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水路交通樞紐歷史要研究高橋浙東大運河
歷史上的寧波城就是一座水城,條條水路構(gòu)成城市成長的血脈。古時,寧波人去紹興、杭州,或是去京城,都會沿著一條水路走,這條水路叫作浙東運河;出海,也會選擇從寧波港出發(fā)。
圖為高橋。
歷史上的寧波城就是一座水城,條條水路構(gòu)成城市成長的血脈。古時,寧波人去紹興、杭州,或是去京城,都會沿著一條水路走,這條水路叫作浙東運河;出海,也會選擇從寧波港出發(fā)。
浙東運河是中國大運河南部末端,也是“海上絲路”的起點。一年多前,這段曾經(jīng)繁華的水路成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讓寧波人倍感自豪。西塘河,因為是浙東運河從西往東到達明州府城的最后一段運河航程,因此也稱為古浙東運河的末端,同時也是當時最為繁忙的一條水路通道。
根據(jù)文獻記載,古時在寧波三江水系航行的客、貨運船只,為避外江潮汐、航道曲折多變等風險,大都選走西塘河。文中提到,從慈溪剎子港南端小西壩擺渡過姚江,通過南岸的大西壩,過高橋鎮(zhèn)后進入西塘河,經(jīng)11.5公里水路直達寧波城西望京門,與寧波城內(nèi)水系和鄞西平原的南塘河、中塘河等運河水系溝通。
如今的西塘河,依然循著原有的足跡靜靜流淌,雖不再有舟楫縱橫,卻已演化為我們身邊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與記憶。
在曾負責大運河寧波段申遺工作的文史專家鄔向東的指引下,我們從西門口出發(fā),重走西塘河,直至大西壩河之入姚江口。西塘河西起高橋,東至寧波西門,全長約12公里。大西壩河北起大西壩,南至高橋,全長2.6公里,兩者首尾相連,共同承擔著通江達海大通道的“重任”。
“浙東運河寧波段有一個基本特征,就是自然江河與人工塘河并行結(jié)合、復線運行、因勢取舍?!编w向東介紹,寧波的江河水網(wǎng)格局典型地體現(xiàn)為每一條自然江河都有一條或多條、一段或多段人工塘河與之相配,以巧妙地化解潮汐、水位對航運的影響,“如西塘河就是用來配姚江的?!彼f,這一特征在國內(nèi)絕無僅有,集中體現(xiàn)了當時寧波人的智慧,也是“浙東運河”研究的一個課題。
人工河大多順直,很快我們就來到了西塘河與大西壩河的交匯處。這里出現(xiàn)了一座古橋———高橋。如果將運河比喻為高速公路,到了高橋就相當于到了高速路的入口了。高橋有著優(yōu)美的拱字造型,洞高孔大,橋下一側(cè)設(shè)有纖道,橋的南北兩側(cè)刻有吉語“文星高照”和“指日高升”,反映出當年西塘河上萬船云集,往來如織的繁盛景象。
與高橋相伴相生的,是沿著西塘河北側(cè)的一條街,稱高橋老街,至今還留有原生風貌。作為杭紹水路來甬必經(jīng)之地,高橋鎮(zhèn)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帶來經(jīng)濟繁榮,成為因運河而興盛的城鎮(zhèn)。
過了高橋拐入大西壩河,直至與姚江交匯處,是著名的水利設(shè)施大西壩,它是溝通西塘河與姚江的“咽喉”,內(nèi)河船舶進出姚江的必經(jīng)之地,同時也控制著姚江與大西壩河的水位、兼具阻咸蓄淡,通航運輸?shù)墓δ堋R虼?,大西壩也是個系統(tǒng)工程,含三壩三亭。
歷史上對寧波運河航運盛世情況的記載,比較詳細的要數(shù)朝鮮人崔溥所寫的《漂海錄》。其自水門入城,出西門到西塘河時,見“江之兩岸,市肆、舸艦紛集如云”,說明當時西門外一帶運河碼頭和市場貿(mào)易的繁榮境況。到大西壩時,見“壩之兩岸筑堤,以石斷流為堰,使之與外江不得相通,兩旁設(shè)機械,以竹绹為纜,挽舟而過”,可見大西壩是一處典型的便于江河通航的水工設(shè)施。
我們看到,如今的大西壩,留有不少遺存,令我們?nèi)阅芑叵肽桥f時的時光。
Hash:d90e0276532955dba5801eaec680df5310f50cb6
聲明:此文由 活力甬城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