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古驛道上的古閣,一個難尋的歷史珍品
走在古驛道上,天上好像有幽靈,領著我的思緒在歷史的回廊里游蕩。在那些殘缺中我好像看到歷史的輝煌,一代又一代人們走來,又走去,默默的沿著先人踩下的路前行。那些古驛道兩邊的臣民,維護著它,養(yǎng)育著自己的子孫,一代又一代。
太行古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大自然造化其古道的政治和經(jīng)濟價值。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這里就是歷史的高速公路。汽車的使用,交通的變革,讓古驛道變得支離破碎。經(jīng)濟價值沒有了,沒有了為古驛道服務的人,古驛道也就逐漸消失了。
好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古驛道的文化價值,好在“發(fā)展”的洪流并沒有淹沒所有的地方,尤其是這些閣。古驛道上的閣,井陘人叫“gao"。在哪里的人民心中它有著別的建筑不可能替代的作用。因此也就比較完好的保存下來。
閣是建設在村口是交通要塞上的城樓,一般是村里的至高點。在安全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古驛道上的閣,閣下走人,過車。閣上建有廟宇,哪里供奉著觀音、關公、玉皇大帝、奶奶、皇姑、文曲星等,各個村里供奉著不同的神仙。因為有神仙就有善人來組織并捐款修葺,每到村里“會”的時候這里的香火最旺。村子越小,好像保護的越好。
據(jù)井陘黨史辦的何克寧介紹,井陘曾經(jīng)有200多個閣,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還有80多個。我匆忙中拍攝下這些閣,匯聚到這里,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機會去拍攝那些沒有拍到閣。
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是一種美德,愛自己的家鄉(xiāng)應該從愛它的一草一木開始。愛的人民,愛它山水,愛它的歷史。只要你愛它,就會得到更多人的尊敬。難道我們不應該去愛嗎?
井陘石頭村的清涼閣
清涼閣,由村民于喜春于公元1581年獨力興修。該閣為打券式巨石建筑,不打根基,不填輔料,
集美學、力學為一體,巍然立于村頭一天然石頭斜坡,是于家石頭村的地標性建筑。清涼閣上下三層,結構各異。第一層為搭券四門,第二層是實芯四室,第三層乃明柱回廊。頂層為“木磚補葺”,四面明柱、單門殿堂,琉璃瓦頂,古樸高雅。如此高大的建筑物,竟然以天然石底為基礎,由塊塊巨石就地而起。正如當?shù)孛裰{所說:“一塊石頭一匹梁、一塊石頭一堵墻”。粗擴奔放,巍然屹立,
土門關,即井陘口,秦皇古驛道的東口。
古為東西必經(jīng)之道,鹿泉的土門村仍保留有三座古閣。古驛道從村中穿過。古閣下的青石古道保存完好。那一塊塊背光溜圓的石頭上記錄著古道的歷史。三座古閣上,仍保留有“三省通衢”、“晉陜通衢”、“土門關”等字樣。史稱“土門重地也,東扼滹水燕趙疆焉。其西南萬峰插天,羊腸一線。而遠通秦晉,誠東西之咽喉,而往來之沖要也。漢唐時為關隘,屯兵宿戌,幾與潼關蒲坂等。
土門關,實際是井陘關的一部分.《唐書·地理志》載:“鎮(zhèn)州獲鹿有井陘關,又名土門關?!倍€關實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井陘關是就地域而言,指的是井陘全境,它包括東土門關,即井陘關的東口,和西故關、娘子關,即西口。而在井陘境內的古道,即史載的“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能成列”的羊腸一線之通道上。所以,井陘歷來為畿輔右藩屏蔽而北拱神京(北京),東達河朔,西通秦晉巴蜀的必經(jīng)孔道,故歷代“依籍特重”。
