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動蕩歲月,寺院為什么堅持臘八施粥?
民國時期,時局動蕩,清朝剛剛滅亡,封建社會瓦解奔潰,新的社會體制正在構(gòu)建。然而,彼時,戰(zhàn)火連天,軍閥割據(jù),底層人民的生活是依舊極為悲慘,民不聊生。
在亂世之中,普通老百姓能活下來就已經(jīng)是最大的幸運了。那個時候根本談不上溫飽,能有一頓飯吃甚至是一件保暖的衣服就已經(jīng)是很滿足了。 孩子的眼淚著實令人心酸!
佛教寺院也同樣生存艱難,饑不果腹,但即便艱難苦行,仍守住一領(lǐng)衣袍。
民國時期,佛教寺院在臘八施粥的意義有許多, 概括起來有四種:
一是,紀(jì)念釋迦牟尼成道。
當(dāng)時,佛教徒仍以臘八日為釋迦牟尼佛成道日。“至?xí)r,禮佛講經(jīng),設(shè)法施粥。由朔日至七日,市內(nèi)僧道尼姑,各結(jié)隊如長蛇,游行街巷,敲木魚銅磬,日誦南無。人家見其過街,爭以黃米或白米布施,謂之化臘八米。”
那時候的臘八節(jié),佛教寺廟的僧人首先要做佛事,以誦經(jīng)、上供等方式來表達對佛祖的紀(jì)念,同時感謝他的傳道濟世之恩。1929年的《佛寶旬刊》上有一首《臘八粥》歌,里面唱道 “青年小弟弟,和尚老哥哥,咱們先別喝,大家去供佛。今天如來成道日,大眾笑呵呵,忙把佛事做。”一副僧人們歡天喜地煮臘八粥供佛的畫卷立馬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二是,積累福報。
僧人們說,無論是施舍臘八粥食材的人,還是吃到這臘八粥的人,大家都可以得到佛菩薩的保佑?,F(xiàn)代人也有一句話,叫作“施比受更有?!?,施舍的同時,就種下了善的種子,這粒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fā)芽并長成參天大樹。有幸吃到這臘八粥的人,也會因為得到了所有人以及佛的祝福而改變命運。
《佛寶旬刊》記載了北京廣濟寺的宗月法師與僧人們一起煮臘八粥施舍貧人的事。他們用白米、黃米、玉米、薏仁、菱角米、棗、栗、胡桃、杮餅、杏仁、高粱等物熬成的臘八粥,不但甘美豐富而且數(shù)量很大,大袋大袋的杏仁要用驢來運送,薏仁米也裝了好幾車。另外,還有許多義工自愿參與到放粥濟貧的行列里來,車夫免費幫忙運薏仁米,扛包裝卸的小伙子不但免費幫忙,還隨身自帶玉米餑餑充饑。
三是,養(yǎng)生的作用。
建國之初的《覺訊》(1953年)上刊載了《臘八粥》一文,里面有這樣的話:“就是從營養(yǎng)價值來說,臘八粥也是值得重視的,因為它的配料,各地不同,但是用的都是各種富于營養(yǎng)的蔬菜、果品,如黃豆芽、胡羅葡、蕃薯、青菜、棗子、蓮心、粉絲等雜煮成的美味的粥,在寒冬臘月吃起來,這種熱騰騰香噴噴的臘八粥,格外逗人喜愛呢”,并且認(rèn)為“吃臘八粥是一椿既有意義又有營養(yǎng)價值的優(yōu)良風(fēng)俗,是值得我們重視和提倡的”。
可見,臘粥的養(yǎng)生作用在那時候就已經(jīng)得到了社會的重視。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意義,在于接濟貧苦人。清末民國期間,各地軍閥割據(jù),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提前征收幾年或十幾年稅收的軍閥見怪不怪,四川軍閥劉存厚甚至把稅款預(yù)征到了2050年。再加上相互攻伐,戰(zhàn)亂不斷,人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據(jù)《香訊》(1935年)記載,當(dāng)時南京倉巷有一座封崇寺(民間稱臥佛寺,現(xiàn)已不存),每年臨近臘八節(jié),寺里的方丈就帶著全寺的僧眾,披上大紅袈裟,手捧缽盂,沿街乞食化緣,把得到的東西拿回廟里,再和以紅棗、栗子、果仁等物煮成臘八粥,在寺廟前設(shè)立施粥點,散濟給貧苦老百姓。
佛寺的僧人們本著慈悲的精神,盡自己所能救濟貧人,賑施臘八粥就是一種匯聚各界之力進行慈善活動的措施,幫助 窮人度過年關(guān)。
民國臘八施粥場景
戰(zhàn)亂時期,寺院僧眾仍舍己護生
圖為棲霞寺1937年保護難民合影
“為護佛門而舍身命,大義所在,何可辭耶?”
——弘一法師
佛者,覺也。
覺了真理,
乃能誓舍身命,犧牲一切,
弘法利生,呵護眾生,
勇猛精進,救護國家。
穿越千年,初心永葆
以手中這碗熱粥
遙寄一份思念
向先賢致敬
!
2020年1月2日
臘月初八
與您相約
重溫記憶里的溫暖
施粥地點
①
祖師院入口處
7:00-14:00
(10:00大雄寶殿佛前大供)
②
地鐵一號線
天印大道地鐵站
站內(nèi)走廊
7:30-9:30
文字:綜合文獻和網(wǎng)絡(luò)資料梳理整合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編輯:南京方山定林寺新媒體中心
Hash:d4134a03fab13223c47f4069da465ea2b7acbbea
聲明:此文由 dinglinsi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