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前世故事:五華樓與武廟
世人皆云受苦于貪嗔癡,但又做不到無喜惡恨愛,只能陷入悲歡離合的再次輪回。此經(jīng),的確難念。
——金庸《天龍八部》
你心目中的大理是什么樣的呢?是金庸筆下滿種山茶、怡然世外的“妙香佛國之地,鼓樂鐘罄之邦”?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的如畫風景?還是游客如織、商鋪林立、流浪者徘徊的人民路?
以上種種皆是大理的樣子,然而大理卻不止于此。
一座五華樓就是一部大理古都史
登高一覽古城全貌的最佳去處,非”五華樓“莫屬。這座南詔”天下第一樓“有著多舛的命運,也見證了大理作為西南六朝古都的繁盛和輝煌。
大理最早的建城歷史可追溯到1200年前在唐代盛極一時的南詔。第六代南詔王異牟尋即位之后,將國都遷往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及其以西地區(qū))。在接下去的幾百年里,從南詔到大理國,這座王城堪稱東南亞第一大古都,連高棉吳哥也一度難以望其項背,直至被蒙古軍滅國。如今的大理古城則是于明朝初年在羊苴咩城遺址之上修建而成,沿襲了中原傳統(tǒng)的棋盤式格局,街道縱橫,樓宇相望,其規(guī)模卻不及南詔大理國時期。
(美國人約瑟夫·F·洛克拍攝于1922年)
最初的五華樓修建于南詔最強盛之際,樓宇所用材料采自蒼山巨型古木,雕梁畫棟則離不開“劍川木雕”的手筆?!?a href='/jiajing/' target=_blank>嘉靖大理府志》里記載“(樓)廣五里,高百尺,上可容萬人,下可建五丈旗”,足見其龐大的規(guī)模。這座樓是南詔王和大理王用來會見西南諸夷酋首,宴請賓客的場所,彼時“方外諸技、八方歌舞……盛況一方(《無為寺傳燈錄》)”。
可惜查先生在寫就《天龍八部》之前不曾到訪過大理,他筆下的古國帶有幾分臆想的色彩,未能就人文風物方面著墨,否則便能將宣仁皇帝段正嚴(又名段和譽,即“段譽”的原型)日夜笙歌于五華樓的繁盛景象描繪一番。
(英國人類學家費子智拍攝于1936-1938年間)
從南詔至明初,五華樓因天災和人禍的原因數(shù)次被毀。及至明洪武年間重建大理府城,偏離了羊苴咩城原址的中心,于是將鐘鼓樓改為五華樓,規(guī)模大不如前,卻讓這個承載了大理古都往日盛景的名字得以延續(xù)下去。
在融融春日里登樓遠眺,屹立千年的蒼山縈云載雪,不為人事所動,下關風悍然穿過古城里縱橫交錯的街道,吹散了游人的幾許愁緒和感慨。
武廟與本主崇拜,白族人的精神世界
南詔和大理國雖然一直游離在中原政權之外,與內(nèi)地的經(jīng)濟文化往來卻非常密切。白族王室極力推廣漢文化,以儒治國,以佛治心,讀書人無不崇奉佛法,出家人也都通讀儒經(jīng)。因此《天龍八部》里段氏家族的出家傳統(tǒng)并非杜撰,卻是出于政治和宗教的原因。
公元1253年,與唐宋共始終的南詔大理國最終覆滅于忽必烈的鐵騎之下,隨著云南行省的建立,政治中心從大理移至昆明。元王朝在云南設立軍事屯田并建立學校、開科取士,除從軍的漢人留在當?shù)赝?,亦有大量的漢族商人、工匠、游宦遷往云南各個主要城鎮(zhèn)定居。百年后的明王朝亦采用此種方式解決戰(zhàn)后民生凋敝的問題。
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在大理出現(xiàn)一座供奉關帝的武廟便不足為奇了。
如今這座白墻青瓦的武廟重建于明代遺址之上,唯有大門前的照壁幸存于戰(zhàn)火,經(jīng)歷了六百年的紛紛擾擾。武廟以香火祭祀的自然是那位家喻戶曉的三國英雄,關羽。關公的形象集忠、義、信、智、仁、勇于一身,被視為中原傳統(tǒng)文化倫理和道德的表率,受人敬仰。商賈們尤為敬重關公的忠誠和信義,因而將其奉為“武財神”。
除此之外,武廟還供奉了六十三位本土神明——“本主”。本主崇拜是起源于白族先民的原始宗教,形成于南詔時期,不同的村落各有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本主,并且深受佛、道兩教的影響,因而本主的類型和數(shù)量眾多,包括自然、先祖、英雄人物等,譬如龍王和蒼山神、南詔王勸豐佑的清平官段宗榜、唐代征伐南詔的將軍李宓,以及觀音和文昌帝君,由此可見白族人的包容與開放。
本主信仰保留著農(nóng)耕社會的特點,大多與祈求風調(diào)雨順和家族繁衍有關,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眾多本主之間并無等級區(qū)別,任何對社會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物均可成為崇拜的對象。而本主自身也并非高高在上的形態(tài),他們與人世相通,同樣有著七情六欲,如朋友和長輩一樣融入白族人的日常生活,給予庇護。
讀懂了本主文化,便讀懂了白族人的精神世界,他們追求的是現(xiàn)世安好的幸福,而非將希望寄托于彼岸世界的縹緲神力。
Hash:aa3bd95c64e765e3b255d6fd39cf6e4bfb7944a0
聲明:此文由 一個人漫游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