形勝顯赫的土門關,襟晉陜而扼三省,自秦漢以來就是一座軍事要塞。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在返回咸陽途中,病死于河北巨鹿東南廣宗縣沙丘平臺。秦始皇靈柩由丞相李斯、中車府令趙高、少子胡亥護送,從土門經(jīng)井陘東天門抵九原,西歸咸陽。時值七月盛夏,因尸體腐爛,臭氣薰天,沿途百姓莫不掩鼻?! h三年(公元前204年)后九月(閏九月),韓信大敗代國之后,東下井陘擊趙。趙王歇和成安君陳余聞信,聚集二十萬兵馬于土門關,嚴陣以待。從地形和軍事力量對比,韓信只有兩萬多人馬,處于劣勢。但由于陳余輕敵,韓信以 水背水列陣,終于擊敗趙國,陳余在激戰(zhàn)中陣亡,趙王歇也當了俘虜,開創(chuàng)了歷史上以少勝多戰(zhàn)例?! √铺鞂毷哪辏ü?55年),安史之亂,安祿山派其干兒子李欽湊鎮(zhèn)守土門關,扼住通衢要道。天寶十五年,玄宗聽從郭子儀建議,任用李光弼為河北道采訪使,前往河北平叛。當時的常山太守顏杲卿(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同五代祖),用計誘殺了鎮(zhèn)守土門關的李欽湊,生擒全部黨羽?! ∶髂?a href='/nongmin/' target=_blank>農(nóng)民軍領袖李自成的東路軍,經(jīng)土門關走正定,北上直搗明王朝統(tǒng)治中心北京。1644年4月底李自成退出北京,劉宗敏、吳三桂和清軍在真定(正定)的一場生死決戰(zhàn),三方投入的兵力、戰(zhàn)斗激烈程度,僅次于不久前的山海關大戰(zhàn),就是這場戰(zhàn)爭,使顛沛流離的陳圓圓,經(jīng)土門關在獲鹿寄宿一夜后,在正定與吳三桂見面團圓?! ?a href='/menggu/' target=_blank>蒙古海迷失后三年(1250年),金代大文學家元好問來到獲鹿縣土門關西白鹿泉定居。他在鹿泉新居中寫道:“賣書買得呂氏園,不謂全山舉相付。北崖老作土炭色,臃腫形模一夸父?!椭斜儆惹桶?,望見韓山即攀附?!睆脑娭胁浑y看出,元好問以著書買下呂氏園后,定居獲鹿。封龍書院講學,土門關、龍泉寺、海山禪林寺都留下了他的足跡,直到67歲病死于白鹿泉。 整個土門關是一筆豐富而又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在它的周邊地區(qū)有著眾多的名勝古跡。白鹿泉是鹿泉市的的象征,它的潺潺流水,在向后人訴說著歷史的煙湮;“韓信拈弓射白鹿,胡申覓水得甘泉”的美麗傳說,給人們一種激勵奮進向上的啟示。每逢大旱之年,人們簇擁至泉神祠,祈禱求雨,廟內石柱上楹聯(lián)說明這一點:五谷豐登皆雨賜也,三時不害是天與之。
土門關以其三古(古驛道、古戰(zhàn)場、古建筑)聞名于世,走進西土門不足三里的關通路上,有一段青石砌拼的石路,路面經(jīng)車輪碾軋,馬蹄踩踏和風雨侵蝕,已變得光滑可鑒,兩行深鐫在石路上的車轍,是土門關動情牽腸的一幕。觸物懷古,足見作為三省交通要沖古道之重要,年代之久遠,戰(zhàn)爭之頻繁和商賈行旅之繁華。古戰(zhàn)場是指韓信 水之戰(zhàn)場, 水現(xiàn)已淤塞,河道變遷,(據(jù)古代兵家以少勝多戰(zhàn)例),現(xiàn)太平河有一段為 水之流,因此有人說 水就是今日的太平河?!∷?a href='/xibei/' target=_blank>西北、東南走向,當時水源充足,又逢秋季,因韓信背水戰(zhàn)時,河水初定,水流滾滾,他借助了地利條件,背水列陣,才有了大破趙國的契機。背水戰(zhàn)場的勝利,奠定了漢家的基業(yè),因而聞名于天下。古建筑過去排列的錯落有致,經(jīng)歷了歷史多次的戰(zhàn)爭,如今已面目全非了,加上文革的殘酷破壞,更是雪上加霜。
現(xiàn)在當你行走在這條古驛道上,古代建筑殘存無幾,留下的只是殘垣斷壁,令人痛心。
鹿泉土門村西的古閣
