦相似。馬王堆三號墓遣策有“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的記載。據(jù)研究,美人是指依據(jù)墓主人生前寵愛仕女模樣所雕成的四件木俑,這件木俑著裝為“楚服”還是“漢服”,仍有待進一步研究。這種對襟半袖長襦,款式較為特殊,與馬王堆漢墓所出的大量彩繪立俑形式不同。
竹熏罩
年代:西漢
1972年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高21厘米、底徑30厘米、口徑10厘米
西漢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3年左右)
竹、絹熏香用具。使用時,將香料放入熏爐內(nèi)焚燒,以竹篾編成、外蒙細絹的竹熏罩,罩在熏爐上,縷縷清香通過細絹均勻散發(fā)。古人用其熏香衣物、驅(qū)逐穢氣,殺菌消毒,改善室內(nèi)空氣。如熏燒特殊的香料還能鎮(zhèn)靜安神,幫助睡眠。辛追墓同時出土了陶熏爐和竹熏罩,出土?xí)r爐盤內(nèi)盛有茅香、高良姜、辛夷和藁[gǎo]本等香料藥物。焚香之俗在先秦時即已形成,史書有“越人熏之以艾”、楚人“熏以椒桂”的記載。
玳瑁樽
年代:西漢
1973年馬王堆三號墓出土
通高13.9厘米、口徑8.5厘米,重165克
西漢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8年)
盛酒器。古時稱有足者曰“樽”,無足者曰“卮”。玳瑁為非晶質(zhì)體,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具蠟質(zhì)至油脂光澤,其制作的用品較為珍貴。此玳瑁樽造型精致,蓋及腹壁采用玳瑁,底為木胎。蓋、身的口和底的邊皆用銅條扣包,它與鎏金嵌玉銅樽同出于利蒼墓,是利蒼身份的象征。
玳瑁璧
年代:西漢
1972年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外徑14厘米、內(nèi)徑4.3厘米
西漢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3年左右)
出土?xí)r放在內(nèi)棺蓋板上。玳瑁自古以來就是吉祥長壽、辟邪納福的象征,深得歷代皇室貴族、富豪人家乃至廣大民眾的喜愛。馬王堆三座漢墓都出土有仿玉風格的玳瑁璧。此玳瑁璧系在T形帛畫的頂端,接近死者頭部的地方,這種用璧方式有其特殊用途和象征意義,有學(xué)者認為其為死者魂魄提供特殊通道,引導(dǎo)魂魄離開尸體升天成仙。
木杖
年代:西漢
1972年馬王堆一號墓出土
長1.32米,寬1.2厘米
西漢初期(公元前206—公元前163年左右)
從辛追墓的非衣上可以看出,辛追生前要執(zhí)杖出行。醫(yī)學(xué)專家對其骨骼進行了全面檢查,她生前應(yīng)該有腰椎間盤突出的病癥,所以此木杖可印證帛畫上辛追形象的真實性。
西漢彩繪漆屏風
年代:西漢
高62厘米,寬58厘米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
長方形屏板,下裝橫出屏足。髹漆彩繪,正面紅漆地上以淺綠色油彩繪簡約紋樣,中心繪有谷紋璧,周圍繪幾何方連紋,邊緣繪菱形圖案。背面黑漆地上用紅、綠、灰三色油彩繪云紋和龍紋,龍作飛騰狀,綠色龍身,朱色鱗爪,云紋纏繞,呈騰云之勢,邊緣繪菱形圖案。體量較小,制作亦比較粗糙,可能是仿實用屏風而作的隨葬明器。這是目前所見保存完整的漢初彩繪漆屏風實物之一。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圖文資料來源于湖南博物館 由古玩元素網(wǎng)整理編輯 同行轉(zhuǎn)載請聲明版權(quán)!
Hash:e55b71d7d33dec23f6224b8bd6a696807733bbba
聲明:此文由 古玩元素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