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木偶首次亮相新西蘭國博毛利文化廳
6月10日上午,由新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山東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中國傳統(tǒng)木偶表演——萊西木偶劇,首次亮相新西蘭國家博物館毛利文化廳。
山東萊西作為中國木偶及其表演藝術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有著“木偶之鄉(xiāng)”的美稱。據新西蘭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介紹,作為中國文化中心本年度部省合作單位,山東省文化廳特地推薦萊西木偶參加新西蘭2018年“中國文創(chuàng)周”活動,讓新西蘭觀眾感受這一在中國民眾中喜聞樂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在歷經兩千多年發(fā)展演變后推陳出新的藝術風貌。
以展示原住民文化為特色的毛利大廳內,《三打白骨精》作為傳統(tǒng)的幕后故事劇率先亮相,經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推陳出新,結合“臺前”與“幕后”,將“人偶”與“木偶”完美銜接,運用夸張的道具和繁弦急管吹奏出的背景音樂,把傳統(tǒng)的“二維”木偶劇表演升華為“三維一體”的環(huán)繞式表演形態(tài),令新西蘭觀眾耳目一新。很多新西蘭小朋友第一次觀看中國木偶劇,個個全神貫注、目不轉睛,被這個人偶合一的舞臺表演深深吸引。
萊西木偶劇代表作——《西游記》片段“三打白骨精”
據山東省文化館副館長徐永生介紹,萊西木偶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舞臺表演方式別出心裁,其制作過程更是紛繁復雜,前后需要塑形、糊紙、上漿、勾畫等12道工藝。受新西蘭中國文化中心邀請,來自山東省萊西市的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此次專程為新西蘭觀眾帶來主題各異的傳統(tǒng)劇目與經典片段,成為新西蘭2018“中國文創(chuàng)周”的重頭戲。
在觀眾意猶未盡之時,身披黃金甲、頭戴雉雞翎、手持如意金箍棒的“齊天大圣”現身臺前,與現場大小觀眾熱情互動,觀眾驚呼不已,喜出望外,爭相與“美猴王”握手,拍照留念。
有著西方“羅米歐與朱麗葉”美稱的中國古代愛情故事《梁?!?,以人偶共舞的表現形式,向觀眾演繹了梁山伯與祝英臺從相識、相離到最后化蝶共舞的愛情故事,現場觀眾不僅被美妙的音樂喚起美好的情愫,更被別具一格的表演形式所打動,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擁有數千年歷史積淀的中國傳統(tǒng)木偶劇表演經典劇目《梁?!?/p>
曾游學于意大利的新西蘭木偶表演藝術家安娜·貝利,在游學期間喜愛上了歐洲提線木偶表演藝術,對此次到訪新西蘭的中國山東萊西木偶大為贊嘆。她表示,對新西蘭觀眾來說,木偶表演并不多見,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能夠看到如此豐富的表現主題和表演技巧,并且與華麗的木偶服飾與演出道具結合起來,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據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團長姜玉濤介紹,西方的提線木偶是一種個人藝術展示,通常舞臺較小、道具亦少。而中國萊西木偶是一種集體呈現的舞臺藝術形式,需要多個演員互相配合,并充分運用舞臺的聲、光、電等技術,具有服飾華麗、觀賞性強等特征。
令現場觀眾大為驚奇的是,木偶長袖舞與木偶書法結合的木偶特技表演《花好月圓》,以10米多的長袖演繹出精彩絕倫的傳統(tǒng)水袖舞,與此同時,演員操作的木偶,還能夠握筆、蘸墨、揮毫一氣呵成,在兩米長的宣紙上寫下“花好月圓”四個大字,向新西蘭觀眾傳遞真誠、美好的祝福。
中國文創(chuàng)周重頭戲之一——山東萊西木偶劇向新西蘭觀眾送上美好祝福
將現場氣氛帶入高潮的,無疑是青年演員們帶來的經典絕活《人偶雙變臉》,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將傳統(tǒng)的川劇變臉與木偶藝術融合為一種全新的藝術表演形式,在木偶變臉同時,真人也在同步變臉,高超的表演技巧與融合性的舞臺藝術,令現場觀眾紛紛拍手稱贊,齊聲叫好。
山東萊西木偶劇向新西蘭觀眾展示精彩的人偶雙變臉
表演結束后,演員們走進觀眾席向新西蘭觀眾近距離展示木偶時,早已迫不及待的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圍向自己喜愛的木偶,有的用力抱住“孫悟空”,有的與木偶擊掌握手,有的嘗試操作木偶的機關奧妙,還有的小朋友大呼“太棒了”“太棒了”……
萊西木偶劇中的美猴王角色走進新西蘭國博沸騰的觀眾席
大漢偶歌木偶藝術團首次亮相新西蘭國家博物館毛利文化廳(攝影:肖舒文)
當日在新西蘭國博毛利文化廳分別上演的兩場萊西木偶劇表演,吸引近2000余人前來觀看?!爸袊膭?chuàng)周”精選的木偶劇主題各異、演技卓然,令現場氣氛高潮迭起。作為新西蘭2018“中國文創(chuàng)周”的扛鼎之作,萊西木偶劇還將輾轉惠靈頓、北帕多個校園展開巡演,將這一獨特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帶給更多的新西蘭觀眾。
(來源新西蘭中國文化中心)
∣中文版
Hash:5801a21efd80da4b34f9e7413c7b34979208f7f4
聲明:此文由 中國文化網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