“土門關十里長,看不見星辰日月,青石嶺萬丈高,花車打起”。由東土門至胡申鋪,十里長街均系石塊鋪砌,干凈整潔,古雅清幽,街旁店門店鋪均是木板嵌成,晝抽夜閉。西關為“三省通衢”要道,買賣貨棧、糧行、花行,一時出現(xiàn)了三大公司、八大幫會、十三家騾馬店和二十四家大商行?!翱滇閿?shù)里、巨室千家、商賈輻輳、富甲全境”,史書記載了這里昔日的繁榮。
鹿泉胡申鋪的古閣
胡申鋪古閣的石刻上清楚的記載:胡神鋪,路通山陜。據(jù)老鄉(xiāng)介紹是明萬歷年間所建。胡神鋪村北有燕趙柏王,生長于后街一小巷內,樹種為檜柏(學名圓柏),樹干高約16米,胸圍近3米,冠幅133平方米。該樹為實生株,出生于秦末、漢初,樹齡2200年以上。據(jù)有關專家考察,該樹樹齡為河北省內之首,胸圍長度排第三位,當?shù)胤Q其為燕趙柏王。據(jù)傳此樹即為韓信射鹿得泉之前謊報“水情”的胡將自縊之樹。因胡將被奉為神,村名命為胡神鋪,樹被保護下來。村民為防外人鋸樹,在樹身上鉗入不少鐵釘鐵絲等物,后來村落不斷擴大,將該樹圍在村中。
威州·北平望古閣
北平望村東有閣,閣為藥王廟,建在青石砌筑拱劵洞式臺基之上,此建筑無明確紀年,廟為單檐硬山頂,前帶廊磚木結構,面三進一。驛道由閣下通過。
據(jù)老鄉(xiāng)介紹廟內有一塊響石,敲擊像鼓一樣。前兩年被盜。
由鹿泉土門關向西北經(jīng)西楊莊入井陘界,過橋后西700米即達平望。北平望屬威州轄地。據(jù)楊氏譜書記載:明萬歷年間(公元1573~1620年)楊氏從本縣楊家溝遷此居住,因臨近南平望,故此村名為“北平望”。驛道在北平望經(jīng)過,楊氏遷來后建店鋪也叫北鋪。
·井陘·亮子嶺東閣
亮子嶺山頂,山頂開闊,相對平坦,有東、西兩座拱門相對,相距152米,拱門為石拱券結構,高5米,洞寬3.6米,古驛道穿拱門而過。拱門頂部原建有閣樓,西閣供文昌帝,鄉(xiāng)民叫文昌閣,也叫西門,東閣供關帝,鄉(xiāng)民稱關帝閣,也叫東門。兩樓建造規(guī)格相同,所不同的是,東門外拱門額部嵌一石匾,上書“陘山界地”四字,明確告訴行人,進入此門,即到達千里太行山中。出閣(ˇ?ˇ)向東就是鹿泉。圖片可以看到高鐵的通訊塔。
井陘·亮子嶺西閣
西閣原供文昌帝,鄉(xiāng)民叫文昌閣,也叫西門
下安西·三眼古閣
下安西有一座三眼古閣,是全縣唯一的三眼閣,近似于我們現(xiàn)在的丁字路口。古驛道由閣下通過,鄉(xiāng)人稱三眼閣東面的出口為“遠觀啟明”,西面的出口為“遙望長庚”,北面的出口為“佇立盼斗”。
上安東·碧霞閣
上安村東有閣一座,驛道自閣下通過,閣上建廟,為“碧霞閣”,在閣東石劵上橫向嵌石匾,上書“西通秦晉”,在驛道旁有清貞節(jié)石牌坊兩座。
上安西·文昌閣
上安村西有閣一座,閣劵西面嵌石匾上書“關帝廟”、“全神閣”,閣下為驛道,出閣西有車轍痕長20米,轍深0.10米,寬0.10~0.15米,轍與轍之間1.10米,旁邊有關帝廟無梁殿一座。面三進一。
井陘威州·北固底·玉皇廟
古驛道自戰(zhàn)國到宋,從威州寨灣村前經(jīng)過到南溝村西河灘過冶河到北固底。金時威州置州治,驛道由北平望至威東頭,北岸至威州城,再到南溝過冶河到北固底,元至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又回復由北平望、寨灣、南溝過冶河到北固底。
在北固底村中大街,留有多處車轍痕。村送子殿前7米處,為青石鋪路長23米,寬5米,在此路段上流有車轍痕跡。在村中大街趙文順門前石鋪路面長63米,有較明顯的車轍痕跡,并有橫向立砌石板防滑。在趙二香門前右側留有轍跡較深,車轍痕長1米,寬0.3米,深0.12米,村中有千年古槐一棵。
北固底村西閣也為驛道線,驛道由閣下通過。閣為青石砌拱券洞式臺基上建單檐硬山頂前帶廊式小廟,磚木結構,面三進一。
微水東天門
清涼閣又名南宅閣,位于井陘礦區(qū)南宅村中。相傳因登此閣能遙望清涼山而得名?,F(xiàn)為石家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民國二十年編纂的《井陘縣志料》載:“南寨閣在縣北二十七里南寨鄉(xiāng),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鄉(xiāng)民焦繼友、張廷創(chuàng)建”,據(jù)今已有400多年。
