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天龍八部》中的“天龍寺”,九位皇帝在此出家為僧
相信有不少八零、九零后的朋友都看過金庸筆下的小說《天龍八部》吧,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小說,里面的“天龍寺”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其實,《天龍八部》里面的“天龍寺”,它是有現(xiàn)實原型的,它的原型就是大理的崇圣寺,也可以說是大理的一張名片,也是我國南方最壯麗的塔群之一,建塔藝術(shù)登峰造極,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筑價值。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大塔又名“千尋塔”,當?shù)厝罕姺Q它為“文筆塔”,為大理地區(qū)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南北小塔均為十級,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
崇圣寺三塔之中是先建大塔“千尋塔”,建于唐代南詔國時期(833年-840年),共十六層;而后于大理國段正嚴、段正興時期(1108~1172年)建了南、北小塔。具體建造情況說法不一。從崇圣寺三塔景區(qū)上空俯瞰,是一個“長形”的景區(qū),規(guī)模宏大,以千尋塔為中心抽,二小塔南北拱衛(wèi),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卓越建筑成就,形成現(xiàn)如今雄偉壯觀的建筑景觀。
遠看崇圣寺三塔后方的寺院建筑,猶如一座端正的皇家宮殿,或更像是一座漢傳佛教寺院的建筑,四周的鐘鼓樓建筑,正前方的正殿,沿途的牌、坊端正莊嚴,琉璃黃的瓦片,和四周的建筑形成完美的景致,令人一眼難忘。
千年以前的那個時間里,先有了塔后又建了規(guī)模弘大的崇圣寺,是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建筑的一組頗具規(guī)模的佛教寺廟。寺廟里面有精美絕倫的創(chuàng)川木雕,更有男女特征共存的阿嵯耶觀音閣等。
在三塔之中,千尋塔左右兩邊的小塔并不是垂直的,只因在400多年前的地震讓兩邊的小塔傾斜,但很神奇地是,兩邊小塔傾斜的方向竟是傾向千尋塔,而且傾斜后還能保持對稱,穩(wěn)如泰山,屹立百年不倒。
不論是從三塔的整體布局看,還是從塔身的細節(jié)看,都能感受到極致對稱的美。每層出檐,角往上翹,不用梁柱斗拱等,以輪廓線取得藝術(shù)效果。三塔高聳入云,好似玉柱擎天,在藍天白云映照下,造型和諧、渾然一體,也成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征。
冬天的大理顯現(xiàn)出別樣的美,在北方的很多城市都已經(jīng)白雪皚皚的時候,這里依舊顯得舒適且綠意盎然,加上崇圣寺特殊的韻味和四周蒼松翠柏,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或許這樣的感受只有在大理,走進崇圣寺才會有如此貼切地感受,無論如何,對于冬天的大理來說,還是不能錯過這個季節(jié)的美。
在大理南詔國時期,段家22代皇帝中,就有9位皇帝在此出家為僧,不禁感嘆生于帝王家的無奈?,F(xiàn)如今寺里修建了他們的君王殿,史書中也有“遜位為僧”、“避位為僧”的說法。
崇圣寺的神秘,不僅是和皇家的千絲萬縷,還有臺階的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差異;還有三塔千年不倒的秘密,以及從塔底出土的南詔國文物,無一不說明這里的與眾不同,或許每個地方都有如此神圣的地方,但是崇圣寺三塔被人熟知,卻從武俠小說走出去,然后再返回來,帶給人幾多感慨。
我是剛行路上,一個在路上不斷行走,記錄世界的人!關(guān)注我,一起看世界吧!
Hash:84ee072c8d4c11a4b7a6de127471be0bf975ea39
聲明:此文由 剛行路上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