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西安家山漢代古墓群初探
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8月8日縣政協(xié)專題視察翠云山文化旅游工作時提出的意見、建議,為包括漢代古墓群保護和修繕的翠云山綜合開發(fā),掌握詳細情況,打好工作基礎,促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有效增加當?shù)?a href='/nongmin/' target=_blank>農民群眾的收入,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9月1日,隴西縣威遠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榮,隴西縣翠云山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陳建軍,《隴上人家》微信平臺負責人楊雄偉一行,抽出寶貴的時間,專門到安家山了解漢代古墓相關情況。
據《隴西縣志》記載,在我縣首陽樵家河、鞏昌安家山、文峰喬家坪發(fā)現(xiàn)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西漢古墓群遺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充分說明隴西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以及在歷史上的重要位置。而安家山墩兒地漢代古墓群遺址,是離縣城最近、古墓最多、面積最大的一處,是翠云山綜合開發(fā)一張熠熠生輝而且不可多得的名片。抓好漢代古墓的保護、修繕等,意義重大,已被納入翠云山綜合開發(fā)整體規(guī)劃。
當天,董事長一行采取座談了解、采訪有關知情者、實地察看的形式,對漢代古墓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地了解和深入地調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據當?shù)卮迕瘛⑼诵莞刹坷钪莾x介紹,“我小的時候,看見墩兒地舊墳很多,高低大小不一,星羅棋布。聽老人說,較大的幾座墳墓,呈北斗七星布置。一到晚上,墳院里鴉雀無人,陰森恐怖,單個人都害怕不敢走。古墓保存了很長很長的時間,遺憾的是,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安家山社村民掀起了大規(guī)模平田整地的高潮,由于村民文化素質低,認識不到文物的價值,使得古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挖出的一些陶器瓦罐、碗碟,被當作垃圾處理,一些出土的磚瓦被村民當作普通磚瓦蓋房用了?,F(xiàn)在回想起來,真覺得挺可惜的”?!斑@些古墓幾千年都保存下來了,著實不容易。但到我們手里就毀于一旦,真是后悔莫及。如果當初不要損害,現(xiàn)在我們加以維修、挖掘,把它建成旅游景點,一方面讓人領略文物價值和漢代及之前文化,同時又能增加群眾收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在當天的調查了解中,李榮一行在本村村民李忠義引領下,重點察看了安家山社一些普遍在50年以上的老宅舊房,有些房子、大門、臺階甚至是基礎上的古磚依然清晰可見。
村民楊映忠,現(xiàn)年80歲,曾在上世紀70年代當過安家山生產隊隊長。他有兩個兒子,已經娶妻生子,分家另過,他和老伴楊雙女仍住在上世紀60年代修的舊院子里。老院子里有一間南房,兩間西房,一間高房。一走到他家的大門前,就看見大門四周墻上有很多古代青磚,有長方形的,也有正方形的。走進院子,他家房子上的古磚更是隨處可見。他說,60年代平田整地時,挖出了許多青磚,大小長短不一,村民就用背簍、擔子背著擔著拿到了自己家中,幾乎家家戶戶都用這些磚蓋房。
村民李三民說,他祖籍甘谷,在他爺爺手里遷徙到安家山落戶。他們家的老房子是1968年建的,到現(xiàn)在已整整50年了。據他父親李青川(1934年生,2006年去世)、母親何青秀(80歲,已去世)生前說,當時他家修房子時,由于生活困難,買不起新磚,他家修房時在基礎上用的磚全是平田整地時挖出并擔來的古青磚。
察看過程中,董事長李榮強調,要以建好安家山歷史文化陳列室,充實室藏文物為抓手,樹立和增強文物保護意識,一方面,對已出土的文物加以收集、整理、保護,特別是有代表性的、有各種圖案標識的,要特別加以保護,最好交由翠云山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統(tǒng)一保護和管理,當作館藏文物;另一方面,要按照古墓群確切的位置,劃定保護界限,建立保護措施,嚴禁亂挖亂耕,防止文物二次流失。同時,翠云山綜合開發(fā)又是村民自己的事情,因此,安家山社村民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為翠云山漢代古墓維修、保護工作在內的綜合開發(fā)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注
Hash:890703472acb48832941d9f73fb46d5d088dbf26
聲明:此文由 隴上人家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