該閣建筑奇特,設計精巧,結構堅固,氣勢宏偉。占地1.2畝,房屋25間,一丈余高的臺基,全部用整齊的石灰石砌成。臺基之下有高大寬綽的拱洞皆用石磚拱券而成,東西兩條,南北一條,相互交錯,人畜車輛可自由通往。
臺基之上,有樓閣二層,高三丈,坐北朝南。拱洞南口兩側,各立著明代萬歷年間的龜座重修石碑一通。石碑的東西兩側各有通往樓閣的臺階、石門。石門上額刻有“大龍口”、“小龍口”字樣。正門之前有一平臺,平臺邊緣兩側各有石欄桿,中間拴有鐵索。每逢廟門開放,中間有寬木板組成的云梯搭上,五、六個人可以并排上下。正門的門前、門后各有兩尊石雕獅子。門內東西有鐘鼓樓各一座。正殿原塑有泰山圣母像,院內廊廳塑有天齊、眼光、斑疹、十帝閻君等泥塑神像。后殿為泰山圣母行宮,內有泥塑彩繪??上г凇拔幕蟾锩逼陂g都被破壞,現(xiàn)只有正殿二樓上殘存部分明代壁畫。整個樓閣雖然年久失修,但飛檐走拱,雕梁畫棟,高超的建筑工藝仍為世人所贊嘆。
閣內現(xiàn)存鐵鐘一座,造于明嘉靖十年二月十九日(公元1531年);鐵香爐一座,為明萬歷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所鑄。鐵鐘四周鑄有銘文,字體瘦長,因久經(jīng)風雨侵蝕,大部分字體模糊不清,難以辨認。唯上部所鑄的“皇圖永固地道遐昌佛日增輝”十二個大字清晰可認。鐵香爐二米余高,上有頂蓋,下有窗孔式腿柱,中間為盆式香爐。設計奇巧,樣式別致,每層都鑄有銘文。
清涼閣內碑碣較多,雖曾遭破壞,但至今仍有27塊明清石碑保存完好,對研究明清兩代井陘乃至中原文化、歷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另外,在泰山圣母行宮樓上,還保存著1928年奉晉戰(zhàn)爭結束后刻立的一幅木匾,深藍底色,上刻:“惠我無疆”四個金黃大字。
威東街·凌霄閣 坡頭·十字閣(四眼閣)坡頭村玉皇殿,建于萬歷元年,2008年重修。玉皇殿下面為十字古閣。古驛道上的十字古閣先于玉皇殿建成。近五百年間曾先后三次重修。
井陘核桃園·西閣
驛道從村中穿過。村東、西各有驛道閣。西閣二層,一層為基臺,二層為硬山前帶廊磚木結構,二層東面有欄板和柱石,中欄板書“西通秦晉”大字。西閣東北側是關帝廟,廟內豎有驛道“告示”碑,內容為警示往來官差不得滋擾生事。東閣有三層,閣下留有車轍痕跡。
井陘核桃園·層宵閣·東閣
井陘·天長鎮(zhèn)
天長歷史悠久,名起于漢代,唐設天長軍,后晉改為天威軍,宋熙寧八年(1075)至公元1958年為縣治之所,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點1處,省級7處,市縣級29處。2006年被河北省命名為河北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現(xiàn)正在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境內石太鐵路、石太高速公路、307國道、石陽公路縱橫交錯,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商賈云集,資源豐富,素有“燕晉通衢”之稱。
天長鎮(zhèn)·觀音閣
北正鄉(xiāng)·青石嶺古閣
青石嶺村東有閣,閣為青石砌筑,現(xiàn)已殘破,上有橫向嵌石匾一塊,刻有“青石嶺”,記年剝蝕不清,驛道在閣下通過。為保護古閣,閣下已經(jīng)禁止車輛通過。需從旁邊繞行。
青石嶺屬山地,山勢走向為南北向,驛道為東西向,地勢險峻。在嶺東有414米古驛道痕跡,路面寬3-5米,用不規(guī)則長方形或方形石鋪砌,驛道每4-5米,打一橫向防滑石板。自驛道上部有100米驛道被村修水渠打石洞出渣墊埋。
青石嶺的古建筑保護較好,是一個十分值得一去的地方。
北正鄉(xiāng)· 趙村鋪古閣
北正鄉(xiāng)· 趙村鋪·文昌閣
·南峪·臨河閣
南峪歷史悠久,早在隋末唐初即有此村,原名“大華莊”。從村東口向西北眺望,有西、北兩條寬闊的山峪,該村坐落在向南的一條峪中,故閣村名為“南峪”。
古驛道從東而來,沿綿河,一路漫坡,古道彎彎曲曲,遺跡清晰,到村口,是古道閣“臨河閣”。
南峪南峪·古閣
南峪鎮(zhèn)地處井陘縣西部山區(qū),東部、東南部與天長鎮(zhèn)接壤,西與山西省平定縣毗連,北鄰辛莊鄉(xiāng)、小作鎮(zhèn)。西去10余里出省至天下第九關--娘子關,距縣城25公里,轄南峪、北峪、臺頭、貴泉、常坪、東葛丹、西葛丹、地都、王家?guī)r、張家峪、岸底、張洼、西梁洼13個行政村,總面積80.9平方公里。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最高峰為大臺垴海拔1093.7米
北秀林村始名棗園(現(xiàn)仍有許多棗樹存活),東漢末年,劉姓人即于此耕耘、繁衍,在以后的歲月里,即有高、任、程、王、張等姓相繼入住。公元四百七十一年,北魏孝文帝元宏時,杜洛周、葛榮遣王秀林在此建城,遂更名棗園為秀林。
另據(jù)清雍正年間撰修之井陘縣志記載:部分村民外遷,另建成新村后,始有北、南秀林之別。在村東,由南至北有一股清氣似巨龍擺尾,徐徐升起,此乃邑人所稱譽之井陘八景之一的“秀林春色”。至今每年冬春之際仍時有所現(xiàn)。為覽春色勝景,公元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于村東北建“閱春臺”一座,在臺左右近五十步處,原有唐槐兩棵,現(xiàn)存一棵,枝繁葉茂。
北橫口·西閣名為“觀音閣”,
清乾隆年建,拱券洞式臺基,閣面三進一,硬山磚木結構,驛道由閣下通過。
北橫口村,東閣為驛道閣,驛道自閣下通過,拱券洞式臺基,其上建筑殘破。古驛道已經(jīng)廢棄,成了一條臭水溝。
古閣拱券上兩邊都嵌有橫向石匾,上書“畿鋪通衢”、“北拱京都”,年代不詳。據(jù)村民介紹60年代還保存完好。墻上有壁畫。
東天門
北張村村西閣
北張村村東村西建有兩閣為驛道閣。驛道自閣下通過貫穿全村,閣拱券洞式臺基,閣面三進一,硬山前帶廊,閣西兩側有可上下臺級,保存較好,村中古建筑保存尚好。
北張村東閣
地都
地都·真武閣
地都·古閣
此閣是井陘古驛道最西邊的一個古閣,出閣不遠就是山西地界了。
地都村位于井陘縣城微水西偏南,坐落在龍黃溝、峪溝出口處,東距縣城27.5公里,西與風光秀麗的天下第九關-娘子關接壤。綿河、石太鐵路、井陽公路穿村而過,是井陘縣西大門。地都村原屬山西平定縣,1958年因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綿右渠而劃歸河北井陘縣管轄。
村中古村落保存較完好,現(xiàn)有街若干:東街、西街、十字街、二巷、后巷等若干。古建筑有觀音庵,記載可考至隋朝年間,亦可謂千年古寺。原村東有“大王廟”因修綿右渠被毀。村南城墻嶺上有萬里長城:地都長城。村子有保存完好的三坐“村門”,舊時到了晚上村門一關,可謂一個大的“段家大院”比山西王家大院一點也不遜色!
古閣是井陘古道上的重要節(jié)點,也是地標性建筑,一般村莊都會有閣,分為東西南北四個,相當于村莊的四道城門。北方村落因一般基于坐北向南的臺基或斜坡上,故也有三個閣。井陘古道穿越村莊的閣多為東西兩個,兩閣之間一般相距1里左右。古道之上古閣一般都建有廟宇,古閣名字一般由廟宇而來,比如“文昌閣”、“關帝閣”等。井陘古閣之上廟宇一般為磚木結構,在漫長歲月中曾多次被戰(zhàn)火或人為毀壞,現(xiàn)存廟宇大都為重修,都有重修碑記為證。而古閣盡為石頭建筑,年代大都久遠,多數(shù)還是原裝建筑,是研究古道歷史的重要符號。
Hash:b43a2aeed2970960a92f8d90a366b5c28f98c846
聲明:此文由 郭書生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